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楚韵,阁驻唐风
四格格
“江流楚韵,阁驻唐风”是著名艺术奇才、大书画家黄永玉先生为“杜甫江阁”廊柱上撰写的一幅门联。
“杜甫江阁”位于长沙湘江之畔,东临繁华市井坡子街,坡子街里有太平巷,太平巷里有“贾太傅故居”;西依橘子洲和岳麓山,岳麓山下有岳麓书院,岳麓书院里有屈子祠。如果将屈子祠、太傅居、杜甫阁三处之地划线连接,正好是一个三角形,以杜甫江阁为原点,一射线边长挽着太傅居,一射线边长挽着屈子祠,依我目测两条边长距离几乎相等,恰呈一个等腰三角状。“三贤”各据一方,千古年来他们遥遥相守,脉脉相传,南迎滚滚而来之湘江,北送滔滔而去之湘江。
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冬,杜甫携一家老少从四川乘船顺水而下来湖南,他是来投靠即将任职湖南潭州刺史的好友韦之晋,指望在好友的帮助下,能谋求一官半职,不敢说前景飞黄腾达,至少也可以让妻儿得以温饱。山遥水远,当杜甫踌躇满志的赶到长沙时已是次年之春了,却闻知好友韦之晋还未来得及上任,就不幸暴卒了。兴致勃勃的杜甫如同晴天霹雳,求职的希望就像泡沫般破灭。初来乍到,只得暂停留在长沙。
千里迢迢,投友不遇的打击,对贫病交加的杜甫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真叫屋漏偏遭连夜雨。在蜀地尚有茅屋可栖,尚有亲朋好友可依;而在长沙,人生地不熟,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更无人可依,至使杜甫居无定所,全家只能蜷宿在船舱里。这种饥寒交迫、衣不遮体、巅沛流离的日子;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痛苦,击垮了杜甫心中最后的一点希翼,他愁苦郁闷无依无靠又羞涩窘迫,这种凄惨境况从他写的诗作《逃难》中可略见一斑:
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琉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裹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故国葬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后来,杜甫在小西门外湘江边向人租佃了一间极为简陋的小楼,全家老少终于有了一个栖息之地。小楼虽残却能避风雨,这份难得的安定让饱经风霜的杜甫颇为宁静,他称这栖息小楼为“江阁”。“江阁”面临湘江,朝夕与橘子洲岳麓山为伴;青山绿水间,近可观湘江云雾,远可眺白沙鹤舞,这有杜甫的诗《雨》为证:“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
生活渐渐安定下来,杜甫也开始结识新旧朋友,值得一提的新友是苏涣。苏涣年轻时敢闯江湖,考取进士后,才入官至御史“佐湖南幕”。苏涣性情豪爽,却最厌倦与官府之人往来,他欣赏敬仰杜甫的才气,特来“江阁”拜访,对坐饮酒论诗;杜甫也十分钦佩苏涣的才气和性情,两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从此他们交往甚密,成为莫逆之交。他还遇到了旧友李龟年,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据说李龟年在湖南采访使的筵席上咏唱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和《春风明月苦相思》时,到动情处,筵席上听众无不掩面而泣。杜甫少年时寓居洛阳姑妈家,那时李龟年也在洛阳,杜甫曾多次在歧王李范宅中和殿中监崔涤的府上,聆听李龟年唱歌,没想到洛阳旧友都流落到了长沙,再度重逢,久别的两人无限欣喜,无限感慨;国家的动乱和兴衰,人们的流亡和悲欢,这千头万绪涌上心来,杜甫写下了《江南逢李龟年》一诗: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大历五年(公元770)4月,湖南兵马史臧阶起兵谋反,一时湘楚之间火光冲天,大战四起。为躲避战火,杜甫半夜携家人乘舟溯江前往郴州,想去投奔舅父崔伟。但船到耒阳方田驿时,恰恰遇上了山洪爆发,江涨大水,船家不敢贸然而行,被困之际五、六天得不到任何食物。耒阳县令得知杜甫陷入困境后,立即设法送去牛肉、白酒等食物,以解他一家无米之炊。天不遂人意,风雨飘摇中的杜甫无可奈何,只得调转船头,重新回到长沙的江阁居住。直到暮秋时节,杜甫十分思念蜀地旧居,再次乘舟重返故里。船进入洞庭湖后,杜甫重病复发,家中所有盘缠也耗费尽了,不得已只好再溯水回汩罗江,在昌江县(现在的平江)投友求医。因病太重而无力回天,长辞于汩罗江上。
呜呼,汩罗江啊汩罗江,你是何等之有幸,前有举国之圣贤楚大夫委身于你怀中,今有唐朝一大文豪诗圣安眠于你怀中。呜呼,汩罗江啊汩罗江,你是何方之神灵,敢将两位高洁圣贤的灵魂揽于一江水;冥冥间,你可是见到:两大诗人,两大圣贤,同约汩罗江上,他们魂归九霄,腑瞰神州,举杯痛饮,长歌问天。
杜甫客死异乡,实在遗憾;幸能与楚大夫同眠汩罗江畔,是不是少许弥补了一些些遗憾。
事后,小田村人将杜甫暂葬于平江县安定镇小田村天井湖,并以敬仰之意,虔诚之心,为诗圣修建了“杜甫墓”和“杜甫墓祠”。40年后,杜甫之孙杜嗣业将杜甫之遗骨迁葬于洛阳,元稹为其撰写了迁葬墓志。但在平江小田村,人们一直保留着“杜甫墓”和“杜甫墓祠”,让它们被千古青松翠柏簇拥。
公元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平江著名文人李元度(官布政使)收集翔实的史料,并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后,专门撰写了《杜墓考》,以证实杜甫原葬地就是在平江小田村。李元度与张岳龄(官按察使)一起倡导并主动捐献资帛,在平江小田杜甫墓祠旁边修筑一间诗社,为文人骚客们谈诗论文、泼墨挥毫提供一个可聚之地。诗社的建筑尚未竣工,张岳龄便不幸病逝了,同仁们为了纪念张岳龄,决定新建的诗社用他的“铁瓶道人”名号来命名,取名为“铁瓶诗社”。文风悠悠,文脉绵绵的安定镇,一越又千年,瞬息间到了2017年,新时代的文人骚客们在杜甫墓祠旁又重结了“新铁瓶诗社”。他们禀承屈子、诗圣之遗风,弘扬中华文化之生生不息。
现在“杜甫墓祠”里,大门额书着“杜甫遗阡”四字,大门立柱上的楹联为清代张岳龄撰:
与杨孝子共结芳邻,风马云车,应将遗事谭天宝;
后屈左徒告终此地,骚才诗圣,并有休光被汩罗。
官厅内立柱的楹联由清朝县知事麻维绪撰:
来伴大夫魂,祠墓千秋同景仰;
近寻彭泽宰,菊松无恙赋归来。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圣,享年59岁,他把生命最后两年的足迹踏在了长沙。
为了缅怀诗圣,纪念杜甫,2002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决定正式修建“杜甫江阁”,2005年9月,整座建筑群全面竣工,并成功验收,向市民开放。
“杜甫江阁”位于杜甫“江阁”旧居的原址上,面临湘江,近观橘子洲,远眺岳麓山。这座园林式楼阁,主阁七层,高32米,占地面积达1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640平方米,是目前湖南最大的仿唐木质结构建筑群。主阁是杜甫展览厅,展出了杜甫的生平,以及各个时期的诗篇杰作,还有杜甫先祖、父母及亲属的生平、画像等等。
我常会来登高阁,瞻仰诗圣音容,感受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即使是在落拓、潦倒、凄惨的境况下,仍能笔耕不缀的胸怀和心境。杜甫在他人生最后的两年里,写了100多首诗,其中有50多首就是在长沙写的。长沙人民感谢他,感谢他以自身的才气,以自身的品格为湖湘播下了高尚、优秀的文化种子,它是勃勃生机、春意盎然的种子,造就了“天下诗人半在湘”的盛况,开出了“天下诗人半在湘”的繁花。
感恩之情,建阁为证:江流楚韵,阁驻唐风;湖湘山山水水永不忘杜甫 一 中华大诗圣。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5995
评论列表(80条)
赶快先坐上沙发,在欣赏佳作!
@风雨:欢迎风儿。
自古穷愁著书,大诗圣悲乎者也!
@2272 张英辅:悲叹杜甫贫病一生,只留得诗篇传千古。
诗圣杜甫与长沙的这段渊源,为长沙这座城增添了灵性。
@难诉相思:杜甫之遗风,湖湘之流韵。
“感谢他以自身的才气,以自身的品格为湖湘播下了高尚、优秀的文化种子”
分享精彩。严重欣赏,伟大的杜甫。为他点赞![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长沙人们怀念他,纪念他。
苦难出诗人啊!!
@李宗宾19481957:一个贫病交加、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辞世诗长在,江阁临水永怀念。
@祁俊清:岁月留不住诗圣,世风永存其精神。
“阁驻唐风,江流楚韵”,题有气势,文有长叹,深得老杜气韵——沉郁又顿挫。
@轻品慢尝:一曲长歌叹不尽,诗圣遗风永世存。
格格对诗圣杜甫与湖湘的深邃渊源,丰厚诠释,灵动抒写,好有气势与见地,让我对诗人沉郁的诗作与人生,有了新的认知。
@锦瑟黎燕:感谢杜甫给湖湘带来文风和精神,以阁为念。
阁驻唐风日月长,江流楚韵论沧桑。
诗圣飞天文长在,江阁临水震八荒。
岳麓书院千古在,杜甫江阁万年长。
遥遥相望三贤居,脉脉相传润中华。
千里迢迢投故友,雄心勃勃求飞黄。
白头翁苦逃世难,久病裹身心涂炭。
乾坤万里难容身,泪干涕尽湘江岸。
病重疾深魂归天,诗圣长辞汩江上。
汩罗江水长流淌,长歌问天多遗憾。
祠墓千秋同景仰,诗词歌赋满湘江。
华夏诗圣人不忘,中华文脉水流长。
丰厚诠释好文章,佳作美篇共欣赏。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你的长篇诗作,你思路好敏捷呀。
好喜欢格格拍摄的精美照片,好大气,好有质感,给人以想象空间。
@锦瑟黎燕:照片是相机拍的,立体感较好。最后一张照片水中的长岛就是著名的橘子洲,对面的山就是著名的岳麓山。
文章详细叙述了诗圣生命的最后两年栖身长沙的生活。不禁感慨,这么一个有名望的大诗人,晚年生活如此漂泊和穷困潦倒。如放在现代,一定成网红了。“阁驻唐风,江流楚韵”,非常确切,精辟提炼。长沙建阁纪念,杜甫泉下有知,定会感激与欣慰。
@诚厚:是的,很遗憾。本来我文中写了一段假如当时长沙的有识之士,能好好的尽地主之谊,杜甫的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但最后被我删除了,因为这不是谁的社会责任,不能责怪谁,更不能由此煽情,还是删除比较妥当。
写透了杜甫颠沛流离、落拓凄凉的一生!伟大的诗圣最后陨落耒阳,登临江阁感怀先贤!
@鸣虫:杜甫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与李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所以一个浪漫,一个现实。
格格的精美佳作,越来越有艺术魅力,内在冲击力,是卯酉河博客的靓丽风景线。
@锦瑟黎燕:谢谢你的鼓励,暖心的评论。
早年知晓杜拾遗晚年郁郁不得志,投奔郴州舅舅崔伟不成,乘舟沿湘江北上病殁于洞庭湖。看了江流楚韵文,方知杜拾遗病殁汨罗江,最后葬于汨罗江畔小田村。一代诗圣与三闾大夫相伴于汨罗江畔,实为一种历史巧合,幸甚、幸甚!
@清河君:真是一种历史巧合,让不经传的汩罗江也扬名了。
这改版改的我不会玩儿了。
@漫言华语:哈,没关系,随意玩。
喜欢格格此篇佳作的精美文题,气势磅礴,引人注目,好有内在张力。
@锦瑟黎燕:谢谢,即使是安慰,也挺受用的。
“三贤”各据一方,千古年来他们遥遥相守,脉脉相传,南迎滚滚而来之湘江,北送滔滔而去之湘江。——这样的文脉宝地,这样的文化标的,给人以怎样的震撼与感慨。
@锦瑟黎燕:这是湖湘之福运。
两大诗人,两大圣贤,同约汩罗江上,他们魂归九霄,腑瞰神州,举杯痛饮,长歌问天。
——笔触精彩,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ch雪梅:他们归去是不幸,但于汩罗江又是何等之有幸。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圣,享年59岁,他把生命最后两年的足迹踏在了长沙。
为了缅怀诗圣,纪念杜甫,2002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决定正式修建“杜甫江阁”,2005年9月,整座建筑群全面竣工,并成功验收,向市民开放。”
@风雨:这是一种纪念吧。
“杜甫江阁”位于杜甫“江阁”旧居的原址上,面临湘江,近观橘子洲,远眺岳麓山。这座园林式楼阁,主阁七层,高32米,占地面积达1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640平方米,是目前湖南最大的仿唐木质结构建筑群。“[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是一个环境非常好的地方。
“江阁”面临湘江,朝夕与橘子洲岳麓山为伴;青山绿水间,近可观湘江云雾,远可眺白沙鹤舞,这有杜甫的诗《雨》为证:“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杜甫与橘子洲岳麓山,相互辉映,美美与共,这就是名山圣水与诗圣的情缘,相互增添生命力量。
@锦瑟黎燕:与诗圣为伴,山水生辉。
黄永玉先生为“杜甫江阁”廊柱上撰写的一幅门联“江流楚韵,阁驻唐风”,将与杜甫,与楚湘大地同在,相互辉映,美美与共。
@锦瑟黎燕:黄先生是奇才,他这是一幅藏头联,把“江阁”二字藏头了。
每次来格格这里,都能学到一些知识,只知屈原投汨罗江却不知杜甫也葬身于此。有机会去长沙,一定去观赏杜甫江阁,写的好,照片拍的也好。回忆一下,30个省市自治区唯一没去过的省会还就剩长沙了。
@豫莲芳草:长沙在省会中只算中型城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去过的省会真多呀。
在格格的精美佳作里,我对长沙内涵与底蕴的认知越来越深了。
@锦瑟黎燕:哈哈,那就是长沙的荣幸。
杜甫与长沙如此结缘,丰厚的文脉,让长沙在中华文化长河,星光璀璨,光彩夺目。
@锦瑟黎燕:杜甫生前能来长沙,这是长沙的荣幸;为他建阁,尽一份崇敬。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杜甫在长沙流连了一年多,留下诗作近百首,生前租一间简陋的小楼为“江阁”,千年后却有了建筑面积4640平方米的“江阁”,一声叹息!
格格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文采。[花][花]
@陌上梦落:谢谢阅读,长沙有愧,杜甫生前只能屈居残楼,现在为他建一高阁,愿他安息。
总是羡慕你,诗词作赋写作精彩,样样不如你,总令人心甘情愿跟在你身后,一路跑来看看都是学习的好教材,你就是那个好样的,我们学习的好风范,你真棒。
@诃痴快乐:我还真羡慕你呢,羡慕你的年轻,羡慕你的漂亮,羡慕你的快乐。
精通历史课程,文笔魅力如风,百度郎朗上口,如流水般的涓涓涌动,好似花开的芬芳,倾向了这个美丽的家园,你真了不起,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诃痴快乐:你若喜欢,欢迎你来呀。
杜甫的诗作与情怀,对一代代人的精神成长,影响好大。
@锦瑟黎燕:永远的丰碑,永远的榜样。
长沙是我驻足最短的地方,通过格格的诸多精美佳作,我对长沙有了长时间的精神驻足。
@锦瑟黎燕:哈哈,那我代长沙谢谢你。
诗仙诗圣,李杜同榜,国人敬仰。境界高远,境遇不同,令人感慨万千。
@一池烟雨:他们性格也大不相同,对人生的态度不同,结局就会不同。
格格把杜甫到长沙、在长沙栖身与活动、离开长沙的过程,疏理得清清楚楚。杜甫把他生命的最后两年留给了长沙,这也是诗圣与长沙的缘分。
@诚厚:时间短,梳理起来就容易。
学习历史,长知识,开眼界,分享精彩!
“以杜甫江阁为原点,一射线边长挽着太傅居,一射线边长挽着屈子祠,依我目测两条边长距离几乎相等,恰呈一个等腰三角状。“三贤”各据一方,千古年来他们遥遥相守,脉脉相传,南迎滚滚而来之湘江,北送滔滔而去之湘江。”
@风雨:我们一起学习吧。
“他欣赏敬仰杜甫的才气,特来“江阁”拜访,对坐饮酒论诗;杜甫也十分钦佩苏涣的才气和性情,两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他们是心有灵犀。
格格的精美佳作,将豪迈与婉约融会贯通,既有大江大河的壮阔,又有蓝湖清泉的晶莹。
@锦瑟黎燕:你总是给我最好的鼓励。谢谢。
格格的精美佳作,文脉丰厚,诗意盎然,好有文化与审美底蕴。
@锦瑟黎燕:在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的厚重中,学会一点点。
湖南人有心,为杜工部江畔建江阁。长沙人有情,千年吟唱杜翁诗。
@清河君:这是应该的,诗圣为湖南播下了优秀的文化种子。
杜甫为湖南的文脉增添了厚重底蕴,湖南的子民与山山水水永远铭记诗圣的星光璀璨。
@锦瑟黎燕:对杜甫的敬仰代代相传。
杜甫在艰难困苦之中,悲人悲国而不自悲。这样的家国情怀,悲悯情怀,令人敬仰。
@锦瑟黎燕: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阁驻唐风,江流楚韵”,题有气势,文有才华。赞!
@雪花漫舞: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