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艺术系,创立于1962年。艺术系分设舞蹈、声乐、器乐3个专业班和一个舞台专业小组。该系当时名扬海内外,有着“小东方”的美誉。
华大艺术系1962级是华大艺术系唯一的一届, 80多名从印尼、缅甸、越南、泰国、菲律宾、柬埔寨、日本等国归来的华侨青年,是华大艺术系创办迄今的“独生子女”。
他们历经沧桑,和共和国一起成长,展现了华侨大学艺术系学生团结奋斗、拼搏进取、敬业奉献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魂魄。
情深意切忆芳华
李承建先生是我多年的老同事,我和他同是印尼归侨,1985年,激情满怀的我们来到了当时叫做深圳经济特区的边陲小镇并几乎同时调进深圳的文化部门。
他出生于印尼雅加达,1959年回国,和在万隆出生的太太丘紫薇女士同是华侨大学艺术系1962级的毕业生。
多年来,我始终认为华大艺术系同全国的艺术院校的区别,仅是学生的来源不同而已。华大艺术系的生源全部是怀着满腔热血一心报效祖国的归侨青年,仅此而已。
前些天的一次聚会中,我和承建恰在一桌,交谈中谈起了他的母校华大艺术系。至此, 我才惊异地发现,他所在的华大艺术系1962级原来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特殊集体 ——这个集体竟然是华大艺术系唯一的一届,既无师兄师姐,也无师弟师妹,是华大艺术系创办迄今的“独生子”。
这个集体,是曾为国家接待外宾演出,被安排与多个外国艺术团体交流,其出演的节目可与当时的东方歌舞团相媲美,素有“小东方”的美誉的一个集体、还是个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称为文化沙漠的香港的文化艺术领域搞得红红火火的一个集体……
望着对当年激情燃烧岁月无限感慨的李承建先生,我对华大艺术系1962级这个集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几天后,我来到益田花园李承建的家,倾听承建伉俪深情讲述那艰苦岁月难忘的往事。
从文工团到歌舞班
华侨大学艺术系的成立是和当时的国际形势、侨务工作及廖承志的外交策略紧紧相连的。
1958年台湾海峡8·23炮战后,中侨委抽调北京、广州、集美三所华侨补校的业余宣传队,组成中央侨委、全国侨联福建前线慰问团演出队,到福建前线慰问指战员。这个演出队,就是华大艺术系的前身。
在此基础上,1960年3月,由于侨务工作及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中侨委再次从北京、广州、集美等地华侨补校中,抽调文娱骨干,经过考核,组成了中侨委文工团筹备处。
李承建回国后就读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简称华侨补校),他自小爱好音乐,会拉小提琴,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工团其中的一员。
廖公的最终目标,其实是准备成立下设歌舞团、话剧团、管弦樂團的華僑艺术剧院,以培养华侨文艺骨干,协助侨务政策的宣传和推行。
谁知生不逢时,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根据周总理对当时天灾人祸造成的经济困难现状,县以下的文工团一律解散的指示,刚集中仅七个月的中侨委文工团,面临着解散的命运。
为了不增加国家负担同时又能保留文工团,几经周折,中侨委文工团易名北京华侨补习学校歌舞班,并由北京华侨补校刘采石副校长带队,中侨委文化科科长协同,全班同学集体下放到远离北京的西南边陲 —— 云南省元江县甘庄壩华侨农场,边劳动边学习。
风华正茂的李承建与他的归侨同学们于是开始了一年零两个月在农场的艰苦但快乐的美好岁月。
那天,时过境迁的他无限感慨地对我说:“其实,我们是全国的第一批知青啊!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很快乐,一点都不觉得苦。”
从歌舞班到华大艺术系
劳动锻炼的生活是艰苦的,曾经五谷不分的华侨同学们,如今必须要靠自己的双手求得自给自足,必须开荒造田、必须学会犁田播种、上山砍柴、养猪种菜、烧水做饭……李承建忘不了那时他拣牛粪时的情景,也忘不了第一次用粪便为菜田施肥的滋味……
他们清晨六时起床,两小时的基本功训练过后,就开始各种体力劳动,晚上安排政治学习、小组讨论、自由阅读等。真正过着边劳动边学习的生活。
1960年, 华侨大学创建,校总部座落于福建省泉州市,国家领导人廖承志亲任首任校长。
歌舞班同学的前途和命运始终牵动着中侨委和廖公的心。1962年5月,中侨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方方主持召开歌舞班师生座谈会,百忙中的廖公也赶来参加。正是在此次座谈会上,廖公以华大校长名义宣布,华侨大学成立艺术系,歌舞班同学全部直升艺术系,刘采石为艺术系主任。考虑到首都北京多有国际上有名的艺术团体来演出,为更有利学习,系址就设在北京,由中侨委二司领导。
1963年2月11日,公务繁忙的廖公偕同庄明理等中侨委领导,专程出席只有八十多名学生的华大艺术系开学典礼。他在典礼上明确指出,华大艺术系的服务对象是国内外的华侨和侨眷,要面向东南亚。廖公要求艺术系的同学们学好艺术、学好外语,做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将来要到东南亚“下蛋”。
从此,艺术系1962级在北京开始了正规的学习和严格的训练。艺术系的创办倾注了中侨委主任也就是华侨大学首任校长廖承志的一番心血,他为艺术系配备尽可能好的师资和设施;艺术系的导师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校、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歌剧舞剧院、东方歌舞团、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等著名高校和艺术团体。
除了严格的专业训练,他们还获得了充分的艺术实践机会:每年,他们除了要为华侨、侨眷演出外,还要为全国政协、中联部及外事办等部门招待外宾演出。遇有外国艺术团体到北京演出或文化交流,文化部也会安排艺术系1962级和东方歌舞团负责交流与互相学习。
将艺术系建设成为“第二个东方歌舞团”,是当年廖公筹办华大艺术系的初衷。因此,华大艺术系1962级完全按照文工团的模式建制,设有舞蹈班、声乐班、器乐班和舞美班。
这批满怀爱国热忱,从印尼、缅甸、越南、泰国、菲律宾、柬埔寨、日本等国归来的华侨青年,排练出了许多色彩缤纷、风格各异、充满东南亚风情的节目。如锡兰罐舞、巴基斯坦脚铃舞、印尼伞舞、老挝民歌小合唱等,深受欢迎。用印尼打击乐昂格龙来演奏中国民歌,华大艺术系是首创。婀娜多姿的缅甸舞蹈《曼德勒之夜》、印尼民歌小合唱是艺术系的拿手节目,印度拍球舞则是他们的保留节目之一,与东方歌舞团相比毫不逊色,故有“小东方”的美称。
再次下放劳动
原本,李承建以为自己会在华大艺术系顺利学习至毕业,并成为“小东方”歌舞团的一员。然而一场“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廖公创办华侨艺术剧院的宏愿也成了泡影。前途茫茫,1967年,他们被迫中断了学习生活,留校闹革命。1969年,艺术系同学再次分两批被下放到福建和海南岛的农场,重新过着脸朝土地背朝天的生活。
同学们把艺术表演工作者的宝贵青春和短暂的舞台演出生命,奉献给了农村,也献给了祖国。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他们终于结束了农场的生活,各奔前程。
他们有的留在国内,有的去了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在各地的文化、艺术、贸易、旅游、保险等行业做出斐然的成绩。尤其是在香港,华大艺术系1962级贡献卓越——他们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香港辛勤耕耘,悉心育苗,在这片文化沙漠上浇灌出一片文化艺术的绿洲。
艺术之花绽放香江
70年代,当香港还被人称为文化沙漠的时候,在香港的华大艺术系1962级同学,辛勤耕耘、悉心育苗,在艺林的苗圃中尽心尽力,竭尽所能,为香港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祖籍广东梅县,出生于印尼的钟浩,1960年怀抱爱国热忱从印尼归国。在印尼上学时就喜欢跳舞的他,很快就成了华大艺术系1962级的一员。1972年,他离开大陆去香港,在香港娱乐圈,钟浩有着辉煌的功绩。
1972年,他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台(TVB)工作,任舞蹈组主任,此外,他还兼顾TVB艺员训练班的身段、形体训练。在他执掌演艺训练班长达26年中,培训过26届学员,香港娱乐圈鼎盛时期几乎所有演艺明星皆出自其门下,周润发、刘德华、黄日华、梁朝伟、刘嘉玲、郭富城、古天乐等明星都是他的学生,他被堪称为当之无愧的“明星教父”。
郑书正,1942年出生在印尼,1957年毅然离开父母,投入祖国怀抱,成为华侨大学艺术系1962级的一员。七十年代,他来到香港。先以教舞为生,之后考入香港政府舞蹈团。在华大50周年校庆的校友晚会上,他和他的学生带来的唐朝胡旋舞,惊艳全场!这位华大艺术系1962级的毕业生,用舞蹈演绎着生命的精彩。
吴健鸿是柬埔寨华侨。1957年,他回到祖国,进入广州华侨补校学习,1970年和同是华大艺术系1962级的太太刘素琴定居香港。
到了香港的吴健鸿转行做出版业。2002年华大艺术系1962级庆祝成立40周年时,曾编辑主编出版一本名为《足迹》的专辑,用近三百幅图片和大量的文字,真实记录了从1958年中央侨委全国侨联福建前线慰问团的组成,至中侨委文工团筹备处、北京华侨补校歌舞班下放云南甘庄坝华侨农场劳动、北京华侨大学艺术系正式成立,直到“文化大革命”华大艺术系1962级的足迹。
太太刘素琴到香港后,先后服务于丽的电视、亚洲电视及无线电视,近二十年来任电视台、艺员训练学院舞蹈导师、编导之职,在电视台、社团及学校推展东方舞蹈艺术,赢得极大欣赏与赞许。
林彩兰开办舞蹈学校,桃李满门,并与同学蓝玲莹、李尧兴、李志扬等组织香港东方舞蹈团。
许仕金活跃于香港侨界文艺团体,为多个侨团的舞蹈导师和顾问,深得众人推崇和爱戴。
陈静德、叶秀芳从事声乐教学多年,诸多明星艺人相继登门拜师学艺。
郭虹曾多次举办个人演唱会,在香港及印尼、缅甸、新加坡等地赢得声誉。她同时创办郭虹艺术学院,在钢琴教学上再攀新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大艺术系1962级对香港的文化建设贡献巨大,功不可没。
留在国内的同学,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田忠先曾出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领事,回国后当选深圳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
游国屏曾为广州市歌舞团副团长,率团到多个国家或地区演出;
黄秀芬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高级舞蹈教师;
戴英杰曾任海南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而李承建丘紫薇伉俪,八十年代来到深圳,成为深圳城市的第一代建设者,各自在深圳的文化战线和教育战线施展拳脚,贡献力量。
半个世纪过去,当年的同学少年,已是白发皓首。从归国到华大,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华大艺术系1962级人生中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
如今,依然生气勃勃的他们,仍然在发挥余热之余,常聚首,诉衷肠,重温那激情岁月的青春美好时光。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6542
评论列表(6条)
好文章,读得我!津津有味。
@2272 张英辅:谢谢老师。
珍贵的史料!明珠不掩,终有大器![赞][赞][赞]
@柳絮晗烟:谢谢老师光临鼓励。
精彩的叙述,珍贵的史料。
@川明:谢谢老师光临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