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途经杨家埠镇弁南某村,看到一户人家大门口的小櫈上坐着两个阿姨,正在剥棉兜。此时此刻,一种好奇心驱使我凑上前去与之攀谈。
我问:阿姨,你们家现在还有桑园地用来养蚕?她俩笑了,好多、好多年已经没有养过蚕了。“这两斤蚕茧,是表妹子闲着无事,养着玩玩,竟然做了那么多的茧。是亲戚家她们送给我的。剥剥棉兜,准备给孙子做条小棉袄。”其中一个阿姨说。
我看着她俩剥棉兜娴熟的样子,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起码50多年前母亲与婶婶,坐在自家房檐下剥棉兜的场景。作为鱼米、丝绸之乡的湖州,那时,60~70年代(集体的生产队),直至1978年以后将田地分配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养蚕的习惯。大户人家一般养一张半蚕种,小户人家也得养半张左右的蚕种。因为,那年那月,经济来源比较缺乏。所以,不管是春蚕,还是秋蚕,收获的白花花的蚕茧,都要卖到公社设置的茧站里。仅仅将烂肚的,出现黄斑的次品的茧子,才留下来给自己剥棉兜,还能为家人做棉袄,蚕丝被等。
那时,养一张蚕种,堪比养个孩儿一样的精心呵护。起早贪黑,深更半夜还得起来给蚕宝宝喂桑叶。至于剥棉兜,那时候,我年龄尚小,不知道怎么个过程。只看到母亲像煮粽子一样,放在一个大铁锅里煮熟,然后,盛出来,放在木桶的凉水里,并纯手工开始剥棉兜了。整个过程是将茧子煮熟、泡水、开剥、去除蚕蛹,层层套在手上。最后,将棉兜晾晒干;剥好的棉兜,就是蚕丝被和蚕丝棉袄的最完美、最佳的原材料了。类似这样的体验,现阶段已经很少看到过了。
今天,经多方打听,据说附近还真有个钱山漾文化博物馆,用“浴蚕选种_捉绩分箔_采集上簇_下簇择茧_煮茧制兜_拉丝翻被_蚕茧缫丝_引丝绣花_绫绢书画”等几道工艺(现场演译),活生生的把蚕宝宝的一生展现出来呢。亲爱的朋友,你若像我一样,喜欢探个究竟,约上三、五知己,或携带小孩儿,抽空可以到现场去观瞻,也许长的知识和见识。钱山漾文化博物馆,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紫金桥村勤丰南路166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4649
评论列表(9条)
仔爷请注意了:编辑修改调整过的地方,你得认真看,以后发文得自已弄好。
1、文字应让人看得懂。比如,剥棉兜只是方言土语,把蚕茧在开水里烫,捞出来抽丝的过程,书面语可能应叫缫丝吧。
2、文首列一张最能代表文意的图片,这是卯酉河博客风格,必须遵守。
3、图片的左右尺寸必须一致,不能有大有小。
4、文尾“亲爱的朋友——”这类废话以后不要再写了。
衷心感谢晓舟老师的厚爱与赐教。以后一定按照贵博(刊)规范努力去做。由于本人文化浅薄,不当之处敬请谅解~并问好各位诗朋文友!
看到你写的养蚕,让我想起小时候我爷爷家也养过蚕。不过那只是给我们孩子养着玩的。我奶奶工作的地方有一棵桑树,我和我小叔有空就去摘点桑叶,看着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到了白白胖胖的时候,它就开始找地方作茧。
一件美丽的丝绸衣服,其中凝聚了蚕农和丝织工人的多少心血啊!
《目睹剥棉兜——缫丝》
原来是这样,第一次看到。挺好玩的![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老手艺,如今很难看到了!
神奇!一只小虫造出那么大一张丝网。
小时候好玩,养过蚕,但只玩到结茧,因为不会缫丝,母亲也不会。看到了手工缫丝的过程,可惜已经不是玩养蚕的年龄了。[微笑][微笑][微笑]
原来人工缫丝就是这样的,在苏州丝绸厂看过缫丝,但是用机器,不是人工。保留的人工缫丝工具只是让观众参观。蚕宝宝好可爱。[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