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2023081203282249

《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柳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表台,功名良可收。

《入朝曲》是南北朝、萧齐山水大诗人谢朓的五言诗,诗中描写了当时金陵的美景、繁华、盛况,还表达了诗作者本人对金陵的由衷喜爱。因他与大诗人谢灵运同族,为了区别二者,史上称谢脁为小谢。小谢官任太守,后任朝廷尚书吏部郎,只是命运不济,被人谄害而结局悲惨,最后在狱中死去。但小谢在写这首诗时,他正逢官场春风得意,所以赞颂、自豪溢于言表。开篇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更是将金陵写得钟灵毓秀、气势恢宏,这句精华中的精华吊起多少人对金陵的好奇。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在石头山筑城,取名金陵邑,这是金陵作为地名的最早起始。为何取名金陵?史上有多种说法:宋代《太平寰宇记》中说:“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入以镇之,故曰‘金陵’”。而《景定建康志》则记载:“父老言秦(始皇)厌东南有王气,铸金人埋于此”。这两种说法的“陵”都是坟墓,是埋金子的坟墓,故称金陵。还有说古时的钟山叫金陵山,而建城的石头山是金陵山的一支余脉,所以称石头城为金陵。这里的“陵”即是山,一座金色的山,金陵是因山得名,这在唐代《建康实录》中也有明文记载:“因山而号,置金陵邑”。我认为将这三种传说综合起来看,虽说法各不相同,但都不离其宗,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涵义,即金陵是含有王者龙脉气象的风水宝地。事实上,后来这里曾建都十朝就是明证。

历史上,金陵多次被易名,从金陵到建康、到江宁、到应天,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大明定都应天府,朱元璋将应天改名为南京,直至今日。

公元前229年,三国东吴孙权在金陵建都,使金陵迅速崛起,并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高速发展,金陵更是长期成为了中国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吴开启了金陵建都之先河,孙权绝没想到,他这一举措竟有着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因为从此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走出了只限于黄河文化板块的格局。到六朝时,金陵居户已达28万,人口超过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是中华名符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金陵曾有“天下文枢”之美誉,它象征古典中华优良文明,是中国古典文化和风雅文化的杰出代表;曾与西欧的罗马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所以金陵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文物保护专家朱偰先生曾对金陵、洛阳、长安、燕京四大古都作过比较,对金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这四大古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秀美、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朱偰先生为什么会说金陵“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因为金陵是四大古都中唯一 一个没有做过异族政权帝都的古都。在金陵建都的有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大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整整十朝帝都,都是汉民族政权。由于金陵的汉民族政权,没有历经与其他民族的大融合,所以金陵的汉文化,也没有历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大融合,故2000多年来一直保持汉文化之正朔。何为正朔?正朔即是正统。所以金陵对汉民族、汉文化之正朔的贡献是巨大的。

2023081203292116

汉人与汉文化同源,都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古代最早时汉人的称谓是华夏、华人,后来有了秦朝,改称华人、秦人;建立了汉朝后,又改称汉人。汉朝的封建统治时间最长,有400多年的历史,所以汉人的称谓也没有再改变了。直到近代,有“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人便以汉民族自称,并将汉族定为汉人这一群族的正式称谓。

汉文化通俗的说就是汉族人的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儒家文化。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047 – 前771年)就形成了完善的礼乐文化体系和完善的教育制度,“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朝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中国最早的经典著作《周礼》《尚书》《诗经》《乐经》《春秋》等等,都是出自于西周。但真正形成汉文化,则是从公元前770 – 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开始的。

春秋战国,诸家百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等。各表论述。儒家崇尚仁爱、法家崇尚严谨、道家崇尚自然,墨家崇尚无私、佛家崇尚慈善等等。百家诸子论述中都有其优秀文化,以及内涵的哲学思想。这些优秀的文化和多种哲学思想,综合形成了包括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医学等等,比较完善的汉文化体系。直到汉武帝(公元前141 – 前87年)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将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和文化,奠定为汉族古代思想和文化,这就是以后2000多年来成熟的正统汉文化,概括成八个字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023081203300571

为什么说金陵曾多次庇佑、延续华夏文明?多次庇佑、延续汉文化之正朔?这得从“衣冠南渡”说起。

“衣冠南渡”原本是大唐史学家刘知几《史通 . 邑里》篇中的一个典故:“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后来这个典故演化引伸为中原的縉绅、士大夫、庶民为避战避乱而南迁,并在南方落地生根、安居乐业的经典成语。

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这样的为躲避战乱,愿随故主南迁的事件:第一次是西晋末,晋元帝司马睿渡过长江,在建康(金陵)定都,建立东晋。有大批汉人士大夫和庶民随晋元帝一同南迁,他们给江南带来了正统的中原汉文化。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乱时,又有大批中原汉人士大夫和庶民随行南迁,开国皇帝李昪建立南唐,定都江宁(金陵)。第三次是北宋末,宋高宗渡长江建南宋,以临安(杭州)为都,以金陵为行都。也带来了大批中原汉人和汉文化。汉人与汉文化一次次由中原大规模迁往江南,就形成了汉文化由黄河中下游逐渐往长江中下游南移的新格局。使中华汉文化的正朔在以金陵为主的南方得以保存和发扬光大。历史上称这种对历史文化有着意义深远和影响巨大的南迁为“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一直被历代传颂,它决定了金陵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重大价值。

2023081203305825

从这一次次的“衣冠南渡”可以看出,汉民族在每次重大战乱时,遭遇政权旁落后,就会选择战略性的暂时退避,南迁金陵。金陵不仅保存了汉文化的正朔,更是汉民族休养生息、重振雄风之地;他们在金陵立国建都,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当兵强马壮、国强势盛时,再北上奋战,收复华夏。东晋如此、萧梁如此、刘宋亦如此,只是这三次北上战伐均未成功,而后世的大明和民国,在各自进行的北伐战争中,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几次的“衣冠南渡”,唯有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其实当时遭到满朝文武的极力反对,百官们一致举荐定都金陵,以图日后框复中原。无奈宋高宗无复国之志,无北伐之愿,但宋高宗又顾忌触犯百官之怒,便将金陵定为行都。

为什么汉人都选择金陵建都?为什么汉人都选择金陵作为休养生息之地?因为金陵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兵家依仗长江天险是最有利的因素;我个人认为除了这个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心里因素。因为汉民族一直相信金陵有传统习俗中敬畏的王气,是块风水宝地,它有瑞祥之态、有延续之德、有庇佑之能。

金陵曾经与汉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所以,自古来它就是被视为汉民族的复兴之地,它给予汉民族致恩的深情厚意。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想,致力于研究汉族文明的史学家们,致力于研究汉文化正朔的汉学家们,一定比我更心心念念这“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2023081203320638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9727

(13)
四格格的头像四格格
上一篇 2023年8月13日 上午11:39
下一篇 2023年8月13日 下午7: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81条)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3年8月13日 下午2:41

    “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江南佳丽地,金陵烟水积淀着太多历史的记忆 。
    “金陵是四大古都中唯一 一个没有做过异族政权帝都的古都。”这倒是让人很意外!学习点赞,问好格格老师![花][花]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3日 下午8:02

      @陌上梦落金陵是唯一汉民族政权之地,所以它对汉民族有着特殊的意义。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3日 下午3:16

    格格的此篇佳作,娓娓道来,对金陵与汉文化休戚相关的历史与文化缘起,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丰厚积淀,文心飞鸿,让我佩服有加。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3日 下午8:06

      @锦瑟黎燕谢谢,我是最喜欢中国通史的,关心得比较多,资料收集得比较多。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3年8月13日 下午3:31

    江南古今佳丽地,金陵曾为帝王州。
    钟灵毓秀风云涌,气势恢宏天地娇。
    石头城上春雷动,玄武湖里闻吹箫。
    天下文枢昌盛地,山川秀美领风骚。
    华夏文化完善处,诸子百家儒术高。
    敬畏王气扭乾坤,风水宝地阳光照。
    心心念念江南好,浩浩荡荡称英豪。
    文采风流甲海内,烟水积淀皆舜尧。
    美文细说金陵好,身在江苏更自豪。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3年8月13日 下午3:44

    学习了!读这样的文章长知识!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3年8月13日 下午3:45

    格格有如此学问让人始料不及,赞!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3年8月13日 下午9:25

    欣赏历史,学习历史,开眼界
    长知识![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3年8月13日 下午9:42

    “金陵是四大古都中唯一 一个没有做过异族政权帝都的古都。” 还真是的呢,以前没想这一层。受教了。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4日 上午7:24

      @轻品慢尝这是金陵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意义,它对汉族来说是有恩惠的。

  • 周旭才的头像
    周旭才 2023年8月13日 下午11:44

    学习了!30年前我在南京上学几年,都不知道这些知识呢。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3年8月14日 上午4:57

    格格对四大古都之一的金陵研究如此之深,让我好佩服。你是个做学问的人![赞][赞][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4日 上午7:25

    格格的文脉丰厚,历史知识博闻强记,且才华横溢,厚积薄发,佳作迭出,让我佩服有加。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4日 上午9:15

    从这一次次的“衣冠南渡”可以看出,汉民族在每次重大战乱时,遭遇政权旁落后,就会选择战略性的暂时退避,南迁金陵。金陵不仅保存了汉文化的正朔,更是汉民族休养生息、重振雄风之地;他们在金陵立国建都,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当兵强马壮、国强势盛时,再北上奋战,收复华夏。——格格如此认知与诠释,好有历史慧眼,极具个性化异彩。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4日 下午5:25

      @锦瑟黎燕这就像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敌进我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3年8月14日 上午10:40

    格格这篇“导引”,引人入胜,也好比”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啊![赞][赞][赞]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3年8月14日 下午3:59

    读格格老师的博文,从根儿上知道了金陵古都的来龙去脉,谢谢格格老师的分享!!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4日 下午5:28

      @李宗宾19481957谢谢你的阅读,我这只是点点滴滴,金陵文化根深叶茂,在历史长河中占地席之地。

  • 碧宇流云的头像
    碧宇流云 2023年8月14日 下午10:10

    格格的文笔精彩、选题立深邃、珠玑夺目,读来受益匪浅![赞][赞][赞][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5日 上午7:04

    金陵曾经与汉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所以,自古来它就是被视为汉民族的复兴之地,它给予汉民族致恩的深情厚意。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想,致力于研究汉族文明的史学家们,致力于研究汉文化正朔的汉学家们,一定比我更心心念念这“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格格的视角与情怀,意境幽远,发人深省,好有格局。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5日 上午7:33

      @锦瑟黎燕谢谢,毕竟研究历史、研究汉文化是学者们的事,我们只要知道个大概就行了。

  • 一池烟雨的头像
    一池烟雨 2023年8月15日 上午8:30

    言之有理,闻之受益。[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5日 上午9:28

    格格的此篇佳作,堪为史诗之鸿篇巨作,其丰厚文脉之喷发,气势如虹地抒写,极具穿越时空的力量。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5日 下午4:59

    格格的此篇佳作,气势如虹,好有格局,点击率如此之高,成为卯酉河的一道亮丽风景,不亦说乎。

  • 悠扬琴声68的头像
    悠扬琴声68 2023年8月15日 下午6:12

    为什么汉人都选择金陵建都?金陵是块风水宝地,它有瑞祥之态、有延续之德、有庇佑之能。跟着格格学习历史,受益匪浅。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3年8月15日 下午8:23

    “这些优秀的文化和多种哲学思想,综合形成了包括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医学等等,比较完善的汉文化体系。”[赞][赞][赞][赞][赞]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6日 上午7:19

      @风雨诸家百子,各的各的优秀,各有各的道理。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6日 上午9:02

    格格此篇佳作的文题真好,十分传神,有内在艺术张力,很引人注目。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3年8月16日 上午11:24

    以一首诗说开南京的悠久历史、十朝古都在汉文化中的地位,俨然一篇论文。论文有理有据,阐述细致严谨,让我这个学历史的自愧不如。[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6日 下午1:51

      @诚厚我自己也感觉像写了一篇论文,如何开篇,如何收尾,反复斟酌,反复考证,只差论文答辩了。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3年8月17日 下午11:42

      @四格格答辩通过,授予博士学位。[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6日 下午3:08

    文如其人。格格的精美佳作,每一篇都立意高远,文图俱佳,精雕细刻,极具艺术魅力与感染力,我好喜欢。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6日 下午8:15

      @锦瑟黎燕谢谢你的美评,我想大家都是这样,都希望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但能否如愿?听天由命。谋事之功在于人,成事之功在于天。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3年8月16日 下午10:17

    点个赞来欣赏,文笔美丽如斯,赞美无声飘扬,歌唱今日风流。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3年8月16日 下午10:18

    佳作恋恋登台,数不伸手美景,看江南风流人物,尽在描画中飞扬。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7日 上午7:25

    格格的此篇佳作,源自于厚重文脉与丰厚的历史积淀,因而大气恢宏,引人注目,余音绕梁,令人回味。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7日 上午9:28

    喜欢格格的文图俱佳,版面规范清新,文章厚重深邃,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7日 下午4:40

      @锦瑟黎燕卯酉河博园对版面有一定的要求,尽量弄好一点,别给编辑们添麻烦。

  • 悠扬琴声68的头像
    悠扬琴声68 2023年8月17日 下午4:31

    2018年孙女放暑假我们一家从合肥到南京,正值最热的三伏天,热情被热度给降服了,少了心情去欣赏古都的风貌和历史,不过完成了我的一个愿望,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不过读您的文章可以收获些历史知识。谢谢!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7日 下午4:42

      @悠扬琴声68我姐在南京,我去过多次,但总像有“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 邯郸常跃进的头像
    邯郸常跃进 2023年8月17日 下午4:42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看了老师的这篇文章,才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感谢老师的分享,为您扎实全面的历史知识点赞!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3年8月17日 下午11:46

    我在南京呆了10年,也有很多朋友。我时常自觉不自觉地把南京这座城与苏州这座城对比,对比历史,也对比现在,并试图从现在中找到历史的渊源。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8日 上午8:00

      @诚厚你对两个城市都有很深的了解,如果作专题讨论,你一定有更多的看法。以后,你可以慢慢探索,其实这种探究是非常有意思的事,虽然有点费功夫。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8日 上午7:22

    金陵这座历史名城,有太多的传奇与传说。格格此篇佳作的视角十分独特,加之丰厚的历史知识积淀,井喷似地汩汩喷发,文章熠熠生辉,魅力无穷,极具吸引力。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8日 上午8:13

      @锦瑟黎燕金陵历史悠久,文脉深厚,太浩瀚,我知道的只是一滴水而已。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8日 上午9:06

    金陵这座历史名城,魅力无穷。以金陵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格格此篇佳作,为金陵文学增添了新的内容。

  • ch雪梅的头像
    ch雪梅 2023年8月18日 上午9:16

    小时候自肤浅认知:南京因明朝朱元璋在此称帝建都而出名。鄙只去过两次:明孝陵、南京长江大桥、玄武湖、鼓楼区……简单一游。
    因为金陵是四大古都中唯一 一个没有做过异族政权帝都的古都。
    拜读美作,大开眼界。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8日 下午4:18

      @ch雪梅我也去了多次,总感觉看不够,每次都只能看到局部。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3年8月18日 下午8:14

    “金陵更是长期成为了中国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金陵曾有“天下文枢”之美誉,它象征古典中华优良文明”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9日 上午9:03

    金陵古都的历史,风采,文脉,魅力,在格格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精美抒写之中,深邃呈现,令人回味无穷。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9日 上午9:10

    格格对金陵古都的历史沿革,来龙去脉,了如指掌,精美抒写,好有积淀与文采,才情了得。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19日 上午11:49

      @锦瑟黎燕谢谢,来龙去脉那是史学家才能阐述得清,我们看到的只是皮毛。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9日 下午1:26

    好喜欢格格的灵动抒写,好喜欢格格的精美拍摄,文图俱佳的美美与共,给人以历史,文化,传奇,风景云集的精神盛宴。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8月19日 下午1:28

    格格的每篇博文,都内涵丰厚,唯美清逸,极具内在艺术张力,堪为卯酉河的亮丽风景。

  • 朝山暮寺55的头像
    朝山暮寺55 2023年8月25日 上午5:59

    行遍江南佳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这是宋代戴表元的《湖州》 诗句,与格格美女不谋而遇~

  • 紫潭的博客的头像
    紫潭的博客 2023年8月27日 下午8:43

    这个城市有格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