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发了一篇《丹阳湖有我们青春的印迹》,笼统而概括地记述了大学毕业生当年在丹阳湖军垦农场劳动锻炼的那些事。文章转发到同学群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又想起来很多陈年旧事。有的令人捧腹,有的令人回味,有的令人愤慨。我将这些一一记录下来,算是上一篇文章的补充。如果用美术专业术语形容,上一篇像一幅大写意画,那么这篇“续”就是一幅幅小工笔画。
浑水摸鱼
1969年夏,一场大洪水把丹阳湖农场淹没,全体人员及时撤离,在安全地带避险月余,待洪水退去后返回驻地。
映入眼帘的是被洪水冲刷过的驻地,低洼处还有少量存水,地上有一条条随洪水而来,却没有随洪水而去的鱼,被晒成了鱼干。有一个曾经的水塘,水位比原来高了,肉眼可见有很多看上去挺大的鱼游弋其中,想来也是随洪水而来,然后在此落户了。没有钓竿没有网,看着干着急,有两个男同学索性挽起裤脚下到水里徒手抓鱼,那鱼八成是不熟悉环境还有点傻,居然被人类擒获。人在水塘里走几步就把塘底泥搅起,塘里的水瞬间变得浑浊,原本在水底潜泳的鱼儿因呼吸困难浮上水面,并时不时腾空跃起。岸上的观众不淡定了,纷纷撸胳膊挽袖子捲裤腿入水抓鱼。我也下水了,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浑水摸鱼。下水的人越来越多,水越来越混,鱼儿受不了了,纷纷浮出水面,徒手抓鱼如囊中探物。我也抓了好几条,扔到岸上,无以言表的成就感洋溢在脸上,夹杂在七嘴八舌的呼喊声中。有人拿来厨房的大铝盆,装了大半盆。晚上可以改善伙食,吃炖鱼了。
只见连里的事务长(管伙食的军人、排级干部)上大盆里挑了几条又大又好的鱼穿在一根树枝上,提着一串鱼屁颠屁颠地跑上大坝直奔釜山团部,说是给团长送去。望着事务长远去的背影,感觉这是接受解放军再教育最生动的一堂课。
打狗吃肉
丹阳湖所在的当涂县,是安徽省的贫困县。那里的农民不养猪,而习惯养狗吃肉。
某日正值晚饭后休息时,不知谁家的狗越狱逃跑溜溜达达来到我连驻地觅食,被我方发现,遂有人拿起铁锹欲置其于死地而吃肉。那狗本能地逃窜,被另一同学截住,随手操起扁担追打,闻声赶来了若干人,持各种农具对狗形成合围之势,狗狂吠不止,但已无路可逃。有人拿来炊事班门口那只废弃的破铁锅,把狗扣在里面。这下狗叫得更厉害了,那声音凄厉而刺耳,八成已经疯掉了。参与围追堵截的打狗英豪们和围观的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着,怎样把狗弄出来还不让它跑掉。有人把锅欠个缝,只待那狗露头,十八般武器一起上去。在人们的呐喊声和工具与铁锅的撞击声中,那只可怜的狗终于失去了反抗能力,在半死不活中被拖了出来。
那是一场盛大的狂欢,给平淡艰苦的生活平添一份欢乐,比看一场电影,参加一次联欢会还要令人愉悦,情绪得到了发泄。第二天还吃到了狗肉,虽然一百多号人吃一只狗人多肉少,但聊胜于无。那个过程令人兴奋不已回味无穷。
“反革命” 的由来
上一篇曾经说到,残酷的政治斗争降临到我们学生连,无中生有要在学生中挖出反革命。一位清华毕业的男生被选中,成了反革命,原因不明。几十年后有人揭秘,原因是:炊事班门口挂着个语录牌,上面的装饰画是个葵花,画的不太像,这位同学就随口说了句“画的什么呀!像个王八似的”。就这句话,被打成反革命。这位同学名字叫高波。现在回忆起来依然不寒而栗,政治斗争太可怕了!
抓 “特务”
城门尚且有个可开关的门,而我们的女生茅草屋宿舍连个可开关的门都没有。进入敞开的门洞,有一个类似堂屋一样的空地,左右各一个同样敞开的门,门里分别住二个班。平日里除了熄灯号之后,起床号只前,其他时间连里的任何人无论男女都可以随便出入,没有什么隐私可言。
最热闹的时段当属晚饭后至熄灯前了。穿军装的连长、指导员、排长以工作的名义进来巡视一圈理所当然不容置疑。同学们习以为常也不必起立敬礼打招呼,该干嘛干嘛。有已婚丈夫和男朋友的过来坐在妻子和女朋友的床上聊天,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不熄灯不走。还有以校友的名义找心仪的美女聊天的,这种最不招人待见。
秋收后的一个傍晚,连长迈着四方步溜溜达达进来了。先进左边屋,从头到尾上下左右看个遍,再到右边屋重复一遍,自始至终没有与任何人有语言交流,然后迈着四方步溜溜达达走出去了。
约半小时之后,连长火急火燎地进来了,嘴里喊着,“大家都出去抓特务,农场里有特务! ”躺在床上看书的、休息的、发呆的火速翻身下床,忙不迭地穿上鞋,狂奔出去,三三两两结伴消失在秋收后的稻田中。收割后已脱粒的稻草一堆堆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空旷的田野。同学们依次在稻草垛中翻找潜伏的“特务”,特务没找到,找到了二对热恋中的情人。彼此都很尴尬,被抓到的很无奈的说:“都被你们找到两次了。”
闹腾了一阵子,没抓到特务的同学们扫兴而归。私下里要好的同学之间窃窃私语,这算怎么回事呢?细想想,必是那个连长先来探路,不在宿舍的都是热恋中的情人,于是设局让大家去“抓特务”。
一场闹剧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这些学生年龄都在25岁至29岁左右,正是谈婚论嫁的年龄,纪律也没规定不准谈恋爱。这样做有点过分了不是?
周末听戏
到农场半年多了,还没有丝毫结束的迹象,失落、失望、焦躁情绪在同学中悄无声息地漫延。军方也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措施,其中一项是给已婚夫妻提供周末团聚的机会。这应该算是一件很有人情味的福利,现代语言应该称 “人性化”。
首先突击盖起一幢极简易的茅草房,中间用芦席隔成四间,每间有一张用毛竹搭建的勉强能睡下二人的双人床。每到周末晚饭后,四对已婚夫妇各自夹着铺盖到特制的简易夫妻房团聚去了。
各位看官脑补一下,就咱们现在的钢筋水泥楼房尚且隔音不好,弄出点动静邻居就敲墙,一张芦席能隔开什么?除了视觉被蒙蔽,其他感官都没闲着,尤其那听觉器官。呼吸声尚且清晰可闻遑论其他杂音。虽然尴尬,但四对夫妻没人拒绝。人性使然,可以理解。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2237
评论列表(14条)
精美续篇,生动多彩,灵动抒写,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画面感与现场感好强,一些人事场景历历在目,大手笔也,为之点赞。
@锦瑟黎燕:谢谢您用心阅读,精彩点评。那种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记忆太深刻了,很难忘记。
青春过往,形形色色,尽收眼底,令人难忘。
@2272 张英辅:是的,虽然零零碎碎的一些小事,却难以忘怀。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事情,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难理解大学生在军垦农场劳动的场景。吃鱼可以说是劳动所得,那顿狗肉嘛,有点不地道,那狗从你们那里路过,一不小心到你们肚子里去了。
@清河君:那个年代胃缺肉啊!有吃的就不错了,谁还管那么些!关键是那个过程太令人兴奋了。
拜读,老师佳作为军营生活添彩[赞]作为军嫂的我当年去军营小住,条件可比老师文中叙述的条件强的多,单居室有火墙可做饭[大笑]
@菲菲娜妮:您去的是正规部队,家属来队探亲是常事,有像样的招待所,我们那是临时的临时,不能再简陋了。[偷笑][偷笑][偷笑]
续篇同样精彩生动,看得有滋有味,只是那浑水摸鱼场景令人兴奋,打狗吃肉都感觉残忍,那狗运气不好,值得同情。
@豫莲芳草:谢谢您来访留评。前面已经说过,当地有养狗吃肉的习俗。这个狗被人吃是早晚的事。
那年那月的青春印记,在声情并茂,多姿多彩,文采飞扬的文字之中,清晰呈现,好有情致与格调的青春留痕。
@锦瑟黎燕:您过奖了,平铺直叙真的谈不上什么文采,谢谢您的鼓励。
看到最后的茅草简易房,我笑了又笑,笑中带有一丝苦涩。
@难诉相思:无以言表的尴尬。那个年代,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