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求学路

我的求学路

她自幼酷爱学习。知识与她犹如磁石与铁。就是那些情节简单的小学课文也能使她迷醉。

那些四四方方的汉字堆叠起来,在有些人眼中就像是墙,阅读如同面壁,倦意就会悄悄袭来。

在她眼里,那些堆叠起来的汉字就是正在放映着的银幕,一个个活动着的画面在她眼前滑过。

小学语文中有篇课文叫《向日葵笑了》。多少年后她还记得当时阅读的情景,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在眼前展开着,展开着——雨过之后晴朗的蓝天,太阳洒下万道金线,湿淋淋的向日葵花盘黄得娇嫩。翠绿的向日葵的大叶子边缘缀满了亮晶晶的小水珠,欲坠未坠……

      大约从小学三年级起,她就开始涉猎课外读物。初中正处于whgm起始阶段的三年dongluan期间。学校停课,她闲在家里,就寻找各种各样的书看。小说、散文、民间故事、神怪传说。那时没钱买书,所有的书都是跟别人借的。实在找不到书看时,就看哥哥的初中教材。不仅看语文,也看地理、历史、植物学、动物学、思想品德教育。她就像个贪吃的杂食动物,逮住什么吃什么。

阅读就像推开一扇扇神秘的大门,走进一个个新奇的世界。大量的阅读提高了她的文学素养。做学生时,她从来不害怕写作文。高中时她写过一篇作文,至今还记得文章的开头:

要说和贫下中农相处的日子,真是一言难尽啊。我是农村长大的,对于农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村前的小溪,溪边的杨柳,是多么惹人喜爱。南沟的河坝,北岭的梯田更给村庄增添了色彩……

老师问她:你的作文是从哪里抄来的?她虽觉的委屈,但也感到欣喜。要知道,她的老师可是正牌的老大学生。

19731月,她高中毕业。就在那一年,她的哥哥被推荐上了中专。她清楚地意识到,学校的大门将永远对她关闭。她再没有机会坐进明亮的教室听老师讲课了。

然而,想上学的愿望像路边的小草,生了又灭,灭了又生。

每到招生的季节,村头的大喇叭播放着招生的信息。像风吹过灰烬,一点火星被吹燃,烧灼着她的心,一次又一次的疼痛。

她真正开始有意识的自学是在1975年。那一年,新建的高中像雨后春笋,一夜间冒出了许多。队里看她身体瘦弱,不是个好劳力,就叫她去教书。就这样,她做了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翻开教科书,她学过的内容不足三分之一。

那时年轻,有胆气。她想,书不是人编出来的吗?第一个编书的人他也是没有老师的。别人可以编出一本书,我为什么不能通过自学掌握它呢?

她觉得,自学高中数学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难。大多数题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个别比较难的题,就反复去想。题目的情景在脑海里越来越清晰,否定了一种又一种解法,正确的方法就渐渐地显现出来。正像古诗词所言:众里寻她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她来说,最难的是学生根本就不听讲。她站在讲台上“喊课”,教室像散场的影院,她的声音淹没在学生的嘈杂声中。

虽然当时的教学质量无人问津,但她还是又着急,又苦恼。她是那种做事较真的人。她有一种负罪感,她觉得自己不但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也在浪费学生的生命。

她真想还回村去当农民。但那份工作毕竟给了她一个亲近知识的机会。而且,她也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

她一边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学习文化知识,一边摸索教学规律。经过一年的努力,她已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老师。

课堂上,学生专注的眼神,会心的笑容,常会激起她心中幸福的涟漪。

1978年是她幸运的一年,也是她不幸的一年。幸运的是她经考试转正为公办教师,不幸的是她失去了最后一次高考的机会。

她那么喜欢学习,与学校的缘分却是那么浅。那些日子,痛苦像潮水将她淹没。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小小的蚂蚁。冥冥中一只大手将她轻轻一拨,她就离开了原来的方向。

但她也想通了。上北京可以坐火车,乘飞机,但步行也未见不可。只不过多吃点苦罢了。困而学之,积点滴而成细流,汇细流而成江河。滴水尚可穿石,只要锲而不舍。

她要继续自学,这是谁也不能阻止的。

 

那年她改行代了物理。其实她的物理基础远不如数学好。77年高考时她的物理就交了白卷。因为她上学时,连“牛顿第二定律”都没见过。

78年,一位同学问她个问题:为什么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她答不出,去师范请教一位物理老师。他听后淡淡地一笑,“那是个常识问题嘛!”就是从那一刻起,她决定做个物理教师。她就不相信她学不会物理。

一切又得从零开始,这可是自找的。她先自学完初高中的全部物理教材,又自学了上海版《青年自学丛书·物理》一至四册。

79年春天,她参加了大学专科的物理函授学习。

当时她代高一四个班的物理。一星期正课就有20节。课不能不备,作业不能不批改,学生不能不辅导。练习题得自己找,自己编,自己刻在蜡纸上,自己油印。

那时还没有实行职称评定,文凭与晋级、升职毫无关联。她参加函授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自己,对教学有所助益。丢掉教学搞进修,无疑是本末倒置,她不能那样做。可时间从哪里来?

那时,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她早上都是5点起床。中午从来不睡午觉。

夏天的夜晚,老师们坐在院子里边乘凉,边看电视,说笑声一阵阵传来。她自己却是闷在宿舍里学习。

她星期天学,节假日学。等车时坐在车站学,乘车时坐在车上学。

她不看电影,不看电视,不看小说。

大学物理可不像高中课程那样好啃。遇到问题也无处可问。她只能硬着头皮往进钻。有的内容一遍看不懂看两遍,两遍看不懂看三遍。有的题做不出,就吃饭也想,走路也想,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

她终于坚持下来了。全县报名函授物理的教师一开始有几百名,最终只有她一个人拿了毕业证。

    这个人就是我。

那天,当我听说高考取消了年龄限制时,晚上就做了个梦。

就要高考了,我忙碌地准备着。翻开教科书,英语、数学都那么陌生。我考不上,我不会考上的。

失望,像浓雾从心底漫过……

 2018年,我65岁,偶然在网上看到尚德成人自考无门槛招生的广告,我报名成为《汉语言文学专本连读》的学员,要不是疫情4月停考,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感谢时代,让我成为文理双科大学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389

(9)
梦菊的头像梦菊
上一篇 2022年5月27日 上午9:13
下一篇 2022年5月27日 上午10: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9条)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2年5月27日 下午4:13

    这代人,大都有这样的经历。

    • 梦菊的头像
      梦菊 2022年5月28日 下午8:10

      @华章秋韵是啊。苦是苦点,但也自豪啊。不同的经历使人生更精彩。

  • 单翅的头像
    单翅 2022年5月28日 下午4:44

    向好学者学习、致敬![调皮]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2年5月28日 下午6:05

    玉汝于成啊,佩服您的求学经历,太有毅力了!!

  • 情满乌江的头像
    情满乌江 2022年6月4日 上午9:56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向自学成才的您致敬!

    • 梦菊的头像
      梦菊 2022年6月4日 下午9:07

      @情满乌江谢了!也就是喜欢学习,成不成才不重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幸福。

  • 蓓蕾含香的头像
    蓓蕾含香 2022年6月7日 下午4:48

    我们是同龄人,我们被剥夺了进学校学习的机会,但是只要爱学习,在工作中同样可以学习知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佩服您的毅力,向您致敬!

  • 灿烂阳光的头像
    灿烂阳光 2022年6月14日 上午10:56

    给您点赞,毅力惊人!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2年6月20日 下午11:34

    为您点赞,为您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2年7月5日 下午6:23

    看到了您 认识了您 了解了您 绿份也!

  • 黃東濤(東瑞)的头像
    黃東濤(東瑞) 2022年7月5日 下午6:47

    以顽强毅力完成了艰苦的自学路,打通文理两科,实在无法不令人赞美!从“她”到“我”的人称转换,非常自然。

    • 梦菊的头像
      梦菊 2022年7月6日 上午7:19

      @黃東濤(東瑞)谢谢理解。我身边的许多人都说:不晋级、不升职、不涨工资,六七十岁了自学文科,闲的。发神经。

  • 灿烂阳光的头像
    灿烂阳光 2023年1月30日 下午8:26

    真佩服您学习的毅力,文科自学不是问题,理科自学难度太大了。如果不是时代的原因,就没有您考不上的大学。

    • 梦菊的头像
      梦菊 2023年1月31日 上午10:23

      @灿烂阳光灿烂阳光好!
      我其实是个不求上进的人。那时候教育局让报名进修,我是没报名的,就是怕自己不行。但我们的校长见我没报,他就给我报了。既然这样,也只好硬着头皮学了。我只有一个长处,一件事开了头就不想半途而废。就这么坚持下来了。现在想想,还得感谢我们的校长呢。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