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 ,不仅仅是学者

c75c10385343fbf2ef559708b27eca8065388f9b

在有限的真正归自己的时间里,除了上网浏览新闻、看重要体育比赛直播、定期打理博客,也就读读书、看看报。

我看的是《文汇报》,因为《文汇报》是我完成“日月属官家”人生使命的最后一站。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原主席蒋树声任南大校长时说,《文汇报》在知识分子中有独特影响力。他自己看,还要求身边人看。我趁机鼓动,南大《文汇报》发行量达到了500份。不过,那个时候《文汇报》发行量最多的还是邻近上海的苏州。

今非昔比,报刊投递员说,他负责两大小区4000多户,《文汇报》只有我独份。由于发行量少,印点早已撤了,《文汇报》到我楼下的邮箱时,已是2天以后,新闻变成旧闻。所以,我只看时效性不强的副刊笔会、读书和理论版。

最近,看了“笔会”刘庆邦的“不断汲取生活的源泉”和“读书”唐之诒的“行走的学者,让历史动起来’”。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强调的“行走”二字,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共鸣和深切的感受。

我大学学的是历史。如汪洋大海的史籍,一个人几辈子都看不完。当年,把我从录取时的物理系挖到历史系的“主谋”段老师,不但让我们有选择地看史籍,还时常带我到尚未重新对外开放的太平天国忠王府、寒山寺等参观。段老师说,学历史不能只看书本,还要看历史的实物遗存,这是活的历史。这句话,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唐之诒在文章中写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原是古人对读书人的期许。这期许里蕴含大智慧:如果知识只从纸上得来,又用纸和笔创造,极容易和鲜活的生命脱节。这样的知识乃无用之学,甚至是披着华丽外衣的“伪知识”。读书人必须走出书斋,在行走中让知识与现实相映照、相激荡,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埋头故纸堆,是人们对历史学家的刻板印象。其实,两千多年前的史马迁,却是个乐此不疲的壮游者。司马迁用脚步丈量山河,用见闻开拓视野,方才成就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可惜,司马迁的传统没有很好得到继承,是造成人们对历史学家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效仿司马迁,让历史“动起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侯杨方教授,致力于丝绸之路的“精致复原”。从2012年开始,10年间带领团队几十次考察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路段,制作成“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并出版起讲解手册作用的《这才是丝绸之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个并不陌生的命题。当年我拜访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时,陆老说,我身体不好,行走很少,对现实不熟悉了。我只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我理解,陆老所讲的熟悉,是对社会脉搏的准确把握,而不是个人的有限经验,个人的有限经验往往带有片面性。而要准确把握社会脉搏,走出去、沉下去是唯一的途径。

刘庆邦在文章中说,作家好比是一只蜜蜂,蜜蜂只有飞到野外,飞到百花丛中,在很多花朵中进进出出,才能酿出蜂蜜和王浆。作家还好比是一棵树,只有把根须深深扎进土地里,一年四季不断从土地里汲取营养,才能保证每年都能开花、结果。

历史学家、作家需要行走,理论家更不能坐在书斋里。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联系实际的理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理论从实践中来,又须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能称家的都属于学者范畴。行走的不仅仅是学者,还有人数更多的实际工作者。不搞调查研究,坐在办公室里面冥思苦想,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学者与实际工作者都需要行走,区别在于行走的目的不同,学者的行走是为研究或写作积累素材,而实际工作者的行走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写作不是作家的专利,也不受年龄限制,凡是有一定文化、头脑清醒的都能写作。凭个人经验也能写作,但写着写着就会感觉把自己榨干了,还会出现炒冷饭现象。所以,想写作就要行走。身体等条件许可的不妨远足。远足条件不具备了,逛个街、散散步,留个心说不定也能产生写作灵感。

同样是行走,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是由行走的态度不同形成的。“到此一游”与事先做足功课、用心用情欣赏,是两种不同的旅游态度,或许成本相近,收获却有天壤之别。成熟的景点写的人很多,我读一些博友的游记,有的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文化味,有的着墨于容易被忽视却又有特定价值之处,都给人以新鲜感。也有写社会日常生活中有趣故事的博文,很有可读性,是作者在散步时的细致观察所产生的灵感。一篇相关文章的好与不好,作者的文字功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走的态度。

行走的,不仅仅是学者,是所有能行走的人:把行走仅看作为健身所需是肤浅的;要确立一个性价比高的行走态度。这就是我的粗浅感受。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8672

(10)
诚厚的头像诚厚
上一篇 2023年7月29日 下午1:33
下一篇 2023年7月29日 下午4: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1条)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3年7月29日 下午4:0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在心中,路在脚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是的,行走的 ,不仅仅是学者,还有大家。

  • 解世权的头像
    解世权 2023年7月29日 下午4:1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恰当描述。欣慰的是,现在理论研究者已经开始走出办公室。[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 邯郸常跃进的头像
    邯郸常跃进 2023年7月29日 下午4:32

    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无论是对专业写作者还是业余写作者,走出去,深入生活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有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才有可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赞同老师的观点!祝您有更多的好文章问世!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7月29日 下午4:59

    我感觉你这是一个很专业的话题,带有学术性、议论性。我是很赞同你的观点,任何人在行走中,都可以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你善于去发现、去观察、去吸纳。我认为在行走中学到的知识,一点也不少于书本知识,而且它更具体、更形象,更能深入到精髓。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3年7月29日 下午5:35

    行走起来吧,亲近生活,生活是一本书,它会让你鲜活起来,富有强劲生命力,并回报社会。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3年7月29日 下午5:50

    坐以论道终觉浅,行以论道方出新。兄长不愧评论家,登高望远点迷津。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3年7月29日 下午7:57

    是啊,每个人都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身边的风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这些风景与自己的感觉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 碧宇流云的头像
    碧宇流云 2023年7月29日 下午9:02

    老师以一个评论家的视野、角度挥笔而成掷地有声!人的一生有两种知识,一是书本,二是生活,缺一不可,往往现实生活的磨练和阅历使我们的书本知识更丰富、让我们更能有智慧的生存在这个多姿的世界里。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赞][赞][赞]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3年7月29日 下午9:17

    行走、读书、思考,三位是一体。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7月30日 上午7:07

    诚厚对行走的解读与诠释,深入浅出,极具个性化视角与见地。是的,行走的风景流光溢彩,源自行走者的积淀,境界,情怀与视角。哈哈,《文汇报》是我喜欢的报纸之一,尤其是副刊,曾经看了多年。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3年7月30日 下午4:29

      @锦瑟黎燕笔会是文汇报的名牌专刊,许多著名作家都是在笔会上发表文章而成名的。谢谢黎燕老师美评鼓励!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3年7月30日 上午9:54

    一个好字了的,严重点赞。欣赏学习!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7月30日 下午3:33

    现在报纸杂志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像文汇报、各种日报是属官方报纸,各个单位都有订购任务,所以销量还是比较大,比起其他的纸媒的生存空间好多了。现在电视、手机消息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3年8月4日 上午9:44

      @四格格随着时代的发展,总会有一些东西会逐渐消失的。不仅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也在走下坡路。

  • 霁月的头像
    霁月 2023年7月30日 下午6:40

    写着写着就会感觉把自己榨干了,还会出现炒冷饭现象。所以,想写作就要行走。
    这个太有感受了。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3年7月30日 下午11:05

      @霁月霁月老师是作家,感受一定比我深。谢谢!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3年7月30日 下午10:02

    边看边欣赏,精彩小说万里行,美丽阅读是真诚,为你点赞支持万分。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7月31日 上午7:10

    很长的时间里,我将《文汇报》副刊自己喜欢的文章,剪辑,反复品鉴,那是好美的精神盛宴啊。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3年8月4日 上午9:57

      @锦瑟黎燕文汇报最高发行量曾达174万份,限额发行。后来,从黑白变彩色,不断改版,但笔会的版面始终没变。黎燕老师是文汇报的忠实读者,向您致敬!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3年7月31日 上午11:41

    “同样是行走,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是由行走的态度不同形成的。”[花][花][花][花][花]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7月31日 下午5:19

    行走的,不仅仅是学者,是所有能行走的人:把行走仅看作为健身所需是肤浅的;要确立一个性价比高的行走态度。这就是我的粗浅感受。
    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3年8月1日 上午11:51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在行走中的观察,体验,对学者太重要了,喜欢读老师精彩的文字!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3年8月2日 下午11:03

    一条路千万人,走过行走是安康,学习进步是能量,书写故事流水唱。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8月4日 上午10:32

    我最喜欢看的一档综艺节目是中央台的《国家宝藏》,通过一件件历史实物,讲述一个个历史典故,让我如同行走在上下五千年里,这种历史的行走穿越拓宽的是眼界和境界,收获的是知识和智慧。所以书本是学习,行走也是学习,甚至行走比书本的学习来得更具体,更切实,更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 朝山暮寺55的头像
    朝山暮寺55 2023年8月10日 下午5:32

    打理博客,也是日常的一项主要工作。证明喜欢超出了工作的范畴!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