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对吗?

2023042611484127
       从小听到大的词”养儿防老’。意思是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就必须养他们老。也有没有孩子的家庭,想办法抱养一个孩子,就是怕自己老了没人管。有很多年轻父母也会这样逗孩子,“你长大了养不养我呀,你长大了挣钱给不给爸爸妈妈花呀。”得到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若是哪家的孩子不管父母,定会招到人们的指责。“不孝顺,忘恩负义,白眼狼。父母白养了他那么多年,父母老了,他不管。”
最近看了一本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面有这样的对话,颠覆我之前对养儿防老这词的认知。
       主人公爸爸生病了,医生说,脑出血,很重要的部位出血,量很大,抢救每天需要几千元钱,最后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抢救过来。依据过往的病例,抢救过来最好情况好也是生活不能自理,差一点就是植物人。
主人公听医生说了情况,让医生积极治疗不要考虑钱的事,但如果真变成植物人了就拔管。
       此举招到大哥的极力反对,说那样别人会戳我们的脊梁骨,说咱们不孝顺。
丁原英说:”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我就真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东西了。
       妈妈也说:”那可是你爸呀,拔管子这种绝情话你也说得出口,养儿防老,他落得这个下场,自个亲生儿子要给他拔管子,生儿育女还有什么用?”
       主人公丁原英对老妈说:”如果你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你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着呢。碰上我这么个不孝顺的,您就算赔了。
       丁原英的观点颠覆我之前的认知。如果说养儿就是为了养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这一拳重重地打在传统道德的基石上。他的话说的直白露骨,但我同意他的观点。养孩子往大了说是为人类的繁衍做出了贡献,往小了说是你生命的延续,这个生命是独立的个体,不该被赋予条件的生存,不应被赋予回报的枷锁。让子女活得有个性有活力,不该被传统束缚。什么克己复礼,中庸变通会束缚住孩子的个性。
       丁原英又从经济上学理论给养儿防老新的解释。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天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着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就让每个人直不起腰来。而老人越是觉得养儿防老,就越觉得吃亏,心里就越苦,越要儿女对自己照顾,照顾不周就会觉得这个儿女白养了,便会心里不平衡,便会产生恨。
       改变观点很重要,给子女解放给老人解脱。子女有心有力就去孝,没心没力也不会背上包袱。老人更要解放思想,活好自己的生活,尽可能不拖累子女。或者说不要长期拖累儿女。那样会拖垮儿女,现在70岁,80岁的还好,多是多子女,60岁50岁多是独生子女,养老不能靠儿女,靠什么,,,,我也不知道。那是另一个话题。
       孝顺不一定付出多少钱,当然没钱就不可能谈孝顺。这事说来即矛盾也不矛盾,付出多少时间,多少情,都是孝顺,没办法量化这些东西。尽心就好。
丁原英说,办到哪里是哪里,尽心尽力是标准,办到什么程度不是标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9799

(1)
深山古树的头像深山古树
上一篇 2023年4月10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3年6月30日 下午8:55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人是群居体,群居的动物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互相帮助。别人帮助自己,自己也应该帮助别人,如果只是索取,不知道回报,这个群体就会自我毁灭。
    有些宣传说西方人多么自由,不需要赡养父母。我去那里感到并非如此。那里把赡养老人的重担交给了社会,老人有养老金,不需要儿女拿钱赡养。但还是有不少老人与孩子一起生活。即使不一起生活也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而且还有很多年轻人参加志愿者,帮助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每个年轻人都履行纳税义务,也就是说,每个年轻人都为赡养老人出资。
    在社会没有完善福利的情况下,儿女应不应该履行赡养的义务,难道父母把你养大,你就不应该回报吗?这是为自己只索取,不回报找到托词。一个连养大自己的父母都不回报的人,难道会对社会做贡献吗?
    我希望咱们国家早点完善社会分配原则,让养老,看病不成为孩子看得见的负担。

  • 灿烂阳光的头像
    灿烂阳光 2023年8月8日 下午4:47

    个人觉得养儿防老只是一种说法,不然怎么说,为了人类的延续?鸦反哺,羊跪乳,这应该是人性,不是道德的要求。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