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清新俊逸《抱散集》

2023032805232986

这是贾平凹较早的一部散文集子,作家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四月第一版,就体裁和题材而论,是全面的。苏州大学的王尧教授,认为还应该加上一本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这当然没有错,因为此书曾经多次重印,说明市场行情也好。贾平凹的散文集子,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当不为过,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人气之旺,实属罕见,但就早期的他的散文集子而言,这两个集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倘用“简约”的选编标准来衡量,《抱散集》显然更胜一筹。

王尧教授曾经把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区分为三种姿态,我引录如下,以供参考:“贾平凹的悟性极好,散文终于自成一家。散文中的贾平凹最初是‘纯情’的,所谓虚怀天下风雨静观自然万象的超脱则是后来的事。单纯入世、复杂处世和冷静观世是他的散文介入人生的三种姿态。”(《询问美文》)从《抱散集》的目录看,这三种姿态的有影响的作品都收录了。贾平凹本人,是看重他后期的作品的,我的感觉,他后期的散文,之所以让作家看重,是作家在意作品对世态人心、社会万象的深层次切入以及作家思想和文学技巧成熟化的结果。作家的注意力也由对自然的关注转向为较多地对社会的剖析。记得余秋雨曾说,西方文化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印度文化体现在人与神的关系中,而中国文化,则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倘若这种概括有一丁点儿的道理,那么贾平凹后期散文注意力的转向就容易理解了。这种转向,与其说是文化氛围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如说是作家本人的个性气质与社会人生找到了更多的契合点。我之所以看重这本《抱散集》,仅仅就是因为书中大多数的篇幅体现了作家对大自然的关注与禅悟。主题之外,文字的功力也体现得非常完美,孔子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永远是衡量文学艺术的惟一标准。书中的游记,还有对自然物态的描摹,真是出神入化。倘若说《丑石》偏重于觉悟,《风雨》则是放眼于状物了。《风雨》中的第一节,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来恭维,似不为过。有关陕北、陕南和云南的游记,则更是篇篇瑰宝,字字珠玉。《抱散集》我读了十多年,现在读起来感觉仍很好。

贾平凹的散文,最早是以《丑石》出名的,还被选进了中学语文课本。这篇散文的立意,似乎已经为作家后来散文创作注意力的转向埋下了伏笔,他是一位有思想的作家。如果仅从他散文创作的历程来看,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虽然身上满贮着“士大夫”的习气,但远不如东坡活得旷达,也不如五柳活得超脱,他看似无意于功名,但“大风起兮云飞扬”总还算是他的心结。我曾经见过他写给别人的一副对联:“到底毛颖足吞虏,寸溪随处可濯缨。”也许最能体现他的心态,他的矛盾。他总是徘徊在矛盾之中,心雄万夫而又守低守小,评论家张渝说他是“人到中年的颓废”,应该是这种矛盾的直接印证。

贾平凹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诗、书 、画、小说、散文都很拿手,他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每有新作,我都要认真地读,但我是喜欢他的散文有甚于他的小说,喜欢他的书法有甚于他的绘画。而就散文言之,即使再有他的集子出版,我仍然看重的是这本《抱散集》,我妄加推测,时下,即使他再有才气,要写出这样的作品,恐怕也难,难的是一种清新俊逸之气。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8824

(2)
上一篇 2023年3月28日 上午9:46
下一篇 2023年3月29日 上午5:40

相关推荐

  • 黎燕:风生水起卯酉河(上)

    风生水起的卯酉河博园(上) 黎燕 2022年5月中旬,在新浪博友晓舟同志的提议与扶助下,我在卯酉河博园安顿下来了。这个新园地,给了我始料不及的惊喜,我在这里遇到了最美的人和最美的风景。 入住新家,没有丁点儿的陌生感。遇见的博友,多是新浪博客常来常往的老朋友。由于昵称和头像继续沿用新浪博客的,熟悉亲切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这里,我与亲爱的博友相逢,那是初心晶莹的…

    2022年10月22日
    1.7K561
  • 卜算子 · 大雪

    卜算子 · 大雪 芦白渚烟寒,云暗天飞雪。舟楫无声雁行斜,物我双清绝。 复念一枝春,却向谁人说?踏雪山间寻梅枝,幸有花堪折。 –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3天前
    1.2K90
  • 出发!去广西支教行动今日开启

    今天,我与志愿者雷腊军老师、龙翔老师组成的支教小组出发了。中午12时,我们抵达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正式开启为期三个月的支教生涯。 田林县城一角 田林县环球大酒店——入住其间有如归的感觉 自带的电脑(海尔一体机)接下来三个月,备课、写博文都靠它了

    2023年4月6日
    50771
  • 【随笔】一个残疾老兵的心结

    时间是2015年的秋季。 中午,我正在沙发上打盹,突然,手机铃声响了,看号码,陌生人的。我不想接听陌生人的电话,因为当下电信骗子多,做广告宣传的多,无事搞电话骚乱的也多,总之,对陌生电话我不想理睬。 铃声还响着,像是不接就不罢休似的。没法,只好接了。 “喂!哪位?”我问。 “我是谭登发,前部久,我们在一起聚会过的!您给我送了书的!”对方报了名姓,还说出了聚会…

    2022年10月5日
    1.1K190
  • 【书法】秦隶《享雨斋得名记》

    享雨斋得名记 渔洋水湄,有庠序焉,丙子岁春,邑人募资结庐于此,大庇寒士,余受命徙而居之。 七月流火,室热如炉,余居于此,汩然汗出,遍体淋漓。倏而风雨骤至,溽热一除,爽然若秋也。或闻珠落玉盘之声,觅之,有晶莹物自顶隙沁出,滴于笔洗,叮咚然! 余窃喜,古有“红袖添香”,今有天仙斟水,何其浪漫!何其神异! 余乃欣然秉笔,书“享雨斋”以自娱,嘻!陋室遂有令名矣! 丁…

    2022年9月23日
    9745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东北老太太
    东北老太太 2023年3月28日 下午6:47

    我有一本《贾平凹散文自选集》是从旧书摊上淘来的,时常翻开看看,有所收获,但没有您理解的这么深刻。

    • 理洵
      理洵 2023年3月29日 上午9:23

      @东北老太太和这本书同时出版的还有一本汪曾祺的自选集,也很出名,是漓江出版社的经典之作。

  • 霁月
    霁月 2023年3月28日 下午7:58

    贾平凹的书只读过《废都》。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