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巧的事

凑巧的事

 

【随笔】凑巧的事

            

在博客上找当过兵的朋友的怀旧文章读,看到“红芭蕾情结”这个博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服役于部队的一二六医院。“凑巧”,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在广州军区第四十二军一二六师的医院服役。都是医院,都是一二六,没有比这更“凑巧”的了,因此我把她当成了在同一个医院里工作的战友。一九六八年,当时我们医院招了大量的女兵,来接替我们这些超期服役的老兵(文化革命几年没招新兵,我们那时已有五年的军龄)的工作,这些新招的女兵,尽是部队干部的子女,多在军区大院长大。这也蛮合红芭蕾朋友的身份。

但事实上,红芭蕾朋友她在西北二炮基地医院,在青海。我是在斗门白荇岛驻军医院,在广东。一个在北,一个在南。

红芭蕾朋友后来在一篇《昔日“艰苦高原”今天“人间仙境”—青海我的第二故乡》的博文中,提到了她退休后,回原部队医院参观、联谊的纪事,我在那篇博文后面的评论栏里写了“红芭蕾朋友还回得去一二六医院,老兄我回不去一二六师医院了四十二军的一二六师在九十年代就被改成武警部队,原先从广东移防湖南,后又到了四川。我六九年退伍时,医院在斗门县的白荇岛,现在白荇岛不在了,白荇改白藤,现在是珠海的金湾区红旗镇了,部队医院旧址是今日的红旗医院,假如问年轻护士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肯定是‘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我的第二故乡找不到了!”

我从退伍起,就再也没去过白荇,只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白荇岛往事》,算是我对这段海岛生活的记忆,也算是我当年没有白来白荇岛一趟。

“红芭蕾情结”博友现在很少在博客上露面了,愿这位老妹健康快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545

(8)
上一篇 2022年5月28日 上午11:25
下一篇 2022年5月28日 下午4:15

相关推荐

  • 张新颖 “我这边,候鸟回来了……” ——怀念黄永玉先生

    一 二〇二一年,我从上海文艺出版社拿到两本《要是沈从文看到黄永玉的文章》快样书,马上快递给黄永玉先生。我微信黑妮,遗憾赶不上黄先生生日。黑妮说,赶上啦,农历七月初九,今年是八月十六日。我记得二〇一四年参加黄先生九十岁寿庆,那天是八月四日。 黑妮拍了张黄先生倚靠在沙发上看书的照片,发给我。过了一会儿,又发来一张:“我爸说,这张好。”——黄先生的臂弯里多了一只猫…

    文化 2023年7月4日
    24850
  • 【小说节选】黄部长的家宴

    黄锦斋部长的住处还算属于比较宽敞的那一种。一组高低搭配的黑漆木柜把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隔成里外两部分,里面放着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一个挂衣架,外间正中放着一张制作简易的方桌,桌下放着一盆炭火,那一盆木炭火,几乎只剩下发热的灰烬了,几点明灭不定的光,才告诉人们,白白的柴灰之下还埋着旺旺的炭火呢!几把木椅靠在墙边,虽然旧得有些破损,但被人们的衣裤打磨得很滑溜,像刷过…

    2022年8月23日
    1.2K110
  • 夏雨

    我是一滴夏雨   渺小毋须谈起 我曾静卧过江河之底   也曾漫游过四海云天 想来世界如此之大   夏雨又何需我这一滴 不如讨个清闲自在   在云间飘荡   落个快乐无比 可是有一天   当我看到夏日的骄阳似火   酷暑把生命相逼 残酷的燥热横行无忌   我突然一振 我怎能坐观生命待毙 毋须说我只是夏雨一滴   毋须说我很了不起 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   满力…

    2022年7月5日
    3.9K30
  • 落叶随想

    – 初冬的傍晚,沿着院墙外的马路走着,地面上满是落叶。 最初看到的是一片片细长的黄叶,它们有的浅黄色,有的金黄色,还有的浅棕色;有的面朝上色泽明亮,有的背面朝天颜色暗淡;有的平躺着,有的卷曲着,还有的斜靠在同伴身上……于是,这些形状相似的落叶就在青灰色的路面上点缀出不规则的图案。 当我的黑色长靴踏进这落叶中,竟为落叶平添了几分动感,构成了一幅别致…

    2022年11月20日
    5.0K70
  •  五花八门的粽子和端午节其他美食

    粽子名目繁多,制法花样百出。兹择若干种介绍于下。 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一名粽,一名角黍。因为粽子大多有角,所以,“角黍”也就成了粽子的别称。这样的煮粽子的方法,宋代许多地方仍盛行,还有人用艾草灰汁煮粽子。 用菰叶或芦叶包米成粽子,可包成各种形状。南宋京师杭州制作粽子的店家,往往把粽子做成楼阁、亭子、车辆等等的精美造型。美其名曰“巧粽”,多…

    2022年6月1日
    96827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7条)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