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记忆开始,我家就住在西城里,到我有了自己的家,娘家还是在西城里。本世纪初,母亲搬离那里时,它已老态龙钟。我作别生长于斯的西城里,就像作别西天的云彩。开发商看上了那块地皮,要建高档小区,西城里要作古了,这个地名也要从我脑中删除了。
一次考古的发现,一座医院的百年之庆,让西城里复活了。一条运河漕运的过往,掀开了它前世的面纱;一个医院的行迹,描摹出它今世的眉眼。
与西城里隔一条马路的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镇江河段。运河孕育了城市文明,也造就了西城里的前世。我母亲工作的医院,和西城里隔河相对。医院的大部分员工和家属都住在西城里,这座医院关联着西城里的今生。
2009年,开发商对西城里及其周边区域开发时,有了惊人的发现。经考古勘察和鉴定,西城里所在的镇江双井路全部区域以及大西路的部分区域,为宋元粮仓遗址。虽然原双井路及西城里的大地上,还是长出了新的住宅小区,但在那里建了一个遗址公园并立碑证明。
这个宋元粮仓遗址,就在我生活多年的西城里及其周边区域的地下。想不到,西城里还有这么个前世。
古老的中国,走到宋代,江南渐渐成为主要产粮地,稻米超过小麦,成为华夏儿女的主粮。粮食关系着民生和国家安全,江南的粮食要运往北方以及京城,要供应给军队,还要为荒年做储备。这不仅要有强大的储藏能力和良好的管理能力,还要具备运输能力。双井路西侧,大运河奔流不息,河上船帆点点,漕运兴盛繁忙。双井路东侧,也是西城里所在的地段,建有13座粮仓,它们集储存与转运功能为一体。粮仓的管理,粮食的转运、押运,都需要官员与劳工,他们也居住在双井路东侧,经年累月逐步形成了官衙和居民定居点。随着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兴起和发达,漕运和临运河的粮仓,渐渐黯然退场。历史不会退场,居民生活以及社会运作还在进行,一切都在生生不息。
我根据记忆,手绘了上图。西城里所在的区域是镇江古城的中心地带,进出西城里必经的双井路,路不长也不宽,北连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大西路,南接当时的军、政、学密布的中山路;西临大运河,河的一侧有全市最早建成的河滨公园,另一侧有全市最早的非私立医院。我母亲出西城里上双井路,走过跨河的新西门桥,不出五分钟就能到达医院。她在那里做护士,直到退休。我和弟弟出西城里上双井路,再到中山路上的中山路小学上学。那个学校过去现在都是全市最好的小学,我能上这所学校,是拜医院所赐——医院职工子弟。外公和外婆出西城里,经双井路上大西路去上班,他们的工作单位都在与大西路相交的地方。
我上学放学都要走进河滨公园,这个小公园在我心中类似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运河的浪涛拍击着公园里的河堤,那时河中已没有渔帆点点,只有少量的木制机帆船。河水从隋朝就开始浩浩汤汤,见证了逾千年的人世变化。漕运鼎盛时期,南来北往的船只,穿梭于此,载着粮食、载着民生、载着国运、载着现实与理想……
当年,运河的岸上,从粮仓运粮装船,从船上卸粮运进粮仓,也是热火朝天的。来自江南各地的稻米,从各处运来,静静躺在地下粮仓里,等待着往北行走,走到京城,走到军队,走到百姓碗里。人们为守护、转运这些稻米忙碌着。后来,粮仓和漕运不在了,各行各业的营生还在呢。那些地名透露着信息:磨刀巷里,大约住的多是些手艺人,猜想曾有一个会磨刀的人,他特别牛;宋官营大约就是从宋到清代大小官员相对集中住的地方。我记得宋官营的房子,比其他几个巷子的房子好多了,有个穆家花园,是一个姓穆人家的私家花园。后来,这个花园里被政府收管,也成为医院职工的宿舍。当然医院职工入住最多的地方,还是西城里。
西城里和其他街巷相比是年轻的。从地方志的记载看,它大约形成于100年前,恰好和一个医院的年纪相仿。
图中所示的这家医院,建于1922年,它是一所教会医院,也是当时全市规模最大的西式医院。在医院的河对面,同时也建了一些西式院落,供医院的医护人员居住。后来,医院的员工越来越多,与这些西式院落邻近的一些老旧的中式院落也被收管,与西式院落一道,用墙围起来就成了一个“里”,它不与其他街巷相通,成为医院职工专属的居住区。这里地处镇江城西,西城里的称谓由此而来。
我住西城里时,这家医院归人民所有,名为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那时,还有很多人称这医院为康复六院。原来,解放后这家医院被国家接管不久,抗美援朝战争开始,解放军华东军区后勤卫生部第三后方医院,奉命接管镇江基督医院,将之成为志愿军伤员先治伤后疗养的医院,名康复医院。当时,华东地区有好几所性质相同的医院,用数字排序后,这家地处镇江的医院就名为康复六院。救治志愿军伤病员的历史任务完成后,1958年它开始对社会开放后,才改名为人民医院。难怪,西城里一些50年代出生的孩子,名字中有“康”字,我的小名就叫康平,意为在康复医院平安出生。
这医院几十年来,一直是全市最有名气的医院。医院职工,大多纵垮新旧时代,横接三教九流,他们及其家人都是有故事的。这些故事带到西城里,又会敷陈出故事,西城里的孩子,也会和他们的父母,一起编写故事。在我成长的年代中,并不在意那些故事,随后与西城里渐行渐远,那就更不在意了。
2022年,医院建院100周年之际,一篇公众号上的文章进入我的视野,那文章题为:《“康复”世纪行 风正帆更满——写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100周年之际》。回想文中提到的一些人、事,就像拔萝卜,拔那萝卜时还带出了芬芳的泥。西城里的往事和轶事,在记忆的犄角旮旯翻动和复盘——那是久远的记忆,经岁月的沉淀,重新打量后的复盘。(待续)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8691
评论列表(34条)
沙发!
西城里有着厚重的历史,那里的人也是有故事的。
@漫言华语:谢谢你的阅评!向您问好!
前世今生,沧海桑田,感慨万千。
@祁俊清:是的,我虽有感慨,但难深入,没办法才疏学浅。
西城里的往事和轶事,有故事的地方,
莫失莫忘,时常牵挂,
在记忆的犄角旮旯
翻动和复盘,
那是久远的记忆,经岁月的沉淀,
重新打量后的复盘。
厚重的历史,说起来话长!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你的评阅!问好呀!
古城镇江就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城里更是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
@鸣虫:古老的中国处处都有文化的积淀。
经历百年沧桑,有着百年历史的西城里,它蕴含着百年故事,我们听你娓娓道来。
@四格格:谢谢阅评,我才疏学浅,恐辜负期待。
悄悄来到您的博园
静静欣赏您的家园
默默倾听您的故事
细细品味您的情感!
@风雨:谢谢你的情谊!问好呀!
深情回望,娓娓道来,西城里的前世今生,特写镜头般的风土人情,如一幅幅画面,次第展开,好厚重,直入人心,大手笔也。
@锦瑟黎燕:多谢夸奖,受宠若惊,是不敢当。向您问好!
一家医院的选址,通常经过反复考量。能够在这个地方建院、并延续一百年,这一定是块风水宝地。镇江我十年前去过一回,感觉很不错。
@难诉相思:你说得对呀,那块地方确实风水不错。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十分期待,西城里的往事和轶事,将通过您的生花妙笔,逐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金方艺术摄影:谢谢你的阅评!我才疏学浅,深恐辜负了好素材!
百年西城里,是有故事的。儿时的生活地,刘老师也是有故事的。说起西城里,我并不陌生。外甥南医大博士毕业后,谢绝了导师留省医院的安排,自己找了镇江第一人民医院。博士后毕业后,仍回医院工作,后来才去了上海。宋元粮仓遗址发现后,我派记者去采访,发了篇大稿。期待续集。
@诚厚:真是有缘人啊!你知道那个地方,那个地方与那个医院有渊源。其实在宋元粮仓发现前,西城里就不是原来的面貌了,已经不断拆房建新公寓楼,但都是医院组织建的。宋元粮仓事件,当时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开发商、城建部门、文物保护单位,三方有争执。这些我不是很清楚,我要记的主要是60、70年代,西城里的人和事,而且主要是一个孩子的视角。
西城里,像位百岁老人,胡子里长满了故事。你在它身边长大,它就是你故事的摇篮。
一个老街区老巷子,往往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发展史。大运河连接着细雨中的你和冰雪中的我。期待后续。
@惑矣:谢谢阅评!我们这儿也是冰雪天地了,只是雪很吝啬,积是积了,薄薄的一层,见不得阳光。
西城里,百年沧桑,历史厚重。期待您续写精彩的故事。
@华章秋韵:谢谢评阅!向您问好!
分享精彩,问候学习,新周愉快![花][花][花][花][花]
哎呀,我一直以为你是南京人,原来是镇江人,刘老师也是有故事的人。
一座城市,一条巷弄,一段历史缩影,一种文化承载。西城里轶事,娓娓道来……
以前去过几次镇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也是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名城,老师的文章更印证了镇江——名不虚传!!
娓娓道来,洗耳恭听。回味沉浮,重温旧梦。感慨万千,前世今生。
坐在地板上,开始仔细听轻品慢尝老师讲“西城里”的故事。
西城里的故事,记载了你的童年时光。
一个美国学者说,将一个熟悉的地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就属于人文地理学。老师的视角和文笔,颇具学术价值。
西城里故事多,充满喜和乐,风雨沧桑再回首,物是人非绕心头,绵延厚重的历史,来去匆匆的过客。飞鸿踏雪泥,笔下留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