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国人的恩怨观

081dc7c5a6b87a0b99814dcf6c0ba073                                         

中国人讲恩怨分明。

受人之恩,以德报德,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就是中国人的报恩观。有恩不报非君子。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为国人所不齿,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是没有朋友的。国人最恨的是汉奸和叛徒,比对公开的敌人更切齿痛恨。汉奸和叛徒,本质上就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对父母以怨报德的逆子必受社会谴责,人们不屑于与之为伍。

而对于怨,大概有三种处理方式:以怨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怨。采用何种处理方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以怨报怨,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大革命时期,主要的处理方式。敌人举起了屠刀,唯一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也拿起刀,用武装的革命,打败武装的反革命。

以怨报怨,仇恨感的教育就非常重要。正是引导、激发出的对剥削阶级、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帝国主义的仇恨,成为人民子弟兵不畏强敌、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不断成长壮大、以摧枯拉朽之势取得最终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以怨报怨说的是报,是对怨的回报。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与敌人讲德如同对牛弹琴,只能在软弱的嘲笑中走向死亡。这是已被历史所证明的真理。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评价历史,是对历史的亵渎,也是无知的表现。

孔夫子不赞成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如果用恩德来回报怨恨,又该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所谓以直报怨,就是用公正、正义的方式来回报怨恨。

以直报怨,是以是非曲直而不是以个人恩怨决定立场与态度,不“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这是一种光明磊落的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境界,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该提倡的方式。

以怨报怨为主的时期,也有过以直报怨。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与双手沾满共产党人和红军鲜血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建立统一战线,不计前仇共同抗日,因为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另一个就是战犯改造。那是因为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把战犯改造过来比杀掉意义更大更深远。

以怨报怨的怨中也有直,因为我们进行的是反侵略战争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战争,这是正义的战争。

笔者以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以德报怨并无不可。这个一定条件是,对方真诚认识到自己造怨的错误,不但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悔改,得到受伤害方的谅解。在一定条件下的以德报怨,会让造怨方更加感激涕零,对自己的造怨行为更加悔恨不已。

恩怨分明,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处理对外关系,同样有着国人鲜明的恩怨观。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1624

(16)
上一篇 2023年9月2日 上午10:13
下一篇 2023年9月2日 下午3:37

相关推荐

  • 秋风在歌唱(一)

          一 豪爽的秋风, 吹来果香浓。 五谷香更浓, 是收获的劲风啊!   二 谁说是萧瑟的风? 叶子黄了, 也有叶儿红。 红墙,红叶,夕阳红, 南山北海, 枫叶正红。   三 酒正香, 茶正浓。 秋月春风, 古今常相逢。 人生路遥遥, 喜看夕阳红。   四 北戴河的秋风, 古今伟人相逢。 萧瑟…

    2023年9月21日
    299160
  • 心醉在一首诗歌里

    芳心醉在诗歌里,键起情落觅知己。 情愫切割成字符,开启心扉寻爰意。 如梦如幻变热恋,似花似锦更美丽。 相思流连常忘返,镜花水月描奇异。 蝶恋花香酿诗句,捕捉温馨尝甜蜜。 淡淡时光漾魅力,幽幽岁月伤別离。 朵朵玫瑰送挚爱,片片丹心绕记忆。 相思一夜梅花发,明月楼高永相依。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2023年2月7日
    3.1K80
  • 临江仙3 · 海魂

    临江仙3 · 海魂 (新韵)    碧海依山飘渺,川流千载雄痕。 腥风吹血雨尤真。瞩金戈铁马,征战将士云。   斗转梦圆星焕,客轮军舰一新。 扬眉舒朗日船频。渔家祥瑞度,华夏浪涛魂。

    2022年10月12日
    2.3K270
  • 底色

    “妇人,你在料理家务的时候,手足歌唱着,正如山间的溪水歌唱着在小石中流过”。 ——家务被泰戈尔美化为诗,想来,当我们自己置身其中时,车马尔喧,世事纷扰,更别说蕴藏着的诗意……或许更多是失意,也未可知!原本,一切皆有可能。 早些年与有个教授朋友交往甚多。在外相聚,她的穿着总是得体、光鲜、知性,她也是最先转达独生子女应该“易子教育”这个理念并引领践行的人。因此,…

    2022年12月16日
    9.4K200
  • 落叶的情泪

    – 秋风落叶多情泪,独自品尝个中味。 春花秋月无限好,饮酒干杯笑相对。 情梦幽会令人醉,也会無端苦受累。 忘却伤痛迎娇媚,春夏秋冬盼君归。 娇艳欲滴红玫瑰,不忘绿瘦与红肥。 阑珊深处笙歌起,真爱总是梦千回。 坐看鸳鸯轻戏水,远望雾敢吹云飞。 无边黄叶萧萧下,一寸相思一寸灰。 –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2023年11月1日
    1.4K18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8条)

  • 鸣虫
    鸣虫 2023年9月2日 上午11:33

    恩怨分明,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处理对外关系,同样有着国人鲜明的恩怨观。非常有道理!欣赏、赞同!

  • 锦瑟黎燕
    锦瑟黎燕 2023年9月2日 上午11:42

    如此厚重深邃的恩怨物语,既有文脉支撑,又有个性化的感怀与视角,襟怀开阔,立意高远,颇有格局,对国是外交,人与人交往均有清晰定见,开人心智也。

  • 周旭才
    周旭才 2023年9月2日 下午12:58

    以德报怨,是让因果终结,其他的方式,都是让因果继续或缓慢缩小,但无法终结。

  • 阳光笙箫支剑笙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3年9月2日 下午1:41

    给生命一个笑脸,让生活充满阳光。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百般磨难。因为只有在艰辛的磨难中,脆弱的心灵才会历练得无比坚强。

  • 阳光笙箫支剑笙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3年9月2日 下午1:45

    恩怨分明,更要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3年9月2日 下午1:49

    恩怨,有个人的,有国家和民族的。暂且抛开个人恩怨,专以国家民族恩怨来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恩怨大多都是历史造成的,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恩怨。用发展、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这是毛主席的唯物主义历史辩证观。一旦脱离了特定的历史条件,恩怨就会随之自然化解,所以天下才会久分必合;一旦特定的历史条件又重新出现时,天下又会久合必分。

    • 诚厚
      诚厚 2023年9月3日 下午11:15

      @四格格个人的恩怨容易化解,民族的恩怨需要政治家们的引领。恩怨观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价值观。欣赏格格美评!

  • 风雨
    风雨 2023年9月2日 下午2:13

    严重的欣赏,严重的点赞!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 灿烂阳光
    灿烂阳光 2023年9月2日 下午4:48

    不知道为什么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家族世仇,爱来化解。

  • 轻品慢尝
    轻品慢尝 2023年9月2日 下午5:31

    恩怨分明,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处理对外关系,同样有着国人鲜明的恩怨观。[赞][赞][赞]说得太好了![花][花][花]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3年9月2日 下午9:08

    条理清晰,立场鲜明,论之有据,给人指引。

  • 霁月
    霁月 2023年9月2日 下午11:24

    老师大作的结尾,令人深思。

    • 诚厚
      诚厚 2023年9月3日 上午9:31

      @霁月霁月老师慧眼,结尾其实是我拙作的动机。

  • 朝山暮寺55
    朝山暮寺55 2023年9月3日 上午7:31

    恩恩怨怨,爱憎分明~而现在,有钱“鬼推“磨现象,屡见不鲜~

    • 诚厚
      诚厚 2023年9月3日 上午10:00

      @朝山暮寺55在一个功利性的社会,交换得到的东西,不会是仇,但也说不上恩。

  • 风雨
    风雨 2023年9月3日 下午6:18

    美图美作,波澜壮阔
    站在大海边,忘记一切烦恼!

  • 锦瑟黎燕
    锦瑟黎燕 2023年9月4日 上午7:16

    此篇精美佳作,将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字里行间彰显,给人以恩怨观的陶冶与启迪,善莫大焉。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3年9月4日 上午8:01

    我赞同你说的一个人对恩怨的看法,就是这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具体反映。所以每个人对恩怨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人们习惯性的主张是以善为好,人性的天平应该时时向善良倾斜。

    • 诚厚
      诚厚 2023年9月8日 上午9:28

      @四格格国人还有宁肯人负我,我决不负人。欣赏格格美评!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3年9月6日 下午6:04

    一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有理有据的论说文。我赞成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3年9月7日 上午7:44

    这篇《国人的恩怨观》读后,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3年9月8日 上午10:18

    我赞同你说的:不落井下石,不墙倒众人推,这是一种光明磊落的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境界。
    在现实中“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的现象极为普遍,有的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所以理解恩和怨是否只能对君子言,而不对小人言。

  • 惑矣
    惑矣 2023年9月16日 下午2:38

    恩怨分明,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处理对外关系,同样有着国人鲜明的恩怨观。[赞][赞][赞]

  • ch雪梅
    ch雪梅 2023年9月18日 上午11:15

    笔者以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以德报怨并无不可。
    ——经典,佩服!诚厚老师蛮来塞个呀![咧嘴笑]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