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赞成把抽烟者称为烟民,因为民的基本释义中没有此类称呼。抽烟与不抽烟,只是一个人的某种习惯。
曾几何时,烟成为一种交际手段。在那个时候,大大小小的男性书记和长们,不抽烟的凤毛麟角,被同行们视作“另类”。
我抽烟并无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是大器晚成。高中毕业后在母校当民办教师,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当高中教师,我都不抽烟。开始抽烟是1981年暑假期间,我所在的高中撤并,我被调到县委党校任教员后。
那时的党校,还在偏僻的常阴沙农场。党校10多位教职工,在没有培训班的时候,白天基本在10多亩地里劳作或三排校舍前后锄草。我所负责的培训班教学计划制订、县委领导开学典礼的讲话稿和自己的备课,都在晚上进行,紧急时常常通宵达旦。为了提神解乏,我就到代销店买盒烟点着抽试试。不料,这一试,就试成了习惯,成了抽烟者。
我喝酒还要晚,始于1986年初从县委党校调县委宣传部。当年底调乡镇的4年,是我酒喝得最多的时期。与我把喝酒当工作看待不同,我从未把抽烟视为工作所需。调侃抽烟“利国利民利自己”:抽烟者创造了那么多财政收入,养活了那么多烟厂职工和那么多烟农,抽烟者想抽或不想抽,也是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当禁烟的呼声越来越大、抽烟的环境越来越差后,不少人开始戒烟了。有的因身体原因在医生“要命还是要烟”的严酷选择面前,被迫戒烟。这些人都经历过一个痛苦过程,才从抽烟者变为不抽烟者。有的因“妻管严”或其他外在原因无奈戒烟,这些人中不乏“复辟更猖狂”的。也有很多自觉从抽烟者变为不抽烟者,这些人其实不能称作戒烟,而是很自然的一种习惯改变。
我抽烟其实也是一种习惯,因为只是“小循环”,不吸入肺中,应该不算“瘾”。每天的第一支烟是吃过早饭喝第一杯茶后,从不躺在床上抽烟。在禁止抽烟的场合不会想着抽烟,当年出访美国坐禁烟航班14个小时,也毫无难受之感。从不在车里抽烟。不在家人面前抽烟,带大宝、二宝出去玩,身上从不带烟。这或许也算是不良习惯中的一些好习惯吧。
我还是抽烟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庭成员的容忍度比较高。老伴只是轻描淡写说几句。不抽烟的儿子什么话都不会说。大宝小时候和二宝会在家里到处贴禁烟标志,我不在有禁烟标志的房间和客厅抽烟也不违规。二是亲友们的纵容。退休时我曾夸过海口,等到我需要自己买烟抽的时候,我就不抽烟了。退休快10年了,我抽的烟仍是亲友们提供的。虽然出去少了,亲友们提供的烟比原来少了,但我抽烟的量也相应减少了,抽屉里总会有几个月的库存。三是还没有想过不抽烟。村里一位老兄弟的孩子在市烟草公司办公室工作,每年要来给我拜个年,聊天时告诉我,香烟专卖批发的量是稳定的,这一块全国贡献的税收上万亿。我还能继续作点小贡献吧。
还没想过不抽烟时,就努力做个不影响他人健康的文明抽烟者,同时继续让减量成为习惯。到想不抽烟时,让不抽烟成为自然习惯。
(选稿推荐:飞花如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9493
评论列表(39条)
听了你的自白,突然在想:抽烟是不是也与个性有关?从你以前的文章中读过来,总感觉你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学校、工作、家里、社会,你都是在用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所以抽烟,你也是在不损害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健康的范围内,为国家烟草做着利税的贡献。
@四格格:谢谢格格高评鼓励!作贡献虽然是客观存在,但也只是调侃。等到我找到不抽烟的理由时,或许就变成不抽烟者了。
我不赞成抽烟也不去反对。。因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每次下乡检查,一个车五个人我是唯一一个不抽的烟人,但我的二手烟吸的不比抽烟者少,而且都进入微循环。。。
@解世权:二手烟,三手烟,也有损于他人健康!
坚决反对在公共场合(包括车上,电梯上…)抽烟!
抽烟害己,但不能损人!
@解世权:抽烟与不抽烟,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抽烟者在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不抽烟者的权利。
我曾是个烟瘾很大的人,起始是在部队时给军报撰稿,肘间短,任务重,每晚都要熬到深夜两三点才会就寢,首长见我总打哈欠,就笑着拿出烟让我抽,后来稿子上了军报头版头条,首长说我吸了功勋烟,还发烟给我抽,从此我上了瘾。从部队回来后,长期担任企业里的宣传部长,加上交际需要,每天要耗两三盒烟,这让我在四十多岁时就患上了气管炎,五十三岁时退了二线,为身体健康计第二天就戒了烟,但是晚了,己成了肺心病患者,随年令增长病情更重,成了慢阻肺,希望你不要像我一样,看重健康,为家为己增福延年。
@2272 张英辅:谢谢英辅兄关心!我抽烟不多,需要应酬时每天也没超过一盒,现在差不多两天一盒,逐步过渡到三天一盒。抽烟对我的健康还没造成有感觉的影响。
@2272 张英辅:烟对身体确实有很大影响。我也是因为老咳嗽,才戒掉。祝好朋友了!
抽烟不利于自身健康。
抽烟也常有碍于他人健康!
坚决反对在电梯上,公共场合抽烟!
@阳光笙箫支剑笙:看来,支医生是坚定反对抽烟的。
大循环肺癌发病率高,小循环鼻咽癌发病率高。吸烟的确是害人害己,最好还是戒了。
@难诉相思:谢谢蒋院关心!等我找到不抽烟的理由时,我就成了不抽烟者。
抽烟者爱抽就抽吧,尽量抽好烟吧,多抽多为国家上税,别在禁烟的地方抽就好,不抽烟的人对二手烟的容忍度各异。
@映山红红艳艳:不在不抽烟的人面前抽烟,是抽烟者必须注意的。
您可以称为“好”吸烟者,“清醒”吸烟者。我家老先生在戒掉六年后,复辟了![翻白眼]
@惑矣:按理说,6年后应该适应不抽烟了,复辟或许有外在原因。
“大宝小时候和二宝会在家里到处贴禁烟标志”[可爱][可爱][可爱][可爱][可爱]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
拜读佳作妙笔生花,敬佩老师,当是健康文明自律的楷模[花][花][花]
@菲菲娜妮:谢谢美评鼓励!
戒烟基本上成了大家的共识,但全民戒烟后,国家烟草事业怎么办?种烟农怎么办?国家利税怎么办?愁人啊。
@四格格:格格忧国忧民,令人钦佩。控烟的力度不小,但烟草销售并没减少。我儿子不抽烟,但村里与他同龄人,差不多全抽烟。一些抽烟者不抽了,又会产生一些新的抽烟者,全民不抽烟是不可能做到的。格格不必担忧。控烟更多是保护不抽烟者的健康。
在全国轻工行业,烟酒是两大经济支柱,各个城市都是这样。尽管无数其他的工厂关门、倒闭,但烟厂、酒厂依然挺立,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最多也只是改制而已。这就说明烟和酒有着广阔的市场,有着丰厚的利税。所以也只是提倡戒烟,吸烟者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健康就可以。
@四格格:吸烟肯定影响健康。
@四格格:格格对抽烟者持宽容态度。谢了!
有时感觉抽烟更是一种压力。当年搞九千认证,一天两包烟,抽的嗓子疼,冒烟。后来戒烟,也和我瘾子记忆力不好有关,比较容易戒掉,没太多痛苦。一度老咳嗽也是戒烟原因。每个人情况不同,所以戒烟难易也不同。如果工作压力不大了,可否戒掉?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
@杨自记:我们这一代,不抽烟的越来越多了,转变的过程因人而异。等我找到不抽烟的理由,我也会转变角色的。谢谢兄弟关心。
@诚厚:谢谢朋友了!现在我脱离吸烟人的外部环境,所以还没捡起来。
诚厚的抽烟源于工作性质使然。灵动抒写,将生活气息细致入微呈现,浓郁人间烟火味儿。如此抽烟,文明有致。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宽容。其实,对现在的我而言,抽与不抽,完全是随心所欲。
各有所爱 有度就好。
@鱼满仓:是的。谢谢!
什么事情都要顺其自然,戒烟,也是情境逼迫使然。人啊,既要顺从环境,也要顺从自己身体的需要。
@锦瑟黎燕:黎燕老师说得很对。身边差不多年龄的,很多不抽烟了,我调侃改正归邪,基本是身体原因为动力。
不是我宽容,是国家宽容,毕竟吸烟是很私人的事,虽不提倡,但也不宜过多干涉。吸还是戒?每个人有选择的自由。
@四格格:说得对。抽烟与不抽烟,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但享受这种自由时,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前提。
老师是个高度自律的人,即便抽烟,也会尽量不影响别人。为您点赞!
@邯郸常跃进:享受抽烟自由时也要维护不抽烟的自由,这是必须的。谢谢跃进兄弟鼓励!
抽烟有害身体健康,可我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农村人基本上都抽烟,特别是东北,大姑娘就吊着大烟袋,也没有听说那么多的病。难道汽车尾气,烧煤的烟雾,不比烟草的毒性大?特别是现在人工合成的地板,刷墙的涂料,其毒性远远超过了烟草。就连孩子的玩具,衣服,牙膏等日用品,里面的有毒物质更是触目惊心。还有各种食品添加剂。
如果就是为了健康,我看禁烟真是小事情,禁止有毒食品,有毒物品的使用才是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