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苏州小巷,不是来自古籍,毕竟我少涉猎典籍;也非百度后的诱惑,说来可能你不信:有一次澳门笔会请我担任他们“李鹏翥纪念文学奖”的散文、小说的评审,我在散文组内读到一篇描述苏州小巷的文章,爱不释手,读了多次,就把我迷住了。当时我的推论是这样的:能够选择苏州小巷为书写对象、又被澳门笔会选为参选的散文,怎么说都有可观和游览之处。
从此苏州小巷烙印在我脑海深处,无法磨灭。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厉害之处吧!如果写得精彩,会让人产生一种非去不可的强烈冲动。
苏州的寒山寺已经少了张继原诗《夜泊枫桥》的凄迷醉人味道,正如今天印度尼西亚的梭罗河已经和民歌《梭罗河》的抒情优美不能同日而语,都不看也罢;我也不太喜欢人工痕迹太明显的园林,那么就设法看看苏州那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明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诚品书店和小巷吧!当然,拜访新浪博客大伽晓舟同志也是不可或缺的。
绝没想到一天的时间那么不好用,最后竟然只完成漫步苏州小巷一项。也许这是宿命,苏州在日后还得再来一次。在上海。临出发前发微信给周晓舟老师,打探苏州小巷哪一条最负盛名?晓舟老师不愧为识途老马,马上回复,外行人走山塘道,内行人走平江路!意思是平江路才是苏州小巷的真命天子。还自告奋勇,乐于全程陪我们走这条苏州最出名的古巷。晓舟老师的好意我们不能拒于千里之外。
从上海出发时,本是初冬的天气一下子降温,冷空气中夹带着如冷箭的微疼感觉,一阵阵扑面而来。幸好晓舟老师一顿饭下来,心生暖意,走在平江小巷上,也不怎么冷了。最让我意料之外的是小巷与一条小河相伴,河街相邻,街巷交错,而且基本上是直线到底。这是我在其他江南城镇县市所未曾见过的,太有风味了。以前在绍兴、乌镇、凤凰城看过、走过的小巷都是两边楼房,有时甚至只是小楼的后巷。看看平江路那些小巷的名称,就有什么传芳巷、狮子寺巷、东花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丁香巷······据说,每一条巷都有传说,都有故事!周老师说,戴望舒写的那首名诗《雨巷》其地点就在此。不过那天脚步匆匆,来不及探望,事后百度,没有找到戴望舒和丁香巷的渊源,倒读到他那不如意的爱情和婚姻细节。戴望舒是杭州人,很有可能他因为爱的失意,将他理想的对爱的追求,都以象征的手法,写在《雨巷》里了,那“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应该是他的真爱,也不妨视为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在那其中一条小巷里,还流传着晚清状元洪钧娶16岁的赛金花做小妾的风流韵事。
慢慢地我们才知道苏州的古名就叫平江,又因为这个平江以前有十井,这一带又称为“十泉里”,像这样“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小巷,在我们走过的老街、古街当中,还是比较罕见的。那天文友金芳怕回程遇到上下班塞车,希望我们能在下午三点半就离开苏州。我慢走时估计平江路约有3000米,但数据告诉我们只有长“1606.8米,宽3.2米”,这苏州小巷“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长方石人字形路面。2004年5月,平江路完成保护与整治工程,路面改建传统长条石横铺彻成。”晓舟老师说,这儿历史悠久,至少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天不作美,毛毛细雨从半空飘洒而来,在恍惚间不断有三十年代的丁香姑娘在我们眼前走过······最没想到的是在上海嘉定还有脱下外衣的机会,在苏州平江路,恨不得脖子上多围一条围巾啊。难得的是苏州晓舟老师,坐言起行,一定要尽地主之谊,全程相陪,还一边解说。
平江路实在太美了,不仅在于小巷的古味氤氲在半空中,令人产生一种思古之幽情,还在于虽然绿色灰色白色构成了平江路的主色,但不显得单调,反而有一种清幽秀气的美;不像一些江南水乡,被商业气息严重侵蚀,红的三角旗,绿的塑料桶、各种现代广告的颜色字,不和谐的色彩大大破坏了大自然清淡的色调。
平江路实在太奇特了,虽然不称为“巷”,却是最有特色的巷,水路相伴,一直延伸到天际,可以想象得到八百年前街巷人声鼎拂、河上船只穿梭来往的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这儿的商铺没有其他一些水乡那么密集,令人眼花缭乱,喘不过气来。这平路感觉稍宽,眼界放远,灰白的初冬,一片高远和空蒙。
平江路的横街窄巷太幽深了,站在小巷口,只能随便拍摄一张两张巷口的模样,在巷口探头伸脑,却没有勇气长驱直入,大步走进,生怕丁香姑娘还在阁楼熟睡,也还有可能看到赛金花在夫君洪钧去世后,提着行囊准备离开豪宅的情景。
平江路旁的水也太秀丽了,柳丝默默飘垂,与河面的静静和谐地相守,那碧绿色的河水没有一点儿浑黄,却如深绿通透的翡翠河,在怀中刻绘出拱形石桥的清晰倒影,一旦横卧在街道一侧,就纯粹是在等待着你摄影似的。河那一头的民居小铺,看到的只是后背,那灰黑的屋顶线条,下面是残旧的白墙,实在也太江南了,一幅完美3D的水墨国画;就在纯粹的暗色调中,突然,出现一幅齐人高的橙色旗袍剪纸样贴在满是暗绿色青苔的民居墙上,上写“荷言旗袍”,右边还悬挂着四个串在一起的红灯笼,倒有一番特别景致的风味。
平江路也太文学了,一间又一间的建筑物都不太,艺术设计奇特,已经不论早年就有,抑或后来翻新重来,看得出都耗费了足够的心思;安静的河面,冷寂的拱桥、绵长的人行窄路,都容易诱发一种文学的想象,满足抽象文字的补充,那桥上,会否走过柔石《早春二月》里的萧涧秋?那缓缓滑过河面的乘客,回过头来时,会否是惊鸿一瞥的鲁迅?那蹲坐在石阶上,在河边浣衣的会否是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妇女?······
除了乌镇还有原汁原味,气派够大、有不少当年的老屋子外,苏州的小巷平江路,不失为苏州的骄傲,那种河街相邻就很独特,不但是相邻,其实也是相恋,生死相依,河之碧透让古城区秀美,巷之绵长让河流不显单调。尽管寒意骤降,冷雨寒风刺面,这么长的古巷有晓舟老师陪伴,有秦女士同行,苏州平江路之忆变得永恒而悠长了,那一天,很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192
评论列表(11条)
看到作家笔下的苏州,如此美丽、诗情,即使寒风,即使雨中,都挡不住好感直接而厚重,倒让我有点嫉妒了。我也去过平江路,但那次是匆匆经过,办事,吃饭,然后离开,丝毫没有去亲近这个苏州古城的活化石。也许,是没有遇到晓舟这样的文化大家做导游讲解吧,否则我的脑海里也一定有平江路的美好回忆。
谢谢老大哥的好文。有机会也凑个热闹,看看去。
东瑞老师笔下的苏州小巷充满了诗情画意,不知道今生是否有缘领略那特有的风味。
谢谢周旭才老师、杨自记老师、芳大姐的评论,非常鼓舞。
看了东瑞老师的游记,真想去平江路领略一番呢!
@飞花如雪:谢谢如雪老师,没想到在此遇见。
@黃東濤(東瑞):我怎么没想到她离我不远。[微笑][微笑][微笑]
走过七里山塘没留下深刻印象,去了平江路,还想再去。东瑞老师的美文,让人又回味一遍
东瑞先生笔下的苏州古巷情深深雨蒙蒙,下次去苏州一定感受下平江路的独特魅力,当然若有晓舟老师同行就更好了呢[微笑]
美不胜收,情不自禁!绮丽在景色,更在于曼妙笔端,就这样相随着博友,进入一怀佳境![赞]
苏州的美,平江路尽显迷人,值得一游[花][花][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