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2023032706183128

                                                     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细雨蒙蒙、小雨沙沙、中雨唰唰、大雨哗哗,丝丝缕缕、淅淅沥沥、滴滴嗒嗒,噼噼啪啪……那老龙是卯足了劲,发足了威,不分昼夜,没完没了地,有时甚至疯狂地电闪雷鸣,与大风联合起来,追赶着乌云,喷洒着雨水。在这个料峭的春天里居然连续不断地下了一个多月的雨,让江南的天空、大地都沉浸在雨水之中。河水满了。庄稼淹了。各种蔬菜都涨价了。城里、乡下,人们都怨声载道,咒骂着这个鬼天气……”这是2012年3月9日,我在博文中记录有关我市气象消息的文字。

气象和人类的生活和所从事的各项活动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

渔民不仅要在出海前收听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而且在海上也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一旦将要有风暴来临,就必须迅速返航或到附近的岛屿躲避。

一些慢性病患者对天气的变化极为敏感,关节炎、陈旧性骨折痛、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等,在天气突变时会骤然加剧;冠心病、脑溢血、气管炎、偏头痛、肺病等,在寒流到来突然降温的时候,发病率急增。

2021年5月22日,在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越野赛中,参赛者遭遇冰雹、冻雨、大风、气温骤降,造成21名参赛者死亡,8人受伤。一场马拉松居然夺去了这么多鲜活的生命,罪魁祸首就是这极端的天气。

天气不但与人类的生活、活动关系紧密,甚至与战争都有关。现代有种“气象战”,就是运用科技手段,人为制造自然灾害而克敌制胜。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既有许多因“天公不作美”而导致一场战争、一次战斗失败的战例,也有许多在有利天气的掩护下赢得胜利的战例。如:

1941年,德国中央集团军发动了攻击莫斯科的战役。德军自以为攻取莫斯科指日可待的时候,气温在两天内骤然跌到零下40摄氏度。德国士兵冻成残疾,有的还染上了使人寒颤不止、全身无力的疟疾。当气温继续下降到零下50多摄氏度时,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结果德军以失败而告终。

诸葛亮借东风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个典故。很多人以为诸葛亮借东风是因为诸葛亮真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其实不然,只是诸葛亮聪明地利用自然现象,助黄盖之船火烧赤壁曹营,而大功告成。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轮番上演,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绝大部分区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温,加剧了全球气候风险,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由于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气候复杂多样、时空变化大,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尤为突出,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自然灾害呈现出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灾害风险高等特点。

每年7~9月份是台风登陆我国的集中季节。据大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百亿元,如2013–2018年,平均每年直接经济损失为417亿元,其中2014年、2016年、2018年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693.4亿元、766.4亿元、697.3亿元。

根据《大数据看我国洪涝30年演变》报道,我国也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之一,大约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上都可能发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水利部和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1991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年均因洪涝灾害死亡或失踪人口达2020人,总计逾6万人死亡,年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4亿元,总计约4.81万亿元。

盘点近年我国重大干旱事件,1970-2017年发生的极端干旱事件达到18个,占所有极端干旱事件总数的六分之一,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2022年7—9月,长江流域遭遇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全流域持续高温少雨,上游来水少,水位显著偏低,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畜牧业用水等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2003-2020年气象灾害损失统计,暴雨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比最大(44.8%),其次为干旱(19.4%)、台风(17.8%)。因暴雨洪涝死亡人数占比最多(63.4%),其次为强对流天气(24.7%),台风和低温冷害比例分别为10%和1.8%。

自古以来,有历史记载的洪水、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举不胜举。它们破坏庄稼、建筑、交通,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于是我国便有了大禹治水的壮举,有了传统的习俗祈雨仪式,有了航海保护神——妈祖。

古人认为复杂的天气变化是由“神”掌控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类已掌握了足够丰富的气象学知识。人类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预报天气,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筑起抗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还能采用人工手段影响天气,如:人工降水、人工防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人工防霜、人工削弱风暴(台风)和人工抑制雷电等.

如今,人类不但能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而且还能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为人们服务。我国除了水力发电外,现已在沙漠、戈壁、海上建设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基地。

众所周知,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能源。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三个途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转换。光热转换即靠各种集热器把太阳能收集起来,用收集到的热能为人类服务,如:广泛应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光电转换即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人类服务,如:太阳能发电板。光化转换即光合作用发电,也称绿叶发电,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大量试验。绿叶发电无尘、无污染、无噪声,是最富生命力,潜力无穷,充满着诱人的前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综上所述,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和自然生态平衡,积极参与应对气象变化和水资源保护行动,避害趋利,为人类造福。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8743

(6)
华章秋韵的头像华章秋韵
上一篇 2023年3月27日 上午6:31
下一篇 2023年3月27日 下午2:5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0条)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3年3月27日 下午2:35

    华章秋韵对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洋洋洒洒,娓娓道来,极具百科全书及科普的丰厚内涵。如此多姿多彩,多才多艺,博闻强记,积淀深邃,佩服佩服。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3年3月27日 下午2:52

    气象关乎人类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过去往往忽略。谢谢朋友好文章。祝好了。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3年3月28日 上午10:22

      @杨自记确实如此,其实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3年3月30日 下午12:34

      @华章秋韵人类能生存是气候的原因,人类以后日子不好过,也是气候在起作用。真是息息相关。祝好博友!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3年3月27日 下午3:46

    天气,让人类无能为力:和大自然相比,人类太渺小了。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3年3月27日 下午4:41

    敬畏自然。自然的魅力无比:锦绣河山,山清水秀。春华秋实,五谷丰登。秋月春风,仙海蜃市。鸟语花香,风景如画。自然给人享受,我们扑向大自然的怀抱。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3年3月28日 上午10:30

      @阳光笙箫支剑笙气象与人类的生活、活动息息相关,大自然能赐于我们美好,给人类于享受,让我们乐于亲近大自然。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3年3月27日 下午4:41

    自然的威力无比:强烈地震,山崩地裂。突发海啸,黑风恶浪。骤风暴雨,冰雪严寒。自然灾害,威胁人类。人在自然的淫威面前不堪一击,显得何等渺小和无力。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3年3月27日 下午4:42

    我们更要保护自然,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后代!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理解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人类方可在大自然中和合万世,颐养天年。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3年3月27日 下午5:06

    非常专业的一篇科普文章,通过阅读对气象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极端气象带来的危害有更深的了解。保护大自然,趋利避害,就是保护人类本身。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3年3月28日 上午10:42

      @难诉相思谢谢您的美评,写这篇文章查了不少资料,也让我对气象与人类的关系有了肤浅的了解。

  • 霁月的头像
    霁月 2023年3月28日 下午8:08

    一篇资料翔实的论文,足彰作者的功底。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3年3月31日 下午8:47

    你说得对,气象有时是能决定命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全面胜利后,日本法西斯却拒不投降,1945年8月9日,美国原子弹舰载飞机B29“面包号”本来是把原子弹投往日本北九洲小仓军工基地,但那天小仓大雾弥漫,能见度太低,很难投准目标,所以才改飞长崎,对长崎军工基地投下了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长崎遭灭顶之灾,而小仓却因大雾而躲过了灭顶之灾。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3年4月4日 上午11:19

      @四格格非常感谢格格!您这个事例更能说明气象与人类的关系息息相关。[赞][赞][花][花]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