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路有千千万、万万千,但是在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农村长大的人心中,必定有两条路特立独行,我们始终不会抛弃而又不会遗忘,并且总是默默祈祷它们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这两条路,一条是留住乡愁的路,一条是通往诗和远方的路。
留住我的乡愁路——“最美乡村振兴路”彭余线
据县农村公路局的数据统计,我县迄今共有48条“四好农村路”。在这么多的“四好农村路”中,有一条与众不同的彭余线。它之所以与众不同,并不仅仅由于它的建造质量、它串起的大美景观,更是因为它与我的生命息息相关,与我的生活勾结深沉。
我的老家在彭余线的另一端——彭思镇。
彭余线是2022年度黄冈市“最美乡村振兴路”,它一头对接着蕲春县城漕河镇东璧大道,另一头连接着彭思镇老街道,与著名的张体学中学相傍而过。彭余线建成后,彭思镇到县城的距离由原来的25公里缩短至8公里。
车程减少一半以上,我驱车回老家的时间,亦由原来的四十分钟缩短至二十分钟不到。父母住在县城,但是念念不忘彭思他们的田地,有一段时间,周末上午送父母回老家种菜地,傍晚接父母返回县城,奔驰在设计时速80公里的彭余线上,平稳、舒适,沥青路面跑起来“刷刷刷”作响的声音,像是一首欢快而又灵动的旋律,竟有一种把老家的菜地移到了城里身边的感觉,仿佛推窗即可事田园,倍感惬意。
而我小时候,却是无数次用双脚丈量过漕河到彭思的惟一公路——横茅公路的曲折、泥泞与遥远。
我小学到初中,都是在彭思镇就读,路途不远,上学、放学很方便,在乡间的小路上,和同学们一起,边蹦边跳,一会儿就从学校回到了家里。
上高中则是要到二三十里外的横车高中就读。
那时父母靠辛勤耕种责任田的收入,供我上学,再也没有多余的钱给我搭乘班车,周六放假回家、周日下午上学,全靠与几个同学相邀,在横茅公路上奔走。有时碰上好心的三轮车主,几个同学斗胆相拦,被顺带一程,年轻的心会高兴快活一整天。
弯弯曲曲而又不甚宽阔的横茅公路,路面全是砂砾,晴天,艳阳无遮无碍地照耀着公路上的我们,偶尔一两棵行道树,没有多少树荫可供歇憩,双脚带起的砂砾灌进鞋里,硌得脚板生疼发麻;下雨天有的公路路段,布满雨坑、烂泥,雨鞋跋涉,艰难前行,裤腿溅满泥巴,雨伞又根本遮不住迎面而来的风雨,但是好在十几岁的年纪,衣服打湿弄脏根本算不了什么。
参加工作居县城后,从漕河到横车再经横茅公路,班车载着我,拥挤、颠簸,漫长的车程从来没有阻止过我想家想父母的步伐。每次回家带上给父母的礼物,返回则是大包小包的新鲜蔬菜、鸡蛋和糯米,挤在班车上,最怕挤坏了父母给我装满的行囊。
不知什么时候起,横茅公路重新规划路线,减少了弯弯曲曲的线路,路程被拉直缩短了许多,路面亦升级成了水泥路面,回家的路变得顺畅多了,路旁的行道树也栽了起来直至郁郁葱葱。为了节约不多的薪水,我喜欢在新铺的水泥路上,择天气好的周末,骑着自行车、后来是电动车,从漕河回彭思。沿途有多少个上下坡,记得一清二楚。彭思境内刘冲村那段长长的斜坡,回彭思方向是下坡,骑车很节省力气,但是我却不敢放胆骑,惧怕刹车失灵,一头栽进路边的稻田,只好推着自行车往下滑。很多回梦里,都无端的触碰起横茅公路的上下坡,以及下坡时颠掉母亲给我装满蔬菜的蛇皮袋的场景。
而今天的彭余线,设计全程再无明显的上下坡,亦无弯度较大的曲折路段,我驱车载着父母,不用担心路况不好,造成年迈的父母晕车,也不担心刮风下雨影响行程。有时候,一个人突然兴起,没有什么具体的事要办,就驱车彭余线,十几分钟到达彭思老家,去塆下里看看,塘岸上走走,屋后背山竹林下坐坐,心中郁结的块垒很快得到了消解。
那是乡愁带来的慰藉,亦是我生命之根带来的慰藉。
通往诗和远方的路——狮子环库路
2021年11月,有幸与蕲春作协的几位老师到狮子镇长林村采风,来到了从未去过的库区村长林村。当时是一条不宽的水泥路,弯曲盘旋把我们送到崇山之间,深秋的长林让我惊诧于它的壮美,遂以《长林之美》一文抒发我的由衷赞叹与景仰。后来,散文《长林之美》被《学习强国》平台推荐至“每日一读”专栏后,让许许多多的人记住了长林,也在我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我在文中的开头这样写道:
“长林之美,美在全景入画,一转身一回眸,皆是经典。无论远山近水,还是片林孤木;无论碧波泛舟,还是白鸥翩跹;更遑论五色彩锦,轻云出岫。无论哪一个角度,均是佳美入框。像是一位绝色佳人走红毯,每一个摄影师的镜头下,都是活色生香,摇曳多姿。”
长林,如同上述我在文中所写的那般,它是我的诗,我的远方,它从《诗经》中走来,迎风涤怀,遗世而立。而通往诗和远方的路,却是“四好农村路”——狮子环库路。
临水而立,纵目四望,狮子环库路如一条褐色的玉带,盘旋在青山峻岭中,亦如飘逸在花园水库边绵绵长长的丝巾,柔软勾勒出郁郁森林中的无边风华。狮子环库路,全长17公里,途经狮子镇花园、长林、鲇鱼等6个自然村,2022年,路面扩宽,并由水泥路面提档升级为沥青路。
狮子镇,这个曾经全县最落后的乡镇,尽管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茶叶蕴藏,但因为受路的制约,养在深闺人未识,让很多的投资者、旅游者闻之却步。长林村,亦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离县城40公里,离狮子镇15公里,路阻且长,纵有无边的景色,亦自空落落地随着旦暮晴雪兀自消长。
要让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素很多,路是首当其中的硬件。有智识者、县农村公路局以及狮子镇党委政府,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新时代的新农村,不仅仅路要相通,而且路要赋能,要让自身的美串起路边无数个可以转化为产业的点。
环库路就是这样一条精心打造的,为产业建设赋能、为旅游振兴赋美的路。村支书说,自从环库路提档升级后,长林农家乐餐饮、民宿住客、农家土特产销售成倍增长,全省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一日游、两日游,户外游、亲子游,狩猎体验、采摘体验等沉浸式休憩游,带动了户、村、镇三级联动,搅热了曾经寂静的厚土。蓝天白云下,一泓碧鉴辉映着美丽的七星岛,优美的水库岸线随着季节的变换,勾勒出不同的色泽与幻影。面对如此美景,不会作诗的人,定会禁不住吟诵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作出远方有心仪的她在等待的遐想。
狮子环库路,值得你来,也在等你来,去寻觅心中的诗和远方。
(2023年5月13日写于流眄斋)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2696
评论列表(18条)
一条是留住乡愁的路,
一条是通往诗和远方的路。
祖国在我心中,
母亲在我心上!
人民大众,
才是我们永远的妈妈!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老师佳评。问候老师。
好大气的摄影作品,好有格局的采风纪实,将独具一格的“四好农村路”精美彰显,极具艺术感染力与内在张力。
@锦瑟黎燕:燕子姐姐谬赞了。得到您的赞美甚是开心。谢谢您。
留住乡愁的路,是人生某阶段的必由之路;通往诗和远方的路,是内心向往而永无止境的路。
@难诉相思:蒋医师总结得真是到位,写出了我想写而又没能写出的精髓。
好美的乡村公路,它是全国乡村公路的缩影。
@华章秋韵:谢谢老师。现在的乡村公路真的好美。
要想富,先修路,要脱贫,全靠路。
@清河君:金言。谢谢老师。
文美图美,图文并茂,给读者展示了两条人生不同的路,留住乡愁的路那是自己生活的根,可爱的家乡,留恋不舍的青少年美好回忆,是生活的必经之路。通往诗和远方的路那是自己和父老乡亲们的理想和美好向往。
@豫莲芳草:老师说的好,谢谢您。
这就是你的家乡啊,那条路好美,那个弯好美,那泓水好美。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么山青水秀的地方,这么勤劳勇敢的人们,地灵人杰,才能培育出你这样才华横溢的后代。
@四格格:是的,格格老师,这是家乡路的实景照。
《我心中的路》一文,以家乡的路况变化为着眼点,讴歌社会进步,站位高立意新气魄大。写作上也是独具匠心。以心中特立独行的两条路为红线贯穿全文,一是留住乡愁的路、一是通往诗和远方的路。乡愁是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乡愁是抹不去的童年记忆,乡愁是一辈子的期盼和守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山乡带来巨变,山美水清,钟灵毓秀,又铺设了通往诗和远方的路。两条路对应地展示出新时代的美好、人民的幸福。作品堪称一篇为家乡代言的佳作,饱含深情浓墨重彩。它似一幅粉墨水彩风景画,也似一幅美丽乡村导游图。作者的叙景叙情笔触细腻,立意新颖,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想,引人入胜,那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纵横交错、笔直平坦的路正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更是乡愁这个人类共同永恒话题心中的路!
@乌兰巴托: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浓情重彩对我小文的嘉评。您的总结和提炼让我文中的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再次感谢!
霁月以采风,精心撰写发表新农村新气象的精品纪实文学,传递满满的正能量,这就是作家恪尽社会责任感。
一条通往乡愁的路,一条是诗和远方的路。近几十年,我们见证了路的变化,一条路,从曲曲折折到平平坦坦,这其中应该有数不尽的故事写不完的诗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