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每年的假期与现在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除了寒假外,还有麦假和秋假,没有暑假。麦假,是麦收时节的假,假期为半个月;秋假,是“三秋”大忙季节的假,从9月10日左右到10月10日左右,整整一个月。
那些年,每到放秋假时,学校就会从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中,挑选一些班干部或平时表现好的“红小兵”,组成护秋队,保护集体庄稼不被破坏或偷窃。
护秋,我们称之为看青。
由于我在班里是班长,所以每年的秋假我都会成为“护秋队”的一员,而且还任小组长。
当年,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都把看青这件事看得很神圣,就好像我们是抗日时期给八路军送情报的“海娃”;是手把消息树,站岗放哨、查路条的儿童团。
晚上,我们要到大田里巡逻。五个看青小组,每组四个人。晚饭后在学校集合齐,老师开始点名,接着便像作战前动员似地给我们提要求,讲纪律:什么巡逻时不准说笑,更不准大声喧哗,要时刻保持警惕;什么不许单独行动,要团结互助,注意安全,等等。然后,我们按照划分好的方位分头出发。我们每人手拿一根锨把粗细、五六尺长的木杆,头顶星光,穿行在大片大片的青纱帐和一眼望不到边的棉花地里。我们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幻想着能抓到破坏集体庄稼或是偷盗集体庄稼的坏蛋。我们蹑手蹑脚,净捡着细细的田埂和弯曲的小路走,尽量不出声音。脚下,坑坑洼洼,一路坎坷;耳旁,是高粱和棒子的叶子发出的沙沙的响声,还有不知名的秋虫唧唧的鸣叫声。巡逻中,我们既紧张,又兴奋,就像穿插作战的小分队,时而驻足倾听,时而疾驰前行……
有一次晚上巡逻时,我们组发生了一件令人捧腹的事,至今印象深刻。那天晚上,我们集合齐后,老师给我们明确了各组的巡逻方位,我们便出发了。我们组的小四儿,个子最高,每次巡逻他总是在前头开路。排第二的小根,是个近视眼,平时看人时总是眯着眼,凑到跟前才能看清。排第三的是大志,个子不高,少言寡语。我是组长,每次都殿后。
那天是个阴天,沉沉的夜色笼罩着原野。我们快步穿过一大片高粱地后,踏上了一段一边是棒子地、一边是山芋地的窄窄的田埂。当我们走过这段田埂,来到一片棉花地时,才发现打头的小四儿不见了。小声问排第二的小根,他摇摇头,轻轻说:“俺以为他一直在俺前头呢!俺的眼看不清不是?”我们赶忙顺原路往回返,走到山芋地时,听到“呼哧,呼哧”的喘气声。顺着声音,看到一个黑影正撅着腚在蹭着什么东西。走近了,便闻到一股难闻的臭味儿。我小声问道:“怎么了,小四儿?”
“我掉坑里了。他妈的,里面都是屎,弄得我满身都是了!”
原来,靠近田埂的山芋地里,有一个夏天栽山芋取水时挖的土坑。栽完山芋,土坑没有回填,那里便成了社员们的临时厕所。掉进坑里的小四儿,被摔得肩膀、脖子生疼,还沾了浑身屎尿。但因为有不许出声的纪律,他愣是做到了悄无声息。真是个守纪律的好学生!
显然,带着满身臭味的小四儿,不适合与我们一起巡逻了。我决定,让他提前离队,立即回家换衣服……
看青期间,白天的时候,上午和下午各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写作业。但到中午和傍晚社员们下工时,我们各个小组就会在进村的路口布岗,检查下工的社员是不是有偷窃集体庄稼的行为。当然,并不是对每个社员都检查。都是一个村的,对各家各户都了解。我们把社员分成几类,基本做到三查两不查。三查,即背着筐或搭着布袋,且里面装有东西的查;爱占小便宜,有偷摸前科的,即便没带筐和布袋,也要查。因为衣服上的兜里也能装东西;还有就是那些不孝敬老人,或是生活作风不好,总被人们私下里谈论的要查。当然,这最后一种查,戏谑、解气是主要目的。两不查,即一贯本分,没有偷摸劣迹,空手利落脚,什么都没带的不查;家庭成分高,被批怕、斗傻,平日里非常低调,连走路都不敢抬头的不查。因为这种人平时躲事都躲不及,更不敢没事找事了。
有一天傍晚,我们小组在村子西南角的路口设岗检查。三三两两的社员,陆陆续续地通过我们的岗哨进村回家了。眼瞅着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我们也准备撤岗回家。这时,远远地看见一个人,背着筐慢悠悠地朝村子走来。当她看到我们还没撤时,便快速闪进了棒子地。我们看清了,这人是名声不大好的吴嫂子。说她名声不大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这人平时以“恶婆”著称,和邻里关系都不太好,用村里人的话说,叫“骚歪不说理”。还极不孝顺,对年老的婆婆尖酸刻薄、吝啬至极。冬天,婆婆想用柴火烧炕取暖她都不准;二是这人还以“财迷”闻名,不放过一次占便宜的机会。邻居家下蛋的母鸡到了她家,都会被她拦住,等把蛋下到她家才把鸡放回。因此,吴嫂子一直是我们重点防范的对象。
见吴嫂子进了棒子地,我们组里一向腼腆、木讷的大志,一下子来了精神。他迎着吴嫂子也钻进了棒子地,想抓一个现行。但他刚往里走了几步,在棒子地里蹲着的吴嫂子“呼”地站起来,两手抄在腰间,装作系腰带的样子。只见她背起盖着杂草的筐头,一边怒气冲冲地指着大志嚷着:“好啊,你偷看我解手!这是调戏妇女!这是耍流氓!”一边快速冲出棒子地,大步往村里走去。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你等着,我要告诉你们老师去!”
突然出现的这个情况,一下子把我们搞懵了。我们不知如何是好,眼睁睁地看着吴嫂子背着沉重的筐子,一扭一扭地回了村。从棒子地了出来的大志,又羞恼又委屈又生气,低着头哭了起来。我们赶忙上前劝解,好一会,大志才止住哭,但他不无担心地说:“这样一来,让她得逞了不说,她要真告诉老师,我怎么说得清啊!”
我想了想,说道:“一时得逞没有用,咱们有办法给你出气!她要是告诉老师,俺们几个都给你作证,保证你清清白白!没事的,放心吧!”
第二天中午,我们小组仍在这个路口设岗。等到社员们回来的差不多了,我们四人便撤了。但我们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离吴嫂子家不远的一个巷子里,静静等着吴嫂子回家。很快,就看见吴嫂子背着筐子朝着家里走来。我们四人快步走出巷子,迎了上去。一见我们,吴嫂子眼里掠过一丝惊慌,但马上就镇定了。她指着大志一脸严肃地说:“念你年龄小,昨儿的事就不告诉老师了!”她脚步没停,又冲我们几个说,“你们别跟他学,啊!”
我们不会再上当了。我们按照预先定好的计策,由大志挡住她的路,假装向她道歉,我们三个假装要替她背筐,拉扯中故意把盖在上面的草扒拉掉。这时,满满一筐大玉米棒子暴露出来了……
吴嫂子乖乖把棒子背到了大队。不光没收了棒子,还被扣了一天的工分。
我们终于为大志出了这口恶气!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7251
评论列表(26条)
也算是农村趣事吧。
@2272 张英辅:是隐藏在记忆深处的儿时的趣事!感谢留评,祝好!
精美佳作,以详实生动的细节,引人入胜。
@锦瑟黎燕:谢谢您的美评,顺祝安好!
描述得生龙活虎,很有画面感。小小看青队员们也神气了一把。
@四格格:谢谢您的美评鼓励,祝好!
“护秋,我们称之为看青。” 还是第一次听说呢,一次有趣的“看青”,从记忆中打捞出来了……[赞][赞][赞]
@轻品慢尝:感谢您的美评,祝好!
那个粘了一身屎尿的小四儿太惨了!
@难诉相思:哈哈,是的是的,小四儿那次倒霉透了。感谢您留评,祝好!
精彩的少年回忆,读来引人入胜!
@李宗宾19481957:谢谢您的美评!顺祝安好!
回忆童年,幸福的童年!
可爱的童年![可爱][可爱][可爱][可爱][可爱]
@风雨:谢谢您的美评,祝好!
小时候的看青趣事,历历在目,经久不忘,读来倍感亲切。
@祁俊清:感谢您的美评,祝好!
这个吴嫂子挺坏,挺狡猾,终不敌学生英雄智慧聪明。红小兵,再次听闻呢!读完此篇,我念起在上小学时去农村庄稼地捉虫,一位男生女生掉进粪坑里,不堪回首往事。
@ch雪梅:谢谢您的美评,祝好!
那时的我们,真的单纯。
@陌上梦落:所言极是,那个时候的人都简单,也很纯真,与现在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性比,不可同日而语!感谢您的美评,顺祝冬安!
友之少年生活,既丰富,又多彩。倍感亲切。[喝彩]
@一池烟雨:感谢您的美评鼓励,顺祝冬安!
鸣虫老师就是了得,文章生动有趣,看得人入迷,最后更是看得解气[赞][赞][赞]
@似水若烟:感谢您的美评鼓励,顺祝冬安!
在那个年代,让孩子们护秋,真有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会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做革命工作了。我们这里没有那么高的警惕性,秋收时和大人一起看守过社场。
@诚厚:您的评论精到准确!感谢!顺祝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