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校123华诞前夕,我提前介入同学入学50周年返校活动筹备工作。经过精心组织认真安排,此次活动终于圆满结束了,同学们依依惜别。
我们苏州大学前身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1973级,是工农兵学员中唯一经考试推荐上学的一届,也是历史系恢复招生的首届,41名(我被历史系老师从录取时的物理系挖过来的)学生,成了当时历史系在校生的全部。
毕业20、30、40周年,我们都进行过返校活动。40周年相聚后建了个“大学缘”群。春节过后,部分同学提出希望组织入学50年返校活动,并把当过母校组织部长的同学抬了起来。这位为人厚道的同学找我商量。以往的3次活动都是我俩和另一位苏州同学资助的。这次组织或许是最后一次活动了,商定仍我们3人各负责一次宴请,4位苏州的女同学负责联络、接待,由找我商量的同学做牵头人。
全班41人,7人已提前谢幕。另有7人因身体原因或家庭原因未能参加。参加返校活动的共27人,其中5人由家属陪同。一天半的活动时间虽短,还是很有意义的。
同学情的享受是意义之一。
我们读大学是在特殊的年代,同学之间虽有观点不同,但大多是农村来的同学,只是以不参与不认可的行为表达,没有造成对立情绪。毕业前一个多月,学院、系领导多次找我谈话,决定让我留校,只须口头承认路线觉悟不够高。但我不肯违心承认不参与批老干部、老教授就是路线觉悟不高,故而婉拒。因此,毕业前夕,作为系里一号建党对象,唯一的一次发展机会,被8条莫须有的“罪状”打压。在毕业20周年返校活动座谈会上,已在苏州市委宣传部工作的我就说过,同学之间不谈恩怨,只叙情谊,许多事随着时光都流逝了。
5月10日晚饭前在南林饭店报到,同学们早早就到了。很多同学到了就找我。我两天前不慎扭伤了脚,行走不便,午饭后坚持开车去了饭店,与早到的同学分别在房间和茶室畅谈。有位同组的女同学告诉我,毕业前送给小组每位同学用我家的竹子、我父亲编织、我大妹送到苏州的竹篮,她还保存着。她当高中班主任时把我在校每天花14小时看书作为激励学生的榜样。如此情义,让我动容。在大学期间,我与3位同是农村出来、同为朴实厚道之人的同学关系最好,毕业后交往最多。这次相聚,谈得也最长。
5月11日中午,我在月光码头老北门饭店宴请全体同学。巧的是,母校是211高校,我老伴提前一周帮我预订的2大桌34座的包厢,编号也是211。因开车不能喝酒,我不得已借用陆文夫先生茶酒楼对联“天涯来客茶当酒,一见如故酒当茶”以茶代酒敬了老同学,感谢大家上大学期间对我这个小弟弟的关心和帮助。菜很丰盛,酒是保存了25年没进市场的定制酒美人钓,喝酒的同学都说好,连有的女生也品尝了。
午餐后,我忍着脚疼,陪同学们一起游览了金鸡湖湖滨大道美景,一路上继续交流畅叙。我向同学们介绍了有“洋苏州”之称的园区发展历史和现状。代表着苏州未来的园区,明年将迎来建区30周年大庆。
母校情的享受是意义之二。
5月11日上午的返校活动是这次聚会的主题。在苏大的天赐庄校区,我们读书时的教室、宿舍楼都在,非常容易勾起半个世纪前校园生活的温馨回忆。在母校标志性建筑钟楼前拍了合影,排的位置仍是毕业照上的位置。拍完合影,牵头的同学精心安排在我们读书时的文科楼4楼会议室举行座谈会。座谈前,已改为社会学院的母系的院长和党委书记,向老校友介绍学院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让我们很受鼓励。院长专门讲到,在院史陈列室墙上,有我们的毕业照。院党委书记介绍了我们读书时的各位老师的情况。老师们大多已去世,健在的几位都已年过9旬。
无论是文科楼门口电子显示屏欢迎我们返校的标语,还是校门保安对老校友返校的热情话语、用电瓶车送行走不便同学至钟楼前参加合影等种种热情友好的细节,都让同学们处处感受着浓浓的母校情。
我们读书在文科楼的一楼,我又在三楼的文学院在职读了两年江苏省领导干部研究生课程班,对这幢楼的感情更深。结业后,校长给我发了无期限的兼职教授聘书,让我与母校的联系更紧密。我调文汇报工作后,母校是江苏订阅文汇报最多的高校。
为工农兵学员正名的享受是意义之三。
我们41位同学,有的从教师队伍进入党政机关,在科、处、局级领导岗位退休;有的是高校博导、教授,成为知名学者;大多在中学,有的担任过校长,更多成为业务骨干;个别进入外资企业发展。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作出了贡献。工农兵学员一度成为没有真才实学的代名词,但同学们在工作中,以勤奋的学习和特有实践能力的发挥,用不输给他人的业绩为工农兵学员正了名。
享受生活的交流是意义之四。
我们同学之间,最大的和最小的年龄相差7岁,都进入70后。除个别学者还有带的博士生尚未毕业,均是10年以上的闲云野鹤,多方位享受生活成了共同话题。
座谈会上,畅叙大学生活的同学情。两对成为夫妇的同学,被同学们逼着“交代”恋爱史。几位同学谈了当时对部分同学今后发展的预测,我这个沉默寡言的小弟弟居然也成为很多同学预测的头号对象,还被批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那个时候,两年以上劳动或工作,是推荐上大学的必备条件。有些同学进校时就当过大队支书、公社妇联主任、中学负责人,见识当然不凡。
座谈会和个别的聊天中,同学们交流更多是各自的家庭情况。都是机关或事业单位退休的,享受生活的基本条件具备。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对“最大的财富是孩子”体会更深。凡是子女走的是正道,过上小康以上生活的同学,都有一个好的心境享受生活。
半个世纪情未了。返校活动结束了,群里的热情未消。未能参加活动的同学,也踊跃参加了群里的热闹,分享着这次活动带来的快乐。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2543
评论列表(36条)
终于等到了50周年返校纪念![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从提出到举行,也就两个月时间。
半个世纪能聚在一起真的好不容易啊![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应该是最后一次返校活动了。这次就有一此同学由家属陪护来的。谢谢兄弟!
半个世纪的校园情,同学情,历久弥新,情深意浓。灵动抒写,意境高远,光照人心。那年那月,农村青年能进苏州大学读书,相当的不容易,凤毛麟角啊。
@锦瑟黎燕:那个时候,每个公社有2个上大学名额,能轮到自己完全是幸运。高中生、考试成绩好的,最动员填报师范专业,将来不误解人子弟。谢谢黎燕老师美评鼓励!
诚厚老师充满深情地总结了返校活动的四个意义,看了深有共鸣。转眼,我也毕业整整四十年了。能够参加母校的庆典活动的机会非常难得,分在各地的同学能够聚在一起更是不容易。你们三位东道主每次负责宴请,足见对同学情谊的珍惜和性格上的慷慨。
@难诉相思:同学们能否聚得起来,取决于是否有热心同学组织。蒋院毕业四十年,也是从医四十年,祝贺!谢谢美评鼓励!
上次我们去苏州就住在南林饭店,里面景致非常不错。只要能来的同学都来参加聚会了,太难得,半个世纪的情义绵绵悠长,记在心,说不完。照片中的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 ,愿你们后会有期,再次聚欢。
@四格格:南林饭店是园林式酒店,安排是考虑离苏大老校区近一点。大聚会或许是最后一次了,因此同学们都很珍惜,5位身体不好的家属陪同。苏州同学小范围的聚还是要坚持的。谢谢格格美评!
原来诚厚和我一样,也是工农兵学员,只是你比我高一级,73级,我是74级,77年毕业。你的学校名字是苏州师范学院,现在改成苏州大学,我的学校是开封师院,现在改成河南大学,大学就比师范学院高一级吗?名字不同,实质是一样的。你们是按进校时间算,我们是按毕业时间算,大学毕业后也已经聚会了三次,到2027年我们打算举行毕业50年聚会。不过我们每次聚会都是AA制,每人交上几百元共同花费,包括吃住玩,结束后算账,多退少补。这样大家觉得公平,也心安理得,谁的人情都不欠。
我们
@豫莲芳草:工农兵学员一共6届,学制2到3年,我们是2年半。学院是专门性的,我们读的师院就是培养中学师资的。大学是综合性的,无论是苏大,还是河南大学,师范专业占的比重应该不高了。同学聚会,AA制是好形式,我们高中同学聚会就是AA制。我们几个有点资源,住宿费自理,几顿饭和纪念品就由我们来,似乎成了惯例。
同学情的享受是意义之一。
母校情的享受是意义之二。
为工农兵学员正名的享受是意义之三。
享受生活的交流是意义之四。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的鼓励!
欣赏老师清新、流畅的又一新作!夕阳里的生活,同学情已是重要的一个内容了,真情真意、怀念“青春之歌”,回味青葱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刻苦学习,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光!’…..我们哈六中明年是百年校庆了,若不是疫情我们高中班年年聚会、游玩(我因身体不好参加的比较少)同学情乃一生的情义!遥祝老师夏祺笔丰![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同学情是一生的友情。在同学中,高中的同学感情最纯朴,我们一年要聚几次。大学同学分布广,相聚一次不容易。谢谢流云老师美评鼓励和祝福!
同学情,纯真清澈厚重,年岁越大,越感觉同学情的珍贵。此篇佳作,让我共鸣,越发珍惜同窗之情了。
@锦瑟黎燕:同学两字,不应渗入杂质,是两个纯洁厚重的字。谢谢黎燕老师共鸣!
我们新乡有一个说法:一辈同学三辈亲,,我深信不疑。
@2272 张英辅: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谢谢英辅兄!
同学之间的情谊是最干净、最纯粹的,由青葱到青春,都彰显着年华的美好。纵然是鹤发斑斑,纵然是体丧多病,但想到50年前的神采飞扬,仍会感觉到热血在沸腾,温暖在心。相聚一次不易,把彼此的情谊铭记于心就足矣。
@四格格:作为集体相聚,或许是最后一次了。同学情是永恒的。再谢格格!
合照第三排左面第一个是诚厚老师吗?感觉对的!念着每一个文字,被聚会同学间的质朴真诚的情谊深厚深深打动了!人生有几个50周年呢?同学情,师生情……纯真年代的怀念!诚厚老师蛮低调热情个呀!祝贺?[[赞][爱心][喝彩]
@ch雪梅:哈哈,雪梅感觉没错。拍毕业合影照时我在组织排队,最后便站在边上。以后拍这类照片都是这个队伍,方便大家寻找。谢谢雪梅美评鼓励!
您们已经50年。我们入学到今年也是31年了。。20周年我们聚过一次外,再没有组织过,目前大都是单位的中上层,时间也不允许。
@解世权:在职时相聚不容易。40年可以聚一次。
50年同学情深义厚,回首青葱往事成蹉跎。
@清河君:同学的称谓,是纯粹的。谢谢清河君好友美评!
赏博《半个世纪情未了》[喝彩]50周年返校合影留念照片中,俺是从ch雪梅的留评中找到诚厚老师的,谢谢分享快乐哈!
@菲菲娜妮:谢谢菲菲娜妮老师的关注和美评!
为母校123华诞写下纪实,值得祝贺!
@朝山暮寺55:谢谢您的来访和祝贺!
随着岁月的增加,同学情更深![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半个世纪未了情,这样的老同学聚会意义非凡。我注意到老师谈到了为工农兵学员正名的话题,从整个社会状况以及您和您的同学经历来看,工农兵学员理当正名,因为他们为我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特别的贡献。
@邯郸常跃进:是的,大大75年入学,也是工农兵学员。
人才济济,龙腾虎跃。同学情深,堪比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