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加多湖是欧洲第一大淡水湖,水域面积达1.81万平方公里,丰沛的水量,清澈的水质,是圣彼得堡涅瓦河的发源。俄罗斯人尊敬它、崇拜它,感激它,视它为生命之源。
俄罗斯人为什么会尊敬、崇拜、感激一个湖?为什么会视一个湖为生命之源?这是源于苏联的卫国战争。
苏联的卫国战争是艰难的、惨烈的、也是伟大的。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保卫战更是惊心动魄,可歌可泣!
1941年8月下旬,法西斯以32个步兵师、3个摩托化师、四个坦克师、1个骑兵旅、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圣彼得堡发起猛烈进攻,想在短时间内将这座美丽、神圣的古城迅速摧毁。9月8日,法西斯占领吕瑟尔堡,切断了圣彼得堡最后一条陆上运输线,封锁了圣彼得堡。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整整封锁了872天,这是世界战争史上一个城市被封锁得最长的记录。1941年9月到10月,德军在圣彼得堡投弹达9.3万多枚,仅10月4日一天,德军对全城毁灭性轰炸达9个多小时。所有的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线被切断了,漫长的冬季,波罗的海吹来的是北冰洋刺骨的寒风,没有燃料、没有食物,圣彼得堡全城处于饥饿、寒冷、轰炸之中。有统计数据:圣彼得堡在这场战役中死于饥饿寒冷的人有642000多人,死于空袭炮火中的有20000多人,被摧毁的建筑3200多幢。
圣彼得堡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尽管苏联各地都极端困难,但全国人民无私伸出援手,想方设法尽可能的调剂物资急救圣彼得堡。当时,圣彼得堡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就是拉加多湖的水上交通线,寒冷使拉加多湖结了厚厚的冰,前线指挥部利用拉加多湖结实的冰面,开辟了一条专门的冰上军用车道,在空军掩护下,为圣彼得堡输送物资。即使敌人的炮火在冰面上炸开一个个窟窿,但窟窿又立即被涌动的湖水在冰冻中顽强弥合,保证了运输车辆的通畅无阻。拉加多湖在这场战争中和圣彼得堡一起共赴国难,成为最忠实的战友。
面对丧心病狂的法西斯,勇敢的苏联人民绝不放弃圣彼得堡,他们准备决一死战。不分男女老少,人人自觉拿起武器,战斗中有红军、有青年近卫军、有游击队员、有工人纠察队、有农夫、有诗人、有工程师、有医生、有教师、有学生、有科学家、有艺术家,甚至最普通的居民都加入了保家卫国的行列。他们决心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让法西斯在圣彼得堡踏进一只脚。此时的拉加多湖也是其中的一位英勇战斗员,它始终忠于职守,与苏联人民并肩战斗。
在拉加多湖和涅瓦河的交汇处,永不熄灭的火炬、永不褪色的五角星、被炮弹击穿的战士头盔和两条坚实的弧形水柱,组成了这座“拉加多湖生命源烈士纪念碑”。它是对烈士们永远的怀念!它是对拉加多湖永远的崇敬!拉加多湖是涅瓦河之源,也是圣彼得堡视为的生命之源,所以它得到了俄罗斯人永远的尊敬、崇拜和感激。
第一眼看到这座纪念碑的造型时,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两道水柱不连接起来,中间要形成一个缺口?现在我明白了,一道水柱代表拉加多湖,一条水柱代表涅瓦河,它们曾共同架起了生命之源的通道,那个缺口象征的是为战争中俄罗斯人打开的生存出口。
我们的客车司机,是一位有点斑发的俄罗斯人,他在纪念碑前用俄语唱起了《喀秋莎》:“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嗓音虽不是太好,但他唱得投入,唱得深沉,完全沉浸在饱满的情绪里,眼镜片后还闪动着点点泪光。我想:他的长辈,他的亲人一定也参加了这场伟大的战争,此刻他把一片深情唱给亲人,把一片深情唱给如同亲人的拉加多湖。《喀秋莎》这首歌不仅旋律优美、抒情,更深含着俄罗斯人在战争中培养出对它的特殊感情。虽然游客们都会唱这首歌,但都自觉的不加入和声,只是静静的、肃穆的聆听。他唱得认真,我们听得认真;他唱得倾情,我们听得倾情。唱毕,我们报以了最热烈、最真挚的长久掌声。
《喀秋莎》创作于1939年,伊萨科夫斯基作词,马特维 . 勃兰切尔作曲。写的是一位叫喀秋莎的姑娘,用歌声唱出她对在前线作战的爱人的思念。这首歌创作出来后,最初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更没有轰动的效果。
两年后,也就是1941年,法西斯隆隆的炮声,迫使苏联人民进入了艰苦而伟大的卫国战争。这首歌一下子就流传开了,特别在军队,因为这首歌非常吻合当时战场上战士们的心境。歌曲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更激起战士们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前线、战壕和后方,处处高唱《喀秋莎》,它是精神的鼓励、战斗的号角、前进的旗帜、胜利的曙光,真正成为了卫国战争中苏联人民最重要的精神食量。
就连意大利游击队也将《喀秋莎》改写成自己的队歌,他们唱着《喀秋莎》向法西斯发起反击,唱着《喀秋莎》将法西斯墨索里尼送上绞刑架,唱着《喀秋莎》从法西斯手下解放罗马。
卫国战争中,苏联军队首次使用了火箭炮,并将火箭炮命名为“喀秋莎”。“喀秋莎”是最先进的军事武器,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为把法西斯彻底消灭立下了赫赫战功。
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最高苏维埃政府为了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专门建立了一座《喀秋莎》纪念馆,这是人类战争史上和音乐史上的第一例。
是这场不同寻常的卫国战争给《喀秋莎》赋予了不同寻常的价值,是这场不同寻常的卫国战争给《喀秋莎》赋予了永恒、灿烂的荣誉。
拉加多湖是圣彼得堡的生命源!《喀秋莎》是俄罗斯的精神生命源!
前几天,俄罗斯举行了盛大的胜利日阅兵式,红场上又响彻了《喀秋莎》。我想,在“拉加多湖生命源烈士纪念碑”前,也一定响彻着《喀秋莎》。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2583
评论列表(49条)
“当时,圣彼得堡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就是拉加多湖的水上交通线,寒冷使拉加多湖结了厚厚的冰,前线指挥部利用拉加多湖结实的冰面,开辟了一条专门的冰上军用车道,在空军掩护下,为圣彼得堡输送物资。即使敌人的炮火在冰面上炸开一个个窟窿,但窟窿又立即被涌动的湖水在冰冻中顽强弥合,保证了运输车辆的通畅无阻。拉加多湖在这场战争中和圣彼得堡一起共赴国难,成为最忠实的战友。”
@风雨:一段历史,总会有人记住。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早上好,谢谢阅读。
欣赏、喜欢格格的又一新作。《喀秋莎》是我们在高中时很喜欢的苏联歌曲之一,优美旋律和歌词的情感表达、内涵都很感动!几十年后看到格格的文章很有力度、流畅、详实的介绍了《喀秋莎》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带来的鼓舞人民的斗志,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喀秋莎》是永远悠扬的歌声。[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是历史赋予了《喀秋莎》荣誉。
苏联的卫国战争悲壮,多少英雄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热血换来了震惊世界的伟大的胜利。格格的此篇佳作,以深邃凝重的文字抒写,将我带回了那个艰难岁月,让正义与不朽光照人心。
@锦瑟黎燕:我对这场战争特别感兴趣,阅读得比较多。当时他们最杰出的将军是朱可夫元帅,那是个军事天才,他指挥了苏联十大战投,全取胜利。
我在读中学时《喀秋莎》这首歌很有名,流传很广。现在我还会唱。
@2272 张英辅:是的,这是一首很好听的歌。
知道列宁格勒保卫战,对拉加多湖在反封锁中的决定作用没有关注。谢谢格格让我完善了这段历史。拉加多湖是圣彼得堡的生命源!《喀秋莎》是俄罗斯的精神生命源!——概括得真好![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诚厚:解力夫是研究二战的专家,他著有关于二战的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元凶(西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三将军(戴高乐、艾森豪威尔、朱可夫)的书,这套书共九本,每人写一本,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我文中的各种数据都是源于他的作品,数据是绝对可靠的,拉加多湖的冰上通道在他书中也有记载。这套书1989年出版后,又连接10次印刷出版。
格格的此篇佳作,犹如电影的长镜头,深情回顾,视角开阔,将历史与地理,战争与人文融会贯通;又有特写镜头,将圣彼得堡保卫战、拉加多湖生命源烈士纪念碑、喀秋莎。。。融会贯通,更有冲击力与震撼力,好有气魄,大手笔也。
@锦瑟黎燕:我是对历史有点偏好,所以在学校我的《中国通史》的《世界历史》是学得比较好的。
拉加多湖是圣彼得堡的生命源!《喀秋莎》是俄罗斯的精神生命源!
唯美深厚的思想文采,赋予震撼深意活力抒情。喀秋莎,我爸和我两代人都会唱,舅俄文翻译,曾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供职,他用俄语演唱浑厚磁性富有魅力。
@ch雪梅:我们站在纪念碑前,确实有一种被震憾的感觉。
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的里程碑。格格的此篇佳作,意蕴铿锵,细节绵密,极具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
@锦瑟黎燕:是的,这次的卫国战争非常惨烈,也非常伟大,在世界历史上是有浓重的一笔。
一湖一歌,都是俄罗斯的生命源,有关苏联的卫国战争及朱可夫元帅,喀秋莎都是耳熟能详,对拉加多湖了解不多,这次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博学的格格点赞!
@豫莲芳草:拉加多湖主要是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与其他城市关系不大。
苏联卫国战争是惨烈的,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全苏联人民的同仇敌忾,保卫了圣彼得堡,保卫了祖国。在这里,拉加多湖起到了多么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她是圣彼得堡的生命源!而《喀秋莎》称为俄罗斯的精神生命源也是当之无愧。谢谢格格给我们分享在俄罗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给了我好多启发。
@难诉相思:有些历史是值得知道的,因为这样我们才更懂得和平的重要,才更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漫漫地欣赏阅读,随着你的文笔了解了那段苦难的历史,让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出名的国家,尤其是那首《喀秋莎》那首歌词激励着熟练无数的热血青年,为了自己的祖国,不惜一切代价冲锋在前是渴望胜利在前,让人充满激动和澎湃恨不得也和他们一样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让我们欢呼祝福,这个国家成为历史上的一面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让世界人们都为之关注他最后的胜利凯全归来。
@诃痴快乐:谢谢你的热情洋溢,祖国的强大,就是要有愿为祖国献身的热血一代。
苏联卫国战争,那样的艰难困苦,都让人难以想象。但,英雄的人们以钢铁意志,英勇顽强地与法西斯血战到底,终于迎来了伟大的胜利。格格飞流直下地抒写,将惨烈的历史深邃呈现,直入人心,回声久远。
@锦瑟黎燕:法西斯的丧心病狂,是世界史上罕见的,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苏联的卫国战争,在战争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即使敌人的炮火在冰面上炸开一个个窟窿,但窟窿又立即被涌动的湖水在冰冻中顽强弥合,保证了运输车辆的通畅无阻。”这段话让我甚是震撼,这样的顽强弥合,多像坚强的战斗集体。这种不屈的精神值得敬佩。
@霁月:如果没有拉加多湖的冰上运输线,圣彼得堡是无法坚持到最后的,所以它才得到了英雄般的尊敬。
我喜欢水,特喜欢湖水,拉加多湖令我神往。这样经历了悲壮岁月淬炼的湖水,如今,会更加深邃清澈,光照人心的。
@锦瑟黎燕:我也喜欢水,拉加多湖的水非常漂亮。
”前几天,俄罗斯举行了盛大的胜利日阅兵式,红场上又响彻了《喀秋莎》。我想,在“拉加多湖生命源烈士纪念碑”前,也一定响彻着《喀秋莎》。“[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俄罗斯人对《喀秋莎》有着至亲般的深情。
俄罗斯人对拉加多湖有生命之源的崇拜,与我们对黄河长江有母亲之河的崇拜,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都是对母亲之湖,母亲之河的膜拜。
@锦瑟黎燕:是的,母亲河也是我们的民族之魂,生命之源。
文章如流水,慢慢溢开,揭示主题,反复强调使主题得到升华,读您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既益智又陶冶了性情。问好!
@梅岭闲人:谢谢你的阅读,我也希望我们的每一篇博文,都能让我们得到收获。
喀秋莎,一个美丽的名字,一首英雄的赞歌,俄罗斯民族的象征。
@清河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喀秋莎既是英雄的,也是浪漫的。
我到过俄罗斯的远东,那里的人们生活好精致,服装的料子与做工颇讲究,热水如我们的自来水,24小时不间断。这些幸福与圣彼得堡保卫战的艰难胜利息息相关啊。
@锦瑟黎燕:俄罗斯的经济虽不是世界前列,但他们的社会福利是非常优越的,你喜欢喝咖啡,俄罗斯的飞机上,咖啡随喝。
想一想,广袤的俄罗斯大地,有这样的生命源,拉加多湖,波光潋滟的湖水啊,将天光云影尽收湛蓝之中,让我心醉。
@锦瑟黎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大好河山,所以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土。
意念里,与湖水,大河,大海毗邻而居的人,多么有福,哪里的人们偏得水的滋养,令人垂涎。
@锦瑟黎燕: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连美女都喜欢依水而居呀。
深情回顾,写出了心得,谢谢分享~
@朝山暮寺55:这是一个让人震撼的地方,它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生死存亡的战争。
优美的环境,向往的河流!
@朝山暮寺55:是的,拉加多湖和涅瓦河都美到极至。
提起来这个话题太沉重,脍炙人口的《喀秋莎》并不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对德做战时的作品,而是在中国境内张鼓峰作战,苏联红军与伪满和日军作战时创作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