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年轻的我第一次出公差到上海。几天紧张的公差办完之后,累的咱跟什么似的躺在对口单位招待所的床上都再懒得动弹一下。
迷糊中,听到招待所的走廊里传来了几个人的议论声。大意说准备到苏州去逛几天。当咱听到有人说要到苏州去,便一骨碌的从床上爬了起来。拉开房门便问道”你们是要去苏州吗?你们如何去呢?“其中一个人告诉我,是招待所统一安排去。要去的人自己报名。
第二天清早,我和我的同伴及一行十二个人便乘上招待所派出的面包车上路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过去,我们家每年过年都会在家里的墙壁上贴上许多的年画。各种的风景年画和胖娃娃成了我们家每年年画的首选。尤其以苏杭的风景年画为最多。这样,苏杭美景的种子就这么在我幼小的心田中播下了。后来又读了鲁迅,矛盾,柔石,殷夫和张天翼等许多江南作家的书籍之后,那种对江南,对苏杭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到苏州之后的第一站便是”拙政园“。在园中转了不久,我便被院内一处开着的大门和门内的情形吸引了。忘形中,我便独自一人放单走进了那栋大门。(这是与拙政园入口大门并排的一栋大宅)
这应该是一栋深宅大院。有天井,有庭院,而且,庭院中聚集了许多的老年人在里面活动。有下棋的,有打牌的,还有唱评弹的好不热闹。我好奇和贪婪的欣赏着那栋透着厚重年代感的深宅大院,并且,被那栋大宅所折射出来的一种古朴神韵所深深的吸引。特别是当咱伴随着那些吴侬软语和评弹欣赏那栋大宅的时候,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陶醉,让我痴迷。那种零距离浸润在苏州本地文化浓浓氛围之中的感觉,远比那种走马观花似的这儿走走,那儿看看的旅游方式来的更直接,更深入和更有味道。
后来,我们还去了狮子林等园林景观。我们一行的中餐,也是在我的强烈倡议下去了驰名中外的”松鹤楼“菜馆。因为我想到了张天翼先生的小说”包氏父子“。每次想到书中的那个不学无术,图慕虚荣的败家子包国维时,就会连想到他对同学吹牛皮时说自己在松鹤楼吃过”松鼠桂鱼“等等情节。
那天,我们运气不错,还真的点到了一份松鼠桂鱼。其实,那份松鼠桂鱼和咱在其它地方吃的味道也差不多。但是,有了张天翼老先生在书中的妙笔生花,咱就再觉得那份松鼠桂鱼另有一番滋味了。
自从有了那次的苏州之行之后,从此,咱的心更加与江南的烟雨朦胧和那些小桥流水人家结下了”秦晋之好“。
记得那天在松鹤楼吃完饭出门来,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咱们一行都撑开雨伞行走在平江路上的一个记不住名字的巷子里,咱的头脑中又立刻出现了戴望舒先生的《雨巷》。然后,咱又把每一个撑着雨伞迎面走过来的女子都当成了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哇瑟,今天想起来依然有一种浓浓的历史穿越感呢!只是遗憾那会儿改革开放不久,咱也太年轻,对苏州城里众多的小巷里都发生了哪些历史故事不甚了解而错过了参观和分享的时机。
同时,也让咱对苏州有了一种停下来慢慢品尝,慢慢欣赏的深刻感悟。
因此,每次再到上海公差的时候,总忘不了利用工作的间隙沿着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线转一圈,寻找和重温一下温柔的江南之梦。
缘分。什么都有缘份。
这不,咱不是又玩到苏州来了吗?博客老东家一直处于没完没了的”系统维护“之中。有了苏州博主大咖晓舟同志的鼎立相助,我们这帮博友在苏州网络平台又有了”卯酉河“这片博客乐土,让咱有机会以一种新的形式来到了苏州这块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但愿咱不仅在苏州这块新的博客园地玩的好,也有机会再次来到苏州这块梦想天堂走一走,转一转,感受到一个全新的,日新月异的苏州城。
您说这是不是缘份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330
评论列表(18条)
欢迎老朋友!
@晓舟同志:晚上好!
晚上好!我正在琢磨这个页面怎么弄到桌面上去?真好你来了。
晓舟老师在吗?
@鱼满仓:我也有点陌生。我是电脑与手机连线的,存了个网址在手机收藏页,需要就点它。
@晓舟同志:谢谢!我也是存下了网址 我的意思是如果能够把地址放在桌面就更简单了。
@晓舟同志:我也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确是个好地方。我也是出差去过几次,但是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希望有机会我们博友一起去苏州好好参观。
@蓓蕾含香:我去过,不过是蜻蜓点水。以后有机会一起去。
@蓓蕾含香:积极赞同和响应!
@鱼满仓:我在微信收藏夹保存Maoyouhe.com每次打一下。祝好。
去苏州都是缘分,是博友缘。文章也让我知道松鼠桂鱼。谢谢你了。
@杨自记:? 我们斗得谢谢张天翼老先生。
精美佳作,灵动抒写,暖意融融。
老朋友,我们在这里相见了,向您问好!
苏州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在苏州读书、工作、生活累计已有30多年了,对苏州也只了解个皮毛。
鱼满仓对苏州,对卯酉河博客,对晓舟同志,一往情深,精美抒写,将情怀与文采灵动彰显,感人至深。
当然是缘份,新浪好友能在这里相聚就是缘分。这次我去苏州吃了三次松鼠桂鱼。我还是喜欢这道菜的,酸甜又没有鱼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