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大姐说,曾经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被堂姐卖掉了。
心中不禁伤感,父亲生前曾有心意把老房子买回来。但是他去世三年,我们也没精力和能力去完成他这一遗愿。这个老房子是我曾祖父在1947年从双辽迁到辽河南岸梨树时置办的家业。老房子是祖宅,在我们住了30多年后,伯父和叔父因为在村子里其他地方置办了房场,都陆续搬了出去,只有我家还在老宅,在我出生后老宅已经有些破败不堪: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每到春天时母亲都要上房顶抹房子,防止在雨季漏雨,用土坯来打墙。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春秋刮大风,房子窗户上的塑料布被风吹的吱吱响,在晚上根本无法入眠,总感觉有人在外面敲打窗户,在父母和姐姐外出时,只剩下我和弟弟在家里感到非常害怕。
在上小学时,我每次从学校回来,看到家里低矮的土平房,看到遍布窟窿的塑料布,心里就不是滋味。有时就在晚上做梦,一定要盖个漂亮安全的大房子。
1986年初夏,父母亲在准备了四、五年以后,对老房子进行翻盖,由原来的两间半土平房改建为四间半砖瓦房。为了盖房子,父母亲几乎动用了所有的资源和人脉:父亲从时任县委书记的同学那提到批条,批来松木、大石头;用上下班间隙来捡小石块;母亲省吃俭用,用省下的钱来买红砖;家里所有的亲属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几个姑父既出钱,又出力,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把房子建设期间,二爷晚上来打更,以防建筑材料丢失。土房推倒后,不到三天,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便拔地而起,了却了父母和我们的心愿。
在新房子建好之后,又赶上了东辽河发大水,因为新房子地势高。屯中的亲友和乡亲都纷纷带着东西转移到我们家,一直到洪水泛滥,家里成为孤岛。在当洪水从低处漫延到新建的房子地基边沿的时候,洪水就退了。新房子在洪水中安然无恙,度过了危机。从1986年到1998年,父母亲和我们在这个新房子里生活了12年。在这里我度过了初中、高中、大学时代、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时期。1998年夏天,父亲决定把全家搬迁到县城,遂把这个已经变成老房子的新房子卖给了堂姐。直到堂姐把房子再次转卖,这中间又经历了25年。实际上这个老房子已经有了37年的寿命。
在父亲生前身体尚好的时候,每次我带他回乡,都要到堂姐处看看老房子。对这个他曾经付出心血和梦想的老房子,一直非常牵挂。曾对我说想把老房子从堂姐手里再买回来。当时我未置可否。因为我们都不在农村,买回来只是为了一个念想,也根本不会有人去住。但是父亲向我说了几次,我这才觉得父亲是想动真的,想要让我们重新找回童年、少年的记忆,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但是当我有了想法时,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直到离世。最后我也没有完成父亲的心愿。
现在房子卖给了别人,不再是我们家族血脉,心中不免伤感。因为只要回老家上坟,我都要回老房子看一看,一是看看堂姐,二是回去找找曾经的回忆。现在老房子换了主人,不再方便回去怀旧了。而且新房主可能也会把这个已经快40年的老房子推倒重建,或是改做其他,老房子和我们的童年、少年时的房子物件,也会荡然无存了。
时代在向前发展,历史在不断更新。但是亲情、乡情,还有对过去的回忆我从来没有忘记。虽然老房子已经成为历史,但那刻在骨子里的情感,并不随物质的消灭而丢失,因为它永远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永远在我们的梦乡重温。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4001
评论列表(6条)
这是一个非常伤感的话题,讨论的是无常,房子是无常的,亲情同样是无常的。
人生抓不住的东西太多了,惆怅一阵,放手吧。
是的,老房子已成为历史,不舍不弃不现实,“但那刻在骨子里的情感,并不随物质的消灭而丢失,因为它永远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永远在我们的梦乡重温”精彩博文[赞][赞][赞]
老房子是缓解乡愁的寄托,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许多珍贵,不断失去;但,我们也会获得意外的美好相遇,这就是悲欣交集的人生吧。
时代变迁 ,沧海桑田轮换,顺其自然吧。
过好当下,珍惜身边所拥有的。留不住的就让它走吧。
曾经留下儿童、少年记忆的老房子被卖掉了,心里的失落、遗憾可以理解。虽然房子易主,那块地永远存在,要让后人记住那块地,记住祖先奋斗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