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就特别喜欢忆旧。家里来了朋友,与我老父亲聊天,说不上三句话就说起当年。那一天又与朋友聊起支前民工,老人家就如数家珍,济南战役,出了多少民工,筹集了多少粮食等等。(前一篇《忆济南战役》已经介绍,今天就不重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那一篇)无限感叹那时候解放区老百姓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不计报酬的奉献。说着说着,说到当下这种精神在老百姓中好像已经失传了。朋友说起他老家的一个真实故事。为了避免接触个人隐私,就不提名道姓了。
胶东某村,一天村长巡村发现垃圾桶那里有些掉到桶外的垃圾,村长一看非常生气,这些村民也真难管理,倒个垃圾都倒不进桶里,以后可要对村民好好教育教育。这事虽然不大,可如果让上面来的人看到,或者那位路过,好事的拍个视频发到网上去,那这个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文明村牌子将会难保。眼前必须马上安排人打扫干净,可安排谁来完成这个艰巨的工作呢?想来想去,把村里的人扒拉来扒拉去。现在村里基本都是六十以上的老人,这个活怎么也不好意思安排他们去。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找谁呢?就是中年人也不是一些在家看家的妇女,就是身有残疾的。突然想起村里还有位不到六十的中年男人,胳膊腿都齐全,不聋不瞎,这个人就是脑子有点不太好使。用当地的话说就是彪呼呼的,用济南话说就是半青。一拍脑门,对,马上去找这位村里寥寥无几的不属于老年人的健全男村民,请他去收拾收拾。
这位村民听到村长在大门口大声呼唤,马上满脸笑容的迎出屋门,接村长进屋,又是让座,又是递烟倒茶。点头哈腰,嘴里还不停地念叨;“您那么忙,怎么今天有空来我家站?” 胶东土语,玩说成站。村长一屁股坐到破旧的太师椅子上,摆摆手说;“别忙活,今天有事找你。”听村长来意一说明,那村民立刻收起笑容,一脸严肃的问;“给不给钱?”村长一愣,想了想回答;“给。”村民接着问;“给多少钱?”村长一咬牙回答;“给你五十块钱。”没想到这位村民一脸不肖,冷笑一声开口拒绝;“才五十块钱,不去。”村长又是一愣:“五十块钱不少了,你还要多少钱?”这位村民说:“少了一百块钱不干!”村长说,你这钱也太好挣了吧?对方也不示弱:好挣,好挣你怎么不自己去挣这个钱?村长这会可蒙了,没想到事情能到这一步。村长知道这位彪呼呼的,还是少惹为妙,他可是什么话都敢说,做事也从不过脑子。一跺脚,咬着牙说:“好,好,好,一百就一百。但要打扫干净。”村民接着说;“放心吧,给钱还能打扫不干净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经济效益取代了艰苦奋斗作风、雷锋无私奉献精神。我小时候居住的机关宿舍大院,工作后居住的单位宿舍,环境卫生都是大家自觉维护,人人争先恐后默默打扫。现在雇佣保洁打扫,经常为缴费,打扫质量产生矛盾。也许是我这个老太太跟不上形势了,我常常自问;这难道就是社会的进步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9559
评论列表(28条)
人心不古,旧风不再,找谁说去。
@2272 张英辅:好传统丢了,人与人的亲情也就淡了。
抢得沙发啦!这种现象现在很普遍,令人无语!全社会的道德水准亟待提高!
@鸣虫:现在这种事情已经见怪不怪,这是好是坏呢?
一切向金钱看之恶果!
这绝不是社会的进步!
天下为公,何去何从?
@阳光笙箫支剑笙: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经悄悄的被改变。
精美佳作,灵动抒写,别具一格。我感觉,弘扬雷锋精神与实行按劳取酬相结合为好。
@锦瑟黎燕: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你现在还能看到吗?利润是按资分割,劳动所得只是利润极少的一部分。有空看看老电影《燎原》,那里说的分配原则非常明白。
其实这种环境卫生本来就是大家共同的事情,不知道怎么成了这种样子。
村长自己动动手扫一下,别人就不会漫天要价了。
@四格格:你真聪明。最后我说的延安艰苦奋斗作风就是问的这个。在延安领导人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一个小小的村长就官气十足。有去找人那个时间,自己就能干好。
哈君子动口不动手,讽刺!这件事记得真实、生动!
@柳絮晗烟:是的,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三句话,就说当年。好汉不提当年勇!
@朝山暮寺55:当年的精神还是不应该丢
时代不同了,那时候也没有明显的两极分化。
@难诉相思:这就是;与时俱进?
欣赏佳作,问好,周日愉快!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祝你健康
不明白,难道这就是“经济效应”吗?
@一池烟雨:天知道,一切为了钱,就是没有人情味。
一件小事,引起了老师的思考。其实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思考,怎么会造成这种现象?人们怎么从无私奉献发展到了现在的
锱铢必较?
@邯郸常跃进:我记得以前经常学习,斗私批修。处处倡导一心为公,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可是这种好的社会风气怎么变成依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奶就是娘,谁给钱就为谁卖命。这样下去,人岂不是都变成冷血动物了。
还是要提倡互助式的共同生活,尽量减少用工,每个人都把能做的事当作为自己做的,这样可能我们活着就等于在天堂了。否则,不管拥有多少钱,一个处处都充满计较的环境,就是地上铺黄金也是地狱。
@周旭才:是的,人本来就是群居的生存形势生活,只有互相支撑才能抵御灾难。如果人人都只为自己活着,尔虞我诈,只认钱,那就是地狱,就是自我毁灭。
经济社会哈!铜钿银子千跟斗——苏州话。
@ch雪梅:就是这样,一切向钱看,没有了奉献精神。
时代不同了,一切向钱看。如今真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啦!这样的事再正常不过了啊!
@华章秋韵:见怪不怪了。不知道是以前的人傻,还是钱的魔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