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遭遇经济碰撞

2023051600325646

古城、古镇、老街,是国人回味过去,回望沧桑历史的地方。多少人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留下无数感人故事。日月轮回时代变迁,社会快速发展,城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果离开城市3、5年,可能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为使历史文化得以保留,很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老城区、老街道予以保留,并对老建筑进行修旧如旧的保护性改造,尽可能保留老街区的历史风貌。

每个地方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令人怀念的过往与辉煌。但是,也有些地方因为历史进程,经济发展需要的原因,把原来的地名换了一个新名字。表面看上去好像高大上了,与市场经济接轨了,也得到相应的实惠。但是,很多人对改名持保留意见,因为原来的名字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改名是文化与经济的碰撞,经典案例就是徽州市改为黄山市,至今还有很多人在探讨改名的得与失。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徽州的名称从宋徽宗宣和三年(1211年),徽宗以徽字作为恩赐,改歙州为徽州,至今已超过900年。说起徽州,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徽州文化(注意,徽州文化不是安徽文化),古代徽州指的是一府(徽州府)六县(歙县、黟县、婺源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设安徽省,以安庆府、徽州府第一个字为省名。

徽州文化,是徽州人引以为傲植根于徽州大地的独特文化,其主流为新安理学,奠基人为北宋哲学家、思想家程颢,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朱熹,以及徽派建筑、徽州雕刻、徽剧、徽州民俗等。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在经历900多年的历史洗礼后,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门派。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徽州文化的背后,是徽州盛行的读书风气和徽商亦贾亦儒的品性。

徽商,即徽州的生意人。徽州地处山区,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路和宅之称。由于可耕种的田地很少,为了生活,很多山区里的人十三、十四岁就外出经商。徽商以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货真、价实、量足、守信而著称于世。徽商兴于南宋,盛于明清,徽商文化“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成为全国三大著名商帮之一。徽商的杰出代表是胡雪岩,因胆识过人,深谋远虑成为红顶商人。徽商在外经商发迹后,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建祠堂修路桥,特别热衷开办学堂培养人才,形成重视教育,崇尚儒雅的社会风气。

徽州人通过经商、科举、出仕遍及各地,他们凭着勤奋和良好的商业道德,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徽商文化。徽商文化与徽州文化可以说是一种相互相成、共同发展的产物,在明清时期成为声名远播的区域文化。

经济与文化是一对孪生儿,没有文化的经济是沙滩上的房子,那是基础不牢。只有文化没有经济,那是空中楼阁没有基础。文化与经济,可以说谁也离不开谁。

回到文章谈到的徽州市改名问题,徽州市1988年4月正式改名为黄山市,当时的徽州确实很穷,改为黄山市以后,逐年上升的游客量确实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但是,随着安徽省各地区各行各业经济的繁荣发展,黄山市以旅游作为重要经济支撑,很难带动整个地区的全面发展。由于主打产业为旅游经济,黄山市近10年的GDP总量在全省几乎垫底。由此看来,虽然黄山这个招牌打响了,但是,整体经济却没有大的起色。更重要的是徽州文化、徽商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经一落千丈。因此,改名孰对孰错,孰优孰劣,后人自有评说。

屯溪古镇,黄山市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作为外地游客,到黄山旅游,一般都会到屯溪老街走一走、看一看。屯溪老街的黄山蟹壳黄烧饼,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土特产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1996年第一次上黄山住在屯溪,当时的屯溪老街以民居为主,有少量的商铺,明清风格的古建筑很质朴,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2016年第二次到屯溪老街,商铺渐多,感觉商业味越来越浓。2021年秋第三次到屯溪老街,整条老街全部是卖土特产的商铺,已经看不到一家住户。在商业化无处不在的今天,市场经济的洪流难以抵挡,屯溪古镇、老街、老建筑、徽州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陪衬。

屯溪古镇旁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安江,屯溪因为水运通达四方成为皖南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古镇西边有一座横跨新安江的六墩七孔石拱桥,这里是进出屯溪的门户,过了这道桥就是黎阳老街。在屯溪自古有“唐宋的黎阳,明清的屯溪”之说。意思是唐宋时期黎阳已经很繁华了,而屯溪则是在明、清的时候才发展起来。因为黎阳靠山不易发展,屯溪地势较为平坦,屯溪成为商贸中心后黎阳被冷落了。

黄山成为地级市后,屯溪老街成为市区的黄金地带。到黄山旅游的人基本上都会去老街走一走,因此,屯溪老街一年四季每天游客川流不息。一桥之隔二公里之外的黎阳坐不住了,他们在想,我们黎阳也是老街啊,而且历史比屯溪久远,怎么就被世人遗忘了呢?黎阳人经过多年观察,屯溪是一个老街区,核心内容围绕一个老字。但屯溪老街太老了,本地人很少去,年轻人更不会去。他们终于发现了端倪,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造方案。于是,黎阳in巷以崭新面貌出现了。

依托黄山,保护、移植、创新黄山旅游,让外地游客白天看屯溪老街,晚上看黎阳in巷,黎阳老街发展新思路被一群年轻人探索出并付诸实践。古徽州的记忆,融合现代时尚元素,走进黎阳老街,一股古老气息,清新的文艺风扑面而来。

古装游园、音乐餐吧、啤酒屋、咖啡厅、吃住玩一条龙,每到夜晚,黄山的年轻人云集黎阳。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融入现代元素,五光十色的黎阳夜晚让外地游客眼前一亮。看来,古老街区很难抵挡时尚的碰撞。既保留了徽州文化,又融入了时代元素,黎阳in巷的出现,让人们看到古徽州老树上长出一枝新芽。

                                               23-5-15

2023051600372390

黎阳老街青石板路

2023051600395253

时尚潮流黎阳in巷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2745

(7)
上一篇 2023年5月16日 上午6:57
下一篇 2023年5月16日 下午3:41

相关推荐

  • 韩暄涂鸦自嘲

    我喜欢写字,刚刚注册了卯酉河博客,我的昵称就是“韩暄涂鸦”。韩暄涂鸦,是真真正正的涂鸦,从来没有临过帖,属于江湖体的范畴。不懂的人搭眼一看,哎,这字写得差不多;行家里手用眼角的余光一撇,切,这字写得差太多!请不要见笑,这就是一个煤矿工人的真实水平。 今天,我给大家展示一幅《惠风和畅》。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敢于拿出来,让大家看,敢发在博客上,就需要勇气,这是…

    2022年11月16日
    4.5K50
  • 星光未负赶路人

    昧爽,它的词意是什么呢?有多少朋友是和我一样,曾经根本、完全、百分之百不了解、不知道这个词的。 在读《徐霞客游记》之前,恕我浅陋无知,我似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词语,也许见过,但是凭我读书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习惯,它从我的眼前飘过,我不认识它,它也不认识我。 当在游记中《浙游日记》这篇文章里,首次读到“鸡鸣作饭,昧爽西行”这一句时,我没看注释,对昧爽这个陌生的…

    2022年12月8日
    4.3K120
  • 诗歌:名字

    – 诗歌:名字 – 我一辈子只长叶子   不会开花 所以若想从我身上看到美丽 那就让你失望了 – 更可怜的是   我虽然长得很精神 且叶子肥肥厚厚   还富于光泽 但从来没有人送过我花 –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   我靠我的勤奋 每年都能结出很多果子   且很是美人脾胃 因而大家送给了我一个很独特很恰当的名字   …

    2023年4月19日
    321280
  • 诗歌:送别

    – 诗歌:送别 按语:老伴走了一个多月了,大家昨晚来看我。 – 融入夜的朦胧 落下一地忧伤 窗外的月光很好 儿子却不让我出去 ——怕冷  怕“羊” 就这样把朋友们送走了 – 朋友们说:“人谁是幸运的 都是不幸的  在不幸中让自己强大” 我站在窗前  没有犬吠  没有鸡鸣  天上掛着一轮孤寂的月  夜好静  好静呀…… &#…

    2022年12月27日
    2.9K170
  • 我们的父亲母亲(三)

    老爸老妈一辈子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6人。虽然我们都没有太大的出息,但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正像冯巩他妈说的那样,“监狱没咱家的犯人,医院没咱家的病人”。这也是老爸老妈一辈子的心愿,只要平平安安,不求大富大贵。

    2022年5月20日
    7161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8条)

  • 锦瑟黎燕
    锦瑟黎燕 2023年5月16日 下午1:58

    文图辉映,精美纷呈,娓娓道来,颇有格调,好有内涵。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5月16日 下午5:08

      @锦瑟黎燕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可惜,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日渐式微。

  • 晓舟同志
    晓舟同志 2023年5月16日 下午3:33

    徽墨宣纸,历史悠久。徽州改黄山确实是一大败笔。急功近利太无知。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5月16日 下午5:11

      @晓舟同志晓舟老师高见,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有认识到徽州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急功近利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3年5月16日 下午6:20

    我还是顶顶喜欢走在屯溪老街的感觉的。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5月16日 下午10:46

      @难诉相思屯溪老街固然是好,就是已经完全商业化了,老街所有商铺都是卖土特产。屯溪老街西门外就是黎阳桥,过去就是黎阳老街,现在的黎阳老街比屯溪老街繁华,融入现代化元素,晚上都是黄山市年轻人聚会的地方。想想看,晚上比较多年轻人的地方一定会热闹,而且带动了很多外地游客前往。所以,黄山市现在有二个老街,白天外地游客看屯溪老街。晚上黄山市的年轻人,已经知道黎阳老街的外地游客,都会去黎阳老街。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3年5月17日 上午6:41

      @清河君哦,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多年前。[咧嘴笑]

  • 风雨
    风雨 2023年5月17日 上午8:36

    “每个地方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令人怀念的过往与辉煌”

    “古装游园、音乐餐吧、啤酒屋、咖啡厅、吃住玩一条龙”[赞][赞][赞][赞][赞]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5月17日 上午11:33

      @风雨徽州文化的内涵很深厚,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3年5月17日 上午9:05

    在这五光十色的灯花里,已经很难体验古镇的味道了。以前说走街穿巷,现在城市里大街倒是多了起来,小巷却难有踪影。文化与经济,如何取舍?如何能兼而有之?这是一个城镇建设中值得深研的课题。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5月17日 上午11:40

      @四格格古镇、老街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原来的质朴历史厚重感越来越少,已经完全商业了。屯溪老街,全部是卖土特产的商铺,叫卖声,拉客声不绝于耳。

  • 锦瑟黎燕
    锦瑟黎燕 2023年5月17日 上午11:44

    徽州文化源远流长,期待这样的文化根基,在徽州立于不败之地。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3年5月17日 下午3:42

    失去文化的经济,就像是无根的浮萍;失去厚重的古镇,很难再叫古镇; 大家都懂这个道理,却无从扭转这种趋势。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3年5月17日 下午7:37

    徽州改成黄山市,让我想起海南的通什市,被改成了五指山市,异曲同工。v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5月17日 下午10:15

      @豫莲芳草是的,有些地方改名后社会与其他地区相比发展较慢,经济一直上不去,徽州就是一个案例。

  • 碧宇流云
    碧宇流云 2023年5月18日 下午6:27

    妹妹文化底蕴深厚,写出的博文有深度、有广度、清新、流畅、知识性强,我很喜欢。向你学习呀!遥祝夏祺笔丰![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 诃痴快乐
    诃痴快乐 2023年5月20日 下午9:55

    文笔精湛立意深刻,栩栩如生源远流长,从现代穿越古代,令人情不自禁跟随文笔一气呵成看下去,真实版看不厌,点赞支持可喜可获。

  • 邯郸常跃进
    邯郸常跃进 2023年5月20日 下午11:18

    精彩的介绍,深刻的思考,欣赏点赞👍👍👍

  • 风雨
    风雨 2023年5月21日 上午11:08

    “古装游园、音乐餐吧、啤酒屋、咖啡厅、吃住玩一条龙,每到夜晚,黄山的年轻人云集黎阳。”
    严重点赞![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 诚厚
    诚厚 2023年5月21日 上午11:15

    黄山虽有名也只是一座名山,徽州的传统文化涵义岂是一座名山可比,改名是得不偿失之举。好友的游记非同寻常,探讨的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厚重的文化如何与现代经济融合。苏州虽然是”双面绣“,但古城区融合的路还没完全走出来。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5月21日 下午3:16

      @诚厚历史文化与现代经济这个话题,已经谈论很多,如何走出既有地方文化特色,又能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更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个两难的问题。不过,江浙一带的古城、古镇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有很好的学习样板嘛,苏州之所以经济能够在全国傲视群雄,这方面的经验很值得学习,借鉴。

  • 诚厚
    诚厚 2023年5月22日 下午12:07

    苏州昆山的周庄与苏州吴中的甪直都是著名的古镇,却走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周庄从全力发展旅游起家,知名度有了,资本积累也有了,引进了大量高科技产业,还引进了高校。甪直乡镇企业起步早,先把古镇保护起来,大力发展工业。然后开发古镇的旅游。旅游与工业共兴,算是殊途同归。

  • 紫潭的博客
    紫潭的博客 2023年5月25日 下午9:25

    感觉真好!以后有机会去看看。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