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的华丽转身

aa978d11ecb284cc4b22f7ff2f1beec7_001b-hqackac6032824

看到博友紫潭写的《烤红薯》,让我想起济南的烤地瓜。济南人称呼红薯为地瓜。

我记得在六七十年代,济南马路边上立着很多白色的类似大油桶的地瓜炉子。上面有一个不大的圆口,一般有一个盖子盖着,或者放一个铝盆。盖子(铝盆)上有一床小棉被。里面贴着墙皮有几层钉子。下面是烧的炭火。旁边放着一个装着洗干净的生地瓜的箱子,里面还有很多艾斯形状的钩子,还有一杆不大的称,讲究的上面还盖着一块白布。还有一个装着煤炭的盒子。那时候我跟着我爷爷,住在二大马路纬一路的省工会宿舍大院里,从窗户里就能看到马路对面的那个地瓜炉子。出门不远一拐弯也树立着一个地瓜炉子。

当马路上赶着上班的自行车大军过去以后,空气里就慢慢开始弥漫出一股甜甜的香气。从地瓜炉子上面的盖子缝子里冒出一股股白气,地瓜炉子的主人就打开盖子,随着打开的盖子,一股香甜的白色气体就喷薄而出,冲击着路人的鼻孔,常常看到一些行人使劲大口的呼吸,好像要把这香气吞进去,哄一哄搅动肚子里肠胃的馋虫子。香气飘到靠近马路的大院里,就有孩子拖着爷爷奶奶顺着香气走到地瓜炉子前。地瓜炉子的主人用长钩子,从炉子里面勾出被艾斯勾挂着的地瓜,主人用带着手套的手捏捏,转换一个方向重新把地瓜送进炉子里面,挂在炉子墙壁上的钉子上。第一批地瓜还没有烤好,就有等着的孩子。骑着自行车下班回家的妈妈们,有时也会在离家最近的地瓜炉子前买一个烤地瓜,作为礼品带回去给扑进怀里的孩子们。

守在地瓜炉子旁的一般都是五六十岁的大爷,很少有老太太,见不到年轻人。那时候年轻人都有单位上班。烤地瓜有红心的,也有白心的。有大的,也有小的。当一次出炉烤好的地瓜多时,就放在盖在炉口上的盆子里。炉子里的热气保持着盆子里烤好地瓜的温度。当手里攥着一毛钱的小朋友走过来,地瓜炉子的主人就会问;来个糖心的,还是栗子心的。当你看到金黄色的油从地瓜皮的缝隙里流出来,那个诱人的色彩,就让你恨不得马上用舌头去舔一舔。还有一种栗子心的,外表不是非常诱人,但内心甘绵,咬一口,就能掉下粉。在嘴里慢慢的咀嚼,有一股清香慢慢的充盈着口腔,在唇齿间回荡。但不能吃的太快,还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免得被呛着,噎着。虽然甜度不如糖心的,但实惠,那时候很受家长的欢迎。小个的几分钱,一般就是给一二个孩子解馋,大的也不到二毛钱,是拿回家兄弟姐妹几个人分而食之。

从九十年代开始,守着地瓜炉子的大都换成了年轻人,被砸烂铁饭碗的年轻人,从工厂走到马路边的地瓜炉子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马路上小汽车多了起来,地瓜炉子越来越少。原来放置地瓜炉子的地方大多成了汽车的休息室。创建文明城市以后,地瓜炉子彻底从马路边消失了。随着家用电器的出现,烤地瓜也进入了烤箱,炸锅。烤地瓜从豪宅里走一圈,身价也随着飙升。虽然味道远不如当年的地瓜炉子烤出来的香甜,但也与能贵族食品媲美。就连名字也从地瓜改称;蜜薯。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4005

(130)
上一篇 2023年5月29日 下午6:56
下一篇 2023年5月29日 下午8:56

相关推荐

  • 心外没有别人,都是我自己

    前天早晨,吃过早饭准备出门,打开抖音,迎面跳出一位长相美丽、性感的年轻女子,问候:打开见到我就是有缘,我一定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是不是想我了? 我猛然一惊:表面上看我与这个女子素不相识,她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做什么事情,我一概不知,但她正是我内心的示现,我打开手机跳出这个人,说明我心中就有这个念头,不管这个念头曾经多么的微小,哪怕只是一闪而过。我眼中的我不…

    2023年3月31日
    545100
  • 线上考试(韩暄微小说)

    – 2022年11月24日,野驴坡煤矿在办公楼7楼大会议室,组织煤矿特殊工种安全业务知识抽考活动。参加考试的安检工、瓦检工、电钳工、放炮工、绞车司机共65人,考试首次采取线上自学微信抽考的方式进行。 由于这次考试组织得力、领导重视、参加考试的职工都是超水平发挥,考试过关率达到96.92%,成绩在80分以上63人,90分以上47人,95分以上13人…

    2022年11月27日
    58160
  • 当个好医生很累

    – 自上周三拔牙以来,连着几天忍受着牙疼的困扰,那疼痛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搅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按理说牙齿拔完了就好了,怎么还会这么疼呢?微信问了牙医的助理,说因为植入牙骨粉,头几天会有排异反应。通常得三五天才会缓解,严重的七到十天。好吧,只有慢慢地等待恢复。人身上不能有一丁点儿不舒服,否则情绪就会低落。 顶着一顶专家头衔,自有一大把崇拜者。尽管…

    2天前
    957301
  • 漫谈职场:自控因素与非自控因素

                                在各种职场上拼搏,没人不希望自己能不断得到提拔、晋级。因为提拔、晋级,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关增加收入,更体现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 希望能否变成现实,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自…

    2022年8月20日
    1.1K170
  • 忍冬艳蔷薇

    |人在花中走,能活九十九”有道理吗?自古以来人们都爱赏花,把赏花看作一条养生之道。花卉不仅能怡情养性,还有很多养生功效。花可开颜,花能解语,花可治病。凡花多入药,如杏花美容,荷花消暑,菊花疏风,桂花止咳,丁香花理气,豆蔻花和中,茉莉花爽神,水仙花除热,金银花解毒,牡丹花活血,杜鹃花平喘,木兰花通窍,腊梅花生津,合欢花舒郁等;花能健身。花还能食用或它用,如传统…

    2023年6月22日
    2963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1条)

  • 阿诚56027
    阿诚56027 2023年5月29日 下午7:37

    首席欣赏:红薯,济南人称地瓜,苏北人称山芋。想那六十年代,吃上一个红薯,就是口福了。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5月30日 下午8:00

      @阿诚56027当年老百姓有句话;地瓜干子是主粮。
      有些事情真是不可思议,从主粮到点心,是它的本质变了,还是人的味觉变了?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3年5月29日 下午9:10

    地瓜变成了蜜薯,身价大增,我们这里烤蜜薯10元一斤。下乡时地瓜是我们的主食。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5月30日 下午8:06

      @豫莲芳草我记得七十年代地瓜是4分钱一斤,现在涨了一百多倍。以前的主粮,现在的点心。
      虽然现在食品及关乎民生的东西都在涨,涨,涨。但超过百倍的也属于先锋队了。是不是这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呢?

  • 惑矣
    惑矣 2023年5月29日 下午9:41

    现在烤红薯贵的惊人。街上看不见原来那么多烤炉了,因为人们都不轻易吃了。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5月30日 下午8:09

      @惑矣我知道地瓜产量高,但需要劳动作业多。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很多地方都不种了。是不是这也是;物以稀为贵。

  • 梅岭闲人
    梅岭闲人 2023年5月29日 下午9:48

    以物件记叙一段历史,写的情感动人!好文!问好!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5月30日 下午8:15

      @梅岭闲人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特定的饮食文化。
      现在马路边的地瓜炉子,报纸摊都没有了。马路上却爬满了小汽车,就如同一个漂亮的姑娘,满头虱子臭虫乱跑,看的人心里厌恶。

  • 锦瑟黎燕
    锦瑟黎燕 2023年5月30日 上午7:35

    地瓜啊,无论是蒸,还是烤,我都爱吃。现在每天早饭,蒸地瓜,不可或缺。灵动抒写,情景交融,直入人心。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5月30日 下午8:18

      @锦瑟黎燕地瓜是健康食品,据说能预防三高,癌症。以前人们很少有三高癌症,是不是有地瓜的功劳呢?

  • 仔仔爷爷
    朝山暮寺55 2023年5月30日 下午7:35

    红薯,虽是粗粮,但对人的健康有利!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3年5月31日 上午8:14

    的确,现在的烤红薯也要好几块钱一个了!这对农民来说应该也算是好事吧。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5月31日 上午10:07

      @难诉相思这个问题就复杂了。种地瓜人工劳动多,现在农村劳动力奇缺,种地瓜的大都是偏僻山区,地无法连成片,交通又不方便。农民出售的价钱很低,钱大部分存在于流通领域。种地瓜的人根本无法获利。
      现在最苦的是农民,年年助农资金没有少拿,可根本问题解决不了。给钱,真不如给提供免费种子,免费化肥,帮助农民制造农家肥。科技下乡扶持农业生产,生物灭虫,合理轮种,涵养土地。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3年5月31日 上午8:53

    闻到烤红薯香了。当年做过一次社会调查,发现最初的万元户,有很多是卖烤红薯发家的。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5月31日 上午10:13

      @四格格当时做小买卖的确实产生了很多万元户。烤地瓜,修鞋,卖茶鸡蛋都出现一些万元户。随着国有资产的重新分配,加上走私,倒爷,炒股,炒房,这些万元户也就小巫见大巫,只能保持温饱而已。但比那些靠出卖劳动力,劳动技术的人还是好一些。

  • 菲菲娜妮
    菲菲娜妮 2023年6月1日 上午9:16

    欣赏老师撰文[赞]新旧时代对比烤地瓜[喝彩]俺老家山东,因盐碱地得益改良产棉区,不产小麦产地瓜,怀念烤地瓜、蒸地瓜连带地瓜秧子当柴烧[咧嘴笑]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6月1日 下午7:01

      @菲菲娜妮地瓜秧子当柴烧多可惜,我老家都是晒干,磨成粉,兑着地瓜干煮了喂猪。前几年地瓜叶做的菜成了酒席上的新宠。
      你老家是菏泽地区还是惠民地区,菏泽现在成了牡丹之乡,惠民成了冬枣基地。
      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 菲菲娜妮
      菲菲娜妮 2023年6月1日 下午7:33

      @地质之花是的,地瓜嫩苗成了餐桌上的新宠[微笑]回老师话,俺老家德州产棉区,回家看看大变样了呢[微笑]

  • 清心
    清心 2023年9月4日 下午7:30

    华丽转身,形容地瓜变蜜薯,在合适不过了。前几天给朋友帮忙采摘了许多地瓜叶,我如获至宝,因为自家种不打药,可以放心吃。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9月4日 下午7:42

      @清心有些事情真说不清楚。以前是为了不吃地瓜而努力,现在是为了能吃地瓜而奋斗。
      地瓜叶以前是喂猪的东西,现在成了高级餐馆的用料。
      我看,物以稀为贵,再好的东西多了,也不受待见。就像我,从小在新疆,天天吃馒头,硬是吃够了。喜欢地瓜,窝窝头,大米饭。以前在单位吃食堂,每个月剩下的都是细粮票。很多同事都记得小时候一年难吃几次馒头,他们就希望天天能吃到大白馒头。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