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
要寻觅《暗香》《疏影》中的公主了,但读了几个版本的原词注释,试着用白话翻译一下,也难看到公主身影:
《暗香》:旧时的月色,一次次地照着我,我在梅花边上吹着笛子。笛声唤醒了回忆,我和一个美人曾不顾寒冷地去攀树摘花。我如今与何逊一样老了,忘却了春风,也不会用笔了。但是竹外稀疏的梅花,香气阵阵袭来。江国,正是寂寥时。在这夜雪初积时,一声叹息遥寄给远方。翠绿色酒杯里的酒是眼泪,无言的红色花瓣,也在长相忆。一直都记得我们曾经牵手赏梅的地方,是在雪压千枝梅的西湖岸边。如今,梅花瓣又要被寒风片片吹尽了,而我们何时能再相见。
《疏影》:苔梅枝头缀满了如玉的雪梅,有小小的翠鸟,在枝头上栖息。在友人家做客多日,我在黄昏的篱角,倚着修竹无言无语。想到了王昭君出塞,一定不习惯胡地的风沙,在暗自回忆江南和江北。又想起美人佩戴着玉环,月夜归来,化作了幽静的梅花。还记得一些深宫旧事,那个人正在睡梦中,蝴蝶闪着绿光飞近。没有盈盈的春风,也没有早已经安排好的藏娇金屋。宫中美人,自己就像片片花瓣随风飘零,却还在怨恨玉龙悲曲。何时能再次寻觅梅花的幽香、暗香,看那,那疏影已经映入了小窗之中。
那么陈晓平题为《南宋假公主案与姜夔词中的亡国之痛》一文(下文简称陈文),是联系什么材料才看到公主的呢?陈文中爆出的料是晚清学者汪瑔在其诗话著作《旅谭》中的推论。汪瑔认为:《疏影》中的“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下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其实是明言昭君出塞和寿阳公主,暗言柔福公主从金国逃脱南归一事。又说,“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则是言后封的福国长公主与驸马高世荣婚姻之事,那个金屋是宋高宗为福国公主安排的住所。“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则是言福国公主被韦太后诛杀之事。《暗香》中“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是驸马高世荣在公主被杀后,追忆与公主一起赏梅的情景,以及对公主的思念。
陈文还有一个佐证,就是两词前的小序了。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范成大住处)。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代指范成大)把玩不已,使二妓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小序说这两词,是姜夔客居范成大处一月余时写的。范成大特别喜欢这两词,于是就让歌妓们学习和演唱。
姜夔这两词的背景中,有了范成大,词中有公主的身影,可信度似乎也就增加了一层。范成大年长于姜夔,是姜夔的好友。范成大可不是一介布衣,1142年,“绍兴和议”生效,被北掳的韦太后等一干人南归。那年,范成大参加会试,曾赋诗颂太后南归。后来成为朝廷命官的范,对“绍兴和议”的屈辱条件,也心存不满。1170年,范作为南宋使者,出使金国达两月之久,力图弥补绍兴和议的不公。出使期间,或许范也听到了有关韦太后和柔福公主共侍一夫(金人)的传言,屈辱之感深埋心底。二十一年后的1191年,范与来做客的姜夔或许也谈到过这些。恰好范成大的住所有梅数枝,时逢冬日,雪梅出现,姜夔咏梅,就把真假公主植入其中了。这一来,词作就有了亡国之痛。昭君出塞和亲,从国家层面看,是外交策略,无论当事人意愿如何,都有一种悲壮感。而帝王、公主、后妃被掳北上,是一重耻辱;公主、后妃共侍金主,是又一重耻辱;和议条件屈辱,即使归来,也难洗那耻辱。除了一重重耻辱,无悲壮可言。《暗香》《疏影》中有了真假公主的身影,就有了深切的感慨,哪怕感慨很隐晦、含蓄,也值得好好对待。显然陈文觉得这个公主的身影很重要,有了这个身影,就超越了一般的咏梅。读到这里,我似乎已被陈文说服了。即使如文学史所说“南宋后期,再也没有出现过辛弃疾、陆游、陈亮那样热情如火的词人。”但至少像姜夔这样很内敛的词人,不被低看,也是一件好事。
如今,人们的文化视野日渐开阔,一些曾经不被高看的作家作品,也受到推崇。陈文推崇姜夔,力图要证明姜夔也有家国情怀、亡国之痛,所以十分重视公主案与姜词的干系。但即使不给姜夔安装上家国情怀,照样能提高姜夔的地位。比如:台湾学人蒋勋,在其2019年出版的《蒋勋说宋词》一书中,就将姜夔和辛弃疾并列放在一章的标题中,把辛弃疾、姜夔看成是南宋的两面。他写道:把辛弃疾和姜夔放到一起,希望得到一个两面的看法,获得一个平衡。辛弃疾有过戎马生涯,一直是个主战派,他的词作很多是处于一个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状态,有一种非常动人的力量。“再说姜夔他终生没有做官,是一个民间文人,他更多关注的是普通人怎么过日子——种种荷花、养养鸡、养养鱼,他看到的是在改朝换代之外,人还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两个部分,都会产生出一定的影响力。蒋勋这样看问题,其实也提升了姜夔地位。
陈文有两个观点,我不太认同。
其一,文末写道:“王国维将两词归于’咏物’类,可谓智者一失。”
解读一个作家和其作品,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种种的见,也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作者的创作摆脱不了这些因素,同样阅读、评论、鉴赏也摆脱不了这些因素。自己所见,人家未见,未必就是人家“智者一失”。
南宋词人张炎高度赞誉《暗香》《疏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但他并未如晚清学者汪瑔,用一双慧眼看到公主身影。对此,汪瑔解释:张炎家族与南宋王室有“戚里”(亲戚)关系,不愿将王室惨事表露于世,所以品评两词时,故意不挑明词中有公主。这可以理解为,同时代的人,不忍揭伤疤,故意装迷糊。
汪瑔已是晚清人,距离现时代并不远,那时印刷业也已发达了,他的著作当是有许多学者读过,对《暗香》《疏影》中隐秘之人之事的发现,也应当被许多人知晓,毕竟那是姜夔的代表作品。知晓也不一定就要认同,现代词学大家夏承焘,就认为:汪瑔“其说深新”但“无可征信”,因为姜夔写这两首词时,距离靖康之变已经六七十年了,专门以梅来说公主人与事,不太可信。夏认为词中的梅与人是“合肥别情”,即姜夔与恋人在合肥离别后,再没相见之事之情。姜夔是个情深的人,此情他念了一辈子。任何信息的采信和传播都是有主客观因素以及选择性的。有时要故意回避,有时要装聋作哑,有时要舍弃枝叶,留其主干。所以王国维和夏承焘没有采信汪瑔之说,是有自己的考量。比如王国维的词学,重点是“境界说”,不特别在意词中人物的原型,这并非是智者一失。
其二,陈文还认为汪瑔之说,是对《暗香》《疏影》最通透的解释,甚而认为:“用汪瑔’新说’,《暗香》《疏影》原先不可解的语句大体均可贯通。”“撇开先人之见,汪瑔新说在合理性方面实属优胜。”
对诗词的解释,真的能够完全通透和贯通吗?真的有什么优胜的方案吗?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也有考据、索引、评论、点评、题咏等不同派系或方案呢。能说哪一个派别、方案最什么吗?不是说文无达诠、诗无达诂吗?能够达诂的诗还是好诗吗?我宁可对诗词没有通透和可贯通的解释,没有什么优胜的说道。不然如何让解读和鉴赏多元,如何让读者去延续作品的生命?如果把一种诠释定于一尊,这一尊就是限制了。我倒宁可没那一尊,姜夔还是偏科的特长生,其朦胧的面纱,风轻轻地吹,轻轻地拂……
当然,还是要感谢陈文,领着我又一次寻《暗香》觅《疏影》,并领略了一些诗词解读的考据方法,给了我一次丰盈的阅读体验。(全文完)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4073
评论列表(21条)
写这样的文章太劳心费神,读者却能津津有味地欣赏!同意您的观点,赞一个!
@鸣虫:多谢!看来你也是有体会的,确实是很费神的,但也是有收获的,读读再写写,读要细,写要有选择和提炼,不仅印象深了,而且是开思路了,要将储备的知识挖出来,再与新认知接通,形成属于自己的点滴认知,这个过程也是很享受。再谢了!
洋洋洒洒,纵横捭阖,有理有据,读来令我心服口服,唯有钦佩!
@祁俊清:谢谢美言,过奖了!
这样的厚重深邃佳作,是卯酉河最美的风景线,老师的文脉丰厚,博闻强记,厚积薄发,让我敬佩有加。
@锦瑟黎燕:谢谢美言,谢谢夸奖!实不敢当,权当是对我的鼓励!
经你细细解析,我仿佛也有了真假公主的意念。我也赞同你对“未必是智者一失”之说的观点,文章评论应该与写论文一样,对自己的观点,只要有论有据,并能自说其圆,那么自己的观点主张就能成立,那怕是自成体系,独成一派都是可以的,没有对与错。
@四格格:谢谢你的认同!你读得很仔细,对拙文的观点和推论,都有了然,再谢!
文字记载,姜夔的《暗香》、《疏影》只是与范成大有关。左看右看也没看出《暗香》和《疏影》与什么公主有关,陈文的考证似有些牵强附会,我妄言了。
@陌上梦落:谢谢!我和你一样,开始也是这样认识的。考据是一种研读途径,对于所考之据,是否采信,也是见仁见智的。考者考得有理有据,读者觉得牵强附会,也是难于避免的。所以,我认为,考据不能考出一个结论,把资料呈现和梳理好,路径清晰就可以了,信不信由人。
我宁可对诗词没有通透和可贯通的解释,没有什么优胜的说道。
——通透专业诠释,诗词魅力,老师魅力。
@ch雪梅:多谢美言!
文学评论,文学考研,自古来就有多个门派,甲的观点,乙不赞同;乙的观点,丙不赞同,这种现象很正常,所以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们才会争论不断。一般只要知道该论题有几种不同观点就行了,至于自己赞成哪种观点,可以站队归派。你是作学问的人,所以读得仔细,写得详细。
@四格格:再谢美言!
欣赏学习老师大手笔下的博闻强记之美文。史料翔实、有理有据、观点明朗。向老师学习![赞][赞][赞]
@碧宇流云:自古万事站在不同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态度,只有自己在古今史实资料的认证中感觉对的就坚持下来就好。—-流云的愚拙之见。[花][花][花][微笑]
@碧宇流云:谢谢理解和认同!
一些旧时的历史在你的笔下如翱翔的飞鸟,飞向那曾经的天空狂奔那遥远的国度,虽然读起来有些干燥,但随着文笔的镜头漫漫地剖析,却能读到了精彩的京哈,令人提起那份精神一眼看完,觉得太精彩值得回味曾经的历史片段。
@诃痴快乐:谢谢阅读!谢谢美言!
这可不是散读漫思了,完全是一篇学术研究的论文,不但让人读得津津有味,还会不禁去思索。
@诚厚:多谢高抬!学术研究真的谈不上,只是生发一点见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