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庄子提出了井底之蛙的论述。井中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自古以来,对见识短浅盲目自信的人,人们不肖一顾嗤之以鼻。历史上不泛见识短浅的典故,其中夜郎自大的故事流传至今。
夜郎国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公元前298年,存续时间约300年。全盛期疆域涵盖贵州大部分地区,以及云南、四川、广西、湖南的部分地区,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从面积上来说还是不小的。由于夜郎国都城多次变迁,至今没有确切位置。根据考古界认为,有可能在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
贵州省在2000年之前经济排名排名在全国最后几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省份。那时贵州给人们的印象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交通不便,印象中除了穷还是穷。我于2014-2016年曾在贵州工作二年多,因工作关系去过贵州大部分地区,对山区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印象深刻。
2015年5月上旬,从贵阳前往300多公里外的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处理业务,同行的有同事李工,他老婆孩子在广东,老家在务川县。下午4点多钟处理完业务,在县城安顿好住宿,李工热情邀请去他老家做客。考虑到李工长年在外工作,回老家一次不容易,于是同意去他老家一趟。从县城去他家约12公里路程不算远,一行3人开车前往,离开县城不久进入山间小路。务川县城位于大山之中一个小盆地,是中国二个以仡佬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汽车从峡谷爬上一个山坳,来到一个小村庄,20多户清一色干栏式建筑仡佬族民居散落在山坡。李工没有通知父母,看到儿子突然回来十分激动,急忙把我们迎进屋。据历史记载,仡佬族属于夜郎国的后裔,大部分居住在山区。曾经问李工仡佬族是不是夜郎国后裔的问题,他说历史久远,他也不清楚。李工家的房屋全木二层结构,楼下中间称为堂屋也是吃饭的地方,左边是农具杂物房,右边是厨房,楼上是卧室,李工父母给我们沏好茶急急忙忙去厨房准备晚饭。
李工家房屋建了约10年,面积约120平方米,地面是水泥地板。第一次到仡佬族人家做客,房前屋后转了一圈。房屋旁边不远就是猪圈、菜地,家里吃的青菜自给有余。晚上菜肴自家养的鸡,还有就是挂在厨房木梁上黑乎乎的熏肉、熏肠、山里的蘑菇、木耳、青菜。熏肉、熏肠是春节前准备的年货,经过几个月柴火烟熏火燎已经黑乎乎,竟然还能留到5月份。土鸡汤很鲜美,自己种的菜很新鲜,可惜熏肉、熏肠是麻辣的,老广不吃辣浅尝辄止,李工说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据李工介绍,村里原来的房屋全部清一色单层木柱横梁结构,墙壁用竹片编织成网状,两面用稻草泥巴涂抹即成墙,夏天暴晒,秋冬干燥季节墙体会开裂,需用泥巴填补裂缝。屋顶用山上的大块石片代替瓦。冬天的时候,屋顶和墙体漏风,冷得人受不了。10多年前,村民收入逐渐提高,大部分村民新盖了二层木屋。国家有少数民族政策,每户建房可补贴2万元,李工父母说托政府的福啦!
曾在清镇市王庄布依族苗族乡住了近一年,对那里的风土民情印象深刻。王庄地处海拔1300多米喀斯特地貌山区,冬天下雪冷得很。冬天布依族、苗族人有独特的御寒方法,家家户户备有一个烧炭的火炉。堂屋一个小方桌盖住火炉,上面用小棉被盖着,亲朋好友围坐方桌取暖,还可以打扑克牌、打麻将。进入堂屋,第一件事就在坐在火炉边,把小棉被盖在膝盖上,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坐久了不想离开。去外面办事,有可以提着走的小暖炉,走到哪里随时可以暖手御寒。
王庄人喜欢吃火锅,一年四季都有火锅吃。火锅素菜是应季的瓜菜,荤菜主要是腊肉、腊肠、腊排骨、腊猪蹄、腊猪头、腊猪耳朵、腊猪肠等,蘸料有石耳根、干辣子、芫茜、茴香、姜蓉、蒜蓉等。这些特色腊味火锅,都是麻辣的!本地人大快朵颐吃得香喷喷,老广吃了一回再也不敢碰。
王庄赶场逢5、10日,每当赶场那天,本来只有两车道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四邻八乡的布依族、苗族人带着鸡、鸭、鹅、猪肉、牛肉,土特产、水果、各种农产品、日用品、衣服、鞋袜、农具等货物应有尽有,为了有好摊位,有些生意人天蒙蒙亮就到街上占位。王庄与其他地方农村赶场一样,主要道路就是摊档最集中,人流最旺的地方。八点钟后摆摊的吆喝声,买卖的议价声响成一片。
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一个苗医在给病人治病。王庄地处偏僻,布依族、苗族人远离城镇住在山上,缺医少药有小毛病很难去一趟医院,为省钱有些人趁赶场找苗医治病。这个苗医是个老太婆,找她治病的人不少。可能做过赤脚医生吧,竟然在病人肩膀涂抹碘伏后,给扎了三支带药水的针。那三支大针筒垂直插在病人肩膀上,以自流的形式注射入病人体内。此情此景,看得我目瞪口呆,这苗医胆子真大啊!也许,山里苗医是这样治病的,也许,山高皇帝远无人管辖,只要病人没有事就没问题。露天无证摆摊治病,归根结底是贫穷、落后、愚昧。
王庄北面15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河流,名字叫鸭池河,是贵阳下辖清镇市与毕节市的界河。鸭池河是贵州境内乌江的一条干流,鸭池河大桥离水面约有60米。从大桥俯瞰乌江,一条墨绿色的飘带蜿蜒东去。多次去鸭池河、化屋、东风湖,每次看到墨绿色的河水,心里有一个疑问,这河水为什么会墨绿色呢?经多方面了解,原来这条河位于云贵高原的大娄山脉,山体中富含锰和其他金属元素。锰等金属元素在水中与光线折射形成墨绿色,加上河流位于深山峡谷,山上的绿色植被反射使水更绿。嗯,一片墨绿汪洋,怪不得被称为乌江。
鸭池河还有一个名字,叫乌江百里画廊。其实,这里真正的名字叫东风湖水电站,是乌江干流梯级水电站的一部分。东风湖是人工水库,长62公里,湖区两岸群山形成一条蜿蜒曲折的峡谷。湖区靠鸭池河大桥1.3公里处,有一座横跨湖区新建的鸭池河大桥,是贵阳到贵州西北部的高速公路。新鸭池河大桥造型优美,大桥到水面高度434米,是世界排行第五高大桥。在旧鸭池河大桥眺望新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画面令人眼前一亮。东风湖有三峡雄奇壮丽的气势,层峦叠嶂的巍巍群山,刀削斧劈般的绝壁,一幅壮阔秀丽画卷呈现眼前。
贵州已经脱去贫穷落后的帽子,在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精神指引下,如养在深闺的美景,成为令人向往,绿宝石般的古夜郎。
23-3-25
贵州鸭池河大桥
乌江百里画廊峡谷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8698
评论列表(30条)
详实且深情款款的文字,赞!
@2272 张英辅:王庄地处偏僻,还是比较落后,不过,也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才能看到少数民族的原始风貌。
精美的文化游记,以文图竞秀,灵动抒写,将贵州王庄之风采万千尽致呈现,美如仙境,如诗如画,令人神往。
@锦瑟黎燕:以前认为贵州除了山还是山,那是对大自然秀丽风光的认知匮乏。现在认为贵州美,是文化素养的提升,是物质生活提高的体现,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贵州到处都有迷人的山水风光,老师笔下的古夜郎国独具特色。
@难诉相思:贵州从贫困山区,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以前说到贵州就会想到老少边贫困山区,不过以前也确实穷,我有同事老家是贵州铜仁的,说她们开门是山,除了山还是山。后来有博友在贵州,她家是南下去贵州的,她不断向我介绍贵州的山水是如何如何的美,拍了好多照片给我,也的桷是美。青山绿水就是财富,现在贵州是旅游胜地,不再是老少边山区了。
@四格格:确实,以前说起贵州就与穷字联系上,现在说起贵州就与美得一塌糊涂关联上。
分享精彩,美图美作
大饱眼福![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早上好,欢迎好友来访。
你在贵州工作过两年,值得骄傲,如今的贵州变化太大了,我是前年春天去的贵州,给我的印象就是楼高,四五十层高的楼在贵阳比比皆是;桥多,不是遇水搭桥,而是穿山架桥,所以很少有盘山路;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厚,风景秀丽,有待开发。[赞][赞][赞][花][花][花]
@悠扬琴声68:贵州以前叫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意思是说贵州穷。现在不一样啦,现在说的是绿水青山齐含笑,七彩贵州尽欢颜。
这水可是真正的绿水啊。我有个朋友这几天去贵州旅游,看他与苗族服饰的女子喝酒,额头上都是口红印子。
@霁月:贵州苗族的长桌宴,高山流水不是每个人都喝得了,酒量大的还可以。
此一时,彼一时,过去的夜郎国,现在是旅游大省。
@四格格:是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
[赞]佳作配美图,友观顿驻足![喝彩][喝彩][喝彩]
@阿诚56027:下午好,欢迎好友来访。
如养在深闺的美景,成为令人向往,绿宝石般的古夜郎。[赞][爱心][喝彩]
谢谢老师的分享,贵州,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地方!
图文并茂的文章 又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旅游打卡地。三年没出门了 贵州应该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地方。
@鱼满仓:贵州旅游在国内名气逐年上涨,很多景点在国内外名气很大,是国内旅游资源大省。
我朋友父亲曾在毕节是邮电局当头,文革整死。好文,回家再看看。谢谢你了。
@杨自记:贵州是旅游资源大省,是全国游客向往的地方,有机会回去看看。4月1日到20日是毕节百里杜鹃最佳观赏期,美得不得了,有机会去看一看。
@清河君:有机会一定看看,谢谢朋友告知。
”2015年5月上旬,从贵阳前往300多公里外的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处理业务”
为您点赞 [赞] [酷] [庆祝] ]您辛苦了!
@风雨:贵州的美,不是简单的文字可以形容,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那令人震撼的美景。
二年的工作经历,让这篇古夜郎之地的文化游记丰富多彩。我曾随秦振华率领的代表团去过毕节和下属的大方县,访问了山区的贫困村。阅好友之文,加深了印象。
老师带着我们走到贵州村落,长知识啦!谢谢!!
@李宗宾1948195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已经成为贵州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