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耿学

IMG_20230220_090858

前排中间者为耿学

我的爷爷耿学(1916-1997),生于吉林省双辽县兴隆乡。祖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现属青岛市莱西县)。

爷爷高小文化,自幼聪颖过人,喜欢打算盘,思想上积极进步,在少年时代就有报国思想,在东北光复后参加革命,曾担任过四平保卫战担架队长,1948年入党,参加过东北民主联军打法库、新民、彰武的战斗,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支援前线,曾得到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洪学智等首长的表扬。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梨树县靠山乡第一副乡长,勿兰大队大队长,六家子乡乡长(当时为小乡),刘家馆公社饲养场(鸭场)场长,刘家馆公社敬老院院长。曾当选为梨树县劳动模范,梨树县人大代表,梨树县优秀共党员。

爷爷在担任公社领导和大队长期间,主持修公路、架桥梁,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他在1956年主持修建的勿兰大队的一个混凝土桥梁,到现在还在使用。部队野外拉练的坦克经过时,大桥都没有任何异常,稳固结实,70年如一日。

我对爷爷的了解还是从鸭场开始。爷爷1959年在鸭场担任场长,1982年离任,在那工作了23年。爷爷初到鸭场时,一穷二白,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管理。鸭场的工作人员都是公社领导和一些机关单位的子弟,因为在机关没有合适岗位,所以就安排到鸭场过渡。公社党委只要爷爷能平稳把鸭场维持住就算完成任务。实际上鸭场场长的职务更多是一个闲职,不用怎么管理,只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就行。

我爷爷却不这么想,他对全场职工说:党和组织派我到鸭场当场长,就是要切实负起责任,把鸭场的生产经营搞好,让大家有事做,让场子有效益。

爷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爷爷不等不靠,把闲置多年的耕地充分利用起来,把外包给村民的耕地要回来自己种,同时利用场区的房子和空地养牛、养猪、养羊。把属于场子的一块鱼塘进行清淤注水,把从辽河打来野生鱼投放其中饲养。爷爷要求每个人都要责任,不能混日子,而且要有结果,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爷爷利用工作间隙给大家讲他经历的战斗故事,同时讲旧社会对农民的欺压,教育大家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几年的光景,鸭场大变样。房子翻修了,场地宽敞了,粮食丰收了,鱼塘出鱼了,牛羊成群,鸡鸭无数。职工不仅能挣到工资,而且还能拿到奖金,逢年过节,不是分大米,就是分白面,分猪肉,福利待遇连公社领导都羡慕。

最让人感动的是,爷爷在鸭场富了之后,没有忘记当地的农民,还有公社需要支援的落后地区。爷爷每年都会把福利的一部分分给当地的农户,而且在鸭场工作忙时,爷爷还从当地雇佣临时工。当地的大队、小队,需要经济支援和物资帮助,爷爷总是有求必应,尽力帮助,从不推辞。

刘家馆子公社所在地离梨树县城100华里,鸭场离公社30多里,鸭场的位置是刘家馆子公社前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交通工具多数是马车、少部分是客车,所以很多从公社到县城办事的机关干部和老乡,都愿意在鸭场打个尖,住一晚。爷爷总是分文不要热情招待,让大家宾至如归。现如今刘家馆子七十岁以上的很多老人,都还记着耿老爷子的好。

我出生时爷爷正在单位处理工作,公社来人说:耿老爷子,你又添了一个大孙子,爷爷分外高兴,他说我们后继有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父亲在小学当校长,我那时四、五岁光景还没有上学,家里四个孩子,只靠父亲工资来维持生产,非常困难。在父亲放暑假时,父亲就会赶着驴车带我去鸭场,一是看望爷爷,二是想寻求帮助。到了鸭场之后,爷爷就会放下繁忙的工作,牵着我到处去走,我第一次上30多米高的瞭望塔,第一次去看喷洒农药的飞机,都是在鸭场实现的。到了晚上爷爷就搂着我睡觉,给我讲经历的战斗故事,但我听不太懂,更希望他给我讲小话(古代的传统故事),所以爷爷就给我讲牛郎织女、讲孟姜女、讲嫦娥奔月、还讲三国演义、西游记。

记得鸭场的大炕非常长,大约有20米吧,爷爷就睡在炕头。当时还有一个田爷爷,是范家屯糖厂原来的领导,下派到鸭场给爷爷当副手,他们俩工作关系处的非常好,在爷爷忙时,他就来哄我玩,也给我讲故事。大屋子中间有一个大长条桌,每到吃饭时,那些长辈都会给我专门做点好吃的,比如说烙糖饼、包饺子,这些东西在家里根本吃不到。从鸭场离开时,爷爷也会给父亲带上一些东西拿到家,用来接济我们。

IMG_20230220_090850

dav

爷爷因为在鸭场的出色业绩,连续十年被评为梨树县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当选为第8届梨树县人大代表,与当年全国知名的郭大娘(上照片前排左一为爷爷,左三为郭淑珍。郭是党的10大代表,毛主席、周总理接见过12次的全国先进模范人物)一起代表刘家馆子公社出席地区先进人物大会。

1982年,爷爷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因为工作过于操劳,不幸染上白内障,后来转为青光眼,再后来于1984年双目失明。爷爷在失明后回到农村伯父家里,也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同时也不忘关心国家大事,当时我已经长大,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直到大学,爷爷一直关注我成长。每到寒暑假期,我就会来到爷爷身边,给他讲我看到的世界,给他讲我的理想和抱负,而爷爷也总是激励我,一定要戒骄戒躁学有所成。

1997年,爷爷因病离世,享年81岁。爷爷的一生,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为党为民做了很多实事,但是他不计功名,在晚年时从不向外人提起,也没有向党和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爷爷虽然离世已20多年,但他坚定执着的信念,为党为民做实事的作风,永远激励我前进。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3858

(4)
上一篇 2023年5月28日 下午4:40
下一篇 2023年5月28日 下午7:27

相关推荐

  • 生活需要笑

      生活需要笑   (一) 一笑值千金,万事笑为先。 生活需要笑,笑才有味道。 人生才美好,世界笑中造。 (二) 笑有大章法,儿童嬉闹笑, 青年放声笑,中年智慧笑, 老年开怀笑,一生一世笑。 (三) 一笑值千金,千金难买笑。 笑是大元素,洁身自爱好。 开怀情趣高,博爱雅致到。 (四) 笑面人生好,微笑对世界。 谈笑话古今,调笑乾坤小。 敢…

    2023年3月19日
    2.7K230
  • 画境

    如果要写风 就不能只写风力 还要写出树梢摆动的弯度 写出树叶婆娑的声音 写出树叶的挣扎和飞舞 还有它飘零的去向 如果画一个人 就不能只画他的模样 还要画出他微笑的面庞 画出他变动着的姿态 画出他挺拔屹立的脊梁 还有他结实的胸膛 ​暴雨天,铁棍小吃当中饭;小步大公园,荷花绽妍人稀少!走到屋里厢,袜子汤汤滴。 ​“下大雨还出去玩啊?” ​“嗯!走一圈回来。” ​…

    2023年6月19日
    41690
  • 留住乡愁

    年近半百,人生已经过半。父母已逝,人生只剩归途。 唯一还能让自己牵挂的就是那一缕淡淡的乡愁。著名诗人余光中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对于我来说,乡愁就是对亲情的一种缅怀。父母现已在家乡长眠,我就对家乡愈加思念。但是漂泊半生,…

    2022年6月30日
    4.0K10
  • 那个曾经像月亮一样的男孩

    – 近来一直封控在单位,下班后无处可去,写一写那个青春年代里遇见的一个像月亮般的男孩吧。其实,很早就想了,只是每当提起笔,就会涌上一种深深地遗憾和惋惜而不忍下笔。今天写出来,既是一种怀念,更是一种人生警醒。 超,是十七八岁很美好年纪遇到的同班同学。怎么描述超呢?那是一个像月亮一样美好的男孩:高大、帅气、英俊、潇洒、体育达人、唱歌王子、绘画天才,哪…

    2022年11月18日
    2.1K290
  • 我是沧海一滴水

      我是沧海一滴水 我是沧海一滴水来自浩瀚海洋 沐浴日辉月华时光如白驹过隙聆听鸥歌涛声感受碧海蓝天的魅力风和日丽浪静沉稳在生命的旅途中 振奋 激荡 我是沧海一滴水来经历闪电雷鸣的冲击海浪澎湃跌宕承受着生命力的挑战坚挺自己的理想 活跃在浩瀚海洋在生命的旅途中闪光晶莹 光彩 激昂 我是沧海一滴水来自浩瀚海洋 虽亦寻常海之狂飙 潮落潮起历经坎坷 励练 滴…

    2022年7月10日
    3.8K1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7条)

  • 晓舟同志
    晓舟同志 2023年5月28日 下午6:20

    欢迎根红苗正的耿总归队![微笑]

    •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2023年5月29日 下午6:57

      @晓舟同志出差从外地回来,这回上网方便了,所以多发些,希望我们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好!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3年5月28日 下午8:43

    您的爷爷不简单,赞!

  • 锦瑟黎燕
    锦瑟黎燕 2023年5月29日 上午8:42

    好珍贵的老照片,好有内涵的抒写,深情回望,情景交融,意境幽远。向了不起的好爷爷致敬!

  • 华章秋韵
    华章秋韵 2023年6月7日 下午2:57

    不忘初心,不为名利,为党和人民谋利。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