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司晶著,名为《拯救青春》的书,打算为教育青春前期的少年儿童提前备课一下。
书中讲了十五个中学生的典型案例,看过之后,既震惊又有些担忧――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免疫力”这么差?他们大都到了悲观厌世,甚至憎恶仇视社会的地步,而究其根本原因,则“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孩子成长中的不同经历,造就了不同的悲剧。
现实生活中其实也不乏类似书中的例子,为了预防孩子跳楼,现在教室的窗户已经安装了限开装置,最大只能把窗户开到15厘米。尽管跳楼还只是个案,可见对于这种可能性的预判有多么重视了。参加过几次视频会议,其中提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问题最严重的年龄段,就是中学生。前两天和一位高三孩子妈妈聊天,她说孩子学校高三年级刚刚又有一位同学自杀了,用的是触电的方式,实在令人心痛。
现在的孩子们为什么如此脆弱,如此缺乏免疫力???
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这一类的问题早已引起社会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懂得了“不要让孩子去实现自己未实现的人生高度”,但减负需要过程,希望经过教育改革与整顿,能够真正减少因为不堪重负而走极端的事例。那么,再除去家庭离异、对孩子过度放任等因素,造成免疫力缺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度隔绝。
记得女儿大学期间,谈到班上有个别男生上了大学后就沉迷网络,经常逃课,甚至连食堂都不去了,昏天黑地地扎在宿舍里打游戏,就靠泡面和外卖度日。这些同学,大都是以前被严令禁止触摸网络游戏的,到了大学终于摆脱了家长和老师的贴身管束,于是偷食禁果直至不能自已。于是,游戏让他们荒废了学业,远离了现实生活。据说,某些著名高校中每年都有个别轻生的学生,他们寻短见的主要原因是学业一落千丈,难以弥补。想当初成为天之骄子,甚至被乡里敲锣打鼓送出来进入名校的,现在挂科挂到要被劝退,怎么有脸回去见人呢?于是就有人为此轻生。
可见,越是未知的东西对孩子越有诱惑力,很多我们谈虎色变的东西,我们千方百计要把孩子和它们隔绝,但是它们必然存在于现实中,一旦孩子接触到这些,往往是既不了解它们的益与害,又不知一旦遇到该如何处理,其结果就往往难以自拔,深陷其间,以致越走越远。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就连成人也一样,只有经历的多了,免疫力才会加强。这需要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既然我们最终无法躲避空气中的种种病菌,那就不要让孩子一直躲在真空的罩子里,走出来,让该体验的都体验过,该经历的都经历过吧,在与种种诱惑的对抗中成长,孩子们感受到了痛,也许才会有更强的免疫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260
评论列表(19条)
雪儿这速度[赞][赞][赞]
@似水若烟:费力两轮的力气才注册发文成功,俺可不得多发几篇?[笑哭]
@飞花如雪:谢谢你的指导。[微笑][微笑][微笑]
我们的教室就只开10公分窗户。
@皓月蓝空:原来友友也在学校工作?
@飞花如雪:她也是老师啊,在湖南长沙!
文图俱佳,精美抒写,别具一格。
@锦瑟黎燕:谢谢老师鼓励![花][花][花]
过去也有自杀的现象,现在则比较多,听说某大学达到两位数字。对家长来说,真是太痛苦了。所以加强对小娃心里教育,是很重要的事情。你们责任重啊。心里疾病是很大的因素。你们辛苦了!
@杨自记:是呢,现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视了
@飞花如雪:谢天谢地啊!
在多元文化的环境里,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关心,父母也不能忽视。
@诚厚:谢谢老师的阅读,的确如此,孩子的心理问题值得老师和家长关注啊!
就 是让娃们经风雨见市面,不接触外面是不行的!
@杨自记:杨老师所言极是![赞]
谢谢你的指导。[微笑][微笑][微笑]
@杨自记:谢谢杨老师
现在学校的管理也有弊端。
主要还是孩子迷失了方向。我记得中学有次考试,题目是;为什么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当时还懵懵懂懂,无法理解。现在终于明白过来。首先是孩子为谁活着,为谁努力。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其次是责任的教育,挫折教育等等。
我记得有个小孩子喜欢玩炉钩子,他家大人怎么说就是不听。有一天他大人把炉钩子烧热,转身离开,孩子又来拿炉钩子,结果手上烫起燎泡。从此再也不拿炉钩子玩了。
@地质之花:关于思想教育,学校一直在抓,但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仅靠学校教育是实现不了的。
关于挫折教育,自从独生子女以来,家长舍不得,学校负不了责,孩子受到的挫折当然就少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