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尘嚣:新疆有个神秘的地方——喀纳斯

Img252661191

喀纳斯记忆

惑 矣

有一位博友正在写喀纳斯之行。细腻深情的描述,一下子勾起我已然深埋心底的喀纳斯记忆。二十年了,时光真是很快!

碧绿的喀纳斯河水跳跃北去,奔向北冰洋;高山幽湖,蓝天白云。皑皑的雪线下,墨绿色的森林里蔓延出嫩绿的草甸,在阳光里起伏褶皱,如仙子的裙裾;牛羊如花儿般点缀在草地上。云杉林威武森严,白桦林妖媚而神秘—–

大自然中,散发出迷人神韵的除了自然风光,总有某些来自人类的神秘符号,引人探究神往。

图瓦人的来历

印象里,没有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来历如此耿耿于怀。

我们访问图瓦人村落,做客图瓦人家。这是一个神秘的部落,自称是蒙古人的一支,成吉思汗的后人。当时只有一千四百人,保留着古老的氏族传统观念,为了血统纯正而近亲结婚。严寒而食物匮乏,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损害他们的健康,能活到五十岁的人极少。他们闭塞孤单,前景渺茫,不论是与异族通婚还是继续封闭,注定是一个即将没落的氏族,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化,就如同大树没有根。也因为此,他们只能口口相传,而没有确定的记载自己到底从哪儿来。这是他们的痛楚。从他们的每一首歌都能感受这种生而迷茫的孤独感。从上个世纪后期,政府帮助图瓦人改良生活习惯,他们开始吃些蔬菜和谷物,减少吃高热量食物。健康状况已有所改善。子女开始接受教育。

图瓦人住在林边的木屋里,世代打猎为生。家里挂满猎物的皮毛,门口悬挂盘羊头骨。这是他们的骄傲。面色凝重的图瓦人给人悲戚的感觉。用他们的小点心和自制的奶酒招待客人。奶酒很好喝,一点淡淡的奶香,然后酸酸略甜,最后是清冽的酒香。图瓦人都有海量,严寒漫长的冬季只有靠酒取暖取乐。一个图瓦女子弹起马头琴,歌声激越悲凉。歌的名字叫《故乡》,她告诉我:“我们是蒙古族图瓦人,不是图瓦族。”神情殷殷,极其真诚。她遥望远处的山巅,继续说:成吉思汗带领大家来到这里,把老弱妇孺安置在此休养,他就带领着强壮的将士继续西征了!

苏尔

二十年前吸引我义无反顾去了喀纳斯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只世间独有的“苏尔”。

我真的有幸见到那个著名的老人,他吹奏一种叫“苏尔”的笛子。老人满面沧桑,令我时时感动于自己幸亏来了。“苏尔”是用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草杆制成,笛声空明而孤清,呜咽泣诉有如天籁。神秘的音符诉说着天地人间某种不可知的过去,令人心动。中央音乐学院一名教授曾长住于此,拜老人为师,却把握不准那迷离的曲谱,学无所成,抱憾而去。据称世间只有这一个老人能吹奏“苏尔”。不知是不是当时开发者打造的故事传奇,但确实很好听,但愿它能流传下去。不知老人如今尚在否!

坐在土炕上,呷着奶酒,听灶前老人的苏尔,心里有局促感。远不如坐在草地上,偷听老人隔河吹奏,一边遐思,一边饮泣。

烤全羊

在图瓦人家里,我有幸赶上看见烤全羊。那是一只只真正的全羊,不象我们内地羊头、内脏、四蹄拼凑的象征意义的全羊。后来在哈撒克家里也看到了同样的灶,大概都是一种制作方法。本来吗,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邻居。

下午,阳光西斜,现出橙红的颜色。远远地,就看见图瓦人父子俩抬出两只金黄色的羊,回木屋又抬出一只。我们忙凑过去,只见三只羊都是完整的,角都带着,只是去了四蹄,端端正正卧在白铁大托盘上。父子俩用他们的汉语告诉我们,要用一年左右的仔羊收拾干净,用盐巴、孜然、香料涂抹腌制一两个小时,然后外层涂抹黄油。说来惭愧,我这还是第一次看见黄油。说着话,父子俩又抹了一遍黄油和香料。三只羊都是油亮的金黄色,就要烤制了。

灶实在太简陋,以至我刚刚还以为是个废弃的狗窠,长有一米多,高、宽均不到一米,三面用砖排起,一面开口,顶呈穹形,外用泥巴抹严。灶里塞满树枝燃起熊熊火苗,至明火将灭时,迅速掏出木碳和灰,要干净到一点不剩。然后迅速将腌好的羊排放进去,用砖块快速封堵开口的一面,外面抹上泥巴,把刚掏出的炭灰埋在灶的周边,就大功告成。一个小时后,羊就熟透了。完全只靠四壁的余热烘熟。其实在封灶口时,诱人的香味就已经扑出来了。令人陶醉的纯天然烤全羊成了我梦中永远的牵挂。图瓦人坚持要整只卖,而我们团几个人无论如何也吃不掉一整只。

图瓦妇女是很能干的。就在父子俩操作时,从我身后冲出一个肥胖的女人,头包花巾,身着臃肿的衣裙。大概嫌儿子动作慢了,她劈手夺过铁锨麻利的掏灰、和泥,帮助丈夫抹严砖缝并把现场收拾干净。父子两个慢慢退到一边。据介绍,传统图瓦男人只管外出打猎,然后就是喝酒打架,度过严寒寂寞的漫长岁月。而妇女们要用原始的工具在冰天雪地中完成全家的吃喝用度,何等不易。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她们顽强的毅力和能力。

哈萨克人

相比于忧郁闭塞的图瓦人,哈萨克人要开放的多。似乎新疆本地人对于哈萨克人颇有微词。听了几个人的叙述,觉得哈萨克人主要是精于算计。

哈萨克人应该也属于黄种人。但他们的青年和孩子大都毛发偏褐色,尤其眉毛和额前发颜色最浅。哈萨克女儿出嫁,必须要八座山梁以外,并且公布六代祖宗的姓名。这是一种极其明智的优生习惯,远胜邻居图瓦人甚至我们文明之邦的先人。所以哈萨克人健康聪明。

曾经也是那时候一个著名风景:盛装的哈撒克小姑娘抱着雪白的带墨镜的小羊欢迎游客:“各族人民大团结,照张像吧。两元一张”。与小羊合影的人不少,那时候两块钱也不便宜呢。

哈萨克人自幼与牛羊为伴,生活在高山森林,逐水草而居,彪悍而健壮。可他们的心胸据说是古怪而狭窄,有人赞叹他们的儿女漂亮,他们就会满脸的愤懑,以为别人动了不良之心,要劫掠他的后代;曲折的山路上,有汽车撞到一只乱跑的小羊,哈萨克们就围着汽车坐下来,一板一眼的算帐,你撞到的是一只母羊,明年它会生一群小羊,那些小羊又都是母羊,明年又会生更多的小羊―――,如此巨大的增殖,只令倒霉的司机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血债累累的灭门凶徒。

据说哈撒克人能在邻家大群的牛羊里一眼认出自己走失的那一只:“喔,一只羊一张脸嘛”。就象我们说:专业技术过硬。

这些怪癖大概与哈萨克的历史有关,历史上他们曾遭强族的驱逐和屠戮,历尽艰辛来到这里,所以他们注重自卫和族群的繁衍。

二十年前的喀纳斯并没有像样的宾馆。我们一直住在哈萨克人的小木屋里。小木屋背靠雪山森林,门前就是草场,小牛小羊扭来扭去,一边吃一边拉。屋里的被褥和屋外的草场基本都是一个味道——牛粪味。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1443

(9)
惑矣的头像惑矣
上一篇 2023年8月31日 下午11:00
下一篇 2023年9月1日 上午4: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8条)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3年9月1日 上午6:03

    你是二十年去的,我是十年前去的,条件已经好了许多。喀纳斯是众多去过的旅游区里感觉最好的之一。至今回想起来依旧美好。你的文字细腻、详实,填补了我记忆中的空白。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9月1日 上午10:40

      @难诉相思我去的时候,沙漠里就有人测量,可能为开发要修路了。十年的时间,应该是条件好了很多。
      二十年前的傻瓜相机,照的照片都不好。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3年9月1日 上午6:06

    喀纳斯行心欢畅,蓝天白云天高广。
    皑皑白雪阳光下,片片森林嫩绿长。
    牛羊成群牧草旺,白桦林中捉迷藏。
    自然风光多神韵,迷人心窍去神往。
    神情殷殷图瓦人,壮志凌云闯四方。
    苏尔笛子天籁韵,翻江倒海见沧桑。
    简陋灶头烤全羊,美味梦中也牵挂。
    图瓦妇女最能干,吃苦耐劳有胆量。
    哈萨克人更开放,努力拼打求富强。
    美文通篇巧生花,欣赏学习意深长。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9月1日 上午8:09

    从小学地理时就知道喀纳斯河是我国唯一向北流往国外的流河,现在有你的图片,可以见到它的真容了。这么美的青山绿水,这么美的森林草原,却处处充满了牛粪味,想想多少有点遗憾。现在如果它是旅游热点,一定会大改观的。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9月1日 上午10:46

      @四格格哈哈,最起码现在有了比较标准的宾馆了。那时候,完全就是牧民标准的油腻腻花布被褥。[偷笑]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3年9月1日 上午8:37

    细腻的描写,动情地回味,是那样真切、难忘!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3年9月1日 下午2:06

    佳作,欣赏!
    西北人的我,虽相邻就近却还没去过喀纳斯,只是乌鲁木齐匆匆走过!
    “苏尔”好珍贵,赞同隔水听!情思缜密,文笔朴实流畅!学习了![赞][赞][赞]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9月1日 下午3:03

      @柳絮晗烟谢谢晗烟!现在去一趟应该比较容易了。那时候还是开发的初期,路不好走呢。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3年9月1日 下午3:58

    不惑不惑,二十年前的游历,还能写得如此丰满细腻,佩服![赞][赞][赞]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3年9月1日 下午10:08

    新疆有个神秘的地方——喀纳斯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赞]

  • 悠扬琴声68的头像
    悠扬琴声68 2023年9月2日 下午6:01

    读惑矣的文章,大开眼界,长知识。虽然在西北生活了几十年,往西只到过宝鸡,本来今年暑假儿子准备带上我们去新疆旅游,没想到刚上高中的孙女暑假更忙,计划也就泡汤了。《喀纳斯记忆》为我补上了一课,谢谢你!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9月3日 下午10:43

      @悠扬琴声68感觉陕西和华北基本是一体的。新疆在山那边,比较隔离,自成一体。孩子上高中,有许多手续要办,明年就好了。高二比较宽松一点。北京的孩子相比这边,相对幸福。我们这边衡中整天被全国人民怼的七荤八素。[咧嘴笑]

  • ch雪梅的头像
    ch雪梅 2023年9月3日 上午9:02

    一种异域风俗和神秘感,未接触过,却近在咫尺。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9月3日 下午10:44

      @ch雪梅和温柔的江南比,新疆那真是异域风情。

  • 邯郸常跃进的头像
    邯郸常跃进 2023年9月4日 下午4:57

    8年前,我也去过一次新疆,印象非常好,但我至今却一个字也没有写。我感觉我特别不会写游记之类的文字。向您学习!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9月4日 下午9:38

      @邯郸常跃进我也是没写过,感觉写不全那些美景。现在也只能记一下印象深刻的场景。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3年9月5日 上午8:08

    略有神祕感的博文,读来很享受。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3年9月8日 下午6:29

    少数民族地区都是这样的,我们这里以蒙古族为主的旗县牧区,原来也是很闭塞,现在好多了,草场都承包给了牧民个人,日子过得很滋润,牛羊价钱高了,收入自然就好了。欢迎老师到内蒙古来旅游!!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9月9日 上午6:12

      @李宗宾19481957谢谢李老师!一定会的。现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植政策很好,包括新藏蒙的牧民生活都富裕而舒适,欣慰!

  • 周旭才的头像
    周旭才 2023年9月10日 下午10:04

    从不多的文字里,已经对哈萨克人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们的通婚习俗,他们的精于算计都让人刻骨铭心!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9月12日 下午10:42

      @周旭才是,我也感觉他们虽处于边疆,逻辑行为却很现代。

  • 碧宇流云的头像
    碧宇流云 2023年9月12日 下午2:52

    品读老师的美文,总有独到之处,高雅、耐读!南方只去过一次,读了美文语言流畅、珠玑夺目、受益匪浅。向您学习,感谢分享!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