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带我结对的阿灵(化名)和他的爸爸蒋昌华去大丰残联的托养中心熟悉环境。
结对小海镇江北村的阿灵,是我们大丰区义工联去年6月份承接团区委的“梦想改造+”项目,我们60多个有经验的义工分别结对了大丰境内60多个没有爸爸妈妈或爸爸妈妈抚养困难的“困境儿童”,我们几个班子成员让义工们先挑选,挑选剩下的由班子成员结对,最后我结对的就是阿灵。
阿灵16岁,自幼精神残疾,讲话不清晰,他的爸爸在他9岁时因意外去世,后来他和精神不太健康的妈妈改嫁到小海蒋昌华家,蒋昌华浑身长满脂肪瘤,他对阿灵视同己出,不管阿灵做出什么不上路子的事或说什么不上路子的话,老蒋从来不训斥阿灵,估计就是阿灵的亲爸爸,也不一定比老蒋的性格好。我去年7月份刚结对的时候,阿灵讲的话我大部分都听不懂,此前刚从大丰特校毕业,原计划准备再送到盐城某特校上学,结果盐城这个学校联系了多次都联系不上,自然阿灵上学的事情就无从谈起,从去年9月到今年,阿灵就一直呆在家里。
老蒋的工作就是出去收废金属,他收回的废铁坏机器废铜线,阿灵也能跟在爸爸后面做帮手,帮着拆卸机器,还会开机器拆废皮线里的铜线。平时老蒋出去收废铁,阿灵和妈妈在家收拾,有时妈妈出去,把阿灵一个人丢在家里,结果阿灵一个人到邻居家走动,经常打狗撵鸡,搅得四邻不安。后来没办法,老蒋到哪里就把阿灵带到哪里,阿灵坐在爸爸收废铁的三轮车敞开的车箱上,有时风很大,阿灵坐在车箱里冷得蜷成一团,老蒋看着也心疼。
今年2月份,我去阿灵家,老蒋问我有没有机构能把阿灵接过去托养的,他要收废铁,不能老带阿灵出去,也不能丢在家里。我正好认识大丰残联的朱晓琴主任,便打电话问朱主任阿灵这样的情况联残有没有办法托养,说来也巧,朱主任说残联正在筹备一个残疾人托养中心,对残疾家庭里需要托养的人,将来可以送到中心,中心管吃管住管玩还帮康复,托养一个星期行,托养一个月也行,在规定的时间接回家待几天再送到中心。老蒋要找的正是要这样的机构,朱主任带来的好消息,让老蒋和阿灵的妈妈无比激动。朱主任还说只要符合条件,托养中心不会收阿灵一分钱,原来老蒋准备哪怕一个月花一千多块钱也舍得,听说不要一分钱,更是开心了。
谁知好事多磨,3月份,老蒋没有等到托养中心的上门核实,我们大丰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严峻的疫情,直到前几天全国的疫情才有所缓解,大丰各场所也陆续恢复正常。
望眼欲穿的老蒋这个星期六、星期天不停地联系我,让我关心一下残联的托养中心什么时候能接受阿灵,因为是休息天,我让他耐心等待工作日再联系。昨天中午老蒋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已经带阿灵来大丰,估计一个多小时后就到大丰,既然来大丰了,那我就带他们去残联。
在残联,托养中心王梅霞主任看到我带老蒋和阿灵来中心,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说前些天朱主任已经把阿灵的信息转到她这里,我看到朱主任把阿灵的姓名、老蒋的姓名、手机、家庭住址都发到了王主任微信上,王主任也准备抽空去核实,现在阿灵来托养中心,正好对阿灵全面了解。她询问了阿灵能不能自己穿衣、吃饭?能不能做简单的手工操作?会不会伤害身边人?阿灵一直朝王主任笑笑,不说话,老蒋代阿灵做了答复。
王主任带老蒋和阿灵参观了托养中心的宿舍、活动室、卫生间、洗衣间、康复室,王主任告诉老蒋在托管一日三餐的伙食有多好,听得老蒋恨不得当下就把阿灵留在托养中心。我问阿灵喜欢不喜欢托养中心,阿灵挠挠头笑:“喜欢,喜欢!”
王主任告诉老蒋,托养中心还在核实其他的一些对象,让老蒋带阿灵先回家等消息。没有特殊情况,端午节后会通知阿灵来托养中心。离开了托养中心,我跟老蒋交流:“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投入越来越多,你看到了托养中心条件这么好,吃的伙食又好,专门有人陪他们玩,全不要你家花一分钱,我们要感恩党和政府啊!”
“你说得太对了,我做梦也没想到政府会做得这么细!我看了心里特别欢喜呢,回去你把拍的照片传给我,我给他妈妈看看,也让她放心放心。”老蒋感恩不尽。
王主任对阿灵的情况进行核实,看他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280
评论列表(12条)
这篇义工手记读来令人心暖。失去父爱的阿灵,获得继父的爱、义工联会长的爱,并在会长的关心下免费住进残联的托养中心。莫道世风日下,好人还是有的,遇见便是幸福。
@晓舟同志:谢谢鼓励!
良善做义工,红尘有春风。人人献出爱,苦难化解行。—-赞义工和社会的正气上行随笔。[花][花]
@碧宇流云:感谢嘉许!
这个孩子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有继父的包容与爱,有社会人士博大的关爱。
@灿烂阳光:是的。
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梦菊:我们都要感恩祖国的繁荣和进步!
老蒋这么多瘤子,能不能切除呢。不单单是美观,瘤子也会影响生活。
@地质之花:他说不能切除,加之也没有钱做手术,所以一直没想做手术。
这个孩子看上去让人心疼,不像是智障孩子。
周总的义举之行让人感动。
@川明:谢谢川明老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