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老伴就医记

2023090112340625

2023年8月16日,周三,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天气预报晴,目力所及也是响晴薄日艳阳高照,没带伞只戴着遮阳帽出发了。来到健身房像往日一样按部就班游泳四百多米,然后淋浴。事毕,穿戴整齐在楼上休息大厅沙发上稍事休息,喝点水刷会手机,然后起身下楼。待走到大门口才发现,外面大雨滂沱,和我一样没带伞的健身会员约20来人在焦急等待雨停。等了半个多小时雨终于停下来了,到家已12点,比平时晚了近一个小时。

饭菜都已做好摆在桌子上,老伴却躺在床上。上前一问说腰疼得厉害,我第一反应是“腰脱”,因为他有这个病根。老伴却说,不是那个疼法,这个疼得厉害,疼得直冒汗。只见他手里拿着毛巾,不断擦拭着脸上的汗水。根据我日积月累积攒的那点医学常识,就疼痛的位置和程度来看有点像“肾结石”,但老伴马上给否了,说五月份刚刚做过体检,B超、CT都做过没发现,不可能是肾结石。那会是什么病呢?完全懵圈。

先吃饭吧!老伴只吃了几口,疼得吃不下去了,又回到床上。我赶紧扒拉几口,然后收拾东西,准备去医院。带上社保卡、现金、装满水的保温杯。出门打出租,路不远,起步价六元就到了中心医院急诊。

中午时分人不太多,先挂号然后奔急诊室。只见急诊大厅二个接诊医生,牌子上清晰标明“内科”、“外科”。内科那里医生周边围了一圈人,很忙,外科这里医生干坐着,一个就诊的患者也没有。不知我们该看哪个科,我试探着弱弱地问那位百无聊赖的外科医生,“突然腰疼得厉害,可以看外科吗?”那医生接过挂号单,指着屏风说“床上躺着去。”老伴乖乖地走到屏风后面,医生也过去了,我等在屏风外。不一会就出来了。医生初步诊断肾结石,然后坐到桌前,开单子,让老伴去做B超,同时嘱咐,多喝水,感觉憋不住了就去做。

来到B超等候区,带来的水派上了用场,老伴因疼痛出汗太多,正口渴,咕咚咕咚不一会就把保温杯里的水喝光了。意犹未尽,让我出去再买瓶水。买回来一瓶“万岁山”纯净水,老伴咕咚咕咚又是半瓶下肚。估计差不多了去做B超。

做B超的医生见老伴疼的厉害,说了一句“疼得厉害就过来做呗,还等什么憋尿?”我心里再次疑惑,让憋尿也是医生说的呀!老伴俯卧在检查床上,医生拿着像话筒一样的探测设备,在老伴的腰上左右反复揉搓了多次,眼睛很认真地盯着电脑屏幕。我不时地帮助掀衣服,用医生递过来的手纸擦拭皮肤上的润滑剂。约十多分钟,医生敲键盘,然后打出了检查结果。文字显示只是肾水肿,并未见结石。

拿着B超检查结果回到急诊室,外科医生接过报告单看了一会,告诉我们拿着报告单上后楼住院部找泌尿科医生看。我们两个年近耄耋的老人屁颠屁颠地奔住院部,结果路不熟走了许多冤枉路。乘电梯上八楼来到泌尿科,找到医生递上报告单并说明是急诊医生让来的。医生接过单子看了一会,迅速地开了三个单子——做CT、验尿、验血查血象和肾功能。把单子递给我们的同时还说了一句“其实这些单子他就可以开”。我们真搞不懂这医院的流程。

走在路上老伴说腰不疼了,俩人共同分析,是做B超时那顿强力揉搓,把肾里不通的地方给揉搓通了。不疼终归是好事。

回到门诊大楼,缴费然后先到B超排队,屏幕显示我们是10号,前面还有9个人。时间充裕,上楼抽血化验。这里人不多,很快完成抽血留尿诸事。化验师嘱咐,二十分钟后出结果,可不必再来回跑,一楼就有机器,可以凭缴费的条码在机器上打印结果。嗯,这个倒不错,网络时代就是方便。

排队等CT的时候抽空在机器上打印了验血、尿的报告单。耐心地等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排到老伴做CT了,不到十分钟做完出来了。医生嘱咐,一小时后可到机器上打印CT片子和书面报告,但医生的电脑上现在就能看结果。

我们再次来到住院部泌尿科,找刚才开单子那位医生递上各种报告单。医生仔细看过三张报告单,又上电脑上找CT影像。然后告诉我们,肾上确有一个高粱米粒大的结石,B超做不出来,但CT上可以看出来,并让我们看电脑屏幕。作为外行的我们在医生的指引下也看到了那个肉眼可见的小白点。病因找到了,怎么治疗呢?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由于结石很小,不适于碎石等治疗方法,只能用保守治疗,多喝水,吃药的方法排出小结石。想住院也可以,明天带着一万元来住院,并且嘱咐还得回到急诊科。

我们再次回到最初接诊的急诊科,大夫已经换人了,这位新接班的大夫似乎对我们很排斥,经再三解释才很不情愿地接过一打单子,看一遍,然后在单子后面写上应服的药名,其中有“排石颗粒”、消炎药,还有一个挺拗口的西药,作用是利尿的,让我们自己上药店去买。现在的医院不靠卖药挣钱了。我们打出租回到家门口的药店,顺利买到医生开的那几种药,马上服药。

折腾一大圈在医院里花了三百多银子,买药支出不到百元,都是划的医保卡,老伴的卡里有一千多积蓄。次日我一人去医院在机器上打出了CT片子和文字报告单。

如今半个月过去了,老伴坚持服药,腰再没疼过。药还是挺管用的,但不知道那块小结石是否排出去了。

一点感悟:在小城市没有人脉资源看病也很方便,但真要患了大病还是要去大医院。再者,要与时俱进,学会操作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才能方便快捷省时。

一篇流水账长且臭,能认真读完的都是关心我们老两口健康的至爱亲朋,谢谢你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1561

(20)
漫言华语的头像漫言华语
上一篇 2023年9月1日 下午8:09
下一篇 2023年9月1日 下午9: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2条)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9月1日 下午9:36

    看病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总是到处找找找,老走迷糊。有时候小结石会自己掉下来,疼的时候说不定正是排出的过程。

    • 东北老太太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3年9月2日 下午7:03

      @惑矣你说的有道理,小结石如果老老实实地呆在那里不会疼。

  • 解世权的头像
    解世权 2023年9月2日 上午12:02

    的确很想看到结果,突然腰疼可能就是结石在作怪,看得及时,小结石可能通过药物排出。[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3年9月2日 上午4:21

    就医要与时俱进,学会操作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才能方便快捷省时。
    老年人也可请导医帮忙。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9月2日 上午7:22

    没有什么毛病,就好。灵动抒写,跌宕起伏,情景交融,历历在目。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9月2日 上午8:19

    虽然看病的过程有点烦琐、有点折腾,但最后结果还是让人心安,没事就是最好的结果。小结石易于排出,只要不痛就没事了。你的感悟与我们共鸣,看病也得有点新科技意识,取单、取片才简捷方便。

    • 东北老太太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3年9月2日 下午7:17

      @四格格高科技走进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是双刃剑。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3年9月2日 上午8:54

    有什么也别有病!生动地书写记录琐碎的生活!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3年9月2日 上午9:46

    难为你把这么繁杂的细节都整理成了心情文字,且有所映射!还有,特别佩服你的游泳能力!祝阖家安康幸福哦!

    • 东北老太太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3年9月2日 下午7:22

      @柳絮晗烟谢谢!我退休26年,游泳20年,那些年每天游一千米。现在老了不行了。

  • 川明的头像
    川明 2023年9月2日 上午9:47

    [赞]流畅的叙事,信息共享,得以借鉴。不知不觉增长了医学知识。

  • 灿烂阳光的头像
    灿烂阳光 2023年9月2日 下午5:17

    现在很多是智能化操作,有些老人会发怵,我们这小县城一般有志愿者站在机器旁边。肾结石疼起来真是要老命,小的多跳跳可能自己就掉了。祝安好!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3年9月6日 下午7:36

    咱们老年人真得与时俱进,电子设备得学会应用,否则耽误事!我到上海看病,都是儿子领着,都是用电子设备挂号,缴费,出化验单。回来也慢慢学会了。

    • 东北老太太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3年9月7日 下午6:51

      @李宗宾19481957现代科技的确方便快捷,但首先要掌握。我们儿女都在外地,这种小病不能打扰他们,只能老两口互帮互助了。

  • 邯郸常跃进的头像
    邯郸常跃进 2023年9月6日 下午8:27

    看病是一件麻烦的事,岁数大了,看病会更为不便。还好,你老伴很快查出了病因,并且治疗效果也不错。祝好好养病,早日康复!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9月6日 下午8:53

    医院的这些新增科技设备,对老人取单取片是一种考验,熟悉操作后就感觉很方便,万一搞不清楚怎么使用时,还可请教别人,一般别人都肯帮忙,所以也不用太焦虑。

  • 悠扬琴声68的头像
    悠扬琴声68 2023年9月7日 下午4:29

    大姐写得十分清楚,那天,好一点当时外科没有人,大夫还能让病人躺在床上给检查一下,一般情况下在北京看病,少了这道初诊环节,医生会直接开单子,缴费,去做各种检查,似乎那张检查床已经成了摆设。你们这次看病总的来说还可以,得到了及时治疗,诊断无误就是幸运的。祝大哥早日康复!

    • 东北老太太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3年9月7日 下午7:00

      @悠扬琴声68这就是小城市的优势,人口少就医方便。像北京那样的大城市涌进了全国各地的患者,还都是重症,肯定拥堵。

  • 一池烟雨的头像
    一池烟雨 2023年9月7日 下午6:31

    很实际。老人看病多是被整的晕头转向。我每次去医院,除老伴陪同,还有孩子跟随操办,顺利好多。

  • 豫莲芳草的头像
    豫莲芳草 2023年9月8日 下午9:37

    我可是非常认真地看完了文,而且一开始说老伴疼得直冒汗让我很紧张,一口气读完才松口气,谢天谢地,这次就医还算顺利。年老时,儿女不在身边,就怕有病。这个年龄,无病无灾就是最大的幸福。

    • 东北老太太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3年9月9日 下午4:19

      @豫莲芳草谢谢您认真阅读和点评。说的到位确实如此,年老时就怕有病。而人之暮年正是多事之秋。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3年9月8日 下午10:55

    悄悄来到您的空间
    静静欣赏您的家园
    默默倾听您的故事
    细细品味您的情感!

  • ch雪梅的头像
    ch雪梅 2023年9月10日 上午9:52

    去医院看病操作麻烦,碰到服务热情周到的医生算运气好!写的蛮灵,祝福健康快乐!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9月13日 上午8:36

    小城市其实有很多好处,坐车、看病、购物都比较方便;大医院看病人山人海,没病都会等出病来。

    • 东北老太太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3年9月13日 下午7:40

      @四格格所言极是,小城市适合养老。大城市是年轻人创业的地方。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3年9月14日 下午2:08

    年龄大了去医院真难,好多东西弄不明白。医院人太多了,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等、等、等!
    祝健康平安!

  • 皓月蓝空的头像
    皓月蓝空 2023年9月17日 下午10:20

    如今不懂得操作智能手机,看病是真的麻烦;到了医院遇到怎样的医生,完全凭运气了呀!

    • 东北老太太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3年9月18日 下午8:15

      @皓月蓝空医院里现在完全电子化,是社会和科技进步的表现,所以要求患者必须与时俱进,这样秩序井然患者方便。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3年11月17日 下午10:00

    看病真不是件简单事,医生的素质也不尽相同,遇到一位能为病人着想的医生是件幸事。小结石自己能排掉。我10年前曾有一次突然疼痛得头直冒冷汗,驾驶员一路打跳灯反我送到医院,诊断胥结石,马上挂水,第一瓶挂完还疼,第二瓶挂了一半就不疼了,医生说可能挂水排掉了,至今没有疼过。

    • 东北老太太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3年11月18日 下午8:09

      @诚厚肾结石也是常见病多发病,很多人都有。谢谢您阅读留评。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