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从心美,诗情逐梦香
——在吴光权校长新作《入梦集(续)》讨论会上的发言
杨建华
一、解“梦”
吴校长的“梦诗”与文学史上的“梦诗”的异同。
(一)异:
1.李白的梦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的梦诗《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等……他们诗中的“梦”是梦境,具有虚幻性、寓意性,而吴校长诗中的“梦”是现实,是美丽的追求,是美丽的人生。
2.文学史上的“梦诗”多描写生活的缺憾,诗人借“梦”来得到补偿,是一种精神安慰和解脱。而吴校长的“梦诗”写的多是美好的生活,抒发的是乐观、旷达的情感,传递的是正能量。感染人,鼓舞人,启迪人。
(二)同
都是以“真”为核心,都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再现。都是心灵的折射 ,都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愿望。都是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释放到诗歌中,用诗歌这一最适合抒情的文学样式来表达。都是把追求理想的言志传统与炽热的情感抒发融为一体,实现了情、志二者完美的艺术结合,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当读者阅读诗歌时,就可以实现与诗人心灵的对话,从而透析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二、赏“梦”
吴校长“梦”诗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言志与抒情和谐的融合。
1.内容:集中而丰富
集中:整本诗集紧紧扣住“梦”这一主题词(书名)来吟诵。据我粗略地统计:带“梦”字的诗句(联句)共出现89句次。其中古体诗词部分出现54句次;“梵山溪”部分出现15句次;新体诗歌部分出现15句次;楹联部分出现5句次。反复吟哦,不断点题,集中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丰富:体现在题材的广泛。如:“圆梦三呼唱复兴”(《武陵雅韵·贺诗一》)、“纵情圆梦,后来居上。”(《忆秦娥·矿山泪》)、“今宵入梦且敲推,调寄春归。”(《画堂春·大明边城夜渡》)、“誓将国梦引春潮,日月相亲四海娇。五岳三山横锐眼,岂容山姆纵狼嚎?”、“连宵逐梦飞南海,航母相随亚太游。”(《国梦情》)、“豪气蒸蒸国运昌……诗情催梦满床香。”(《操场夜步》)、“国梦敲诗连肺腑,成城众志挝天鼓。一代豪情任吞吐。任吞吐,巡天潜海惊寰宇。”(《渔家傲》)、“伴龙翔,迎小康。举国逐梦三重唱。”(《火锅寄兴》)。又如:“渔舟荡起碧江调,梦在桃源诗意醇。”(《Rack-Photo》)、“梦醒恬然三月天,深情不露待调弦。知音难唱相思曲,相笑相依总不言。”(《紫薇梦》)、“一市紫薇一市梦,香袅袅,醉天涯!”(《江城子》)、“婷婷玉立群星醉,入梦入诗天际香。”(《清新荷韵》)、“丹忱写就逐国梦,情满诗山万树红。”(《秋枫赞》)、“挥鞭蹄扣梵山韵,逐梦追霞大气旋!”(《回环大气上征程》)、“鹭翩翩,波荡荡。入梦扁舟卧画廊。”(《沿江寄兴》)等。
《清眩片》一诗,对药厂药商逐利,不生产、不销售疗效极好的廉价药,对人民群众需求量大的常规药则改头换面轮番涨价的行为予以揭露:“大药店,小药店,大街小巷都寻遍。都寻遍,不见清眩片。……,几多玄?几多叹!真金买假包装骗!包装骗,心随钱儿变!”针砭时弊,引人深思。
《不该发生》一诗,将目光聚焦在一位年迈体衰,得不到女儿照顾的退休女教师身上:“……强忍着病痛,你还得敲邻门开口乞援;强忍着羞惭,你无力支付买油炸粑钱。……杜鹃声声送走了春天,知了阵阵迎来了秋寒。属于你的日子还该怎样过?不属于你的日子又该怎样完?”全诗16句,疑问句就占了整整6句,感叹句占了两句。满腔同情跃然纸上,深度忧思渗透诗篇。百善孝为先,寸草难报春晖,退休女教师的女儿,你在哪里?你可知错?
两首诗都关注民生,呼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义、孝)的回归。
综上所述,吴校长的吟梦诗:梦富足,梦小康,梦和谐,梦国泰民安,梦人寿年丰,梦世界大同。追梦逐梦,既有波澜壮阔的强国梦、复兴梦,也有小桥流水式的写景状物赏心悦目梦,更有关注民瘼民生、砭恶扬善的拳拳梦。国际风云来眼底,万家忧乐涌心头。心事浩茫连广宇,万千题材一梦牵。目之所及,情之所系,皆可入梦。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2.形式:多样而优美
楹联艺术驾轻就熟,新旧诗体双栖双飞。尤其是推陈出新的自度曲“梵山体”,运用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连缀之美。
如:竹翻浪,溪水唱。醉倒一湾小白羊。小白羊,游人拍照忙。拍照忙,心欢畅,一声牧笛山回荡。山回荡,小羊涌身旁。涌身旁,垫脚望,花生橘柚全犒赏,全犒赏,场面最难忘!(《环山路上小白羊》)
又如:“年猪叫,粑槌响。新楼新坝娶新娘。娶新娘,佳联映脸膛。映脸膛,心头亮。滚龙扎好马头昂。马头昂,一寨龙马腔!”(《 “年”在寨英》)
简洁优美,易学好仿, “梵山溪体”无疑是词曲形式上成功的创新,她的问世必然会引起众多词家的争相填写。虽然,“但开风气不为师”是吴校长历来的行事风格,但是随着“梵山溪体”受越来越多的词家的喜爱,在词曲发展史上,梵山溪体势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形式的优美还体现在构思的优美上。如“……名在矮,志在高。挑奇跨险第一桥。第一桥,高速架云霄。……境界新,日月闹,乾坤入画谁拍照?谁拍照,‘高’ ‘矮’共娇娇!” (《矮寨大桥》)诗人抓住寨的“矮”和桥的“高”这一截然相反、相映成趣的“名”“实”冲突,欲扬先抑,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区经济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高速腾飞的风貌,让人耳目一新。正是:名实不符生反差情趣,抑扬巧施绘腾飞宏图。
3.抒情:真挚而感人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白居易云:“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纵观吴校长的《入梦集(续)》,豪情、柔情、亲情、友情,……情情浸透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仅举亲情为例。
如缅怀慈母《断桥忆故》:
咿呀声声忆磨坊,断桥肠断祭残阳。
悲歌长夜长遗痛,老泪得时哭老娘。
磨坊、断桥皆遗址,遗址遗痛;咿呀残阳绘声色,景语含情。
又如《小寒梦母》:
潺潺水,映檐廊。饭菜弥香唤儿尝。唤儿尝,醒来不见娘。不见娘,空荡荡,寒气推敲小寒窗。小寒窗,泪落枕头凉!
母爱是文学永恒的话题,尤其是读到耄耋之年的诗人忆慈母的诗篇,如饮醇酒,醉人心脾。梦里依稀忆慈母,醒来热泪湿枕巾。这是参天大树对根的深情,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我读以上两诗时,耳畔仿佛响起了阎维文的歌声:无论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不管你多富有,不管你官多大,什么时候都不能忘——咱的妈!
吴校长和夫人是所有亲朋好友心目中的恩爱夫妻、模范夫妻。师母温婉贤淑有口皆碑:操持家务,相夫教子,是吴校长的贤内助。俩老相濡以沫一甲子,山重水复、风雨阳光一路走来,走过悼念亡妻的诗篇《保温杯》
橘红韵,情至真,千回万次暖妻唇。暖妻唇,白水入肚馨。杯依旧,总温存,遗我白头品余温。品余温,口口润诗魂!朝朝吻,夜夜亲。伴我吟哦不见人。不见人,杯杯养泪痕!
杯是寻常保温杯,情是生死不了情。杯保温,水保温,阴阳难隔情保温。睹物思人,细节寓情,读来泪奔。
人有梦想永不老。梦想是人生旅途的路标和原动力。我们梦想在胸,歧路岔道旁就不会迷茫,蝶舞花香处就不会旁骛,逆境中信念就不会动摇。 中国梦是中国前进的旗帜。 全国人民的梦想汇成的中国梦,象长江黄河,不管遇到多少巨石险滩,都是高歌向前奔流到海。我们都是万里江河的一滴水,只有与长江黄河浪涛同起伏,个人的梦想才能有冲天的高度和万里的宽度。吴校长的诗集《入梦集》 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标高,让我们和他一样追梦逐梦,不到圆梦不罢休。
注:吴光权先生:著名语文教育家,诗人。1985-1990年任贵州省铜仁一中(民国时期国立三中)校长、贵州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铜仁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733
评论列表(5条)
欣赏好友佳作,感谢友精彩分享!祝友写博愉快!
@邯郸李海根:多谢朋友光临鼓励!愿意和您多交流。
优秀的诗词作品都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所以打动人心[赞]
@绿梦儿(蘭馨):是的是的。多谢朋友赏读并留玉!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新周愉快[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