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渭小品)
陈从周《梓室余墨》卷三有篇目《悬挂书画,因时而异》云,“我国旧时悬挂书画,于季节性甚重视。春节悬岁朝图,端阳(五月)悬钟进士(钟馗),中秋挂月宫图,夏季及梅雨季悬黑老虎(碑拓本),而朱拓本则夏季不悬。至于喜庆及寿辰所悬则内容亦因事而异,如和合二仙,麻姑献寿图之类。”
估计现在很多的人家,亦是早已没有这样的讲究了。悬挂书画,用以补壁,可以有美化环境、和合风水的效用,在古人是一种文化自觉,尤其是官僚、文士阶层,对这种文化自觉是极为重视的,只是到了现在,古旧文化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墙壁上有没有字画,早已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但稍有文化传承因子的人家,还是会选择字画上墙的,不过现在流行的,是装框,就是把选定的字画,装裱起来,用玻璃镜框承载,悬挂在墙壁上。这样一来,就给调整与更换带来很大的不便,要真像陈从周先生所说的那样,在不同的时节,调换不同的字画内容,实在就是很麻烦的事情。因而很多的人家,数十年一旦一幅字画上墙,便是极少更换了。
字画用玻璃装框是后来才出现的,至早亦应在清中后期,古人装裱字画,往往采取卷轴这种方式,收放自如,而且方便保存。大致陈从周先生所说的“因时而异”,还是指这种卷轴的挂画形式。不过玻璃装框虽然出现的时间较晚,但却最为流行。玻璃装框有利于字画保存,可防止字画受潮、受晒、受损、氧化,但却影响字画观赏时的色泽与质感,因而对于油画来说,一般是不装框的,因为油画使用的颜料只有接触空气和阳光,才能充分体现出它的色泽与质感,中国字画亦大抵如此。
对书画伤害最大的是受潮和虫害,纸质的物件大多如此,因而中国古代早就有晒书节一说,就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太阳很好,读书人家便把图书、字画等拿到室外,在太阳底下暴晒,用以驱虫和发散霉气。于书画来说,卷轴当然是更为方便了。
陈从周先生所言,除了涉及文化的因素而外,恐怕还涉及到民俗与实力方面的问题。春节过年当然悬挂岁朝图,可以增加喜庆气氛;端阳驱邪自然悬挂钟馗最好;中秋赏月悬挂月宫图最是熨帖人意,都是与民俗习惯相关联的。再说实力,只怕一般的人家,也是拿不出这么多的闲工夫在这方面刻意讲究了,这都有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做底子的。
字画以玻璃装框的形式,因其不易更换亦极大影响到字画的内容,因而民间所见,大抵还是以“室雅兰香”、“厚德载物”,抑或唐诗宋词、名句佳咏为最常见,绘画则以山水、花卉等为主要内容,但中心意思都以健康、励志、闲适等作为主基调,可以寓见主人精神思想,总以吉祥为本。不过亦偶见耐人寻味之作,尝见一清时照相,主人冠带氅袍,俨然坐于几上,身后砖壁上悬挂联对卷轴,“峰头玉蕊春常在,槛外金茎夜不迷”,大致明人王世贞诗句,但却是很有意思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940
评论列表(4条)
文化人在这方面是很讲究的,欣赏,受教!
我家就是装裱后,十多年没换了。
现在家里,办公室,悬挂绘画者,附庸风雅为主流。读先生文章,受教啦!
受教!可叹字画类悬挂,多是偏向装饰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