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我曾于十年前去过一回,然而记忆有些模糊了,如今旧地重游,竟仿佛头一回踏访般的新奇。这个位于赣东北边陲的村落,是婺源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故而,此次婺源之行除了篁岭,江湾也是打卡之地,而且是首到之处。
我原以为在江湾逛逛应该用不了个把小时,就像十年前那样,却在此足足逗留了半天,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上午八点,江湾似乎刚刚从梦里苏醒,没有想象中的人气爆棚,反而是游人少得出奇,使我得以在纵横交错的街巷自由地穿梭来往,得以在各个有来历的建筑中久久地驻足徘徊,也因此得以对她的前世今生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过景区大门,穿莲花池,首先打卡的是萧江宗祠。萧江宗祠又名永思堂,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1924年重建,在文革期间被拆毁。现在的宗祠于2003年第三次重建的,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其占地3060平方米,建筑面积1834平方米,三进九开间,138根立柱,气势恢弘。祠堂两壁供有一系列萧江先辈画像:如汉丞相萧何,南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萧江始祖萧董,明户部侍郎江一麟等。从一座祠堂,可以窥见一个部族的发展史。
江湾村始建于隋末唐初,最初有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河湾处聚居,始称“云湾”。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逐渐繁衍成巨族,后改称江湾。
为啥江湾江氏会称为“萧江”呢?原来,其祖上原姓萧,汉代萧何后人。据《萧江氏大宗统谱》记载,萧何身后700余年,萧衍即帝位称“梁”,为梁武帝,其后有昭明太子,梁宣帝,梁孝明帝等君王。至唐代,一直是显赫世家,先后有八人入朝为官,有“八叶宰相”荣耀。到唐朝“八叶宰相”的最后一位宰相萧媾,受奸臣诬陷,被满门抄斩。但第二子萧祯因在外为官,幸免于难,于是萧祯带领自己的家眷渡江而下,迁到了现在的安徽歙县,并改姓为江,成为萧江一世祖。其子江董则由歙县迁到婺源,成为婺源一世祖。而八世祖江敌在其19岁时,受高人指点定居江湾,从而成为江湾一世祖。
江湾人饮水思源不忘先祖,他们知道自己是由萧姓改过来的,为了区别其他江姓,所以才称为“萧江”,宗祠就叫“萧江宗祠”。
江湾自古钟灵毓秀,文风昌盛。从这里走出了抗倭名将江一麟、宫廷太医江一道、清代朴学大师江永、著名教育家江谦等38名进士官宦和21位文人学士,当然,前国家领导人的祖籍也在江湾,这更让当地人引以为豪。2001年,江访问婺源,走进江湾寻根问祖,从此,江湾迎来了她的高光时刻。这,或许也是我这个俗人再度来此的主要缘由吧。
出了祠堂,对面的广场上是一座高高矗立着的石牌坊。牌坊上雕刻着的“江湾”两个大字,这是江2001年到江湾寻根认祖时亲笔题写的。从牌坊走进去是笔直宽阔的永思街,途经公社食堂、鼓吹堂、百工坊、民俗博物馆等建筑,这些应该是新近修建的,匆匆走马观花,从中大致了解了当地风土人情、民俗传统和地方特色。而更值得一看的,是老街巷、老建筑。
江湾的古村布局颇具规模,一街六巷,纵横交错,每条巷子各有特色。梁上街古称正街,自东而西横贯江湾古村中央,南北侧与几个小巷相连。相传古时候,洪水泛滥,常常淹没田屋,而正街一带,由于地势较高犹如房屋顶梁,屡次免遭水害,故名梁上街。这里曾是古村最繁华的商业街。如今街两边基本保持古朴原貌,充满了怀旧的气息。
时维深秋,徜徉在老街巷中,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着丰收的果实,串串红辣椒、黄玉米,给凝重的老宅增添了一抹亮色。几幢老店铺如培心堂、饮苏堂、日生堂,店门是一块块拼起的木板排门,店堂里是老柜台、老货架,外墙是古老的防火墙,置身其中让人仿佛梦回明清。走过幽深的小巷,来到南关亭,亭前有口古井叫“南关井”;而拐到添丁巷,则见到一口六边形的水井,叫“添丁井”。这两口井和另外五口井合称为“北斗七星井”。这七口井的位置从高空看据说象是北斗星座,体现了“天、地、人合而为一”的中国风水学最高原则。可惜我没时间一一光顾。
沿小巷继续行走,来到江永纪念馆。江永,清代康熙时期江湾人,是位著名学者,头衔很多,有经学家、音韵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等等。江永厌恶科举,轻薄利禄,一辈子都在乡里,读书、教书和做学问。他一生著书有41种270多卷,其中有16种166卷被收入《四库全书》。纪念馆原来是江永的故居,真正堂名是“善余堂”,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意思。
慕名去了前国家领导人江的高祖的庭院——“一府六院”遗址。没看到房子,只看了介绍:建于明代末期的“一府六院”不仅占地广,有三层楼,而且房子另套了六幢小房,每小房又都有天井、正厅、厢房等,自成一家。六家之间既有风火墙和火巷隔开,又都有小门相通,使得生人进入屋内,简直像进了迷宫。据说,江的曾祖父就是从这里搬到了扬州,经学者考证江是萧江家族的第38代后裔。别看这处院落破落不堪,可是宅基地还在,一座石头门墙还挺立着。“一府六院”于上世纪80年代初倒塌,江视察后江西省领导准备出资重建,江婉言谢绝。站在这块土地上,有种莫名的感慨。
走进距今三四百年历史的“江湾人家”,这里曾经是“滕家老屋”。明朝末年,滕家有个“滕百万”建了这座“滕家老屋”。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江姓富商江有炎买下了滕家老屋。如今这里成了展示江湾民居、江湾人家日常生活、生产用具等的展馆。
在江一麟纪念馆久久停留。这里曾是江一麟故居。在展板上,我详细了解了这位明代爱国名臣的主要功绩——治水功高,鞠躬尽瘁;抗倭御敌,保境安民;治理有方,贤良方正。江一麟官至右都御史兼户部侍郎,正二品,其故居却朴素简约,端庄而不奢华,正体现了这位官员一生廉洁自守的操行。房屋的正堂叫“敦伦堂”,有敦亲睦族、崇尚教化的意思。中堂的挂轴是江一麟的画像。面对着这位功绩卓著的先人,唯有膜拜。
也曾前往后龙山脚下的乡贤园。这是今人为纪念江湾历代乡贤,在原“后桃园”的位置上新建的园林。大门右侧的门联“江湾水恩泽万民”,有些耐人寻味。进大门后看到的一泓碧水叫汇贤湖,湖中间立着文笔塔。湖中的“进思舫”,是村人为铭记前国家领导人的“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导新建的。园内错落分布的一个个名人雕塑在向人们讲述着久远的故事。湖对面的后龙山,林木茂盛,遮天蔽日,给依山而建的江湾古村增添了不少神韵。
转了半天,应该还有很多看点。这个时候,游人多了起来,我却要告别江湾,去到下一站——篁岭了。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6199
评论列表(30条)
婺源江湾探幽游,旅游景区披锦绣。
萧江宗祠永思堂,汉丞萧何有名留。
江湾自古灵毓秀,文人学士多缘由。
老街老巷老建筑,民风民俗特色留。
繁华新潮商业街,古朴原貌好怀旧。
时值深秋街巷走,丰收果实好庆秋。
著名学者尊江永,多种著作入全书。
滕家老屋久久留,一麟故居功绩数。
龙山脚下乡贤园,恩泽万民名长久。
告别江湾去篁岭,美文篇篇博园留。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一以贯之的支持捧场!
跟着您的美文、美图游览一番江湾!欣赏!
@鸣虫:谢谢!如有机会亲临其境,更会有不同的感受。
人杰地灵,先贤辈出,值得一去再去。我有机会会沿着你的脚步走一遍。
@惑矣:的确值得一去再去。
您江湾探幽,我享受文字——各得其所。
@祁俊清:谢谢祁老师的“各得其所”,谢谢来访!
蒋医生的精美拍摄,行云流水的灵动抒写,让我品鉴了婺源江湾的旖旎风景,真好。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美誉!人杰地灵的江湾,带给人灵感。
游玩探幽两不误,娱乐了身心,汲取了信息,双赢!你文中的信息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
@轻品慢尝:谢谢你!写这样的游记也是做了一番功课的,所以旅游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2009年去过江湾,当时的感觉是江南的古建筑保存得真好,看风景还是去篁岭江岭石城。
@陌上梦落:是的呢,去江湾更多的还是去了解历史。谢谢老师美评!
江湾水恩泽万民。
耐人寻味呀。哈哈。
@梨子?:的确耐人寻味呢!妹妹好!
蒋医生的美丽人生多姿多彩,美丽的白衣天使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休息时间行万里路,品鉴旖旎风景,不负金色年华。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美评!我的确很喜欢旅游,三年疫情出去少了。这次忙里偷闲给自己放几天假。
大气的制作,大饱眼福。大开眼界!
[赞][[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风雨!你这评价太高了![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朋友圈多少了解一些,没有这里描写详细具体生动加上照片的锦上添花,知道了江湾村的前世今生历史,看来写这篇游记也是做足了功课。
@豫莲芳草:的确,旅游的前后我喜欢做一些功课,这样对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人文有帮助。
蒋院在江湾镇看得比我仔细。我那次去因苏州的老同事退休后在江湾镇晓起村的江上青希望小学支教,住在村里的民宿。重点游览了上下晓起。江的祖辈故居其实是在上晓起,因汽车不能开,当时的江西领导就重建在江湾,不张扬,但当地百姓都知道。
@诚厚:看来我做功课还是不及诚厚老师细致,有一些真相还是云里雾里。谢谢诚厚老师指点!
萧家即江家。大人物蛮多。江湾景点颇多,写的蛮细蛮灵。一一读来,赛过去过一次嘞!蒋老师的笔头灵个呀!
@ch雪梅:谢谢雪梅!还是做了不少功课啊![偷笑]
你虽然步履匆匆,却也看得够仔细了,让我也跟着你的视点仔细起来,庭院深深,古迹斑斑,好有年代感。古建筑能如这样保存完好,江湾人应该是榜样。
@四格格:是的呢,古建筑若是都毁于一旦了,历史就没了活教材,让后人情何以堪!
跟随老师游江湾,有身临其境之感。
@霁月:谢谢霁月老师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