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我接受了邯郸晚报记者的采访。这是因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纪念这个节日,邯郸晚报要刊出一期读者与报纸的报道。于是,记者采访到了我。
那天下午,邯郸晚报记者、采访部主任刘圆圆按照约定准时来到了我家。虽然我与记者素不相识,但我们却像熟人似的,一见面便顺畅地攀谈起来。
因为这次采访是为世界读书日组稿,所以记者采访就围绕怎样结缘、阅读《邯郸晚报》展开。
我首先谈了自己与《邯郸晚报》结缘的经历,并介绍了自己阅读报纸并为报社投稿的情况。
其中谈了我于1998年因向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投稿,而被邀请参加节目录制。后又将这一过程写成文章,并发表在《邯郸晚报》上的经历。
我还向记者介绍了我们邯郸晚报读者群六读翁的情况。六读翁是我们的自称,成员有王彦清,尹志军,张长继,冀学武,田建民和我。顺便交代一句,我是这个群里年龄最小的,他们几位都是我的老大哥。
我们六读翁因邯郸晚报结缘,并时常聚在一起交流阅读写作体会,在邯郸晚报读者群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晚报记者采访我的原因。
我们群里有六个人,记者为什么单单采访我?这里还有一个秘密呢。其实,记者原本是计划采访王彦清老兄的,但就在记者联系采访的那天,王彦清老兄却同老伴一起出国探亲了。联系不上王彦清,记者就有些失望,于是她又联系这次采访的推荐人——《邯郸晚报》年华周刊邢主任。邢主任哈哈一笑说,没关系,我们还有其他人选。
如此这样,记者就找到了我。这就是说,我这次接受采访,只是一个临时上场的B角。
王彦清老兄才华横溢,故事多多,假如这次接受采访的是他,一定比我精彩得多。
附4月24日《邯郸晚报》,报纸分四个片段,现只附六读翁部分。
“六读翁”组群“团宠”《邯郸晚报》
“六读翁”是《邯郸晚报年华周刊》一个“铁粉群”的名称。这个群里的六位老人都是这份报纸忠实的“粉丝”,而且多有作品刊登在晚报上,并与之结缘都在二十年以上。
1958年生人的常跃进,是群里年龄最小的老人,他与《邯郸晚报》1994年1月1日创刊便“相识”了。
“那时候,报纸是我们年轻人学习和阅读的主要载体,信息大部分从报纸上获悉。当时得知晚报创刊,我兴奋了很长时间,为我们邯郸有了晚报而感到骄傲,同时有了获悉本地新闻和投稿的平台。”常跃进感叹是晚报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长期读报使他爱上了阅读和写作,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不仅投稿晚报,还邮寄给其他报刊。
1998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发布录制有关服装的节目启事,他邮寄了一篇由尿素袋改装成裤子的小说《尿素袋》,于是被邀请参加该栏目《百年衣裳》(下集)的录制。
“这一次参加《实话实说》栏目后,我写了一篇《在<实话实说>说实话》的文章,刊登在1998年2月24日《邯郸晚报》上。”常跃进说。
在这个“六读翁”群中,王彦清被认为是最有组织领导才能的,并且多有作品刊登在《邯郸晚报》上;尹志军、张长继和田建民擅长写诗,尤其田建民还出版有诗集;冀学武则文武全能,既擅长写作和书法,又拍摄视频,还喜欢武术。
他们六人因向《邯郸晚报年华周刊》投稿而结缘,闲暇时,他们会聚在一起讨论文章、探讨写作,享受快乐年华。
“我们因读报爱上阅读写作,又因报纸结缘相互提高促进。没想到一份晚报,带来如此多且又意外的收获。”常跃进说。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圆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40825
评论列表(26条)
咱们的博友缕缕上新闻上报纸哟![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我们这里是风水宝地呀!
好,你在与时俱进,我早就掉队了。
@2272 张英辅:张老师笔耕不辍,我应该向你学习!
读报成名人,光荣。前有杨先生上报,现有你上报,卯酉河博客是风水宝地。
@四格格:我们博客是风水宝地,不过我是滥竽充数啊。
六读翁被邯郸晚报重视和另眼相看,是对你们六君子的重视阅读,写作水平、能力赞许与褒奖。
@清河君:谢谢老师的欣赏和鼓励!
卯酉河的弟兄们是捷报频传啊 可喜可贺!
@鱼满仓:感谢老朋友的欣赏!
《邯郸晚报》还健在就不简单,说明邯郸经济尚可。关键是有你们这些铁粉。我们《本溪晚报》已在二年前停刊了。
@漫言华语:现在纸媒都不容易,邯郸日报社原来有三张报纸,日报晚报和中原商报。现在中原商报已经停刊了。
“4月21日,我接受了邯郸晚报记者的采访。这是因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纪念这个节日,邯郸晚报要刊出一期读者与报纸的报道。于是,记者采访到了我。”
祝贺,热烈祝贺![花][花][花][花][花]
@风雨:谢谢老师的欣赏和一如既往的支持!!!
[赞]拜读欣赏!老师,无疑是当地大名人!![喝彩][喝彩][喝彩]
@阿诚56027:阿诚老师给过奖了,我就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邯郸六读翁,个个是人才,能文又能武,各有各所长。
@四格格:谢谢老师的夸奖!
作家在《邯郸晚报》名声遐迩,这是卯酉河的一大喜事,祝贺!
@锦瑟黎燕:谢谢老师的夸奖,其实我也不算什么作家,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喜欢读报,热衷投稿,实实在在的文化人![赞][赞][赞]
@难诉相思:谢谢老师的夸奖,从小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即使现在也还喜欢读报,不过大都是在网上读了。
作家的佳作频频在《邯郸晚报》发表,这就是美丽人生,成果丰硕,美不胜收。
@锦瑟黎燕:与大姐相比还相差很远,向您学习!
六读翁一直读晚报并时常交流,这对晚报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采访资源。现在,看报的人越来越少。看报成名人,一点都不奇怪。祝贺兄弟!
@诚厚:我们几个也算志趣相投,读报写作娱乐,谢谢老师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