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惠山泉河阳猪

2023071702484065

明《袁中郞随笔》之序跋卷中,有一篇《识张幼于惠泉诗后》,写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文中讲述了他的好友,湖北麻城丘长孺邀城中名士来尝泉水的有趣故事,对那些附庸风雅的假名士进行了传神而客观的描摹,在看似幽默的轻松中寓以辛辣的讽刺,读后让人掩卷沉思,忍俊不禁。

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中郞的好友麻城丘长孺在江苏吴县游玩时,将此地有名的惠山泉水装载三十坛运至团风。长孺先行回家,让他的仆人随从挑着泉水而回。没想到他的仆人随从中有恶毒之人,厌恶这么重的泉水担子,要从这么远的地方挑回家,于是把三十坛惠山泉水悉数倾倒至长江中,及至到达离家稍近的倒灌河时,才舀取此处的山泉水装满三十坛挑回家。

长孺并不知此中变化,非常爱惜这些“惠山泉水”,遂邀请城中的友好名士来他家共尝知名泉水。第二天,一众名士如期而至,长孺团席而坐,喜盈盈地“出尊取磁瓯”,一点点地“盛少许”递给大家饮。在坐的名士皆先细细地品尝,然后慢慢地咽下,在喉中发出“汩汩”之声,大声赞叹,“美哉水也,如果不是长孺君有心、有兴致,我等此辈怎么可能饮得上如此好的泉水啊。”尽兴后,大家兴致勃勃地不舍离去。

谁料半月后,长孺家里的仆人因事起纷争,相互揭发,说出了以倒灌河泉水置换惠山泉水的丑事。长孺得知后愤怒至极,当即就把起此坏心、做出此等恶事的仆人悉数驱逐,而那些品尝泉水的名士听说后皆是愧叹不已。

惠山泉水到底如何驰名呢?相传惠山泉经唐代陆羽亲品其味,经乾隆御封为“天下第二泉”,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郊惠山山麓锡惠公园内。元代翰林学士、大书法家赵孟頫专为惠山泉书写了“天下第二泉”五个大字,仍完好地保存在泉亭后壁上。当时,赵孟頫还吟了一首咏此泉的诗:“南朝古寺惠山泉,裹茗来寻第二泉,贪恋君恩当北去,野花啼鸟漫留连。”

诸如此类的附庸风雅之事,袁中郎先生还引用了“东坡河阳美猪肉”来作衬,这个也是好笑之极,没想到一代文豪也发生过这类的臭事。此事出自《河阳猪美》一文:

苏东坡住在岐山时,听说河阳县的猪肉特别好吃,就派人到河阳去买猪。谁知所派之人是个酒鬼,他把猪买到后赶到岐山附近时,却因贪杯,猪全部走跑了。这回去怎么交差呀?情急之下,他自己花钱在当地买了猪回去说这是河阳的猪。东坡先生广发请帖,大宴宾客。猪肉烧好后端上桌,没有人不夸肉味鲜美,口感就是不一样,到底是河阳的猪比本地的好。谁料大家正赞不绝口时,却有人送来了走失的真正河阳猪。可想而知,当时的场面之窘啊,换作是我,我会恨不得脚底下冒出个地洞,钻进去避一避。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那偷换泉水的仆人,至死隐瞒着,不说出其中有诈;那找到的河阳猪没有被人送回,那些品尝过名泉、名猪肉的人,恐怕至死也都会觉得自己品尝过正宗的惠山泉水、河阳猪肉了,可能还会写出一大堆赞美其味纯正、醇厚的美味诗文,这些诗文还有可能流传千古呢。

想那丘长孺,在吴县畅游时,一定应该在泉边亲自舀喝过正宗的惠山泉吧,那么面对偷梁换柱的泉水,他是真的没有品尝出还是装着不知呢?抑或是惠山泉本来就如同普天下所有的山泉水一样的口感呢?

盛名之下,难免不会有盲目崇拜的事出现。

盛名之下,是真是假,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2023.7.16写)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7847

(4)
霁月的头像霁月
上一篇 2023年7月17日 上午9:26
下一篇 2023年7月17日 下午3: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7条)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7月17日 上午11:13

    这样的精美散文佳作,思接古今,将惠山泉河阳猪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灵动彰显,其丰厚文脉,驾驭典故,行云流水抒写的能力,游刃有余,炉火纯青,好有格局与气势。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7月17日 上午11:21

    没想到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也会上一次偷梁换柱的当,好在此前他并没有尝过河阳猪,所以吃不出来还有情可原;倒是那位已尝过惠山泉的长孺家,对假泉水如何称赞得出来,可能是有苦说不出来吧。

  • 金方艺术摄影的头像
    金方艺术摄影 2023年7月17日 上午11:25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语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的太虚幻境对联,意为: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把没有的当作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没有的了。
    本文告诉我们,偷懒耍滑、弄虚作假的佣人固然可气可恨,然而附庸风雅、阿谀奉承的小人也不得不防。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3年7月17日 下午3:36

    文言文中,有很多这样诙谐而辛辣的故事。读来很有趣,也令人深思。你由此及彼,拆解和归类,深刻!不得不说,中国古典文学有一种特别的哲学意味。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3年7月18日 下午3:10

    盛名之下,真假如何,真的没那么重要了。读此文耐人寻味,反思再三。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7月21日 下午5:28

    此猪非彼猪,此水非彼水,盛名之下,假亦得作真,可见,盛名有时也是累赘。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3年7月25日 上午10:53

    赞赏霁月老师的两句结论。袁中郞任吴县县令,不会贬天下第二泉其实难副的,也不会笑话好友的,丘长孺大概率是有苦说不出。如今的天下第二泉,或许已不能喝了,但谁也不否定历史上的盛名。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