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传授写作真经

2023031512174126

我们曾经是同学,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都想成就一番文学梦。几十年后,他高开高走功成名就,而我“误入歧途”与梦想失之交臂。如果说在文学的路上他可以做博导,而我还是个中学生。

高考,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他飞得高飞得远,飞进了北大中文系。时运不济,历尽坎坷辗转挪移,于毕业八年后进入那个“两报一刊”的“刊”门里高就。机会给了有准备的人,有准备的人不负光阴勤奋努力成绩斐然。至退休时已是京城颇有名望的杂文家,著作等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而我,似乎顺风顺水却无所建树,专业偏离理想和爱好,为生计,那个理想也飘到了九霄云外。离开职场再捡起那个爱好,已是花甲之年。我们的写作水平已是天壤之别云泥之分。我虚心向他求教,他也不吝赐教,于是有了如下关于写作的通信。这些来自邮箱的文字,是他对我所写文章的点评,我觉得对我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是大有裨益的,拿出来分享给博友。

2023031512243280

2014年6月28日

再说一个语感问题。这个问题有点虚,要求也有点高。就是行文过程中,不满足于用一堆句子把想法罗列出来,要进一步求得有好的节奏变化,声韵铿锵有致,句子长短有变化,有起伏跌宕,读起来有味道。我的经验是,尽可能把句子弄短一点,句子长短搭配,先短后长,长短相间,就好一些。分句之间,如果先长后短,就不大顺溜,有些突兀之感。当然,有时候追求一种奇怪效果,也有这样办的。语感问题,要靠悟,几句话不大容易说清楚。一般说来,范文的阅读量大了,就会逐渐形成一些语感上的习惯,自然就上了路,就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作诗的合辙押韵,步步中规中矩,并不是一句诗翻一次工具书,而是大量背诵、阅读形成的习惯。现在没有这种条件和训练了,所以语感问题,普遍没有过关。我虽然意识到这东西很重要,自己也是心向往之而不能至。以上的小意见,仅供参考。

2014年12月17日

你的几篇大作,我先后都看了,觉得写的不错。你写底层小人物很拿手。殡仪馆的二傻子,修鞋女师傅,暴发户强强,都很精彩。你就这样写,你的粉丝们(当然也包括在下)也很满意,但如果你抽空再读点东西,增加一些表达手段,包括词汇和修辞方法,还有结构技巧,也许就更好。这事,只是一个建议,你有精力,就提高一下,不愿意,就照常写,都行。

2015年1月5日

近日又读了你的大作,尤其是写自己模样的一篇,很是精彩。一个女性,敢拿自己长相自嘲的,古今中外都很罕见。不说写作技巧,单是那种超脱潇洒,就令人不敢小觑。好玩的是,你的粉丝们被勾出了兴趣,偏要看看你的尊容,你就适时地推出了舞蹈演出照,大家一看,挺不错的嘛,谁说不好看?好玩吧?你的风头都出尽了。

今天又见到了大作《进城了》一文,很佩服你的记忆力。有两毛钱的建议奉上,仅供参考。在我读过的博文中,至少有三篇是有头无尾的。这个《进城了》也属于此类。文章不论大小,应该结构完整,不能兴之所至,意识流流到哪里,就算哪里。就像做一个工艺品,要成形,结构要完整,要件都齐备。有了形,还要有神。文章的材料,是为主旨服务的。你可以说,我没有什么主旨,就是想到哪写到哪。这不行,因为你是生产厂家,你的产品要基本上符合各方面的规格。这篇《进城了》写到“撒谎”说“转学证”已经交给学校了,这不能收尾,甚至是又挑起了一个新的开端。读者已经培养成的阅读习惯是,你制造了矛盾,就要解决这个矛盾,不能戛然而止。建议你动笔之前先把素材用小纸片记下几个字,然后再构思布局,材料如何使用,安排在什么地方,是要视需要而定。开头和结尾,最为关键,要好好策划一番。有时候好文章的开头结尾,看似平常,其实也是费了心思的。总之,每一篇文章,都有至少一个主旨,它可以很隐蔽,躲藏得很巧妙,但绝不能没有。结尾也不是不可以有一个开放的格局,但那也一定是对全文做了收束的处理,在通体结构上是经得起推敲的。我这是随想随写,没有推敲,但意思你应该能明白。这意见对不对,对你是否有价值,就不知道了。另外,文章也是一个人一个写法,各村都有自己的高招,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因为拿自己不当外人,就随便写几个字,供你参考。

2015年2月7日

信收到,很高兴。其实,我发了信以后,有点后悔。你就纯粹的自由写作,信马由缰,也很好。我是一辈子好为人师的积习难改,总想文化生活拽一拽你,还以为是做好事。博文就是自己找乐子,随心所欲,写到哪里算哪里。总有人给自己加任务,活得就累了。我看你不一定非按我的建议去做。有一点,你可以考虑采纳。我的多年的写作经验之一是:写完不忙拿出去,先晾上几天再说。几天以后,自己差不多快忘了的一篇文章,再冷眼来看,就像看别人的东西一样,很发现问题,会冷静地客观地改动不妥之处。还有,这几天内,其实你的脑袋并没有闲着,下意识地在考虑这篇文章。大脑会重新想出来更好的处理办法,会想到更精彩的例子补充上去,会想到更妙的词语、更准确的表述。总之,写完放上几天,至少改上两遍,再出手,会好得多,不会留下遗憾。

2018年10月25日

拜读了近日的大作,游览什么荷花农庄的。从文章本身来说,文通字顺,基本没有什么毛病。错字总会有一星半个的。譬如眼睑是眼帘之误。眼睑是眼皮,睑音剪,不读连。高要求,还是我说过的老毛病,文章缺乏深度。一个游记写成一篇豆腐帐,也并非不可以。但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水平,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有点深度。深度哪里来?来自对知识储备的灵活运用。储备哪里来?每天都要有较大的阅读量。这样,挥笔作文,联想就丰富,蕴藉就有了。人生的感悟也会招之即来。这是我一个小建议。每个提高都会吃点苦。你如果懒得费劲,这样写也就可以了。

就分享这些吧,太长的文章不招人待见,又臭又长就更令人讨厌了。何况卯酉河博友高手如云,相当一部分都“会作鞋”,这些东西太小儿科,就权做娱乐,兼给我的博客添一块砖。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7688

(7)
上一篇 2023年3月15日 下午4:55
下一篇 2023年3月15日 下午10:24

相关推荐

  • 散文:闻香

    当温暖里夹裹着咖啡的醇香,就像把阳光融到了心底,静好伴随着自己,一天都舒心。

    2022年6月4日
    7.8K120
  • 我的老同学——内蒙古文化名人滑子

    滑子,是我的师院同学滑国璋的笔名,现在是内蒙古著名作家、书法家、画家。 读书时我们个个狂放不羁,都在自己的姓氏后面加了一个“子”字,刘棣称为刘子,王永良称为王子,潘志成称为潘子,我也大言不惭地称为李子,大有和春秋时代的诸子百家来个肩并肩的比拼。6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几个都没有成为文学、哲学大家,那个“子”字也就没叫起来,只有滑国璋同学成为了文学大家,滑子…

    2022年8月6日
    2.2K320
  • 【小说节选】被人设计的意外

    报告团的最后一场活动要在金竹湾落下帷幕。场面和在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人们的情绪有些异样,大人的眼睛里似乎带有怀疑的目光,小孩则争着大大的眼睛,望着陌生人。 王书记开始讲话了,场子上像大风吹过平静的水面,起了波澜,到处是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当第一个演说者把话说完,下来休息,没有一个人愿意给他让坐。 轮到宋晓冬解说图画了,他刚把画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上,一下…

    2022年9月10日
    377100
  • 体育情缘

        从小就喜欢运动,初中时打篮球、踢足球,上高中后迷上了篮球,1991年在中国男足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遭遇黑色三分钟时还给当时的主教练徐根宝写过信,虽然这封信没有最后寄出,却代表了一个高中学生的情怀。 在学校练习球技,暑假时回家代表村里与别的村进行比赛,甚至在高考前一个月还在球场上玩到天黑。高一时代表班级参加1500米比赛,虽然排在最后几…

    2022年7月23日
    6.9K80
  • 【古籍拾遗】笑山公八秩征诗启

    这是一篇民国初期的征文启事,主人公许笑山在前清时期是翰林待诏,进入民国,是县教育会长,这篇文章,是县里的一班文人为笑山先生作八十大寿征集诗词楹联的征文启事。

    2022年6月23日
    6964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7条)

  • 解世权
    解世权 2023年3月16日 上午10:22

    认真学习一下!感谢老师的分享![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3年3月16日 下午8:43

    这位大咖的确说得透彻,我也获益匪浅。

  • 邯郸常跃进
    邯郸常跃进 2023年3月16日 下午9:29

    经验之谈,受益匪浅。谢谢老师的分享!

  • 李和平
    李和平 2023年3月17日 上午10:40

    山外青山楼外楼,高手背后有高人,感谢老师分享。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3月18日 上午8:13

    原来你长期有一位红旗杂志的高人指点,所以能成为文章大家。你的无私奉献一定会让卯酉河的文友增益不少,咀嚼消化你的分享,受益匪浅,谢谢啦!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3年3月19日 上午5:59

    读博受益,千真万确,在老大姐这里,又一次得到验证。您这个老同学令人敬佩,他的文才,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善解人意,对老同学的情义,都是杰岀的,让人佩服和感动,读完受益匪浅。印象最深是,文写好先不发,放几天再看看,修改两遍再发。能体会到你们老同学情意的深厚。

  • ch雪梅
    ch雪梅 2023年3月20日 下午7:31

    写好文真的好难啊!斟字酌句好专业,谢谢分享!

  • 理洵
    理洵 2023年3月21日 上午9:24

    的论。尤其2014年6月28日网信内容,绝对高论,切中肯綮,值得思考学习。

  • 杨自记
    杨自记 2023年3月26日 上午7:10

    短句子,有时我也喜欢用。可能受鲁迅文章影响。长句有时也用,可能有巴尔扎克的影响。你的文对我们也意义,非常感谢。他知道卯酉河博友,说明咱们网站也有高手。谢谢你的朋友信。祝福大姐快乐健康。
    [微笑][微笑][微笑]

关注微信