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应为蓦然回首),那人正(应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观蒙斋主人认为,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说,不包括凡夫俗子。而凡夫俗子也有其使命,也有其对应的生命价值。根据王国维先生的阐述,经过补充,观蒙斋主人提出了人生六重境界说。
观蒙斋主人认为,古今之人生,必包含于六重境界之中:“一生缱绻夕阳红,为谁粉碎到虚空?”此第一境也。“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此第二境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三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四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五境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第六境也。
第一重人生是蹉跎无主的人,是大部分人的一生。第二重人生是自我欣赏的人生,是适度自信的人生。第三重人生是辨识洞察的人生,是具有伟大目标的人生。第四重人生是坚持和付出的人生,也是行走在通往人生目标道路上的人生。第五重人生是水到渠成的人生,是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生。第六重人生是无所畏惧、阴睛不察的人生。
关于人生的境界,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也有阐述。冯友兰提出,哲学的任务包括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达到第三、四种境界,方为贤人、圣人。
王国维先生是专门讲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境界说并无不当。笔者赞成观蒙斋主人凡夫俗子也有使命,也有其对应的生命价值的观点,但不赞同其把大部分人归于蹉跎无主的第一重境界。
凡夫俗子大概就是除叱咤风云的精英以外的芸芸大众,我等都属凡夫俗子。但至少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上一代或再上一代,是有理想、有信念的,并为实现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甚至牺牲。因为有灯塔,这是我们的幸运。凡夫俗子成不了灯塔,但能接受灯塔的照耀。当这种接受成为自觉时,便超脱了功利境界。
成闲云野鹤后,笔者欣赏另一种境界:“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陪老伴住院,多次被护士长训斥,赞赏护士长的责任心,竟无受辱的感觉。小区防疫关闭2号门,每周去康复医院多转20分钟路,看作是健身,毫无抱怨。一手创办的祥瑞文化研究会,交班2年没活动后,得知进入解散程序,除稍有可惜,理解对接班人是一种解脱。或许,远离了喧嚣,不再有去留,才会离“闲看”、“漫随”更近了。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0389
评论列表(32条)
”哲学的任务包括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美评!
红尘滚滚写诗行,人生总是苦奔忙。世间没有一棵多余的草,没有一朵不美的花。行走在人生的旅途,没有回头路,不管苦和乐,不问爱和恨,我们都要尽情观看一路风景。
做人真善美勤信,做事温良恭俭让,让生命充满爱,让生活充满阳光,让明天更美好。创造生活每一天,热爱生活每一天,享受生活每一天。
@阳光笙箫支剑笙:欣赏支医生美评!
诚厚老师的境界已经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了![咧嘴笑]
@难诉相思:本来就是个普通人,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自然会有普通人的境界。蒋院谬赞![微笑][微笑]
境界,决定人生高度。
@朝山暮寺55:欣赏美评!
诚厚对人生境界的物语,源自积淀丰厚,极具哲学,文学,历史与人生阅历岁月沉香的个性化异彩,给人以引领与熏陶。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美评鼓励!
教育家也好,哲学家也好,他们的人生境界,在我看来大多是理论上的指导意义,我欣赏的是你说的另一种境界:宠辱不惊,因为只有放低身段、放低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因为只有淡泊名利、轻装通透时,才能适应去留无意。人要是做到了这两点,那就是人生修炼的结果。
@四格格:名和利对任何人都是有诱惑力的,摆脱了名与利的束缚,专注于做事,境界也就不同了。欣赏格格美评!
欣赏老师以古诗词谈古论今话人生境界的见地!博识、哲理、通透、达观。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是一种境界的两个方面。只有淡泊名利,谦卑做人做事,方能做到这种境界。这是我们应该选择和应努力做到的一种可及的人生美好的境界。[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谢谢流云老师美评鼓励!
一种感悟,一种感叹,一种回首,一种住步。
红尘谁能说尽,来生漫步何方?
@2272 张英辅:英辅兄大情怀!今生无悔,来生依旧。
从做学问的三境界到人生的三境界,人生的境界是最大的境界,有了这个境界,其他境界也都有了。
@轻品慢尝:欣赏您的美评!
严重点赞楼上观点![花][花][花][花][花]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
没有非凡的经历,哪来这样非凡的体悟。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霁月:霁月老师谬赞。谢谢鼓励!
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它们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达到第三、四种境界,方为贤人、圣人。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俗人,凡人。
@朝山暮寺55:当今世人,包括所谓精英,脱离功利境界的真是不多。
在苏州五天短暂的相聚,我是真正感受到大哥这种博大胸怀!至今仍在回味那一点一滴,一时一刻![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兄弟来苏,接待陪同是应该的。
诚厚对人生六境界的诠释,深入骨髓,开人心智。“成闲云野鹤后,笔者欣赏另一种境界:“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我喜欢向晚之季这样的心态,是超脱高远悠然之境。
@锦瑟黎燕:再谢黎燕老师美评鼓励!
古时,修炼的人,一定要躲进深山老林,那就是要远避红尘、远避人情、远避诱惑。近代也有泓一大师出家入禅,他也是修炼境界的典型。人生境界可能高无顶,越修越高、越修越深。
@四格格:远避红尘的修炼是寻找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在红尘中又能超脱红尘的,那是最不容易的。
好友就是观蒙斋主人,于人于世已是风轻云淡,更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清河君:我不认识观蒙斋主人,只看了他的文章。谢谢好友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