上世纪80年代以前,老家的乡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口盛水的大缸、一条扁担和两只水桶(再以前是木质的水筲)。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用水是用水桶从水井里提上来,担回家,贮存在水缸里面的。水缸里的水除供一家人洗漱、做饭、刷锅洗碗外,还要管猪狗的吃喝。担满一缸水,大概能维持三到五天的样子。因此,担水成了那些年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我是从13岁开始为家里担水的。
当我摇摇晃晃把两半桶水担回家,倒进水缸中,心中便生发出一种自豪感,觉得能为父母分担些生活的担子,自己不再是小孩子,已经长大了。而父母对我担水则是既爱怜又无奈,只是反复叮嘱我,在井边提水要小心,途中不可强撑着,该歇息就歇息。
担水是很锻炼人的,既能提升体力,也能增强耐力。担水一段时间后,我便试着减少途中歇息次数。从水井处往回走时,就暗下决心,不到一半路途决不歇息。然后找定参照物,尽量加快步伐。快到目标时,便暗自鼓劲儿,到最后那一小段,咬紧牙,屏住呼吸,等到了预定目标,放下水桶,才长出一口气。三五分钟后,担起水桶,又是一鼓作气回到家中。大概四个月以后,我居然能担起满满的两桶水了,只是途中还得歇息一次。
到我14岁的时候,地下水位开始急剧下降,水井里的水距地面有十几米深了。汲水时,扁担的一端挂着水桶,而另一端则需要连着一条长长的绳索。在这样的情况下,担水可就不单单需要体力和耐力了,还得需要技巧。因为在十几米深的水井里汲水,把挂在扁担另一端的水桶送到井下的水面,要摆动绳索,把水桶拉倒,在这一瞬间还要把绳索再往下一送,把水桶灌满。这“一摆”、“一送”最关键,动作的幅度和力度稍有差池水桶就会脱钩下沉。那时候,一个熟练地掌握了汲水技巧的人,汲水时异常轻松自如,闭着眼睛都能把水桶灌满而不会脱钩;生手就不行了,往往越是精心,就会越发紧张。一紧张,不是水桶在水面上摆来摆去摆不倒,就是水桶一倒便脱钩沉底儿。
在深深的水井里汲水的技巧,我那时是着实经历了几次水桶脱钩的教训后,才慢慢掌握的。好在那时水井周边的人家,都会给那些汲水技巧差的人备有打捞水桶的“捞筲钩”。“捞筲钩”并不复杂,就是在几个大小不一的用8号硬铁丝盘成的铁环上,缀满密密麻麻的小铁钩。“捞筲钩”系着长长的绳索,送到井底后,就如同手拿“洛阳铲”探宝一样,一下一下往下“砸”,触到异物、感到手沉便往上提,察看挂上的是不是脱钩的水桶。用“捞筲钩”在深深的井底打捞水桶,完全凭手感。运气好的话,很快就能把水桶捞上来;如果沉到井底的水桶“姿势”稍差,水桶的提梁在侧下方,或是干脆水桶倒扣着,那就费时间了,往往需要几十分钟或个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捞上水桶。
在那些担水的日子里,我对仅有的几次水桶脱钩的经历,记忆深刻。那时一般都是在早晨担水,时间非常紧张。一旦水桶脱钩沉底儿,便觉沮丧之极;若捞水桶时间再长一些,就更加懊恼。母亲有时看出我的坏情绪,便开解道:“担水掉桶不比丢失,总能打捞上来,犯不着怄气!多精心些,熟能生巧,慢慢就好了。”
在母亲的劝慰声里,很快我汲水的技巧就精熟了,后来一直再没有让水桶脱过钩。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老家的人们陆续用上了自来水。原来的砖井都废弃填埋了,各家各户担水用的扁担、水桶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担水的日子却没有淡出记忆,依然清晰如昨,时常在脑海中浮现。那时候的井水,是那样的清冽、甘甜;那时候的父母,是那样的年轻;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充满朝气的活泼少年……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0629
评论列表(39条)
坐沙发!看美文!就一个字,爽!
@雪花漫舞:欢迎!感谢您的美评!祝好!
当时觉得辛苦,现在回忆感慨。此一时,彼一时,世事变迁,一言难尽啊!
@祁俊清:回味过往,一言难尽。所言极是!感谢美评!顺祝安好!
“捞筲钩”南方也有用的呢!姑苏城百年老井很多,用根链条牵着上面盖个深井盖安全些。13岁担水,为家付出,点个赞??
@ch雪梅:感谢您的美评!看来有水井的地方,就有“捞筲钩”,这东西南北通用!
小时我身小力薄,最怕干的活就是担水。
@2272 张英辅:担水确实累,压得肩膀难受!
挑水还好吧,干自家活,没人比没人催。最是那生产队挖沟挑泥的农活要命,大家比着看着呢,晚上评工分时还被大劳力压着。我最怕假期里干农活,也至今记恨那些评工分时压我的酸嘴大劳力。在我看来,世上最苦的工作就是干农活,这也成了我参加工作后从不敢犯错误的一个动力。
@晓舟同志:很对,小时候在队里干活,被那些大人看不起,心里很是不服气的,但也没办法!周老师也深有体验[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少年为自家担水的经历,情景交融,活灵活现,十分传神。这样的磨砺,有益于成长成材。
@锦瑟黎燕:确实那时担水很锻炼人。感谢您美评鼓励,祝好!
你的文让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担水的日子,虽然说是女孩儿,母亲忙,自己是老大,父亲在外边工作,也不得不学担水,开始是妹妹我们俩抬水桶,后来我大些了才开始学挑水。但我们不是喝井水。我家住的离河近,那些年河水清澈见底,很干净的,老人们讲,河水甜好喝,我们都趁早上去河里挑水,因为一早没有洗衣服的人,水更干净。我是早都把挑水的事忘了,看你的文章才想起来。从担水到现在一拧水管,清水哗哗流,也折射岀时代的变迁和老百姓生活的变化。
@豫莲芳草:哈哈,小的时候,有相同的经历,也就有一样的感受。时代进步了,但那时候的苦日子却在记忆中挥之不去。感谢您的美评,祝好!
看你娓娓道来,井里汲水不仅是个力气活,还是个技术活;一回生,三回熟,三回成了老师傅,这就是农村的孩子早当家。
@四格格:哈,错了一字,应该是二回熟。
@四格格:没错,真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了老师傅。熟能生巧!感谢您的美评!祝好!
我没有挑过水,小时候家附近有一口井,每天都要去那里汲水,再拎回来,也是蛮锻炼臂力的。二十几岁家里才有自来水。
@难诉相思:虽然没担过水,但拎水桶也很累的。那时候的生活都很艰辛。感谢留评,祝好!
小小少年去担水, 也担起了家庭责任, 了不起! 能记住并津津乐道的人, 一定是一辈子都有担当的人!
@轻品慢尝:感谢您的美评鼓励!那时艰辛的生活,确实锻炼人,也算是人生中的一种财富吧!感谢美评鼓励!祝好!
那个年代,家里没有自来水,“担水”是个大活。大部分人都干过。
@漫言华语:确实,担水是大人干的活,小孩子就显得太勉强了,所以记忆深刻!感谢您留评!祝好!
把路程分段,捞桶,咬牙坚持,一样一样的经历,真是感慨万千!到现在,走路步履轻快,大概缘自那时的锻炼。就好比练轻功腿上绑沙袋。
@惑矣:您说的非常有道理,那确实是一种锻炼!感谢精到的点评!祝好!
难忘那些担水的日子,那是疲惫不堪流大汗的日子。
担水挑担子,也经历可过面朝黑土背朝天,春夏秋冬忙农活的漫长日子。
从此学会挑担子,也有过体制内双肩挑的日子,管理业务双肩挑,奋斗拼搏也美好。
世界在肩上,路在脚上,敢挑担子的日子才灿烂辉煌!
@阳光笙箫支剑笙:诗人的语言就是灵动!感谢如诗的妙评!祝好!
你十三岁开始挑水,我十三岁回到济南我爷爷家,暂时告别了挑水,用上了自来水。我从记事起就开始挑水,大约六七岁吧。水桶在扁担上都离不开地面,就把绳子饶在扁担上两圈。
用扁担到井里打水,那是我工作以后,在一个小山村里,那里的井没有辘轳。掉下水桶就求房东帮助。后来我干脆拿着绳子去挑水。村里人还笑我。我就说;这样就不会掉下水桶,有什么不好。
@地质之花:哈哈,您太了不起了!厉害,真是厉害!六七岁的时候,我连空桶也拎不起来!那个时候,条件普遍很差,您在西北,可能更差些了。不过,年轻时吃些苦,对整个人生来说,是不错的资本!谢谢您留评!祝好!
经磨历练,你真是个小灵通。[喝彩][赞]
@一池烟雨:感谢您的美评鼓励!祝好!
小时候在学过一次,很难,担起来放到肩上左摇右晃,也许是因为年龄小,控制不住。后来有了压水井,就更不去学了。
@陌上梦落:能够早早用上压水井,免去了担水的麻烦,真好!
挑水的经历我也有过,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我是家里的老大,挑水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肩上了,刚开始挑的时候,总是双手抱着担仗,晃晃悠悠的,水桶里的水不停的往外溅,担仗压的肩膀还火辣辣的疼,好不容易挑到家,发现只剩下半桶水。
如今,挑水的时代已渐渐的远去了。
@含羞荷:相同的经历,都体会到了担水的艰辛与不易。还好,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感谢来访留评,祝好!
那个年代,水源少丰富的地方,担水是个重活。江南河多,我不用扁担,两只手提两桶水。后来,家家户户在院子里打水井,水缸都可以不用了。有了自来水后,井水还可用。
@诚厚:是,江南水乡不缺水。感谢您的点评,祝好!
我现在肩膀上还有小时候担水时,压出血印留下的印记。。[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感谢您的这篇老博文阅读留评!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