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广西田林支教已满月。应田林中学语文组老师们的要求,本周三(5月17日)上午第2节课,我在田林中学报告厅,为高一年级200多学生上了一堂公开课《审题要精准,立意见高低——谈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田林中学语文组全体老师、黄红校长、我的老同学——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洪忠、田林中学支教小组全体成员观赏了这节课。
退休以来,虽然远离了讲台,但是很自然地就找到了熟悉的感觉。导入新课环节,我告诉学生:作文审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从有了考试(科举),就有了审题。清末有年科考,应试作文的题目是《昧昧我思之》,此句出于《尚书•秦誓》。昧昧者,暗暗也。昧昧而思,就是深潜而静思。谁知有一考生懂不起,将“昧昧”理解为“妹妹”,将一篇替圣人立言的应试作文写成了一封肉麻的情书:妹妹我思之。主考官看了又好气又好笑,用朱笔批了五个字:哥哥你错了!(学生大笑)我告诉他们:审题是作文的第一道门槛,跨过去了就是范进,跨不过去就成了孔乙己。
接着讲立意,我向学生出示两篇高考作文:一是北京考生的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二是上海考生的作文《他们》,前者被判零分,后者得了满分,为什么?如果仅从审题看,两篇作文都没有问题,两篇作文从头至尾都紧扣题目且反复点题。得分别如天壤是出在立意上,前者把拥有北京户口以及由此带来的很多福利比如享受优质教育,不需要很高的分数就能入读北大清华等比喻成自己与生俱来的隐形翅膀,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后者虽然拥有上海户口,但他并不沾沾自喜,而是把悲悯的眼光投向都市边缘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弟,呼吁全社会都来关爱他们,并坚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他们”(农民工子弟)也会变成“我们”!有比较自然就有了鉴别。有道是:审题无障碍,立意有高低。
明白了审题立意的重要性之后,紧接着是要教给学生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用刚学到方法和技巧进行真题演练。于是出示去年高考作文真题:
2022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Ⅰ卷(适用省份: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果不出我之所料,学生纷纷表示,看材料中对本手、妙手、俗手的解释,读懂不难,但是找不到感觉,不知道如何立意。我告诉他们:作文材料万万千,都是写人生。把三个围棋术语与人生联系起来说不定你就大彻大悟了。
如何联系人生来领悟题意?请阅读第一篇例文:江苏作家晓舟老师的散文《茶叶西施》,文中主人公三芽,早年挑着茶叶一路走来,路途遥远,脚不停步,居无定所,她啃着自带的面饼,偶尔到饭店里吃一碗面条改善伙食,晚上找一家便宜的旅店住下来洗烫劳累的双脚。每隔一周,她回表姐家一趟,补充货源装满担子再启程。……她从走街串巷卖茶叶做起,如今已是本市首屈一指的茶庄庄主。三芽数十年如一日,只专心做一件事:卖茶叶,如今已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她下人生这盘棋用的是什么手?本手!她投机取巧了吗?没有。或者说她根本就不会。她只会琢磨茶叶,货真价实,以诚待人。三芽的成功给我们的启迪是:只有本手而无妙手也能有所成就。适切立意:做任何事,从事任何职业,只有先踏踏实实地做好“本手”,才可能水到渠成地成为“妙手”。踏实做本手,自然成妙手。
三芽的成功,有一个细节不能忽视: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她在途中歇脚或睡觉前只能以书籍为伴,或不时用笔在旧报纸的空白处写字,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从表面看,三芽也许只是在排遣寂寞。我们不妨展开一下想象,三芽读的书当中有没有与茶叶有关的书籍呢?有没有涉及到现代茶叶营销技巧、泡茶技艺、品茗环境、茶品策划与社交礼仪方面的内容呢?文章没有交代,但是三芽的茶楼“ 各种香茗和茶具琳琅满目,雕刻讲究的木质屏风后面安静宽敞,一组组茶座错落有致,太师椅木案几名人字画,古色古香。顺着楼梯上二楼,更是别有洞天,一间间包厢富丽堂皇,清一色中式陈设,幽幽的古筝声仿佛在空气中弥漫,给人一种穿越时空进入古代茶楼的遐想 ”。三芽显然悟出了中国茶文化的真谛,才会有今天令人瞩目的成就。张主席对三芽的评价非常精辟:这女子不是一个普通商人,她爱品茶爱读书,好水养人容颜,诗书添人素养,她的秀外慧中,当为茶水浸润书卷陶冶使然。今天的三芽每一个举措都堪称妙手!适切立意:守正出新;循序渐进,妙手自得。本手守正道,妙手绘青春。本手开新路,妙手达通途。
除了正向立意外,还可以从相反的方向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创新立意。我提供给学生的第二篇参考例文是《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家贫不能自持,想到孟尝君府上当一名门客。孟尝君问他有何好?回答无好。问有何能?回答无能。这是孟尝君亲自对他进行面试哦,冯谖的回答用围棋术语来衡量,无疑是俗手。好在孟尝君大度,不计较,收下了他。可是冯谖却计较起来了,先是抱怨“食无鱼”,有鱼吃了又抱怨“出无车”,出有车了不久又以老母无人赡养为由要打退堂鼓,孟尝君手下近臣从“笑”到“恶”,在他们看来,这个冯谖简直是贪得无厌。冯谖的这几步棋下得简直就是俗上加俗。可就是这个表面看上去俗不可耐的冯谖,在孟尝君居安不思危的时候自作主张为他“市义”,在孟尝君树倒猢狲散时不离不弃,为他凿就三窟。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从全局看,冯谖显然是个妙手,而且不是一般的妙手,是国宝级别的妙手。那他为什么开头的表现那么低俗呢?人家是在试探孟尝君呢。我冯谖学成文武艺,想报效孟尝君。你孟尝君值不值得我冯谖报效,我得考验考验你。几番考验下来,发现孟尝君雍容大度、仁而下士,值得报效,于是才心甘情愿地跟定孟尝君,士为知己者死!冯谖客孟尝君的事例给我们的启迪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妙若俗。适切立意:外妙而内俗,实俗也;外俗而内妙,大妙也!透过表象识妙手。妙手妙手,该出手时才出手。
由于时间有限,不能拓得太宽。但是以上两篇参考例文,足已让学生明白,高考作文题目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题意的指向都是人生。只要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就可以获得启迪,准确审题,适切立意。
我上课有一个不成熟之处,就是讲得兴起,就忘了掌控时间。当我感觉有可能拖堂时,问学生:是不是下课了?学生纷纷回答:没有没有。我点开放在讲台上的手机界面看时间,失声道:好像已经下课了!学生们还是众口一词地否定:没有没有。我把眼光投向坐在后排听课的老师,老师们笑着向我点头。确实下课了。我让学生们齐读我编的高分作文秘诀:
审题要精准,指向皆人生。
意高境界阔,题好一半文。
情真能催泪,理直最服人。
选材有准绳,谋篇有匠心。
谴词多典雅,无句不清新。
然后在学生们意犹未尽的状态下结束了这堂公开课。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3172
评论列表(18条)
舟某信手涂鸦陋作一篇,怎么就成了广东语文名师讲授高考作文写作的范例了?惭愧惭愧![笑哭]
@晓舟同志:晓舟老师谦虚了!您这篇散文文质兼美,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就是编入初中语文教材也是上乘文。感谢您的羡文带给广西高中学生的人生感悟!感谢您的大作成就我这堂课的精彩![赞][赞][赞][花]
@晓舟同志:刚才在手机上回复,打错了一个字,把美文打成羡文了。不好意思。[花][花][花][花][花][花]
这样的支教写作公开课,对准备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好解渴。立意深远,旁征博引,生动多彩,引人入胜。用心听课的学子,如果细心琢磨领悟,定受益匪浅。
@锦瑟黎燕:多谢黎燕老师鼓励!下周将给田林中学初中学生开一节公开课,讲古诗词的鉴赏。到时候再向您和各位博友汇报。[花][花][花][花][花][花]
能聆听乌江老师的语文课,将是文脉丰厚,生动形象,多姿多彩,情趣盎然的,集演讲,朗诵,讲授于一炉的精神盛宴。有这样的美遇的人们,多么有福。
@锦瑟黎燕:深切感谢黎燕老师再次赠玉鼓励!回首往事,我觉得我这一生选择教书育人是最切合我的知识结构和个性特征的明智之举。倘若当初抵制不住诱惑从政了,我一定会混得非常惨。唯有教书育人环境相对单纯、空间无限。凡是我教过的学生都表示,听我的语文课是一种享受。他们或许不知道,我在给予他们享受的同时,我自己也收获了感动和享受。[花][花][花][花][花][花]
这样的文章,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文字的人,都有很深的启发意义。谢谢老师。
@霁月:多谢霁月朋友的鼓励!您秀外慧中,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代表。向您学习![赞][赞][赞][花][花][花][花][花][花]
妙手,妙手,乌江老师乃妙手也!
@2272 张英辅:多谢张老师热情洋溢的鼓励!我因为热爱教学,固虽愚钝,讲台站久了也能绽放几朵焰火。充其量也就是个本手罢了。[大笑][大笑][大笑][花][花][花][花][花][花]
专业人做专业事,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难诉相思:非常赞同蒋院的观点,专业人做专业事,事半功倍,水到渠成。[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学生故意说没有下课,可见老师您上课的效果👍。老师妙手,老师强大的语言周旋能力,能让本不是为高考而写的文章,变得切题适意了。正向事例,通常是万能材料,但需要语言周旋能力,挖掘事例和作文立意切题的点,学生缺的就是这种能力,所以准备了很多名人事例,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实例可用。
@灿烂阳光:为您新创的“语言周旋能力”一词喝彩!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确实考验教师的语言周旋能力。您的这一观点让我惊喜。下次我给老师们开讲座时,一定要把为人师者人人都在做,可个个都未能说出的这一精准的新词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教师具备并提升自己的语言周旋能力!先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写作能力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句通顺,会遣词造句,这个基本功必须打牢,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写作技巧。我想普通学校的语文老师应从这方面抓起。名师的点拨,只对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有指引作用,基础不好的学生是暴殄天物。
@晓舟同志:晓舟老师所言极是。所以因材施教任何时候都不过时。这次讲座,田林中学安排的是高中三个重点班,普通班每班抽5个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听课。[花][花][花][花][花][花]
每读杨老师的文章都受启迪,这些写作知识都是经验之谈,太宝贵了,我把您的文章通过微信转给我深圳的外孙女啦,她正读高一,谢谢杨老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