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级“粉丝”方亨禄
我的超级“粉丝”方亨禄
“粉丝”是舶来语,且是21世纪才开始在网络上流行,听说是“追捧者”的意思,我的外语水平很低,没能力去考证,又急于赶时髦,就拿过来先用了,如有不妥,恳请方家随时指正。
大凡有“粉丝”者,其人一般都是什么什么“星”,才有人追捧,而我至今都没有熬成什么“星”,追捧者自然全无,此生唯一感觉被人追捧,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
我读初中是在上世纪70年代,那时学生中被人追捧者,首先是“第一世界”(同学中有“三个世界”的划分:父母当官的,家里有钱的,衣着光鲜的,敢于在女同学身边转圈圈的,是“第一世界”;家境较好的,手里有几毛钱,肚子饿了能够随时买个把包子馒头加餐的,不为生计所迫的,属于“第二世界”;衣服补丁加补丁,经常饥肠辘辘的,斯为“第三世界”。)我中学五年,没有一件衣服没补过,饿得像根芦苇,因此长期处在“第三世界”,没资格跻身“第一世界”,身边自然缺少可供吆五喝六的人。其次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有造反精神的,在斗某老师的时候能够带头呼喊革命口号:“某某某不投降,就叫他灭亡!!”“打倒某某某!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喊得慷慨激昂,下面一呼百应。这样的人在“文革”中被称为“小将”,身边不乏追捧的人。而我除了胆小,不敢抛头露面外,更要命的是长期沉湎于“封、资、修黑货”(“文革”中对古典文学、外国文学、苏俄文学的蔑称),被指导员(相当于今天的年级组长)列为思想复杂、中毒较深的危险学生之一,入团屡屡受挫。好在能写会画,学校出大批判专栏时还能够“废物利用”,因而得以侥幸升入高中,想有人追捧自然是不切实际了。再次是出身农村膀大腰圆力大无穷的同学,干活是一把好手,什么脏活重活苦活累活,哪里有活哪有我。那时不以学习好坏论英雄,却以劳动力大小论英雄,这类同学一般都根正苗红,且为人淳朴,是老师真正喜爱,同学由衷钦佩的人。而我那时虽然海拔尚可,却手无缚鸡之力,想靠劳动去赢得追捧自然也是痴人说梦。
正当我暗自神伤的时候,方亨禄同学从一连四排调到我所在的三连三排(前面说过,年级叫连,班级叫排),此兄来时,穿一身洗得发白的仿军装,个子很高,大约170CM以上,面黄肌瘦,浓眉大眼,颧骨很突出,嘴很宽大,嗓门也很大。一看就属于“第三世界”。班主任安排他坐在我的后排,他从我身边过时,两条长腿明显高过我的书桌。此兄一来到我们班,就立刻打破了我没人追捧的零的记录:
那是在一节语文课上,陈昭朴老师带领大家学《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内容是批林的,文章前面有一段导语很有文采,陈老师声情并茂地念道:
……无独有偶,《水浒》上有一个山贼李鬼,冒充黑旋风李逵,在山中剪径,却不料撞上了真正的李逵,李逵火冒三丈,厉声喝道:“你这厮是什么鸟人?”……
鸟字本应读diǎo,是骂人的话,但是陈老师读成了飞鸟的鸟。我们的理解能力有限,以为就是把人看成鸟。下课后,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鸟头人身穿中山装的怪物,方亨禄一看,十分兴奋,对着黑板上的“鸟人”大喊:“你这厮是什么鸟人?哈哈哈哈哈……”既而全班同学都注意到了:原来鸟人就是这个样子啊,哈哈哈哈……。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某周末,我回家,看见母亲正在劝阻一位木匠,原来是木匠的妹妹被夫家虐待,木匠怒不可遏,要去教训那位混帐妹夫。母亲劝他息怒,去打架会吃亏,你一个人,人家有好几弟兄。木匠怒道,我才不怕他家麻雀崽一样的几弟兄,竟不顾劝阻去了。不多久,就听见远处传来鬼哭狼嚎声,后来知道,那几弟兄被木匠狠狠修理了一顿。我始悟“麻雀崽一样的几弟兄”的含义,即人数虽多,没有什么战斗力之谓也。回到学校,方亨禄来问我回家有没有看到听到什么新鲜事,我把此事向他描绘了一番,他一副乐翻天的样子:“哈哈哈哈哈,麻雀崽们几弟兄!哈哈哈哈哈,麻雀崽们几弟兄!”竟在床上打起滚来。此后不知又过了多少天,有同学饿极了,上房顶掏鸟窝,结果鸟蛋没掏着,掏到一窝刚孵化的小麻雀,毛茸茸的,眼睛都还没睁开呢。该同学一怒之下,将整个鸟窝从房顶上扔下来,一窝小麻雀顿时死于非命。此情此景正好被方亨禄看见,当即兴奋得大叫:“妈X啊,麻雀崽们几弟兄遭了!快来看啊——麻雀崽们几弟兄遭了!哈哈哈哈哈……”
有一次上音乐课,老师教唱歌曲《大寨亚克西》,是一首新疆风格的歌曲。歌词是:
我参观大寨回家乡哎,说不完的高兴话心里装哎。
我到了这个样的好地方哎,怎么能叫我不歌唱哎?
亚克西亚克西!亚克西亚克西!亚克西!亚克西!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哎——
大寨真是亚克西!
老师解释:亚克西就是好的意思。我们都觉得很新鲜。当大家一齐唱亚克西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搞恶作剧的欲望,嘟咙了一声:“架过去!”方亨禄就坐在我的后面,忘情地唱着,听我唱“架过去!”顿时乐不可支,马上改口唱——
架过去架过去!架过去架过去!架过去!架过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哎——
大寨真是架过去!
他一边唱还一边两手比画,模仿老师打拍子。老师当场表扬他唱出了感情,全班同学都看着他笑,他这才露出几分羞涩。
方亨禄和我同学仅一年,但是他对我的无条件追捧,成了我在那段灰暗岁月里少有的快乐的记忆。如果说我也有“粉丝”的话,那就是他——我的初中同学方亨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564
评论列表(6条)
多谢卯酉河网站给我们开辟一片新天地!多谢晓舟同志的玉成、指引!
@情满乌江:欢迎乌江老师。
开博客,盼兴旺,志趣高雅第一桩。欢迎博友常来往, 批评指正较短长。一个篱笆三个桩,博友情谊永不忘。
哈哈,七十年代我在中学当团委书记,那个乱哄哄的时期令人无语。你的文章把我带回到几十年前,恍如隔日啊!杨老师写的人物方同学,个性鲜明,读来印象深刻。
@李宗宾19481957:多谢朋友赏读留玉!方亨禄最近三十年一直在广东福建打工,怕雇主嫌他老,特意把白发染黑了,冒充才50岁,某雇主查看他的身份证后,觉得他可怜,让他干轻活——守果园。可怜!
师友笔下的粉丝很有个性啊!那是令人难忘的学生时代?好奇、顽皮、活泼……成为了今天流畅笔下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