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湖州钱山漾遗址的名声远扬,让我了解到4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已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植桑、养蚕、纺丝绸的起源与经历。
上一次(6月5日),我偶然在湖州杨家埠镇塘口村管阿姨家的家门口,看到她们几个阿姨在剥棉兜。由于很久没有亲眼看到过剥棉兜的场景了,所以写了篇小贴发在湖州南太湖论坛上,受到了大家好评。
第二天,有热心朋友发来短信告诉我,那村里还有一家文化博物馆呢,他们用“浴蚕、捉绩、喂养、上山、摘茧、煮茧、缫丝、纺织”等过程,将蚕宝宝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有诗云:“春蚕吐丝作成茧,辛苦为人身上衣”……
今天上午,我与老朋友孙百生前往吴兴区八里店镇紫金村,拜访了该村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建荣。魁梧的身材,为人随和,讲话率真,与吴馆长初次见面就一种温馨的感觉。
交谈中,得知吴馆长是土生土长的紫金桥村人。原来,该村的前称叫吴家兜。随着行政区域的划分与归口管理,北庄兜、潘介兜、乔木山、紫金桥村,合并为紫金桥大村。为弘扬丝绸文化,留住乡土情结,吴建荣个人出资,前期已投入80多万元,购买废弃的旧制件厂的一个车间,筹建了建筑面积约为1600平米的文化博物馆。他说,乡村振兴要“保留传统的文化基因与守住历史的文化根脉”。哦,吴馆长真用心良苦。
文化博物馆2018年着手筹备,通过两年多的艰难建设,现在已初具规模。有些老物件,是在本村居民旧宅拆迁时收集到的。比如,打谷用的谷桶、扇谷用的风车、车水用的水车、竹箩筐、竹簸箕,养蚕用的蚕匾,以及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坛坛罐罐。在陈列馆里,我有幸见到了它们似曾相识的真容,竟然有232件之多。它们既见证了农村的发展和变迁史,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临别时,与老朋友孙百生,馆长吴建荣在该文化博物馆门前留影
这些老物件,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这一代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收藏,保管好这些老物件,是在宣扬老一辈人吃苦耐劳精神。弘扬和传承老一辈艰苦奋斗精神,很有意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8015
评论列表(3条)
分享精彩,点赞,严重欣赏!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文图辉映,精美纷呈,好与格调。
在农村建文化博物馆,对弘扬和传承祖国文化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