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安老院看姆妈转来途中。正好顺道去枫桥胜迹。至少有半年没去了!热归热,人流量勿少!
分享给你:两首与枫桥有关的名家古诗和关于漕运、运河等的观赏笔记及随拍零碎章节图片。盛赞江南水乡经济文化姑苏繁华录。字句画卷低语深读,鄙不知不觉穿越年代感的意境之中,浅薄之人颇受益匪浅。
姑苏八咏寒山寺
〈明〉唐寅
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月色迷烟雾。
谯阁更残角韵悲,客船夜半钟声度。
树色高低混有无,山光远近成模糊。
霜华满天人怯冷,江城欲曙闻啼乌。
枫桥夜泊
[唐代]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漕运促进城市的发展
运河南、北两岸不仅汇聚大量的商船,众多的客商,由于漕运的需要,许多催攒、押运、领运的官吏,七八万之众的舵工、水手、纤夫及防河官兵等等南来北往之人难以计算。因此,沿运河两岸的镇就成了商贸集散地,逐渐发展成为商业城市。如战国时的大梁(今开封),汉时的濮阳、定陶,唐代的扬州、洛阳、广州、宋代的开封、临安(杭州),明清时期的淮安、临清、天津。
漕运与农业生产
漕运对农业生产有促进作用,也有破坏作用。各个王朝为了漕运的顺利进行,对农业发达地区,加强水利建设,鼓励垦荒耕种,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各代修制运道,造成了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为确保运河一定的水量,有时占用农民灌溉之水;有时开闸放水,淹没农田,破坏了农业生产、给人民带来灾难。
漕运的积极作用
漕运促进商品流通
漕运在输送东南之粟的同时,顺带南方农副产品、竹器、日用杂货、药材等北上,回船带上北方的盐、水果、农副产品。漕船捎带货物政府规定了数量,并给予免税。
漕舫与运丁
明清驶于运河上的漕船大都为平底浅船。形制可见《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年间,曾颂令确定漕船尺寸,船面全长80尺,中间15尺,船底长59尺,栈深6尺船种也多种多样,有头船漕坊、腰船、老堂船等近四十余种。本馆大型漕舫模型,据以上查证复制。漕舫张帆扬旗正行进在运河中,仓顶有船工使帆,船尾有舵工使舵,甲板两侧有船工以杆撑船,运丁站于甲板作指挥状,舱内有庖厨杂役等忙碌景象。
漕运与大运河
大运河
总说
即京杭运河,我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世界四大古代工程之一,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 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沿革
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后经七世纪(隋)和十三世纪(元)两次大规模的扩展,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
漕运
1、大运河的凿通,对于巩固统一的政治局面,沟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商业城市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隋唐以降,政治军事重心南移,尔后各代都有南粮北调,庞大的官僚机构与军队的大量需求,而便利节省的水道——大运河就成为历代漕运当然选择。
2、由南向北的漕运制度开始于隋唐。
3、宋朝建都汴京,转运南漕也更加便利,对南漕的依赖程度有所增长。
4、元朝建都燕京,与主要提供漕粮的江浙都距海较近,加上运河河道失修、岸狭水浅,因此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
5、明清两代漕运主要依赖大运河,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漕运官僚、财政、航运制度。
苏州与古运河
吴王阖闾时,伍子胥开凿胥江,引太湖入城,并辟水路城门八座、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连通漕运要道江南运河,运河经浒关至枫桥,一路东趋阊门、入南濠,一路由彩云桥向东入胥门,折南入苏州的外城河,经盘门、觅渡桥,与吴江段运河相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3608
评论列表(6条)
枫桥兜风论古今,天高地广万象新。
图文并茂看不够,洒向人间皆是情。
苏州好白相的地方太多了,羡慕雪梅!
枫桥古诗闻名中外,到此兜风香飘卯酉!
分享精彩,那蓝蓝的天空
那白云飘飘![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看来,枫桥景区配合大运河申遗,增添了不少内容。
@诚厚:一个阿爹带着一个小朋友在读漕运和大运河等内容,我在边上看着用手机拍下来,争取知晓的多一点。谢谢诚厚老师的精准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