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春节,是在上海浦东小儿子那过的。初一天气出奇地好,天空晴朗明亮,吹面不寒的风儿轻拂。浦东新区的绿化颇有城市花园之风,路旁参差的树木和秀美的灌木丛,虽然新叶还没有露头,枝枝叶叶却通透着江南早春二月的萌动与清新之气。
如此宜人的旖旎风景里,儿子领老爸老妈兴致勃勃地逛新场古镇,就有云中漫步的幸福感,一波一波地涌来。
新场古镇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离繁华的市中心不到40公里。
从没想到,大上海的边缘地带,还有这样一颗泊在岁月深处,古朴清幽的江南水乡,美如明珠,晶莹剔透,洗人心尘。
北方人的我,偏爱江南水乡。出乎意料,眼前就是江南水乡,让我喜出望外。
从资料里得知,新场古镇以盐繁荣,以盐建镇,得名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据明弘治年间的《上海县志》介绍:“新场镇距下沙九里,以盐场新迁而得名,赋为两浙之最。”作为下沙盐场的南场,是众多盐民用海水晒盐及交易的场所。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8年前后)成镇之时,正值下沙盐场的鼎盛时期,这里歌楼酒肆林立,往来舟辑络绎不绝,商贾云集。富起来的盐商、盐民们相继盖房造屋,斗角飞檐的水上人家争奇斗艳,遂成为葱茏繁华之地,名声一度如雷贯耳。“浦东十八铺,新场第一镇”、 “小小新场赛苏州” 之美誉,不翼而飞。
传说,有人曾在新场受恩桥石头湾沙中发现石笋,深不见底,因此,新场镇又名“石笋里”。
早些年,它不仅是海盐集散地,还有诱人的风景,即“石笋十景”——溪湾石笋、书楼秋爽、雷音晓钟、横塘晚棹、仙洞丹霞、海眼原泉、高阁晴云、上方烟雨、千秋夜月、南山雪霁。
岁月更替,沧海桑田。
如今,旧日美轮美奂的“石笋十景”,已飘零为尘,只留下了这些诗意的名字,让人一边琢磨诸名的含义,遥想当年古镇是何等的奇美。不由感叹逝者如斯,其踪难寻,淡淡惆怅,涌上心头。
也有令人欣慰的珍贵存留,真切完整地展示其古老深幽的原貌。
现如今,新场镇仍保有15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活过数百年的古民宅有100多栋,古石桥达20多座。
它们因材质优良,工艺精致,便耐得住时光及风雨的长久侵蚀。古镇旧时多马鞍型石拱桥,即是著名的——洪福桥、千秋桥、白虎桥、扬辉桥、玉皇阁桥、永宁桥、盛家桥等。
呈现眼前依然壮硕的桥体,展现了造桥工艺的考究与精致。桥面两侧系舟的望柱上雕有精美的石刻,多是暗八仙、如意等吉祥图雕。这些石雕小巧秀雅,惟妙惟肖,既生动又传神。
堪为艺术珍品的石拱桥,不仅为行人带来了便利,成就了小桥流水的情境,同时鲜明地凸现了当年造桥工匠的不凡工艺及超拔智慧,江南文化的内韵及味道涵盖其中。
锦上添花的是,保存至今的石驳岸长达6000多米,其中1500多米建于民国之前,最早的可追溯到元代。它们被称为“家门口的文物”,默默地诉说着新场镇曾经有过的显赫身世,锦绣华年。
如是,傍水而生的古镇,彰显悠悠古韵的“十三牌楼九环龙”、“马鞍水桥石驳岸”等旧日风容熠熠生辉,鲜活可触,淋漓尽致地彰显其悠久深邃的历史文化气息。
名导李安曾在这里拍摄过风靡全球的影片《色戒》,小镇因名导大片之故,再一次名声鹊起,吸引了国内外的游人慕名而来。
其实,新场古镇并不大,四条河巷将古镇划分为“井”字形的格局,一条铺着石板路的狭长老街(3里长)贯穿东西。即使慢慢赏玩,半天时间足矣。
新场古镇虽小(面积和名气),却葆有其十分珍贵的个性,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本真面孔和纯净初心。
这里没有鳞次栉比的商店,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络绎不绝的叫卖声。街面除了特色小吃店,手工艺品店,传统的土布店,安贞的佛堂,就是宁静的咖啡屋和茶楼了。
微波起伏的河水,挺秀的树木及映在水面的倒影,宁静苍然的古巷,它们相互依傍,彼此衬托,形成了今古、新旧、刚柔的融合与穿越,给人以凝重多元的感念。
临水的老屋居住着一户户人家,每家院落里都种植着各种花草,花朵盛开,香气弥漫。
老屋的房顶上探出的野草,坐在墙边晒太阳悠然自得的老人,从灶房里依依飘散的饭菜香味,漫溢着市井生活安然静好的气息,时光仿佛滞留在很久以前的某一刻。我这个外来人,竟产生不知今夕何夕的错觉,宁静和安逸,怡然而至。心儿如水,温润柔软,强烈的释怀和超脱感油然而生。
沿老街的石板路慢慢向里面走去,伴着河水的温情呢喃,眼前逶迤而来的是江南老式民居。
这些明清建筑虽老态龙钟,却依然筋骨朗健,面容端丽。
我在建于明末清初的奚家厅(挂着文物保护牌匾)停顿多时,细细观赏高高门楣和柱子上的精致雕刻——雅士、祥云、八宝,还有认不出的其他雕物。
数百年的光阴,并没有摧毁细腻别致的线条和鲜亮空灵的神采,它们藏匿了当年工匠和艺人的体温和手纹,使我具象地感受了南方的韵致和灵慧。
这些长寿的老房子及雕刻,经历了漫长时光的浸润,神奇地彰显了岁月沉香的穿越力量。幽古的艺术情趣和生活细节,在砖石及廊柱的缝隙和呼吸之中,可见可感。
多少爱恨情仇,歌哭笑骂的烟火气在此留痕。多少有意无意目光的注视下,凝成了老房子悲欢离合,缘起缘灭的厚重包浆。
这样的老房子,是活着的历史册页,是矗立时空中的诗词歌赋,昭示着多年以前的生活理念和习俗,人们的聚散喜忧,文化涵养和工艺品位。
弥散岁月沉香的老房子,值得人们敬重与珍惜。
新场古镇的竞秀风韵中,还有值得崇仰、传承的优秀文化教育传统。
早在宋元年间,即有名仕瞿士彦在这里创办义学,无偿资助贫困的学子求学问道。他倾尽心血播撒的文明种子,就在水边的学堂里发枝散叶,开花结果了——诸多学子日后成为俊才或栋梁。《南汇县志》中,就有新场镇“科第两朝称盛”的记载。
骚人墨客在此幸会,曲酒流觞,风云际会。“南屏书屋”之类呤诗泼墨的高雅场所就有20多处。这里还是倡导男女平等受教的前卫之地。光绪28年,就有女子学堂,供名媛淑女在此接受文明熏陶。30年代,镇上就建有设施齐全、教师队伍规范的中小学校,朗朗的读书声与轻波荡漾的水声竟相媲美。
新中国成立后,悠久的文明传统得到了发扬光大,文化教育事业日益发展。80年代,全国第一个 “社镇文化中心”在新场镇成立,书屋、阅览室、茶楼、艺品店、健身馆一应俱全,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小镇人卓然高标的生活及艺术情趣。
我对涵盖悠长岁月的文心与古韵心仪至极,对河水有至深的眷恋。
新年伊始,置身于旖旎佳境,在小桥、流水、驳岸、古巷、老屋、牌坊等诸多江南水乡特有的元素中,时而行走,时而驻足,凝望古建筑情深意长的俊逸容颜,静听河水温婉流淌的低吟浅唱,扑捉千百年历史的丰厚刻痕,赏心悦目,遥想当年,且有儿子在老爸老妈身旁作贴身导游,娓娓道来新场古镇的前世今生,喜悦与欣慰溢满心间。
多年以后,新场古镇的静美生香,与儿子并肩同行的幸福情景,不时在眼前清晰回放。
我想,人生的最美时刻,大抵如此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50144
评论列表(144条)
新场古镇静美生香,小桥流水古巷驳岸。
静听河水温婉流淌,低吟浅唱江南水乡。
幸福情景清晰回放,喜悦欣慰溢满心间。
长篇美文赏心悦目,妙笔生花幸福安康。
@阳光笙箫支剑笙:博学多才,出口成章,字字珠玑,画龙点睛。
小镇的小桥、老屋、古坊都在诉说着自己的古老,诉说着曾历过的风霜。正是这种古老,正是历过风霜,才淀积了文化,才淀积了风情,才淀积了小镇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在大上海保留下这一小块古朴,不染灯红酒绿,太难得了,更理解了你能为小镇写下这么优美的文字,这你对小镇观赏时的真实心情。
@四格格:那年春节,与小儿子同游新场古镇,小儿子是贴身导游,娓娓道来新场古镇的前世今生,此情此景,近距离感受新场古镇的古朴幽静,宁馨淡雅,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婉约清幽,真有云中漫步的幸福感。
好文笔,古镇旧颜,古镇新貌,堪记堪颂,赞!
@2272 张英辅:精美品评,珠圆玉润,入木三分,颇有情致。
好美的地方!新场古镇的前世今生都被您写尽了,欣赏!
@鸣虫:如此深度激励,让我备受鼓舞,当继续努力,不负期许。
美丽的游记,读来如临其境。
逢佳节,游古镇,亲人相伴集聚几重喜庆。
思古今,发幽情,作家挥笔展现多面才情。
@川明:精美品评,用心用情,字字珠玑,画龙点睛,好有内涵与风采。
长寿的老屋,长满了故事,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可娓娓道来,细细倾诉。
@四格格:那些经历漫长岁月的老房子,盛满了悲欢离合的故事,在砖瓦门窗的皱褶里,无声倾诉。
小镇也是一个舞台,多少爱恨情仇,多少悲欢离合,演绎了一代又一代,演绎了一曲又一曲;小镇也是一个小世界,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流商贾,走过了一代又一代,走过了一程又一程。留给了小镇文脉,留给了小镇风情。
@四格格:这个幽深的古朴小镇,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情致,晶莹剔透的初心,在似水流年里,熠熠生辉。
2020年9月去过新场古镇。新场是个平民化的小镇,一切都如此朴素,平静祥和,而又与世无争。没有周庄的繁华,没有南浔的富甲之态,没有浓厚的商业氛围,但是新场的独特魅力令人陶醉。
@陌上梦落:如此品鉴新场古镇,视角独特,好有见地,将泊在岁月深处,古朴安谧,淡雅清幽的独特魅力精美彰显,让我深度共鸣。
“堪为艺术珍品的石拱桥,不仅为行人带来了便利,成就了小桥流水的情境,同时鲜明地凸现了当年造桥工匠的不凡工艺及超拔智慧,江南文化的内韵及味道涵盖其中。” 古典,古貌,古韵![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好有慧心慧眼,精美钩沉,打捞文眼,令人欣慰,不亦说乎。
古镇的古朴,初心的古朴,在绵绵情思和细腻文思中跃动。[赞][赞][赞][花][花][花]
@轻品慢尝:精美品评,入木三分,慧心慧眼,颇有情致与格调。
跟随黎燕姐的笔触移目走江南,古镇的静而美,被您描绘的风景如画。最美的画面还是儿子陪着老爸老妈一起过年的快乐!
@悠扬琴声68:琴声的精美品评,暖意融融,让我如沐春风。深度鼓励,让我备受鼓舞。
我最喜欢这种有原始风貌的小镇,怀古、寻古、问古,最后才能像你这样咏古。
@四格格:格格的精美品评,视角独特,三个古字,将此篇作品的内涵予以升华。深度激励,给我以动力。
流连、徜徉在小镇这么丰富、这么古朴、还这么有名气的文化里,想到的是它的前世和今生,于是,感慨的文字就从你的笔下汩汩而出,并且感染到了阅读文字的我们。
@四格格:格格的视野开阔,审美情趣不同寻常。
文笔就是这么美,一件一件显功地,随手描画是精彩,真情写下是奇迹。
@诃痴快乐:感谢如此夸赞,让人心花怒放。
深深滴阅读,漫漫地思考,看看都是新鲜的事物,令人眼前一亮显风采。
@诃痴快乐:精美品评,温暖如春,感人至深。
古镇的淳朴民风,古朴的小桥流水,古朴的奇迹风采,在悉尼的温碧霞,一一描述自己最精彩的岁月,好似风中的燕子,再飞行穿梭云,跳动了岁月最美的奇葩,那是文字的思路在飞行船越甜之外。
@诃痴快乐:精美品评,用心用情,如诗如画,文采飞扬,好有情致与意境。
大上海十里洋场,能有这么一片清静、悠深、古朴的地方,真是让人向往。
@四格格:是的,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样的地方,让人安静,飘然若仙。
这是在浦东,才可能保留了这石板路,石头桥,大牌坊,老瓦屋,还有藏在它们中间的古文化;让人想到现代化的大上海,也是从历史中走过来的。
@四格格:格格的深邃品评,颇有历史视角,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我也喜欢江南的古镇,前几年去过乌镇,美景秀丽多姿,让人感到宁静而舒适,白墙黑瓦木屋,小桥流水人家,周围环境幽静,蜿蜒的河水清澈干净,可以看到一群群的小鱼,偶尔轻舟荡漾过,别有一番情趣,美不胜收。
@悠扬琴声68:乌镇的江南水乡风情,在琴声唯美灵动,如诗如画的文字之中,令人神往。
你对新场古镇的前世今生,旧貌新顔的全面灵动抒写,让我身临其境地了解这个古镇,再去上海也可以去浦东看看。
@豫莲芳草:新场古镇值得一去。灵犀品评,画龙点睛,颇有情致,深度鼓励,沁人心脾。
江南历史上最富足的一是盐商,一是漕运,而新场古镇两者兼之,自是富甲一方,难怪会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誉。
@四格格:格格将新场古镇的富甲一方,予以扩展,好有积淀。
那粉墙黑瓦,那石礅青砖,还有木栏杆,都在诉说自己的古老,诉说着自己也曾见识过无数名流墨客,见识过无数政要商贾,曾也有过风流和辉煌。
@四格格:精美品评,文采飞扬,意境优美,沁人心脾。
新场,我还是十多年前去过,印象有些模糊了。随着黎燕老师的文字又畅游了一回,感受到你们的母子情深。
@难诉相思:蒋医生的精美品评,暖意融融。因儿子都在外地,聚少离多。每一次相聚,都是幸福的节日。
古老的历史,但文笔不老,新衣彰显,现代创建。
@诃痴快乐:打字打飞了:心怡彰显这句是对的哦。
@诃痴快乐:不要紧的,太认真了。
@诃痴快乐:感谢热情有加,多条品评。
悠悠的历史风光,展现灵活的建筑,美丽的E时代,凸出花儿般的绽放。
@诃痴快乐:精美品评,如诗如画,满目锦绣。
文笔之魅令人感觉眼前一亮,那古老的历史小桥流水,活泼的童年快乐地展现,奇迹般的书写是久远年代的阳光。
@诃痴快乐: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永远令人神往。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悄然走过那粉墙黑瓦,看看那石礅青砖的风光,留恋还有木栏杆雕刻的心目,仿佛都在倾诉时代的风格,看山看水看风光,历史久远撑过去,展现现在是新湖,一一都在诉说曾经斑驳的历史的颜色,那也都在诉说自己,诉说着自己也曾见识过无数风流人物在人间,名流墨客,见过客匆匆,是曾经在这里努力付出小镇的赋予的文化,是那时的风流当代神奇的传奇,留下是曾经的辉煌和飞扬的歌唱,突出了当时名流贾客的政绩。辉煌了一时的富裕如云烟过眼飞逝。
@诃痴快乐:精美品评,宛若雅致散文短章,如诗如画,极具诗意与历史联袂的意蕴,颇有见地,余音绕梁。
“多年以后,新场古镇的静美生香,与儿子并肩同行的幸福情景,不时在眼前清晰回放。”
您的儿子就是您的骄傲![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是的,二个儿子给了老爸老妈前行的动力。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最美的节日。
感谢编辑团队将我的此篇作品文题改得这样好,贴切,切中文眼。
卯酉河的编辑团队,你们辛苦了。由于你们用心用情,细致入微,倾力付出心智,才有博园的欣欣向荣,满目锦绣。祝福你们吉祥如意,美好多多!
小镇的前世,悠静的环境,悠厚的文化,是那么迷人;小镇的今生,还保留着环境的悠静,还富含着文化的悠厚,还是那么迷人。
@四格格:格格对小镇情有独钟啊,这就是深邃的审美情趣所致。
游览,环境并不是最重要的,心境才是最重要的;儿子陪老爸老妈,让你溢满了幸福,所以心境让你更感觉小镇的津津有味。
@四格格:的确如此,有儿子在身边同游,对美的感触更深了。
北方人的视觉初心笔触,置身于南方的江南古朴历史古迹之中。字字珠玑,人文荟萃。祝福黎燕老师一家幸福安康秋天快乐!
@ch雪梅:女诗人的精美品评,视角独特,文采飞扬,满目祥瑞,让我如沐春风。
上海外滩,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排石头老房子,我以为那已经是上海的古老了,原来浦东还有更古老的地方。
@四格格:上海外滩,有许多弥足珍贵的留痕。红色印记,让人感慨万千,遥想当年。
新场古镇这小桥流水,粉墙黑瓦,证明着上海不只是十里洋场,也是江南之地,也有江南风光。
@四格格:上海是时尚新潮的领跑者。那年那月,我到上海公出,倾尽钱财,将我们这看不见的物品狂购。
老师写的这个地方,我下次到上海一定去一次,太吸引人啦!!
@李宗宾19481957:新场古镇值得一去,其幽静古朴的小桥流水,令人安逸。
黎燕老师大手笔下的古朴初心新场镇,灵动、温度、炽热的情怀,多么令人向往啊?然流云身体不好,即使女儿在上海也很难走出家门!祝福、羡慕老师好的身体、好的心态、超凡的文笔成就了篇篇精彩作品的一一分享,读来受益匪浅![赞][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流云的女儿也在上海,好啊。精美品评,有热度,有情感,深度鼓励,让我心中发暖,动力十足。
景点,一定要有文化的淀积,才能引人入胜,就像新场小镇一样,面积不大,却充满灵性。
@四格格:的确如此。唯有文化底蕴的在,才能使新场古镇有它别有洞天的美。
游历,看的是青山绿水,品的是人文风情,思的是深史渊脉,这就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四格格:格格的看、品、思,将美游的慧心慧眼具象诠释。这就是审美情趣的高标使然。
儿子陪着的旅游观光,风景美,时光美,亲情更美!
@皓月蓝空:我们都是母亲,感同身受。你对儿子的爱,让我深度共鸣。
”古朴清幽的江南水乡,美如明珠,晶莹剔透,洗人心尘。
北方人的我,偏爱江南水乡。出乎意料,眼前就是江南水乡,让我喜出望外。“
@风雨:精美品评与钩沉,好有慧心慧眼。
江南古镇很多,有共性也有个性。现在能看到的是保存下来了,保存下来的就成为了宝。在发展过程中被现代化的更多,现在看来是缺乏远见。也正因为完整保存下来的少,显得更加珍贵。旅游就是欣赏差别,与现代化城镇完全不同味道的古镇,就成为了旅游的热点。欣赏黎燕老师的精美游记!
@诚厚:诚厚的此篇品评,极具文学专业水准。对江南古镇与旅游的物语,深邃,极具独到的定见。这就是厚德载物,文脉丰厚,襟怀阔远使然。
以前老上海人常说:宁要上海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那时的浦东比较落后,现在的浦东已成为上海的荣耀了。
@四格格:浦东新区既有新气象,又有大美的古韵,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现在浦东是上海的发展新区,发展的速度之快,发展的面积之广是惊人的,所以能保留下这样一个古朴的小镇,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但愿它能永保古朴和原始。
@四格格:这样的古镇,是浦东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这些小桥流水,粉墙黑瓦,都是典型的江南民居,仿佛这才让我记起了,原来大上海也是江南之地。
@四格格:是新场古镇,让我们知道了大上海也是江南,也有小桥流水,古朴婉约的风情。
我在上海曾住了一段时间,还特跑去看了东海,东海的海滩没有沙只有泥,弄得我一脚全是泥,却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的原味小镇。
@四格格:关键是,新场古镇的名气太小。我在上海住不惯,尤其冬天,湿冷入骨,开空调,也不舒服。
小桥流水,老屋古巷,新场古镇从历史烟云走来。一家三口享受江南早春的迤逦,温馨感人的场面,谢谢分享。
@清河君:如此品评,文采斐然,诗情画意,暖意融融,沁人心脾。哈哈,我们这个大家庭,那时是7口人,现在是8口人了。
欣赏佳作,欣赏美图
古典,古貌,古韵![赞][赞][赞][赞][赞]
@风雨:三个古字,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真好。
繁华热闹固然好,但太多了,到处都是;而这种静谧清冷更让人喜欢,物以稀为贵。
@四格格:与众不同就是最美的名片。繁华热闹与静谧幽深相互辉映,就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了。
古朴,是老祖宗留下的初心,我们要保持这种初心,守护这份古朴,才不枉老祖宗们的一片苦心。
@四格格:喜欢格格的深邃见地,意境高远,文脉丰厚,言简意赅,别具一格。
这100多栋古宅,20多座石桥,是新场古镇的精华所在,也是最能吸引游客不断前来的景观。
@四格格:这些古建筑,是历史与岁月沉香所在,彰显中华文脉之风采,魅力无穷也。
新场古代与现代对话,古朴与新型并存,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保护古朴的精华,发展现代的超前,让人们既有古,也有新。
@四格格:格格的深邃品评,极具历史哲学视角,格局与境界就在其中,提升原作。
在高楼林立的浦东,竟有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我也很喜欢江南水乡,看着老师的文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写的精彩,点赞学习!
@邯郸常跃进:深邃品评,画龙点睛,颇有情致。深度共鸣与激励,让我备受鼓舞,如沐春风。
旅游就是边看边想,边想边学,边学边写,游记就诞生了。
@四格格:格格的旅游物语,画龙点睛,深入浅出,颇有情致。
小镇不仅有风景,还有人文,风景许多地方都有,但各地的人文就各不相同,旅游就是看风情,学人文。
@四格格:格格说道各地各美其美的旖旎风景,独特处,就在于人文的不同,好有见地。
“呈现眼前依然壮硕的桥体,展现了造桥工艺的考究与精致。”
严重欣赏佳作,点赞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好热情,好有眼力的解读与钩沉。
人的幸福很简单,有孩子陪伴,有美景欣赏,说古论今,足矣。
@四格格:我与孩子聚少离多,在一起游览美景,满心欢喜了。
现在人们的欣赏习惯已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去喜欢去大地方,看繁华,看兴盛;现在更愿意去可怀古的地方,一座桥,一湾水;一砚墨、一纸书,都可让人生出许多的情愫。
@四格格:这样的回归,也是一种人性的升华啊。
标题“古朴初心”,一语中的。游古镇感获就在此。[可爱]
@一池烟雨:深邃品评,一语中的,深度共鸣,颇有情致。
石拱桥最有古典意义,它融建筑、工艺、石材、雕刻、实用于一体,而有桥必有水,有水就有人家和风景。
@四格格:格格对石拱桥的诠释,深邃,艺术,多角度,好有见地。
现在的人,出门专挑这些清静、古朴、又有人文风情的地方去,不在乎大小,不在乎繁华与否,只在乎它的原汁原味。
@四格格: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是大自然的美丽杰作,也是天籁彰显,弥足珍贵,令人神往。
新场古镇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原生态的景点,更有文化底蕴。现在旅游大开发,建了很多景点,但缺少了历史元素的积淀,看着也就没有厚重感。
@悠扬琴声68:琴声的精美品评,入木三分,颇有见地。深度认知,意境幽远,好有积淀。
古典,古貌,古韵,分享精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风儿的三个古字,出神入化,直入人心。
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好玩的地方很多,但儿子领爸妈游览古镇,这是儿子的贴心,知道爸妈喜欢什么。赞!赞!赞!
@诚厚:诚厚的深度解读,源自积淀丰厚,上善若水的人文情怀。是的,儿子对老爸老妈的关心体贴,就是真地懂得老爸老妈,是我们的知己。
你把新场小镇的前世今生写得这样传神,让人为它心动,它会成为人们想去打卡之地。
@四格格:格格总是这样激励我。新场古镇自身的古韵和李安在此拍巨片,影响足够大。
你对每篇博文都用心很深,所以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深得读者欢迎,也为卯酉河博园增添光采。
@四格格:你我都珍惜晓舟与管理团队的良苦用心,这就是我们的初衷。
儿子领老爸老妈兴致勃勃地逛新场古镇,就有云中漫步的幸福感,一波一波地涌来。飘渺入仙境!幸福!
@秋风扫落叶QinRuoshu:感谢如此解读与钩沉,画龙点睛,暖意融融,直入人心。
每一份古朴,都是先人创造的奇迹;每一份古朴,都是后人为保存作出的努力。
@四格格:格格的古朴物语,深邃清逸,意境幽远,极具个性化异彩。
新场古镇走一遭,无数感慨涌在你的心头,又汇集在你的笔下,成为一篇美好的游记。
@四格格:好佩服格格的思维灵动,文思喷涌。这么多的品评,各美其美,异彩纷呈。
“我想,人生的最美时刻,大抵如此吧。”
您的儿子就是您的骄傲!很暖的皮夹克!
@风雨:风儿的温暖品评,好用心,好有风采,光照人心。
步步有情思,不枉一游!
@柳絮晗烟:感谢精美品评与送暖。
多年以后,新场古镇的静美生香,与儿子并肩同行的幸福情景,不时在眼前清晰回放。幸福情景清晰回放,喜悦欣慰溢满心间。
@雪花漫舞:感谢热情品评与钩沉,好温暖,好芬芳,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