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例,老先生上完坟,我们穿过县城继续往南,去给我的姥姥烧纸上坟。
我们出生在新社会,接受新的教育,鄙视剥削阶级和他们罪恶的财富。姥姥是个地主婆,妈妈出身成分不好,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懵懵懂懂的跟着有那么点羞耻感。
远远的,一大片平坦开阔的土地展现在眼前。这绵延十数里绿茸茸的小麦地分外平整,几十年只种小麦和玉米,从没有种过其他经济作物。也很少参差高矮的坟茔群,是人口拥挤的大平原上少见的良田沃土。只有妈妈的父母和祖父母两座土坟孤零零的坐落在土地的中间。村里人虽然早已划分了土地,但不约而同,死后都葬到自家的祖坟地里去。
这块地是姥姥家的祖坟地,但只有两座坟。此后也不会再有新坟出现,因为这家绝户了。几十年没有新坟增加,新的地主大概失去了对旧坟的敬畏,也可能是影响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连续几年每次去了都发现姥姥的坟头被平掉。老先生作为女婿,挺孝义,也够锲而不舍的,每次去上坟直接扛着铁锨,把那座坟丘一次次重新塑起。后来新地主做出了妥协,他把坟头一点点东移,移到畦背上。其实畦子不大,坟头也算略有偏移,大方位没变。我准备不再追究,方便了他。姥姥一定会同意的。她是秀才的女儿,她念四书五经,懂仁义礼智信。
每次老先生在那边培土,我就站着或坐在田埂上,远眺蓝天白云。微风徐徐拂过麦苗,喜鹊燕子飞起落下,喙子细碎的啄食草叶或掉落的粮食。甚至能感知姥姥温热的手指抚摸我的脸颊,心里无限的宁静安详。
另一座老坟,是砖坟,很结实。所以没有被挪移,依然占据着畦子的半边。那是妈妈的祖父母。这位老太爷的名字我不知道,但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人给我爸写大字报,揭露他娶了“西霸天”的孙女。爸爸妈妈在家窃窃私语半天,断定是一个长工的孙子写的。是那个不肖子孙杜撰的。那是一个忠心的长工,是“西霸天”安排一个村头要饭的女子和他成了家,还垫起一人多深的大坑,给他盖了几间屋子。一直到后来,西霸天的老伴儿每次去被批斗,吓得东倒西歪,都是他来给背回家去。
“西霸天”好记,我到乐意在心里这麽称呼他老人家。他拥有运河以西大片的良田,武城、济南、北京都有他经营的银号、皮货店、纸伞店、布匹店。他另立坟山,自创出一大片基业,他向往子孙繁盛。他是一个很霸气的人,但不是欺男霸女。也是因为一股霸气和傲骨,被日本人所枪杀。
西霸天有两个儿子。长子是我的姥爷,土改时因藏匿一本古书,被认为“隐匿浮财”。红了眼的人们对他不知动用了什么私法,第二天早晨就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才三十岁。二姥爷早年外出读书,娶了河东戚家的长女。二姥姥花容月貌,恰似浅绛彩瓷上的美人。她的父兄是早期的共产党人。父子两人支撑起武城县半个抗日历史,是一对民族英雄。所以二姥爷背靠大树得以保全性命,但却不肯葬回老家的祖坟,宁愿葬在公共义地。兄弟两人生了六个女儿,无一名男丁。这个刚立起的坟地,随即就断了实际意义的香火。我来上坟,完全是因为姥姥救我于恶疾,养我到长成人形,是童年记忆仅存的一线温情。
姥姥没有像“西霸天”父子两人那样,踏着时代的边缘逝去。她活到了文化革命时期,六十四岁死于脑溢血。奶奶慷慨的拿出自己的寿衣,姥姥才算是体面的入土了。但妈妈用尽全力,也只弄到一口洋灰棺材。后来妈妈给奶奶置办了一套更好的寿衣和铺盖,但奶奶仍然没有用上,大娘三十七岁去世,抢了婆婆的行头。妈妈只好再给奶奶重新置办。
那是一个气血喷张的乱世。人人的命运都在改写。“西霸天”和我的姥爷,父子两人都是因为时代而死,他们之死,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是宿命。
“西霸天”还有一个妾室,但没有葬在这个坟里。那女子也是个有家产的人,她带着两个女儿嫁过来,似乎只是为了有所依靠。她的两个女儿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有一技之长。“西霸天”死后,她又在南房里住了几年,然后就走了。有人说,她在济南坐飞机去北京,处理了“西霸天”的生意和财物。那时,财富已是引火烧身的东西,家里并没有人提起并追索,她也不知所终。
二姥姥的爸爸也有一个妾室。那女子瘸腿,但和戚老爷子有着共同的革命志向,也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她的女儿们养在老乡家里,都享受革命后代的待遇。戚老爷子父子牺牲后,这位可敬的瘸腿老人,至死都凭工资吃饭,从没有回乡来争一点财富。
所以,不要以为妾室都是美貌妖艳的年轻女人,咬群搅家的妖精。很多也是利益共同体或志向相投,毕竟老式婚姻有它自带的不足或缺憾。妾室,也是时代的产物。
如果说,公公家都是一些现世的悲欢,那么妈妈家基本就是只剩背影的历史了。上坟的意义,大概也就是感受现世的悲欢,追忆远去的历史吧。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6983
评论列表(24条)
在时代的洪流里,个人是无力抗拒的。
姥爷一家的命运也是时代长河的一滴水,这样的事情不算少。
@地质之花:也是宿命吧。
感受现世的悲欢,追忆远去的历史,让过去的永远成为过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走向文明,走向理性,走向公平正义,走向民主自由,走向光明。
@阳光笙箫支剑笙:公平正义,人类的曙光。
一篇短文记录了两个家庭的兴衰沉浮,令人唏嘘。时代的那粒灰……
@东北老太太:个人在时代洪流中,是尘埃。
不堪回首的往事,颠倒了多少是非,混淆了多少黑白,真是一言难尽。
@祁俊清:所谓翻身……
读完您的文章,了解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对人的命运影响何其大!一声叹息的同时,也觉得命运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鸣虫:个人命运永远被时代裹挟。
深情回望陈年往事,灵动抒写,让人感受旧时代的人情物事,感慨万千。
@锦瑟黎燕:只剩依稀背影……
在那个年代里,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价值取向,人生的奋斗方向,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成者王侯败者寇,跟着guomindang,就成为阶下囚,跟着gongchandang,就成为掌管天下的主人。按现代的话来说啊,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清河君:做了选择的,后来也有重重劫难,宿命。
我2015年回重庆老家,也上了一次坟,感慨万千。和你一样,我们家的成份比较高,写起家族史一把辛酸泪。
@难诉相思:很多真相被讳莫如深,咱们只能知道一点皮毛,有断代之感。
追怀先人,也是为了知道自己的来路,感恩生命的给予,感念先人的不易。
@轻品慢尝:感恩生命,感念先人!
上坟,追忆亲人,就免不了追忆亲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历史已翻开了新的一页,亲人的血脉相连是割不断的。
@诚厚:很多真相失考,但血脉割不断。
当今社会能在寒食节去祭奠真是可敬,特别是你家先生够意思,姥姥在天之灵会欣慰的。
@悠扬琴声68:谢谢大姐共情,姥姥应该是满意的。
旧时代的乱世风云,可见一斑。庆幸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行云流水,娓娓道来,井喷似的笔墨,将丰厚积淀自如呈现。
我不信风水,只信一个家庭的命运都与时代、社会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