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我赴沪欣赏了一台不同凡响的京剧——《金缕曲》,至今印象深刻。
傍晚时分,来到气派非凡的上海大剧院。这是我第一次步入这家全国顶尖级别的剧院。剧场好大,大得出乎我的想象;坐在座位上抬头看,穹窿顶部高得让人目眩。舞台也比通常剧院的宽敞了很多。晚上八点,在漫长的期盼下,演出正式开始。当唯美的幕布徐徐拉开时,我立刻进入了戏剧的世界。
新编京剧《金缕曲》改编自北京人艺著名编剧郭启宏的话剧作品《知己》,讲的是一段数十载友情历经磨难的悲凉故事。清代才子顾贞观与吴兆骞是一对知交好友。后者因科场案受无辜牵连,被发配至宁古塔,受尽苦刑和凌辱。为搭救知己,顾贞观去相国纳兰明珠府上做教书先生,忍辱负重,四处奔走求告。历经波折,20年后始盼得故人归。谁知吴兆骞早已不复当年的狂放不羁,流放生涯令他性情大变,变成一个形容猥琐、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的人,他心如死灰,只求苟且偷生。顾贞观数十年的付出和坚守俨然成了笑话,令他绝望伤心不已。在吴兆骞的生命走到尽头时,顾贞观选择宽容,宽容了朋友,也宽容了人生。最后的结局也是我所希望的,据说和话剧的结局迥然不同。
关栋天和陈少云,一位素有京剧界的“歌剧男高音”美誉,一位是“麒派”老生,他俩演绎了一场对手戏,将一对好友的感情世界刻画得如此细腻、深刻。他们的精彩唱段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我尤其喜欢关栋天的表演,他的扮相儒雅俊逸,一身正气,他的声音高亢嘹亮,音色纯美。“京剧界男高音”果真名不虚传。一曲《金缕曲》,唱得荡气回肠,余韵绵恒。
《金缕曲》是顾贞观满怀对友人的思念写下的。当关栋天在演唱这段曲子时,我默默地流了好多眼泪。我感动于顾贞观对友情的执着,这种真情在世人的价值观逐渐扭曲的今日变得格外稀罕;我也感动于关栋天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与精彩演绎。
两位演员,一位已是古稀老人(陈少云),一位也年近花甲(关栋天),他们的表演炉火纯青,收放自如。我相信,这部戏在感动我的同时,也感动着一大批和我一样的观众。真正的艺术,一定是会有人欣赏的。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附:《金缕曲》全文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7505
评论列表(20条)
蒋医生审美如此开阔,高端,让我羡慕。能品鉴京剧《金缕曲》,与传统文化精华无间碰撞,真好。
@锦瑟黎燕:难得去欣赏一回,朋友给的票。非常珍惜这种机会,所以坐了高铁去上海。也是需要激情的。[大笑][大笑][大笑]
差点坐上沙发,有点遗憾。欣赏美文,颇受感染。多年前看的剧至今你还记忆犹新,生动形象,感情细腻地描绘出当时的一切,难得难得。古人知己之间的友情远比现在真诚,执着,的确令人感动。 你成了多产作家,我是平均一周一篇文,你至少是平均一周三篇文,几天没来看望,你都写了好几篇。思维敏捷,文笔流畅。为你点赞!
@豫莲芳草:谢谢芳草老师!那段时间看了两场京剧,对《金缕曲》印象更深,感觉更好。感动于两位主人公的深厚友谊。我也不多产。有些是即兴而写,有些文件夹里找出来。[咧嘴笑]
蒋院真才女也!知识面宽,爱好广泛,且堪称人间翹楚,仰慕![花][花][花][花][花][花][花]
@2272 张英辅:张老师夸得俺都找不到北了![偷笑][偷笑][偷笑]
京剧尽管是国粹,但喜欢看的人不多了,蒋院不但欣赏剧中演绎的真挚友情,还能欣赏演员的唱腔,应该是票友级的。佩服!
@诚厚:谢谢诚厚老师抬举,离票友级还差得远呢!之所以对京剧比对别的剧更喜欢些,得益于早年样版戏的熏陶。
京剧,国粹也。能欣赏,品位高也!
@轻品慢尝:谢谢!虽然喜欢,还是不太懂,得做功课。
“当唯美的幕布徐徐拉开时,我立刻进入了戏剧的世界。”
“
我尤其喜欢关栋天的表演,他的扮相儒雅俊逸,一身正气,他的声音高亢嘹亮,音色纯美。”
@风雨:谢谢风雨共享!
羡慕你呀!喜欢戏剧的唱词,既有韵律,还有特别强的表达力。把喜怒哀乐的思想、表情都能在唱段里唱出来。
@惑矣:我也喜欢。或许,一个人对戏剧开始热爱,就是“成熟”的标志吧。[偷笑]
共情共理,罕为知己!与生活讲和,好结局![赞][赞][赞]
@柳絮晗烟:谢谢晗烟!你说的太好了——与生活讲和![花][花][花]
样板戏千锤百炼,不可否认是经典之作。样板戏还有一个功劳,就是让全国人民了解京剧,都会哼几句京剧。但是,如蒋院那样由此喜欢上京剧的,恐怕也不多。
@诚厚:谢谢诚厚老师美评!我对样板戏耳熟能详,对传统京剧还是不很了解,每看一回剧得做功课。
相思老师喜欢京剧乃国粹之一,见到了老师高品位的鉴赏能力、民族情怀的又一个侧面。真好,向你学习![赞][赞][赞]
@碧宇流云:谢谢流云老师精美点评。我也是观剧后略略谈了点感想,还不到品鉴的资格。[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