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里写叶老师,没多少人知道谁,如果说糊涂老马,我想一定会有不少人记得他。 糊涂老马不姓马,他姓叶,因为属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年他出生在马厩里。所以他就给自己起了这个名字——糊涂老马。我与博友糊涂老马在博客相遇。虽然他在西南边城昆明,我在东边的济南,我们还是有缘在昆明相聚了。
这缘分,还得感谢东瑞老师组织“文字舞会”写作群的同题文交流活动。我参加了第五届——我和我的祖国,第六届——难忘的一天,第七届——良师益友,第八届——回家,第九届——电灯,电话。我们在同一天发表同一题目的文章,互相阅读,发表评论。参加文字舞会的有73人。糊涂老马是在矿山工作,与我在地质队的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糊涂老马的很多文章也给我很多共鸣:他写的《回家》,让我回想到我们地质队一年四季离家在野外忙碌,春节回家的艰辛;《看电影》,让我想到我们在野外,单位每个月来放电影的快乐;《在矿山过年》,让我回想到当年在野外钻机上过的除夕夜。糊涂老马笔下的矿山里的同事、小时候院里的邻居,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写矿山里的生活更充满了那个年代的生活气息。我欣赏他的生活经历和写作能力。
2017年,我应朋友之约,我陪老伴去昆明进行文化交流,期间,一块陪老父亲重游阔别六十五年的昆明故地。到昆明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网上告诉“老马”,我和老伴到昆明来了,住在那个酒店。没想到糊涂老马一点不含糊,即刻带着老伴就来看望我们,可因事先没约好,他们扑了空。我们在另一个朋友那里喝茶。
糊涂老马又打电话问我们在那里,我告诉他朋友家的地址,他带着老伴马不停蹄赶到朋友住的小区。我出去迎接,远远看到一对精神矍铄的老夫妻迎面走来。虽然我没有见过糊涂老马的照片,但我一眼就看出这就是他们。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修长的身材,迈着沉稳的大步,一看就是多年行走在山区崎岖小道的老人。大山里的矿区留下了他的青春,山里的风霜雨雪在他脸上刻下一道道印记,山区艰苦生活磨练出他坚强的气质。我赶紧迎上去问候:马老师您好!叶老师问:你就是地质队的大姐吧?我们到了朋友家一起喝茶,聊天。叶老师自我介绍说:我不姓马,我姓叶。并且介绍他这个糊涂老马是如何得来的。
我们在昆明住了半个月,多次与叶老师交谈。从我们文字之友,说到昆明的昨天和今天,从昆明的人情风俗说到金三角的过往。叶老师还把他写的一本回忆昆明风土习俗、节日礼数书送给我。
叶老师请我们吃饭,我帮他老伴包饺子。亲亲热热犹如回到自己的家
叶老师爽朗的笑声,还是矿山工人那种豪气,让我们倍感亲切
叶老师与我老父亲谈昆明的解放历史
这是叶老师与他老伴请我们吃饭后留下的这张合影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8232
评论列表(19条)
有缘千里来相会![赞][爱心][花]
@解世权:是的。原来准备每年夏天去昆明避暑,三年疫情,那里也不敢去。现在又疾病缠身,那里也去不了。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身体早点康复,也许这只能是个美梦了。
萍水相逢,博友情深。
@2272 张英辅:通过文字交流,我们都有了一些了解。这要感谢网络给了我们这个交流的平台。感谢东瑞老师组织的文字舞会。
糊涂老马既属马,又出生在马厩,还会不会是从“识途老马”演化来的,说糊涂是自我谦虚吧。
@四格格: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还是欣赏糊涂,有句名言;难得糊涂。糊涂老马更有含义。
往来多雅趣,谈笑有知音。[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情满乌江:感谢网络搭平台,让我们有了天涯若比邻的交流。感谢东瑞老师组织文字舞会,我们才有了相识,相交。
这样的博友相聚,真的很美好,让人羡慕!
@难诉相思:是的,通过网络,相互有了了解,感到有共同语言,相聚才更有话说。
难得的是你们竟然能两次相见,真是缘分啊!这个年龄见一面少一面,珍惜每次相见。不知他现在身体如何。
@豫莲芳草:是的,人生就是一个没有彩排的戏,从来没有来日方长,每一天,每一次都是不可重复的。真得好好珍惜。
博友,由文而友。有了博文交流的相互了解和赏识,在现实生活中见面,就变得非常自然,甚至有一见如故之感。欣赏,点赞!
@诚厚:通过阅读每个人的文章,可以有不一样的感觉。也许这有点;人逢知己千杯少。相同的经历最能激起共鸣。
有缘人相聚才能这样快乐,你看你们个个都开怀大笑,这样的相聚多有意义。
@四格格:是的,可惜三年口罩,挡住了出行的脚步,现在身体又不好,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去昆明。
都是博友相见,份外亲。那时你们外出机会不少啊!很开心感受!
@杨自记:以后可能很难出去了。就看身体恢复的情况,但是老头毕竟是就要步入九十的人了,也不适合出远门。
@地质之花:谢谢大姐。你辛苦了。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