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我们姐弟三个,喊祖母为“婆”,喊外祖母为“家(读尕音)婆”。我婆走的那一天,是个春节,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那天,父母照例带着我们姐弟三个去横车镇蒋山家婆屋里拜年,我清楚地记得下午回家时,看到我婆坐在屋大门口的石凳上等我们。等到了我们,她就到房间里睡下了。到了晚上,一家人要吃饭了,婆却一直没有起来。我去叫婆时,她已迷糊了。我大声地喊她,“婆,婆,婆,婆哎”,她回了一声,“么事啊”,这成了她留给她最疼爱的孙女最后的一句话。
我婆一生历尽辛酸,一双金莲小足真的载不动她的人生痛苦和悲伤。她育有三男二女,最终能够活下来、成家立业的只有我父亲一人。两个姑姑一个饿死,一个被水淹死。大伯去世时,在著名的启黄高中读书,因病痛无钱诊治,最后吐大口大口的鲜血,在屋里的倒楼上痛苦离世。父亲常对我们姐弟几个念叨,大伯的许多同学,如某某某当了县委书记,某某某当了副省长,如果你大伯还健在,我们家一定不会这么穷困潦倒。二伯写的一手好小楷,他手抄的一本中草药药谱,我曾在家里大立柜里看到过,父亲说二伯的字曾被老师们当作字帖,在全校里张贴要求学习,但也因疾病无钱医治,据说是生疮无治而活活的痛死。
我婆的苦不是一天一夜可以道的清说的完的。父亲无数次给我们说起,我婆在接二连三的失去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二伯死后多次寻死不想活的伤心往事,每每说起这些的时候,父亲泣不成声,说你婆太苦太苦、太难太难了。父亲为了看住我婆不寻死,晚上和我婆睡在一起,并且用根布条把我婆的双手与他的双手紧紧的捆在一起。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没想到我婆还是要寻死,不吃饭,不喝水,也不说话,泪都流干了。父亲哭着对我婆说,“娘啊,我也是你儿啊,他们几个都走了,我还在啊。”先后痛失四个孩儿的我婆,觉得生不如死,说是自己的命太硬,克死了他们,活不下去了,父亲想,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长此以往,怎么出去做庄稼活挣钱呀。就想个办法,叫塆下里年纪大的乡亲们都到我家大门口来,然后“扑通”跪下,对着房间里坐着的我婆大声说:
“今天塆下里的父老乡亲都来了,拜请你们给我作个主,我娘是苦,我也苦啊,娘,你还有一个活着的细儿,活着的总比死了的要强吧。看在我这个还活着的儿子份上,娘啊,你要答应我,你不能再寻死了,你要再寻死,你前脚走,我后脚走,今天一塆里的人作证!”
我婆皮肤白,五官端正,梳着那个年代妇女特有的发型,就是将额前的头发,一丝不苟地全部往后梳,梳至脑后用一根银簪子绾成一个发髻,盘在脑后,头发光亮而不散乱,面容温暖亦很清晰,在我幼小的心里,这就是一个慈祥的长者最好看的样子。在我上学后,我婆经常笑话我,说我有一回,把自己扎着的两个羊角辫打散,学着她的样子梳头,然后让她坐在我的面前,问她,“婆,你看我这样梳,像不像一个婆呀?”这个笑话把塆下里在我家门口晒太阳的大娘大婶们笑得个不行。及至后来我成为我们那个小村塆里第一个吃公家饭的女伢,走出农门后,那些大娘大婶们总拿这个说事,并说,“她呀,从小看到大,自小就有主见呢。”
我婆一生穷怕了,饿怕了,勤俭节约过细日子紧日子。我是我婆的第一个孙子辈孩子,我出世后,在那个极端重男轻女的年代,我婆却因为她生养的两个女儿都没有活下来,所以父亲说我婆欢喜、高兴得不得了,沿家沿户去报喜,到我家来喝红糖水。说她一生最疼的人不是孙子,而是我这个孙女儿。她把她攒下的崭新的布头布角,给我做了虎枕头、花背兜、花抱被、绣花鞋,让我的童年穿着也不比别人家的孩子差。
那年月,一年到头见不到多少荤腥,而父亲是一家的顶梁柱,吃苦最多,身体要紧,我婆就留下过年时的猪油,菜荒日子里,时不时地在盛给父亲的饭碗底埋上一点,滋补苦难的岁月。我上高中后,家里生活稍微有所改善,每逢周六,我婆总是单独给我用猪油炒一碗鸡蛋饭,说是吃了脑袋瓜好用,对读书有益处。过年时,我婆和母亲一起炒的苕果儿、黄豆、豌豆以及炸的米果儿、炸米,我婆总是分成几个罐子放在不同的地方,细水长流,让家里的孩子们在过年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零嘴儿吃。
自小我就晚上和我婆睡在一起。她有咳嗽的老毛病,一到发病的时候,尤其是夜晚咳个不停。起先我还愿意和她睡在一头,在那个老式的架子木床上,我睡床里面,婆睡在床外面,祖父即我公则带着弟弟们睡在另外一个房间里。婆总怕我受凉,说受凉了会咳嗽,和她一样,身体不好。我睡觉爱卷被子,好多回夜里被我婆的咳嗽声咳醒了,发现我婆的身上被子只有很少的一个角儿。我就迷糊着爬起来帮我婆捶背,把被子往她身上拉。
后来,我婆咳嗽有很重的浓痰,夜里就在床头边放着一个搪瓷缸子接痰液。也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我看到那浓浓的痰液有些恶心,夜晚睡觉就一个人跑到另外一头去睡。我婆也不说我,夜里总是用她一双温暖的手捏着我的双脚往她怀里拉,边拉边说,这么大的一双脚,这要是在以往,怎么能嫁得出去。她就给我看她自己缠裹后的金莲小足,尖尖头、厚厚的肉肉的脚后跟。有次看到我脱衣服,露出宽肩背膀,大吃一惊的说,我这个乖孙女儿,你背宽的像个男伢,一块门板一样的,长大后没男伢娶你哟。不知怎么回事,我婆说了这么多的话,独独这句话我记得这么深刻。这应该与我印象中我婆长得好看,所以也期望自己长得好看有关吧。
我婆咳嗽咳了好多年,身体也越来越差,我上了中学后,以晚上怕吵人影响学习为由,就再没有与婆睡一张床上,而是靠着我婆的床放了一张竹床,我一个人睡在竹床上。昏暗的灯光下,我看书写作业,我婆靠在床头上,不咳的时候就静静地看着我,咳起来就翻江倒海,我帮我婆拿搪瓷缸子,和一块破旧的已看不清本来颜色的手巾给她擦拭。现在我每次感冒咳嗽时,就会想起我婆咳嗽时的难受样子,为我那个时候害怕我婆咳嗽吐出的痰液,而有意远离她感到脸红、羞耻。其实我婆也是知道我害怕她的样子,而并不怪我的。家里穷,实在腾不出空房子让我这个孙女儿一个人住一间房的。
婆走后的第一个春节,我挑选了一大把清洗得干干净净的、个头匀称的荸荠,放在她的坟头上,对我婆说,“婆,您平时最爱吃的零嘴儿给您带来了,希望您在天堂能吃得到,这样对您咳嗽会好一些。”有农村偏方,说荸荠和甘蔗一起煮对咳嗽有好处,那时候甘蔗家里没种,也没有多少钱来常买,荸荠倒是种的多,所以我婆爱吃荸荠,她也爱用她那双糙手把荸荠皮剥的干干净净给我吃。
而今日子里,早就不缺也不稀罕这些了。父亲常常叹息说,我娘你婆一辈子吃的尽是苦,没尝过甜。那么,趁这个清明,就当我这些散淡的文字是淡淡的甜,浓浓的香,寄给长得好看的、住在天堂里的祖母,让她尝到丝丝甜意后,笑看她的乖孙女儿,日子一天比一天甜。 (2023年4月3日写于三家店)
(选稿推荐:飞花如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9330
评论列表(16条)
读着你奶奶的艰难,你家天災人祸我掉泪了,我们家有同样的经历,快把人难死了。挺起腰杆,终能胜利。
@2272 张英辅:谢谢张老师。但愿生活越来越美好。
朴素的文字,真实的情感,令人感动!
@梅岭闲人:谢谢老师鼓励。
婆,奶奶,隔辈亲。奶奶喜欢你,你怀念奶奶。温暖的文字,令人动容!
@邯郸常跃进:隔辈亲最是亲,谢谢常老师。
这样的缅怀,这样的情深义重,这样的回忆祖母的依依往事,感人肺腑。许多娓娓道来的细节,呼之欲出,将祖母的勤劳节俭,善良坚韧,如水似钢的心性深邃呈现,让人心中泪水奔涌。有你这样的好孙女,祖母在另一个世界里,定怡然安睡。
@锦瑟黎燕:谢谢燕子姐姐美评。每次读到您的文字,总是心生温暖。真好。
写得好,非常有带入感,道出了人间真情,祖孙俩的隔辈亲情跃然纸上。[赞][赞][赞]
@悠扬琴声68:谢谢悠扬老师抬爱。
拜读惊奇:各地风俗不同!首次听说,…喊外祖母为“家婆”。
清明时节,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已故的亲人,缅怀他们的点滴往事,用各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其实这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疗愈。
所有的苦难在人间已经吃尽了,你婆在天堂不会再有苦难,有你这么聪明、这么有才干的孙女,你婆在天堂多么欣慰,这就是甜,这就是香。
深情回望与祖母温情脉脉的过往,针脚密实的细节,十分传神,感人至深。美好的生命传承,就是家族树大根深,薪火永传。
你奶奶的确是命苦,5个子女竟然4个都先她而去,真是罕见。母子情,袓孙情,描写得生动感人,让我看得泪目。所幸她老人家有孝顺的儿子和孙女,而且最后走得安祥,没有受罪,也算是好人好报,圆满善终。
朴实生动的语言,把一个受尽苦难的婆写得如此鲜活立体,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