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椅,石米墙,绿白、白绿方格砖……
广东人心目中,深埋在闹市区老巷子里的牛腩煲,更加惹味。旧民宅里,不是“老妈子”下厨,而是由风趣的“啊叔”下厨。啊叔自话:“萝卜焖牛腩,老广住家菜”。此一道菜,非至靓的新鲜“白牛腩”不可,要有肉、要有筋,配私家秘籍酱汁焖足一粒钟,放入滚刀萝卜块后,再焖两粒钟,直焖到软糯入味,又嚼到筋的爽脆,方才够火候。还有啊,开吃之前,必须要备好、蘸足蒜蓉辣椒酱,老广称之为“识食”。
综上所述可鉴,谁说老广不吃辣,辣也辣的,吃也吃的。他们还喜欢吃烧烤,因为擅长于煲汤、炖盅调理,所以并不惧怕吃辣或吃烧烤会口舌上火、面颊长痘。
无论老广、小广,被他们口头称之为阿叔、阿姐,阿豪,阿这个阿那个的,以文字形式表现时,你且看来,统统是啊叔、啊姐、啊豪以及啊这个啊哪个的!啧啧,绝无例外,全一个语文老师教的!于俺这对错别字有“洁癖”的人,实在是受不了!
但他们“石米”、“蒜米”“一粒钟”,“老妈子”的说法,听得久了,还蛮顺耳。年轻人管自己父母称“老妈子、老豆”,出嫁后的女孩子说到公公、婆婆,都称之为“家公”、“家婆”,似乎也是一种烫烫贴贴地不外道。隐隐藏匿着老套意味的同时,还透着一丝小小的“显摆”和心满意足?从夫家了!从也从了,既然归属感满满的,随他从去。
“靓仔”“靓女”,这个靓那个靓的“靓”字,哪儿哪儿都用得到。譬如:“这鞋子,很靓~啦!”“今天鲍鱼,很靓~啦!”写这个“靓”字则笔划颇多,稍稍有点麻烦,不像亮堂堂的“亮”那样瞬间即亮,而是在脑子里打个转儿才“靓”起。粤语后尾儿音里的“啦”字,也是有腔调、含情绪的。是什么,需自己去悟!
广府之外,,老广说“吃在广州”。广府内里,不是说“吃在佛山”,就是说“吃在顺德”,还有说“吃在番禺”的。不过每年秋季,番禺的“美食节”也很有影响力,比之“广府美食节”毫不逊色。
常常惊异和叹服公司里广东籍小同事们鼻翼的灵敏度,旮旯拐角、荒郊野外,这些“醒目仔”总能寻到大快朵颐的美食之地,警犬之嗅觉也莫过如此!哈哈这说法,若不是掌着自己比他们年长,还不得挨砖头拍!
一起来听潮汕话版《苏幕遮》怎么唱:“功夫茶得烫嘴,五花肉不怕肥,这样的生活才叫滋润,两杯茶,下肚烧烧,坐下,免招,家和万事兴”……
世间惹味的美食多了去,只不过当下状况,吾等草木之人儿,少不得先管住自己嘴,管住自己腿。有那蠢蠢欲动约饭局千里之外去吃“烧烤”的,权且忍忍吧!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1234
评论列表(19条)
嫁番从蛮,靓妹南北通吃玩得转!
@晓舟同志:凡事经您一点拨,完全是“那回事儿”了!谢谢鼓励!如乡随俗不易![咧嘴笑]心安之处乃吾乡!
管住腿和嘴必须的呀!严谨的文墨,幽默爽快够味儿!
@ch雪梅:哈哈 喜欢你的吴侬软语呢!
管住嘴,迈开腿,
生活本来多滋味,
工作不怕苦与累,
笑面人生更醉美!
@阳光笙箫支剑笙: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才气满满啊![赞][赞]谢谢老师的提读和鼓励!
祝五一小长假快乐开心![花][花][花]
晗烟的美文勾起了俺的馋虫。等俺卸下工作的担子,第一站就是要去广东好好玩个把月,可劲儿的吃美食!
@难诉相思:嗯嗯,你得空就出游为好,别等!等的结果就是去不了“远方”!祝佳节快乐![花][花][花]
广东人中意烧烤,他们都会在烧烤的鸡翅、鸡腿、火腿肠上涂满蜂蜜,作用是防上火。广东不分男女,都是叫阿X,哥哥叫大佬,弟弟叫细佬,奶奶叫阿嫲,爷爷叫阿公,我们在广东入乡随俗,也是这样的。
@四格格:原来格格也在广东啊!你了解到的风土人情更多呢!能吃在一起,就能尽快融和在一起!
祝佳节快乐!遥握![花][花][花]
世间惹味的美食多了去了,最好还是管住自己吧!
@2272 张英辅:嗯嗯 老辈子人说过“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祝佳节快乐!
灵动抒写,生动多彩,有滋有味,好有情致的方言俗语,好有格调的烟火味儿。
@锦瑟黎燕:谢谢您的精彩点评,受鼓舞!得浸染!
欣赏美文,生动形象的描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令人馋涎欲滴,遐想万千。
@华章秋韵:谢谢秋韵老师的美评和鼓励!祝佳节快乐!
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嚷破天的,忍忍看看不凑热闹是对的。
@惑矣:哈哈哈“嚷破天”这说法妙极了!祝佳节快乐!谢谢点评!
啊叔、啊姐、啊豪以及啊这个啊哪个的!啧啧,绝无例外!很亲切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