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午到中秋,现代大城市的迎节商品一直不断,款式、品种五花八门,日新月异,而且昂贵得离谱。附近的超市,我看到一只大粽子,售卖一百六十元港币,真够吓人。记得这几年的月饼,也涨到逾一百港元一只。难道粽子、月饼内藏着钻石或黄金?商业社会,应景物品,作为人情,不可或缺;育儿所需,家长舍得;医疗、法律费用,素来高昂,涉及健康、官司和专业,也可以理解。有些贵,令产商胀裂了荷包;有些贵,贵在必须和不易。尤其那些做了初妈的人,喜悦系于一端,一个婴儿降临到这个世界毕竟不易,婴孩的用品无法不买,也就算被赚得很舒服。
随着疫情缓解,社交距离宽松,香港市面人多了起来。假日里,超市、地铁人山人海,天天在过节似的。
宅家两年多的亲友们似乎心情也转晴了,口罩上的一双眼睛也从忧郁渐渐变为喜悦,做私家粽子的骤然多了起来。素来很少人自己制作月饼,也许月饼卖相精美、包装讲究,吓怕了家庭制作者,于是,在香港这样的岛城,包粽子的多,做月饼的少:包粽子的可以显示手艺、家乡的味道,也带了一份久违的情意;月饼则买送的多,包装显示认真和高档,饼形都是圆月的变异,圆形居多,四方的也有,商业气息够浓。
像香港这样的繁华一都,见到的粽子,以广东粽、闽南粽、客家粽和印尼粽最为常见,价格从八九元到一百六十元不等,贵廉悬殊,令人联想到人世间的贫富不平,原来在美食界的粽子们也存在。粽子,基本上是一分钱一分货,当然私家制作的,也有不少是超值的,主要其内馅塞入了无价的爱心和亲情,最大区别在此。论营养,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月饼的成分主要是面粉莲蓉之类,加了大量糖分,都是血脂、血糖分量很高的食物,越是营养高、补身,越是胆固醇高。少吃,吃出请趣;多吃,吃出肚腩;狂吃,吃出毛病,哪怕你医药费储存雄厚或买过高额保险,还是尽量避免吧。当然,没有一样美食狂吃不影响健康的。
节日里还是少浇冷水,说说粽子的品种,还是蛮有情调的。包粽子是巧妙的手艺,还是祖传的优良传统,手艺代代相传,才能令祖国的旧时宝贝库不至于缺失和失传。无论怎样,我们放弃的话,端午节,就要谨防有人拿去“申遗”,包粽子,有日也会被他人偷窃,说是他们国的“祖传秘籍和手艺”,哈,看你担不担心?因此,佳节里,粽子要包,要吃,应景文章要写,屈原要纪念,诗歌节要举办,这才是不忘本的举措,全民庆祝,热闹一番,让一些不够意思的人吃惊和失落吧。
广东(香港)粽,卖的最常见和大众化的,里面包的是黄豆沙、绿豆沙,咸味,包成长方形,缺乏卖相,但分量足够,一个顶得上一餐饭;正宗的成本不低,除了猪肉,比福建粽的馅料还多了瑶柱、咸鸭蛋,另有一番风味。福建粽(闽南)也最为人所称道,馅儿丰富多元,主要用肥瘦猪肉、栗子、香菇、虾米、炸红葱、黑酱油等,用竹叶包裹,程序繁复,草绳捆扎,包成三角形;这三角形,有菱有角,有一定难度,搞不好就露馅,煮熟香飘满屋;印尼粽主要是居住在香港的印尼归侨自包或售卖,将糯米特色结合了东南亚地区用料流行的碎猪肉馅,比较简单。
疫情大大缓解,人人心情渐渐见靓,今年我们忙这忙那,家里人没人包,虽然另一半手很巧,什么都会;这一次也都是收获亲友的,来路不少。我们多多益善,从不婉拒。一个大学师兄驾车来送来嫂夫人特制的正宗广东粽,馅料丰富讲究,也很巨型。一送就是十几个;他一直开车送到我们楼下,实在感人;亲人(姐姐)也做了很多,一送就是三十个;还有好几位朋友让我们到地铁去取;有一位接我们到他家吃粽子,又吃又送。还有社区、校友会登记领取,那天去领了,一个漂亮的冷温袋里装了三大只馅料不同的,太有创意啦……
也许与人为善,人缘太好,今年收获的粽子真不少,也许六七十个不等吧。我们感恩,会记住人家的心意的。照收不误的原因,绝不是贪心,我们每种偶尔试试,主要还是分送出去,给来路不多、喜欢吃的亲友们。
有风景一起欣赏,有美食共同尝尝,有好情意代代传承,心儿暖,不忘本。
炎黄子孙的节日一起来庆典;
一年一度的佳肴让肚儿一起圆圆。
2022年5月30日新鲜出炉,于香港“不写最累”书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738
评论列表(20条)
咱们每个传统的节日都有不同的美食,代代相传,每年包粽子也是我的必备课。因为本地人多数不会包粽子,所以我包的粽子大多与朋友们分享。您们二位老师是善良的人,平时行善多,朋友多,过节朋友们都要分享美食以答谢您们,而您们又把这份爱传递给其他朋友,有风景一起欣赏,有美食共同尝尝,有好情意代代传承,心儿暖,不忘本。
炎黄子孙的节日一起来庆典;这就是过节的意义吧。
@蓓蕾含香:谢谢王老师的认真评论,香港还是蛮重视端午节的,和中秋节一样,商业气息太重。
原文字舞会的雷泽风老师和香港的黄美麟(不变红心)也进了酉卯和博园,王老师还记得他们吗?也来我这儿写了评论了。
您好!
@无为天下:谢谢
@无为天下:谢谢王老师那么认真仔细的长篇评论,感人至深。
端午安康!
@无为天下:端午节好,谢谢老师
@无为天下:午安
很暖心的一篇文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们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所以好人好报。
@豫莲芳草:谢谢师老师的好评,昨晚瑞芬回忆统计了一下,我们收到92个粽子,大部分又送出去,我们自己吃得很少。
粽子如今着实不敢多吃了,一天一个足矣,就这样一个月还吃不完。所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日礼物也成了甜蜜的负担。十分怀念83年在湖州实习时吃到的诸老大粽子,豆沙馅的,还有一块几乎化开了的肥肉,那真是好吃!
@难诉相思:谢谢来评,还谈到好吃的滋味。
终于找到了您的博客。东瑞老师的端午节挺有收获的,收到了那么粽子。我们今年疫情闹得一家人都不能团聚,儿子也不能过来,我们丰台区是重灾区,虽然我们小区没有被封控,但要求居民没必要不得出区。每年都包粽子的我,今年也免去了麻烦,从超市买了两包,应应节气。
@悠扬琴声68:谢谢王老师特来评论,的确彼此不便相訪。慢慢才会习惯。北京应该好转了,我们香港每天都有400-500多确诊,还得小心些。我们也没包粽子。都是亲友送。
你們收獲這麼多糭,足證你們人緣好!記得您有篇文章是寫瑞芬包粽子的,瑞芬可是高手啊。
今年有親戚送印尼粽來,印尼粽的餡主要是剁碎的肉,但吃到口中,是六十年前的那種味道,肉香、甜鹹等都恰似我年青時喜愛的感覺,因此感覺它好像比所有的粽都勝一籌,眼淚都盈眶了。
@不变hong心(黃梅麟):谢谢梅麟兄来访,写得那么详细,印尼粽子用碎肉做馅,味道也不错,好吃。我们也吃到了各种特点的。
梅麟兄可以先一篇选旧文,比较满意的,试试发在这个博客园,看看顺利吗。图片不要超过8张。第二篇开始就可以用新文了。
您這篇文章是五月三十日出爐的。那天是您生日吧,迟到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不变hong心(黃梅麟):谢谢你的祝福,很有心啊
少吃,吃出情趣;多吃,吃出肚腩;狂吃,吃出毛病。总结得真好。
@霁月:哈哈,是这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